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20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湖南省永州一中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永州一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分值:

150分时量:

150分

第卷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

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

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

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

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

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黄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

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

”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

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

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

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

这个死结直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

解开的途径有二:

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

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海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

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

《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

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

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D.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D.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C.“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十四年,以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

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

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

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

大者驿闻,小者立变。

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

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

酒半,合辞言曰:

“此屋不修,且坏。

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公应曰:

“诺。

”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①三王:

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重修滕王阁记》。

②言事:

指韩愈上疏论佛骨事被贬。

③大号:

尊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其文辞壮:

以······为壮,认为······壮美

B、窃寄目偿所愿焉窃:

私下里

C、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燕:

同“宴”,设宴席

D、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槛:

门槛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B、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C、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D、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滕王阁是初唐时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危楼高耸,下临赣江,远览山川,俯瞰城府,后又被改建,壮丽非凡,独为江南第一。

韩愈在此正是以对滕王阁的赞美开始行文的。

B、因为有“壮其文辞”的“序、赋、记等”,作者自然“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却自己的烦忧。

下文笔势一转,却是“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并未能如愿前去观赏。

C、末尾“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作者在叙事之外,又以不尽之言,寄寓了老之将至兴尽而归之意。

D、全篇除用少数文字扼要记叙了滕王阁的修建过程外,几乎全是围绕登阁一事倾诉心向往之而不得偿愿之情,勾起读者去想象滕王阁的美。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

(5分)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

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

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

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

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

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

曹霸是怎样做到的?

请简要分析。

(5分)

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自己拿起酒壶自斟自饮,斜望着庭院中的树木现出快乐容颜的句子“,”,表现出自得其乐的样子。

(2)王勃《滕王阁序》极写雨后天晴的景色,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更有千古绝唱“,”,此句一动一静、有声有色,写出天地相连的深远意境。

(3)李密《陈情表》“,”交代了自己内外无亲的状况。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数学家的爱情

李伶伶

①数学家是朋友送他的绰号,因为他对数字特别敏感,数学运算得特别快。

朋友都说他是数学天才。

可是数学天才的爱情之路却一直不顺利。

②一次,他跟一个交往不久的女友去饭店吃饭,结账时却跟服务员吵了起来。

那天饭钱应该是79.80元,如果服务员报出准确的数值,他也不会生气。

可是服务员向他要80元。

他说,不对吧。

服务员说,账单上这么写的。

说着把手写的账单递给他,他看账单上真写着80元,就说,你们算错账了,不是80元,是79.80元。

服务员说,我们这里都是按四舍五入收费的。

他说,你们怎么收费我不管,但是你们这账确实算错了。

服务员说,差两角钱还算差呀?

数学家说,怎么不算差?

79.8元和80元能画等号吗?

服务员说他小气,数学家就跟她吵了起来。

③女友很尴尬,劝了半天劝不住他,索性走了。

当晚就跟他分手了。

女友觉得他为两角钱就能跟人吵一架,以后她可过不了。

④数学家很苦恼。

朋友劝他别上火,说总能遇到理解他的人。

⑤后来他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

她是个会计,也喜欢计算,也是看到一组数字就把它们加起来算出结果。

两个人在一起时总比赛谁算得快。

跟她在一起,数学家很开心。

数学家想跟她结婚,却因为一件小事又黄了。

⑥那天是情人节,数学家陪女友去逛街。

看到一家新开业的咖啡厅搞打折优惠活动,就进去了。

要了两杯咖啡,又要了五样小点心。

吃完去结账,看到结账的队伍排得很长。

原来那天收银员有事没来,女老板临时顶替。

她不太会算账,借助计算器也算得很慢。

要结账的人在旁边催她,越催她越着急,越着急越算不好。

数学家见状走过去说,你要是信得过我们,我们帮你算。

女老板抬头看看数学家和他的女友,觉得他们不像坏人,就同意了。

⑦于是,数学家帮女老板算账,女友帮核实,女老板在旁边收钱。

不一会儿,结账的队伍就消失了。

剩了最后一位客人。

就是这最后一个人的账,让数学家和女友出现了分歧。

数学家算出客人应付182元,女友说是188元。

让客人自己算,结果跟数学家一样。

最后让女老板算,女老板算完后,看看数学家又看看他女友,说,这位先生算得对。

数学家女友说,你说谎!

女老板说,我为什么要说谎?

我们三个算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你确实算错了。

数学家女友说,我没错,不信我重新给你算一遍。

客人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这人怎么这样?

算错了还不承认。

女老板说,您别生气,我按您算的结果收钱。

客人递过来200元钱,女老板找给他18元。

客人拿着找回的零钱走了。

数学家女友气愤不已,她看看女老板,又看看数学家,一句话没说就走了。

数学家跑出去追女友。

女友说,除非你承认自己算错了,否则别再来找我。

数学家觉得女友不讲道理,就没再找她。

⑧女老板很感激数学家那天帮她算账,他再去喝咖啡时,说啥也不要钱。

一来二去,两个人成了朋友,后来又成了恋人。

女老板是个年轻的单身女人,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辞职开了这家咖啡厅。

数学家经常来帮女老板算账,女老板对他的计算能力崇拜得五体投地。

一年后的情人节,两个人结婚了。

⑨结婚那天,咖啡厅全体商品打八折。

服务员问:

开心果也打折吗?

女老板说,当然不打,开心怎么能打折呢?

数学家觉得这话耳熟,就问,开心果不打折,那去年怎么打了?

女老板看着数学家笑了,说,去年也没打。

最后那位客人买了一碟开心果,你算账时一并打了折,所以那天的账,你当时的女友算的是对的。

数学家很意外,说,那你为什么说她算错了?

女老板说,傻瓜,因为我看上你了呗!

数学家很生气,说,你怎么能这样!

⑩数学家不能原谅女老板,执意跟她离了婚。

女老板不理解,数学家为什么这么对她。

(选自《小说选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第四自然段看似闲笔,其实承上启下,引导故事情节自然发展,引发阅读兴趣。

B.数学家和女会计都乐于助人,因爱好相同而相恋,最终分手根本上是性格使然。

C.小说题目匠心独运,既是对内容的准确浓缩,又包含明显的调侃意味。

D.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言行、心理及环境描写,刻画了社会众生相。

E.小说通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启发读者思考爱情的真正涵义。

(2)小说第七自然段画线句子分别写到女老板和数学家女友两次“看看”,试就此对人物心理加以分析。

(6分)

(3)小说最后才交代一年前数学家算错了账,这样处理有何作用?

结合作品加以分析。

(6分)

(4)数学天才为什么赢得爱情又为什么失去爱情?

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你从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25分)

九旬叶嘉莹,一辈子和诗词谈恋爱

赵晓兰

叶嘉莹是蜚声中外的学者,且不说诗词创作、理论研究,光是教书育人这一项,教了70年书的她,培养出无数人才,如今90岁高龄仍站在讲台之上,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功不可没。

著名红学家冯其庸称赞叶嘉莹讲解诗词“阐说精妙,启发无穷”;学生们说“老师不但写诗是天才,讲诗也是天才”;更有人无限仰慕:

“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

台湾诗人痖弦形容叶嘉莹“意暖而神寒”,是“空谷幽兰一般的人物”,这种气质的形成,和叶嘉莹从小所受的教育不无关系。

父亲教叶嘉莹认字读书,开蒙的第一本教材就是《论语》。

当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其震撼:

“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

对于圣贤之书,叶嘉莹强调必须真正用心去读,并且贯彻到行动中去。

“现在的年轻人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那是不行的,圣贤的语言在你身体里根本没发生任何作用。

‘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那才是对的。

”叶嘉莹对记者说。

圣贤之书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

另一个对她产生一辈子影响的人是辅仁大学的恩师顾随先生。

叶嘉莹从书柜中拿出老师当年写给她的信给记者展示。

老师希望叶嘉莹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别有开发,能自建树”。

信件用漂亮的繁体行草书写,叶嘉莹保存至今。

读书时,她对顾先生的一字一句都舍不得错过,记下了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妥善保存。

后来,她把它们都交给了顾随的女儿顾之京,并一起整理成书。

这是叶嘉莹认为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叶嘉莹写过: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对她来说,“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讲课时,不管学生是初中生还是研究者,她一定尽己所能,把古典诗词的好处讲出来。

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对不对得起学生,更是“对不对得起杜甫、辛弃疾”的事情。

从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教书,叶嘉莹的好多学生现在都是80多岁的老人了。

今年她90岁生日时,有学生打电话给她,说很抱歉,老师的寿辰来不了了,因为已经不能走路了。

叶嘉莹用自己澎湃的热情,深深感染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学生。

台湾作家陈映真曾经回忆:

“她能在一整堂课中以珠玑般优美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讲解,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旧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到处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的惊叹。

也有学生问过叶嘉莹:

“叶先生您讲的诗词很好听,我也很爱听,可这对我们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她这样回答:

“你听了我的课,当然不能用来评职称,也不会加工资。

可是,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

古典诗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之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2013年之前,叶嘉莹几乎每年都要在北美和中国之间来回奔波,不过,南开大学已然成为她从事古典诗词研究和推广的重要基地。

早在11年前,叶嘉莹就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不久前,有热爱中国诗词的友人听说她年老后将定居天津南开,决定给她捐助,与南开合作为她兴建了一栋集科研、办公、教学、生活于一体的小楼,定名为“迦陵学舍”。

如今,叶嘉莹正在从事一项浩繁的工程。

“我教书70年,历年的讲课、讲演的录音,有2000小时以上。

”她指指家里摞着的一个个行李箱,这些都是我带回来的历年讲课录音和录像。

”学生们正在帮助整理成书。

她的著作文白相杂,理论性强,而讲课时深入浅出,整理出来更利于向读者普及。

晚年的叶嘉莹将传承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

在她看来,“人生总有一天像燃烧的火柴一样化为灰烬,如果将这有限的生命之火点燃其它木柴而使之继续燃烧,这火种就会长久地留传下去,所以古人常说‘薪尽火传’。

有人曾劝我,年纪慢慢老了,该多写点书,少教些课。

这话也有道理,可是当面的传达才更富有感发的生命力。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

叶嘉莹说人生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意义和价值。

这难题,她早已解开。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叶嘉莹在诗词创作、理论研究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贡献,使得她成为一位被许多人熟知、蜚声中外的学者。

B、叶嘉莹的父亲从《论语》开始授课教叶嘉莹,这部作品让她相信,宇宙之间自有一种属“灵”的东西存在着,当人生困厄降临时,便多了应对的力量。

C、叶嘉莹读书时将顾随先生的一字一句记录下来,整理成厚厚的8本听课笔记,然后将其交给顾随的女儿,这是叶嘉莹认为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D、叶嘉莹把自己教书育人看作“报国”的最重要的方式,而且,在教书的过程中,她要求自己不仅要对得起学生,更要“对得起杜甫、辛弃疾”。

E、叶嘉莹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十分优美,但对生活没有什么实际的帮助。

因为她的课,虽然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却不会帮助学生评职称,加工资。

(2)叶嘉莹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文中内容进行概括。

(6分)

(3)文章结尾说“这难题,她早已解开”。

这里的“难题”是什么?

她是怎样解开的?

(6分)

(4)叶嘉莹在教书育人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

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楼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

处于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价格原本应该高出很多的写字楼,现在仅仅是略高而已。

②大儿子住得很远,工作也忙,难得回来一趟,,老王想管也管不了他。

③诚实守信,,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

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

A.不温不火望尘莫及一言九鼎

B.不瘟不火鞭长莫及一诺千金

C.不瘟不火望尘莫及一言九鼎

D.不温不火鞭长莫及一诺千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些机构主要是内地居民利用境内外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的差异,在登记条件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注册,并冠以“中国”“中华”“全国”等国字头字样是非法行为。

B、激发创新思维,运用“互联网+”,在管理、运营等方面锐意改革,为传统文化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一个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必将渐行渐近。

C、不少高校负责人认为,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高校筹资是具有战略全局意义的工作,是“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载体。

D、过春节、庙会已成为开罗民众节庆文化的一部分,甚至还有热心的当地市民帮助更多埃及朋友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在网络上发布“庙会指南”。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博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针对汽车空调臭味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这家公司开发的纳米无机抗菌材料,,不仅为车内、室内空调系统提供了包括空调管道、空气滤清器以及蒸发器的系统解决方案,还可以用于解决家用和工程空调系统的异味问题。

A.彻底攻克了由细菌、霉菌产生的空调臭味问题,并将独特的纳米材料和高分子涂层技术有效结合起来

B.将有效结合独特的纳米材料和高分子涂层技术,因而会攻克由细菌、霉菌产生的空调臭味问题

C.一旦将独特的纳米材料和高分子涂层技术有效结合,就会彻底攻克由细菌、霉菌产生的空调臭味问题

D.将独特的纳米材料和高分子涂层技术有效结合,彻底攻克了由细菌、霉菌产生的空调臭味问题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句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5分)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①,如徐干《情诗》“啸歌倚华楹”里以啸呼唤爱情,曹植《杂诗七首》“悲啸入青云”中以啸来表达青云之志难以实现的悲凉。

从魏晋开始,啸歌与清谈、饮酒、服药、弹琴等等一样,成为名士风度的象征。

②,据记载,阮籍之啸可“闻数百步”,南朝还有“嵇琴阮啸”的美誉。

③,与其沉默寡言的个性、有苦难言的境遇有关,也和他常与善啸高人切磋,其人其事得六朝以来文史家的关注有关。

17.下面是由中央文明办正式发布的“中国志愿服务”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象征意义,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字。

(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台湾作家蒋勋说:

“我们性格里都有林黛玉和薛宝钗,我们永远都会在两种性格之间矛盾。

林黛玉带着不妥协的坚持死去,薛宝钗因懂得圆融跟现世妥协而活下来。

我们在内有自我的坚持,在外又能与人随和相处,能在这两者间平衡,真是大智慧。

因此,怎么和自我相处,怎么和他人相处,怎么适应社会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要修习的功课。

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看法?

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

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能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13

14

15

答案

D

C

C

D

D

C

D

B

D

1.D选项的信息区间在第2段:

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