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9207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14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docx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中考备考宝典111页

中考作文写作专题训练必备素材

一.课本上的作文素材

九年级上册

一、生命的颂歌

1、大爱无痕,谱写生命的赞歌:

驼工范介民为了寻找国家财产骆驼,不顾向导的劝阻,只身一人在黑夜踏上寻找骆驼之路,在饥渴难耐时,也舍不得喝抢救骆驼的水,最终壮烈牺牲,多么可贵的精神品质,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令人为之感动。

2、面对生命,珍惜靓丽的青春:

著名作家张洁把生命比作一年中的四季,她在自己的人生四季中,认真生活,无悔付出,历尽人生的各种坎坷、痛苦与磨难,生命不息,奋斗不已,她执着的追求人生的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将激励我们永往直前,激励我们珍惜靓丽的青春。

3、热爱和平,憧憬美好未来:

犹太少女安妮,年仅13岁,却躲在密室中长达25个月,她以日记为友,倾诉自己对法西斯与战争的憎恨,对生命与和平的渴望,对战争与人性的思索,对理想与未来的憧憬,这种感人肺腑的流露,打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

4、美国西部的一个淘金者,在荒野上与饥饿、伤病、寒冷以及野兽殊死搏斗,会后凭着顽强的求生欲望和钢铁般的意志起死回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为了躲避严冬,他孤苦一人,风餐露宿,艰难而缓慢的向东南赶去;没有食物,他就挖野草,抓小鱼维持生命;天黑了,他就倒在地面或岩石上过夜……他于极度的饥饿。

疲劳展开了难以想象的斗争。

凭着求生的本能、顽强的毅力、朦胧的希望,终于活下来,在北部荒野奏响了一曲热爱生命的凯歌。

二、风景无限

1、外在的平凡,难掩内在气质的伟大:

白杨树是平凡的,它在西北极普遍,不受人重视,但它又是不平凡的;它生长的环境黄土高原不平凡,它的枝叶一律向上,力争上游,对抗着西北风。

它的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

它是北方农民的象征,是民族质朴、坚强和力争上进精神的象征。

2、山水之美,来自自然,更来自人文:

富春江美,在于它的娇俏静,更在于严子陵钓鱼台扬古启今的魅力;呼伦贝尔草原的美,在于青青的草、珍贵的林、耀眼的花,更在于悠长的歌、浓烈的酒,在于草原各民族的勇敢、剽悍。

这一切让我们真正领略到了山美水美人更美的意境。

3、没的发现,需要心中有爱,需要心灵体验:

济南的冬天不刮风无毒日是温情的,“最美是下点小雪呀,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水藻真绿,把多年储蓄的绿都拿了出来”“水也不忍得冻上,还要给长枝的垂柳照个影儿”——我们眼中平凡的济南在老舍的眼里美丽无比,来自于他内心对于家乡深深的爱。

来自于用心在写自己的家。

三、忧患与责任

1、树立远大理想,就是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前途联系在一起: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写的一幅对联。

古人有着高尚的思想境界,他们在致力读书的同时,不仅关心自己的家事,还要关心国家的和世界的大事。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不能只关注自身的利害得失,要像古人一样,有着博大的胸怀和宽阔的视野,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连系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强烈的自信心,能鼓舞人们的斗志: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在强敌压境,民族危亡的时刻,国民党政府一味退让,一些上成人士悲观失望,整个统治阶层弥漫着失败情绪,鲁迅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挺身而出,指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鲁迅的这些论述大大的争强了全名族的自信心,有力的鼓励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气。

3、每个人肩头都有一份责任,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防站长,在杳无音讯、冰雪覆盖的艰苦环境中,走过了二十几年载,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各春秋,他年复一年的留下来。

试想,如果没有对祖国深挚的爱、没有对人民热烈的责任心,他能成年累月的面对风雪?

4、最大化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小巷深处一群被人遗忘的瞎子,用学成的按摩术为人们治病,这群瞎子在为他人解除病痛的同时,焕发了自己生命的光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艺术长廊

1、聆听美妙音乐,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美妙的音乐能够陶冶我们的心灵,她似清泉,能够洗涤我们的灵魂;她似蓝天白云,能够开拓我们的视野;她似号角,能够引领我们冲锋陷阵。

感受音乐的艺术之美,在音乐的回环转折、雄浑高亢、宛转悠扬声中,我们的心灵获得愉悦,提高了审美能力。

2、欣赏舞蹈艺术,感受美好生活:

印度青年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用她精妙的舞姿,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舞蹈艺术感受美好生活。

五、报负与志趣

1、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种“忧患”意识是长盛不衰的法宝,特别是在安居乐业的今天,尤其要具有忧患意识,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持续推向前进。

2、名句“舍生取义”:

“义”就是祖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为了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和谐,应该发扬“舍生取义”的高尚节操,在任何情况下守义不辱。

3、《出师表》主要情节:

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大业。

感受:

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从复杂的形势分析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在政治上赏罚严明,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值得发扬光大。

4、《岳阳楼记》。

范仲淹虽然仕途坎坷,但是他不因此而悲观消极。

他在地方任职期间,仍然“救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忠贞为国,忧民疾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他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所具有的坚强意志和宽阔的胸襟。

5、《醉翁亭记》:

欧阳修因上书劝谏,被贬为徐州知州,他困惑过,烦恼过,悲伤过,这些到底还是如同过眼烟云,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依然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自己居无定所,生活无着落,却希望天下人能住上“广厦”,哪怕自己冻死也心满意足,他的这种博大胸怀和崇高的思想更加令人敬佩和感动。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书香袅袅

《窃读记》酷爱读书的林海音为了能读到书,采取躲避监察、假装顾客亲友、佯装买书等方式,到书店里进行窃读。

期间遭到店老板的羞辱,也遭遇过饥饿、疲乏,甚至一度决定放弃。

但是对书的热爱却让她重新回到读书的行列中,在受到年轻的店员的关照后,萌发了对生活的思考。

对书的热爱让她能够忍受一切苦痛,他人的关爱让她坚定了读书的信心。

适合话题:

爱,执着,读书与成长。

经典观点:

①爱能消除疲乏,爱能鼓起勇气,爱能给你指明前进方向,爱甚至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②对理想的执着,能战胜一切困境。

《论读书》英国哲学家培根从读书的目的,态度,方法及其作用全面阐述了对读书的理解。

适合话题:

读书的作用,智慧。

经典观点:

①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

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

《求知善读》当代作家高占祥运用大量的名言事实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了求取知识必须善于读书的理论。

而善读首先要善于选择,其次是要善于思考。

适合话题:

学会读书

经典素材:

吕蒙劝学凿壁偷光囊萤映雪

经典观点:

知识改变命运。

《香菱学诗》薛蟠惹下命案后,携家眷逃到贾府避难,抢来的小妾香菱因迷上了写诗,竟痴迷入魔,在向黛玉请教写诗技巧之后,几易其稿,终于梦中写成一首“新巧而有意趣”的诗。

适合话题:

魅力,执着。

经典观点:

①对梦想的执着可以让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②对梦想的执着可以让一个人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三单元:

讽刺的力量

《我的叔叔于勒》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因为大肆占用了家里的财产,游手好闲的于勒被哥哥菲利普赶出了家门,到美洲去淘金。

鬼使神差的发了一笔财,于是曾经是家庭噩梦的于勒又成为菲利普一家的全部希望。

结果在旅游途中,一家人巧遇已经重新沦为穷鬼的于勒,结果菲利普却弃之而去。

适合话题:

金钱,利益,人性。

经典观点:

①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利益是无法永恒的。

②人性一旦与金钱结合起来,连亲情也会严重扭曲。

《变色龙》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经典作品,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警察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件狗咬人事件中的拙劣表演,让我们看到了沙皇统治下的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

适合话题:

变,利益。

经典观点:

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温情,背后一定有一张虚假而丑恶的面孔。

《范进中举》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吴敬梓本身就是一个被科举制度戕害的读书人,在认识到科举制度的腐朽之后,借助一个虚伪而又利欲熏心的读书人范进因中举而喜极发疯的故事,抨击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适合话题:

反抗责任

经典观点:

真正的社会责任感是唤醒更多被假象蒙蔽的群众。

《差不多先生转》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先行者胡适先生的作品。

一个凡事从来都是不精益求精的人,最后死在自己的马虎的习惯上。

适合话题:

习惯,态度。

经典观点:

①习惯与态度决定人生的质量。

②从小处认真做起,往往才能干大事。

③一个社会的悲哀,其实是对愚昧的漠视。

第四单元:

美丽的心灵

《纪念白求恩》伟大领袖毛泽东对加拿大医生白求恩的高度评价与赞美。

适合话题:

尊敬,美德。

经典观点:

美德可以跨越国界,赢得最崇高的敬重。

《老王》著名作家钱钟书,杨绛夫妇在文革中遭受批斗时得到一个残疾车夫老王的帮助,老王的知恩图报以及默默死去,让杨绛觉得自己对于这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有着一种愧怍。

适合话题:

小人物,感恩。

经典观点:

①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②反省是一种良知。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称为19世纪影响过全世界的人——海伦·凯勒,自幼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在老师沙利文·麦西的帮助下,成为一位伟大的作家,教育家。

在本文中,她丝毫没有对生活的埋怨,对命运的悲观,而是充满乐观的想象着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做美好的事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适合话题:

爱,乐观,信念。

经典观点:

①一个内心充满着美好信念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②命运总是屈服于那些内心强大的人。

③乐观可以化解所有的苦痛,并伴随我们健康成长。

第六单元:

以古为镜

《曹刿论战》公元前684年,齐国侵犯鲁国,草民曹刿主动请缨出战。

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曹刿把握了战争的时机,一举打败强大的齐国,书写了冷兵器时代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长勺之战。

适合话题:

机遇,冷静,责任。

经典观点:

①真正的强者是那些可以创造机遇的人。

②智慧来自于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冷静。

③责任感让你远离平庸。

④抓住了机遇,也就抓住了胜利。

《子鱼论战》公元前638年,宋楚战于泓水,愚蠢而固执的宋襄公放弃两次绝佳的进攻时机,选择在敌人准备好之后开战,结果全军覆没。

适合话题:

机遇,固执。

经典观点:

愚蠢的人总是固执的以为自己是正确的。

《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威王时期的相国邹忌,因为从身边人对自己的恭维中发现了欺骗,推己及人,向齐威王巧妙的表达了希望广开言路的愿望,在得到采纳后,齐国迅速重新崛起,威震天下。

适合话题:

反省,接纳,智慧。

经典观点:

①反省就是对自己说不,是对自身不足的一种清醒认识。

②能够用宽广胸怀容纳批评的人,一定可以变得无比强大。

《李将军列传》汉代名将李广,一生戎马倥偬,与匈奴交战七十余战,声名远播却从未封侯。

司马迁从历史角度客观分析了李广一生,高度赞扬了李广的忠诚,也含蓄批评了统治者任人唯亲的积弊。

适合话题:

赏识,善于表达。

经典观点:

①一个人的成功,自身的才华固然重要,领导的赏识也很重要。

②善于表达,学会沟通,才能消除疑惑,促进理解。

《送东阳马生序》明代著名文学家宋濂以自己少年时读书的艰苦经历告诫太学生马君则,求学务必专心致志,若贪图享受,终将一事无成。

适合话题:

专注,勤奋,坚守。

经典观点:

在享乐面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他的生活必将快乐而充实。

【经典素材转换】

对课本素材可以进行多角度解读,有时候还可以将同一素材根据不同观点进行转换,转换时叙述的重心一定要与观点相匹配,结合素材中不同人物的行为,站在不同的立场,结合不同的结果,挖掘行为背后隐藏的思想内涵,然后结合自己需要的观点进行叙述或者分析。

【示例】经典素材——林海音与《窃读记》

观点一:

爱能改变生活。

作家林海音在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时,曾经对一位素不相识的书店店员感激不尽。

由于家庭贫困,酷爱读书的林海音只好假装买书而混迹与顾客之间窃读,其间遭到店老板的羞辱,一度心灰意冷,但是对书的热爱让她无法割舍对读书的痴情。

后来好心的店员特意将她喜欢的书留下等她看完。

这份关爱让迷惘中的林海音重新振作起来,再也没有动摇过她的文学梦。

一份微不足道的关爱,也许对店员来讲只是举手之劳,但却鼓舞起了另一个人的追寻梦想的勇气,直至改变了她的生活。

观点二:

守护梦想,有时需要得到别人的支持与帮助。

作家林海音自小就喜欢读书,经常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而不能自拔,因此萌生了将来成为一名作家的念头。

由于家贫,无钱买书,她就放学后假装成买书的顾客到书店去蹭书读。

这其间曾将整座街的所有书店轮流蹭到,一些好心的店老板或是店员,看到她对书的痴情,特意把她未看完的书留在书架上延迟卖出,让她能得以阅读大量的书。

后来她在《窃读记》中回忆道:

“自己是在读书中长大的,更在爱里长大的!

”这些素不相识的人,默默关心和支持着这个心中有梦的小女孩,让她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

观点三:

守护梦想,要坚信梦想,更要为之努力奋斗。

观点四:

那不是理由,只是你对自己所追求的梦想还不够热爱和执着。

每一个人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挫折与苦痛,但那不是阻挠我们前进的理由。

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因为家贫,无钱买书,这让他经常陷入痛苦之中。

对书的痴迷,让她开始费尽心思地在放学后流连于三阳春旁边的书店。

她躲在人群里避开店员的视线溜进书店,或是挨在顾客旁边假装成别人的女儿蹭进书店,下雨时装作避雨进入书店,实在不行就佯装买书东看西看。

为此经常遭人白眼,甚至被老板从书店中撵出来大肆羞辱,但是对书的热爱却并未让她放弃读书,她就这样在窃读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最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作家。

只要我们对自己所追求的梦想足够热爱,足够执着,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观点五:

对自己说不,就是对自己软弱的坚决否定。

曾写出风靡一时的小说《城南旧事》的作者林海音,少年时代因为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为此经常到书店中去窃读,也因此遭到别人的白眼,甚至是羞辱,这让她非常受伤,一度决定再也不去看书。

后来在一本书中读到一个和她有相似经历的外国女诗人的小诗,反而激起她内心的斗志。

她将小诗抄写在床头提醒自己,不可以因为一点点困难就中途放弃,更不能因为一点点打击就偃旗息鼓。

于是她重新燃起勇气,对自己的软弱予以坚决否定,擦干眼泪再次走进书店,将读书进行到底。

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2016评选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

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

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

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

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

宝贝回家,路有多长?

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

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

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

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

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

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

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

【颁奖词】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

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

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

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人物事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

“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

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2013年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2014年时隔16年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

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

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

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

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

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

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

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阎肃--弦歌感人肠

【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

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

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

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

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

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徐立平--大国多良材

【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

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

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

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

【人物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

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

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

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

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颁奖词】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

你走了,你没有离开。

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

你是不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

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人物事迹】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

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

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

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官东--天下英雄气

【颁奖词】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人物事迹】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

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

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

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

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

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

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

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

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

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买买提江·吾买尔--盛德表一乡

【颁奖词】一碗茶水端的平,两个肩膀闲不住。

三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