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26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1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三章应激反应与应激障碍Word文档格式.docx

③敌对与攻击:

敌对(hostility)是内心有攻击的欲望但表现出来的是不友好、谩骂、憎恨或羞辱别人。

攻击(attack)是在应激刺激下个体以攻击方式作出反应,攻击对象可以是人或物,可以针对别人也可以针对自己。

④无助与自怜:

无助(helplessness)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天由命、被动挨打的行为状态,自怜(self-pity)即自己可怜自己,对自己怜悯惋惜,倾听他们的申诉并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可改善自怜行为。

⑤物质滥用:

某些人在心理冲突或应激情况下会以习惯性的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的行为方式来转换自己对应激的行为反应方式。

(二)应激障碍

应激反应不等于应激障碍,只有应激反应超出一定强度和/或持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并对个体社会功能和人际交往产生影响时,才构成应激障碍。

严重心理创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和诊断可以是变化的:

(1)急性应激反应

(2)创伤后应激反应

(3)几个月后又出现抑郁

(4)多年后进食障碍或酒依赖或药物依赖

1.应激障碍问题

灾难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事件,它往往与危机共同存在。

灾难事件的结果也不仅仅是生命和财产的损失,由于灾难本身极大的超出了社区和个体的应对能力,灾难事件不可避免会导致易感个体继发各种常见精神卫生问题,如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自杀是灾后常见精神卫生问题。

灾难事件后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可以分为6组相对独立的后果:

(1)灾后特定精神障碍;

(2)非特定的悲伤反应;

(3)其他健康相关问题:

(4)长期慢性的生计相关问题:

(5)资源丧失;

(6)青少年特定问题。

其中,灾后特定精神障碍是国内外研究最为集中的一个领域,灾后特定精神障碍主要指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以及自杀等。

2.应激障碍诊断与鉴别诊断

应激所致心理障碍的病程及严重程度标准。

病种持续性的,如果仅为1~2天,则不应诊断为心理障碍。

若持续7天以上,则考虑心理障碍的论断;

其严重程度如已影响工作、学习及生活,或有自杀行为,则是心理障碍。

应激所致心理障碍的症状学标准(症状体征)

有失眠、情绪低沉、话少、性格改变、烦躁、自责、疲乏、恐惧、紧张时,应考虑心理障碍。

(1)警觉及敏感意识觉醒程度高,敏感,外界突如其来的较轻微的声响也可引起惊跳反应,如心惊肉跳。

(2)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中间易醒。

(3)情绪 

低沉,活少,易激惹争吵,易哭泣、任性、焦虑、紧张及无名恐惧、烦躁自责,有时表现为焦虑的躯体化症状,如坐立不安、小动作增多、手抖、口吃、不愿意与人接触,口渴,尿意频繁。

(4)头昏无力易倦,全身慢性疼痛。

(5)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中容易出差错。

(6)思维紊乱,茫无头绪,轻率决定问题,不加思索或不能决定,往往犹豫而矛盾。

(7)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或停经,停止泌乳。

(8)性格明显改变,表现为回避人际交往。

二、应激障碍分类

(一)应激障碍分类比较

应激障碍是指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所导致的障碍,任何应激原所引起应激,其生理反应和变化都几乎相同,因此,应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非物异的性质(nonspecificnature)。

应激障碍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程长短可分以下几类:

急性应激障碍(ASD);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与焦虑、分离障碍、酒精与药物滥用、自伤与自杀。

应激障碍通常存在三种分类标准:

(1)我国现行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中国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2)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世界卫生组织标准ICD-10)

(3)美国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美国标准DSM—IV)

三种分类标准应激障碍描述比较

诊断工具

DSMI焦虑谱系障碍

ICD-10应激障碍

CCMD3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ASD)

症状至少2天内出现,但持续不超过4周。

症状重,一过性,几小时—几天,茫染然。

可部分遗忘。

急起:

几小时—1周

病期:

1个月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病期大于4周;

急性:

3个月以;

慢性:

3个月以上;

迟发:

6个月以上。

大灾难,症状重急性6个月;

性格改变可2年以上。

创伤后数日—数月。

符合症状至少3个月。

适应障碍

症状出现在应激后3个月内。

急性不超6个月,慢性可6个月以上。

应激后1个月内出现症状,但病期不超过6个月。

应激后1个月内起病,病期不超过6个月。

(二)CCMD-3应激相关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我国现行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中国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

我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系统CCMD-2与CCMD-2-R推出后,中华精神科学会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争议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于1995年成立了CCMD-3工作组,在1996~2000年,对1538例17种成人精神疾病患者及773例7种童年和少年精神疾病患者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开展前瞻性现场测试与随访观察。

并编写了《CCMD-3》和《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

《CCMD-3》先由各执笔单位完成初稿,然后逐条核对《CCMD-2R》,随后描述部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诊断标准参考《ICD-10研究用标准》和美国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4)》,同时结合现场测试结果作适当修改。

《CCMD-3》的正文,经中华精神科学会常委会讨论通过,作为学会的分类和诊断标准发表,并附录了主要参考书《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和护理》。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经中华精神科学会常委会讨论通过,作为我国精神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于2001年正式发表与实施。

CCMD-3的编制原则是兼顾症状学分类和病因学分类;

分类诊断继续向病因病理诊断的方向努力,能按病因分类者则尽量按此分类,并使我国的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逐步与国际疾病分类接轨。

中国精神疾病应激相关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应激相关障碍:

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

决定本组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素有:

(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

(2)社会文化背景;

(3)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

(4)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

(三)美国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美国标准DSM—IV)

1980年出版的DSM-Ⅲ及其1994年出版的DSM-Ⅳ,分类框架较之其前所颁布的两版有了极大的修订,尤其是针对每个精神疾病的诊断都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可以说是世界精神疾病诊断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另外还提出了以“临床轴”为主的多轴诊断概念,因而是目前具有巨大国际影响的诊断分类系统。

DSM系统的精神疾病分类诊断,虽然主要通行于美国(美国的精神病学教材也遵循此体系),但因其有合理、详细的诊断标准,而有巨大的生命力、指导作用和国际影响。

其后,ICD-10也参照该系统的模式增加了针对每种疾病的诊断标准(临床版称为“诊断要点”)。

DSM-Ⅳ的多轴诊断概念

1980年美国精神科学会(APA)正式将多轴诊断概念引入DSM-Ⅲ,并列出了针对不同层次的五个轴,但使用者甚寡。

经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1)多轴系统太复杂,临床医生不易掌握;

(2)缺乏具体的操作手段与评估格式;

(3)对促进全面评估用处不大。

针对上述弊端,DSM-Ⅳ作了适当的改进,列出如下五个轴。

轴1:

临床障碍(包括上述分类中的1~15类,但精神发育迟滞除外);

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即上述分类中的第十七类)。

轴2:

人格障碍(上述分类中的第十六类),精神发育迟滞(上述分类第一类中的一项)。

轴3:

一般医学情况(指精神科以外的各科疾病)。

轴4:

心理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可归纳为9点,即:

(1)基本支持系统问题;

(2)与社会环境有关的问题;

(3)教育问题;

(4)职业问题;

(5)住房问题;

(6)经济问题;

(7)求医问题;

(8)与司法单位有关的问题;

(9)其他问题。

轴5:

功能的全面评定,按GAF量表进行,以百分制评分,最好的功能状况评为100分。

(四)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疾病分类系统(世界卫生组织标准ICD-10)

1948年WHO颁布了ICD-6,首次将精神疾病分类纳入其中,但内容非常简单,缺乏实用价值。

直到ICD-8(1968年)作了大量补充后才基本可正式应用于临床,因而逐渐为各国精神科学界所重视。

经过其后多年针对性的充实、完善与发展,WHO于1992年出版了更为成熟且反映更新发展变化的《ICD-10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版本》、《ICD-10研究用版本》和《ICD-10基层精神卫生标准版本》,并编制了与它们配套的复合性国际诊断用交谈检查表、神经精神病学临床评定表(SchedulesforClinicalAssessmentinNeuropsychiatry,简称SCAN)和精神病学词汇。

ICD-10包括各科疾病。

精神疾病是此书的第五章(ICD-10各章躯体疾病都称为“疾病”,只有第五章精神疾病称为“障碍”)。

在精神科文献中,ICD-10通常是第五章的简称。

我国在1980年代引进并出版了ICD-9的中译本,1992年则出版了ICD-10第五章的单译本《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

三、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在头脑中存在一套关于整个世界和社会的模型及信念,诸如:

死亡和疾病不会轻易的降临在自己头上,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可动摇;

自己有能力实现生活目标等。

而创伤经历所提供的信息与这些模型和信念不一致,于是个体试图同化这些与预存模型不一致的新信息。

当新的信息整合进已存在的模型,则发生成功的信息加工;

若整合不成功,导致病理性创伤后反应。

不过,认知理论对应激障碍的解释又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现分述如下。

  

(一)社会认知理论

Horowitz等的应激反应理论是解释PTSD的社会认知理论之一,重心放在对创伤信息的认知加工上,认为认知加工的原动力是一种完形倾向,将新信息整合进预存的认知模型是一种心理需要。

Horowitz认为,经历创伤后,起初是“大哭”(cryingout),然后是信息超载。

此时关于创伤经历的记忆、想法和表象都不能与当前的图式相融合,使一些心理防御机制发生作用,把创伤信息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个体经历一段麻木和否认事实时期。

但是,完形倾向却力图使与创伤有关的信息保护在激活记忆中,以达到与预存模型的整合,于是导致心理防御机制崩溃,促使创伤信息重新进入意识层面,其表现形式为闪回、恶梦等。

这种信息加工的失败意味着部分创伤信息依然保持在激活记忆中,没有完全整合,这就会导致顽固性的创伤后反应,即PTSD。

  

(二)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从另外一个角度对PTSD进行了解释,侧重点放在创伤造成的威胁上,以及创伤信息是如何在认知系统中表征的,随后又是如何被加工的。

Foa等认为经历创伤后,记忆中形成了一个恐惧网络,这个网络是由如下信息组成的:

创伤事件的刺激信息;

创伤在认知上、行为上和生理上的反应信息;

刺激与反应联系起来的信息。

诱发性刺激(创伤的遗留物)会激活恐惧网络,使网络信息进入意识。

这就解释了PTSD的侵入记忆症状。

逃避反应症状群的出现是力图压抑和避免这种网络的激活的结果。

只有恐惧网络成功的整合进已有的记忆结构中,才能够解决这种创伤问题。

在这种整合过程中,才能够解决对恐惧网络激活,从而对它进行修正。

但有一些因素会使整合出现麻烦,如创伤事件的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控制性使恐惧网络难以整合进预存模型;

事件的严重程度会干扰创伤发生时的认知过程,这种干扰会使恐惧网络变得支离破碎,很难整合进有组织的模型。

  (三)双重表征理论

双重表征理论认为,创伤事件会在记忆中形成两种表征:

一种是有意识加工的产物,其过程是慢速、系列的,信息容量有限,称之为言语通达性记忆(VerbalAccessibleMemory,VAM)。

另一种是无意识加工的产物,其过程是快速平行分布的,容量大,称之为情境通达性记忆(SituationalAccessibleMemory,SAM)。

当个体处于与创伤的物理特征或意义特征相似的情境时,这种记忆会自动的提取或浮现出来。

伴随上述两类记忆表征,有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

一种是与SAM有关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伴随创伤事件同时产生;

另一种伴随VAM形成,是经历了认知评价加工后产生的次级情绪。

记忆表征形成后,个体会对它们进行有意识的情绪加工。

一方面是对SAM的加工:

通过提供与创伤事件有关的详细的感觉输入信息和生理反应信息,来帮助受害者进行认知调整,从而阻止对SAM的持续激活。

每一次SAM进入工作记忆后,其内容就会发生改变,此时相伴随的身体状态良好或其他意识内容的信息会微妙的整合进SAM。

以后SAM激活时就会伴随较少的负性情绪和生理唤醒。

当这种微妙的重构持续发生,产生了一种习惯化,SAM激活时就不会有很强的负性情绪和唤醒,从而对创伤事件注意和记忆偏差减少,降低了SAM的通达性,最终阻止SAM的频繁激活。

另一方面对VAM有意识的主动的整合和容纳。

通过对VAM的提取,对创伤事件的意义再评价,再归因,达到新信息与预存模型整合,从而减少次级负性情绪。

创伤事件表征经过情绪性加工后,会产生三种结果:

(1)整合成功,创伤记忆表征与个体以往的关于自身和世界的预存模型完全整合。

(2)顽固的情绪加工,创伤信息与预存模型不能整合。

这种情形下,认知加工偏差,高度唤醒和负性情绪会顽固地持续下去。

(3)对情绪加工的不成熟的抑制。

创伤受害者竭力避免思考创伤情境,并发展成一套逃避模型以监控感觉输入,表面上看起来已从创伤中恢复过来,但未经加工的记忆在某些情况下仍会被激活。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实际上是灾害发生后几乎立即出现的心理反应,通常持续几小时到几天便迅速恢复,但心理社会干预十分必要。

一、急性应激障碍概述

(一)急性应激障碍障碍描述

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s,ASD),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acutestressreaction),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

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1.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

2.症状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

3.病程与预后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关。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4.本障碍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适当治疗,预后良好,恢复后精神正常,一般无人格缺陷。

5.本症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

6.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急性应激障碍还有一种临床亚型,称为“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是指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严重情感障碍为主。

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较易被人理解。

而与个人素质因素关系较小。

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区别:

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症状往往在24-48小时后开始减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

急性应激障碍一般病程时间也不超过1个月。

如果症状存在时间超过4周,要考虑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区别,主要是在病程的时间上。

急性应激障碍在灾害事件后马上发病,其病程为灾害事件发生的一个月以内。

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在灾害事件后发病,而症状已经持续一个月以上。

(二)致病原因

决定严重应激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

1.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

2.社会文化背景;

3.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

1.致病直接原因

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因素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

这些因素既可以是火灾、地震、交通事故、亲人死亡等,也可以是持久而沉重的情感创伤,如家庭不睦、邻里纠纷、工作严重挫折、长期处于外界隔离等。

当精神刺激因素达到一定的强度,超过个人的感受阈值、耐受阈值,即可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使个人失去自控能力,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

2.致病的个体因素

急性应激障碍出现与否以及严重程度,除刺激本身的特征和程度外,还与病人体验到内心冲突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如个体的心理素质、应对方式、当时躯体健康状态等。

个人当时的健康状态:

慢性躯体疾病、月经期、产褥期、过度疲劳等。

病人的心理社会背景:

所受教育、爱好、愿望、价值观念等有关。

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及个人易感素质者,在遭受强烈刺激时,较易发生本病。

二、ASD症状临床表现

急性应激障碍,一般在异乎寻常的应激源的刺激下几分钟内出现,并在2-3天内(常可在几小时内),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迅速缓解,如果应激源持续存在或具不可逆转性,症状一般可在2-3天后开始减轻。

通常在一周内可缓解,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

历时数分钟或数小时恢复正常,或进入意识朦胧状态。

在灾害事件发生时,幸存者会很快出现极度悲哀、痛哭流涕,进而出现呼吸急促,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

初期为“茫然”阶段,以茫然、注意狭窄、意识清晰度下降、定向困难、不能理会外界的刺激为特点;

随后,患者可以出现变化多端、形式丰富的症状,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茫然、激越、愤怒、恐惧性焦虑、抑郁、绝望以及自主神经系统亢奋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出汗、面色潮红等。

有时,患者不能回忆应激性事件。

A.反应性朦胧状态:

表现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楚感知,难以进行交谈,有自发言语,语句凌乱,动作杂乱,偶有冲动,或有幻觉,事后部分或全部遗忘。

可出现定向障碍,对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自言自语,内容零乱,表情紧张、恐怖,动作杂乱、无目的,或躁动不安、冲动毁物。

事后不能全部回忆,称心因性意识模糊状态。

B.反应性木僵状态:

表现为运动性抑制,如目光呆滞、情感迟钝、不言不语,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表情呆滞,处于茫然状态,继而不动不语,呆若木鸡,对外界刺激无相应反应,呈木僵状态,称心因性木僵。

C.反应性兴奋状态:

表现为运动性兴奋,如话多、喊叫,其内容往往与心理创伤有密切关系,并伴有情绪反应,出现冲动、激越等。

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出现情绪兴奋、欣快、言语增多,并有夸大特点,内容与精神因素有关,易被人理解,有时亦可出现伤人、毁物行为,多数伴失眠,称心因性躁狂状态。

E.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愤怒、悔恨、沮丧、绝望、自责自罪,严重时有自杀行为,并有失眠,噩梦多、疲乏、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生活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无精神运动抑制现象。

症状缺乏晨重夜轻的变化,情感和行为多能为旁人所理解,与外界接触尚好,称为急性心因性抑郁状态。

上述症状多为混合出现,但也可单独出现。

在应激源消除后,一部分人可在几天至一周内恢复,这些症状往往在24~48小时后开始减轻,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3天。

如果症状存在时间超过4周,应该考虑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三、诊断标准

洪水、地震、暴力侵害、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等突如其来的自然或人为导致的事件,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了创伤后果,严重干扰了人们身心的正常活动。

ASD指个体暴露于某创伤事件后的2天到4周内所表现的应激症状。

创伤事件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面临一个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的事件。

ASD症状主要表现为分离、再历、回避和过度警觉。

具体地说:

(1)分离:

包括麻木、意识涣散、人格解体、现实感丧失、分裂性遗忘;

(2)再历:

包括与创伤事件相关的想象、思考或悲痛的再次出现;

(3)回避:

指对创伤事件相关的思考、情感或地点等的回避;

(4)过度警觉:

指焦躁不安、失眠、易怒、高度警惕、注意力难以集中。

当人们对创伤事件的反应同时满足下述几个条件时,在临床上就可以被诊断为ASD:

(1)暴露于创伤事件并伴随强烈的恐惧感、无助感或厌恶感;

(2)至少存在3种分离症状;

(3)至少存在1种再历症状;

(4)明显的回避;

(5)明显的过度警觉;

(6)持续时间为2天到1个月。

(一)美国诊断标准(DSM-IV-TR)

美国诊断标准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会(APA)于1952年制订,2000年修订的《诊断与统计手册:

精神障碍,第四版修订本》(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FourthEdition,TR),缩写为DSM-IV-TR。

  

在DSM-IV-TR中,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1.患者曾暴露于创伤性事件,存在以下二者:

 

(1)患者亲自体验、目睹、或遭遇某一或数件涉及到真正的(或几乎会招致)死亡或严重损伤,或者涉及到自己或他人躯体的完整性会遭到威胁的事件。

(2)患者有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反应。

2.在体验这种令人痛苦事件之时或之后,患者会表现出下列3项以上分离性症状:

(1)麻木、脱离、或没有情感反应的主观感觉;

(2)对他(或她)周围的认识能力有所减低(例如,“发呆”);

(3)现实解体;

(自发地诉说外部世界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因而显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