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928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docx

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

2020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过关训练

 

1.阅读《匆匆》选段,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儿呢?

(1)按原文填空。

(2)给第一句括号处填上标点符号。

(3)这句使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第二句中隐去了一个成语是______。

(4)文中的“他们”指______

(5)依照第一句话每个分句的形式,再仿写两个分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

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

吃的呢,简直没有。

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

我再也受不住了!

……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

   凡卡把那张写满字的纸折成四折,装进一个信封里,那个信封是前一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的。

他想了想,蘸一蘸墨水,写上地址:

    “乡下  爷爷收”

   然后他抓抓脑袋,再想一想,添上几个字:

    “康司坦丁·玛卡里奇”

   ……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

(1)表示凡卡受虐待的动词是:

______。

从这些动词中可以看出凡卡过着______的学徒生活。

(2)文中画线句应读出______的语气。

(3)凡卡从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向爷爷诉说了自己受到的虐待,请在文中用“/”划分开来。

(4)“写信封”是《凡卡》一文中的一处______描写,虽然用字不多,但它采用暗示的表达手法,说明这是一封______的信,由此更让人体会到______。

(5)凡卡的“希望”是指______。

这个“希望”真的“甜蜜”吗?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这是什么东西?

________“这是珍珠!

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________“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________“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

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1)这是孩子和大人的对话,请你在横线上标明哪是孩子说的话,哪是大人说的话。

(2)“这是珍珠!

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这句话应用______的语气来读。

(3)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这句话的?

4.读一读,答一答。

发书

   开学第一天,宋老师抱着一大摞(lu^)新书走进教室。

她把书放在讲台上,翻了几下,然后对大家说:

“同学们,这些书有几本弄皱了皮,这本破损比较严重。

”说着,她拿起一本被捆书的绳子勒(l5i)坏了书皮的书,继续对大家说:

“这本书怎么办呢?

   她的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我也把手举了起来。

   宋老师看了看大家,然后问我:

“李刚,你看该怎么办?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把书往空中一扔,落在谁那儿就归谁。

”宋老师听了微笑着摇摇头,对我说:

“你先坐下。

   接着,宋老师又问方小梅。

方小梅说:

“把这本书夹在那一摞书里,发到谁就是谁的。

”宋老师听了,也让她坐下。

   宋老师问张洋:

“你看该怎么办?

”张洋说:

“这本书就给我吧!

   宋老师听了,微笑着对大家说:

“这才是我所希望的回答……”

   宋老师的话还没讲完,只听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嚷(r3ng)着:

“问我,我也这样回答。

”“我也是这样想的。

”宋老师摇摇手,让大家安静下来。

   老师开始发书了,张洋接过那本封面有些破损的书,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时,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放学的路上,我在想:

为什么我没想出这个办法呢?

(1)你能写出了几个表示数字的成语吗?

七嘴八舌   一______三____________

(2)“连想都没想过,就直接说出来。

”你能从文章中找出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吗?

请摘抄。

(3)你喜欢文章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5.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_______(放 盯)在自己的_______(坐 座)骑大黑骡子上。

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怎天它背上都_______(堆 放)得像小山似的。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

"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

”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_______(拿 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大黑骡子解决燃眉之急。

(1)找出片段的括号里恰当的字。

(2)“燃眉之急”比喻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3)请用横线画出片段中表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喜爱的句子。

(4)彭德怀这么喜爱大黑骡子,主要是因为:

①______。

②______。

(5)从片段中可以看出,彭德怀爱______,更爱______。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最贵的项链

   这个上午顾客不多,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悠闲地望着窗外。

这时,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

   过了一会儿,她走进店里,对店主说:

“我要买这条项链,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儿吗?

”店主狐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

“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Jiéji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xìngxīng)奋地说:

“瞧,这是我帮邻居珍妮小姐拿报纸赚的,这些够了吧?

”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己。

她说:

”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

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

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在上面系(jìxì)了一条绿色的丝带。

他对小女孩说:

“拿去吧,小心点儿。

”小女孩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美丽的蓝色眼睛。

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

“这条项链是从您这儿买的吗?

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买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

“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而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的。

她根本就买不起。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jiāngjiàng)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

“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找出出文中加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怀疑一______  清闲一______  端详一______  用心一______

(3)这条蓝宝石项链是店主多少钱卖给小女孩的?

为什么说它是“最贵的项链”?

(4)小女孩为什么要送给姐姐这条蓝宝石项链?

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5)读了这个故事,哪个人物最令你感动?

为什么?

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女孩回答说:

“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1)第一个“看”是在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

第二个“看”是在______的时候,仿佛在说______。

(2)你想对树和鸟儿分别说些什么呢?

8.阅读理解

   竺可桢爷爷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奠基人。

他一生有着对气象学、气候学和地理学的执着献身jīng shēn,率先对台风、季风、气候区域、农业气候、物候、气候变迁等进行yán jiū,其中一些成果达到国际水平。

竺爷爷一生发表kē xué著作近300篇,晚年写的《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和《物候学》等专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zhòng yào意义。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词语。

jīng shen______     yán jiū______

kē xué______     zhòng yào______

(2)通过阅读这个片段,我们知道竺可桢爷爷在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3)“奠基人”是什么意思?

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

“喂,伙计,请离得远一点,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笑着说:

“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

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

“我这儿的环境与别处不同。

”“有什么不同?

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

”说完,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可是不一会儿他就明白过来,自己再也无法爬上去了。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写了乌龟与水井的______次对话。

(2)“我这儿的环境与别处不同。

”这句话中,“我这儿”是指______,“别处”是指______。

(3)请找出乌龟说的话。

(4)当乌龟再也爬不上来时,他会说什么?

(5)读了这篇短文后,我懂得了(   )

10.解释词语。

再根据对句意的理解选择填空。

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1)“祈求”的意思是______。

(2)作者祈求______;祈求______;祈求______。

这里饱含着作者______的强烈责任感。

①关注环境保护

②胡杨能在这恶劣环境中继续顽强地生存

③上苍为胡杨带来雨水

④人们看看沙漠环境,关注胡杨,关注大自然的命运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__的山葡萄,________的榛子,__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__药材。

(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_____了。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_____。

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_____的山葡萄,______的榛子,_____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_____药材。

(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_____,因为______。

12.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____。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________,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__。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1)请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______、______。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______,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______。

(2)“颇”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颇”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

(3)“这种境界”指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什么意思。

这种境界,你在生活中有感受过吗?

请举例说明。

13.认真听短文,完成小题。

(1)蜂鸟的体重只有(   )。

(2)蜂鸟的特点是(   )。

14.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甲)有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乙)初夏,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丙)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   )。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   ),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④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将下列短语正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

A.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

B.一片片红云中

(2)“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一词说明了(   )。

(3)第①②③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请画上波浪线。

(4)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庭院的树的?

(填序号)

甲句:

______乙句:

______丙句:

______

A.树的香味浓    B.树开花热闹    C.树的种类多

(5)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填序号)

15.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本段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句,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2)“这种设计”是指:

______。

(3)这种设计的优点是:

_____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孔子得到一部叫《易经》的古书。

古时候的书,可比不上我们现在用的课本,白纸黑字,几十万字排在一本书上,读起来十分方便。

那时还没有发明纸,字都刻在竹片上,称为简。

一部《易经》________有几十斤重,________上面的许多文字在当时已经不再使用了,因此十分难懂。

孔子一得到这部书,高兴得像捡了宝贝似的,立刻把这沉重的《易经》抱回家,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

   读一遍不懂,他就读第二遍,第二遍读不懂,再读第三遍、第四遍。

就这样,孔子把整部《易经》翻过来倒过去,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串在竹简上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

他不得不重新串上新带子,继续研究。

不久,新带子又断了,于是又换上新的……最后,换了三次带子后,孔子终于把这部书读懂了、理解了。

于是他就把《易经》推荐给别人,并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一部《易经》______有几十斤重,______上面的许多文字在当时已经不再使用了,因此十分难懂。

(2)下面哪句话概括了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

①孔子很爱读书。

②孔子得到了一本叫《易经》的书,他勤奋刻苦地钻研,终于读懂了这本书。

③孔子得到了一本书,非常高兴,就认真地读起来。

(3)从孔子读《易经》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曾说过很多名言警句流传于世。

你知道孔子的名言吗?

请写出两条。

17.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猛然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党吗?

”少校瞧了雌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

“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么大的小女儿。

”杰奎琳(镇定 镇静)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用““画去括号里使用不当的词。

(2)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

(3)“娇声”的意思是什么?

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为了什么?

(4)从杰奎琳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________。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____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把语段补充完整。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______。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______,______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______,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本段按照______的顺序,描写了______的景象。

(3)找出具体描写大潮发出巨响和浩大声势的句子。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

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

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一只长在鼻子上方,另外两只长在眼睛上方,每只角都有一米长。

——这样的脸型,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

(1)根据意思写词语

形容事物巨大的样子。

______

声音非常大。

       ______

让人看到就害怕。

   ______

(2)这一段是围绕______来写的,具体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恐龙。

这几种恐龙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节选)

   ①这是一株柳,一株在平原在水边极其普通极其平常的柳树。

   ②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③在青海高原,每走一处,面对广袤无垠、青草覆盖的原野,寸木不生、青石嶙峋的山峰,深邃的蓝天和凝滞的云团,心头便弥漫着古典边塞诗词的悲壮和苍凉。

走到李家峡水电站总部的大门口,我一眼就瞅见了这株大柳树,不由得“哦”了一声。

   ④这是我在高原见到的唯一的一株柳树。

我站在这里,目力所及,背后是连绵的铁铸一样的青山,近处是呈现着赭红色的起伏的原地,根本看不到任何一棵树。

没有树林的原野显得尤其简洁而开阔,也显得异常的苍茫。

这株柳树怎么会生长起来壮大起来,造成高原如此壮观的一方独立的风景?

   ⑤这株柳树大约有两合抱粗,浓密的树叶覆盖出大约百十余平方米的树阴:

树干和枝叶呈现出生铁铁锭的色泽,粗实而坚硬;叶子如此之绿,绿得苍郁,绿得深沉,自然使人感到高寒和缺水对生命颜色的独特锻铸。

它巍巍然撑立在高原之上,给人以生命伟力的强大感召。

   ⑥我便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

风从遥远的河川把一粒柳絮卷上高原,随意抛散到这里,那一年恰遇好雨水,它有幸萌发了。

风把一团圆柳絮抛散到这里,生长出一片幼柳,随之而来的持续的干旱把这一茬柳树苗子全毁了,只有这一株柳树奇迹般地保存了生命。

自古以来,人们也许年复一年看到过,一茬一茬的柳树苗子在青天冒出又在夏天旱死,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干旱和寒冷绝不宽容任何一条绿色的生命活到一岁。

然而.这株柳树却造就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⑦我依然沉浸在想象的世界里:

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冻死过多少次又复苏过来;经历过多少场莆田盖地的雷洪点击,被劈断,又重新抽出了新条,它无疑经过一回又一回摧毁,却能够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这是一种多么顽强的精神。

   ⑧我家乡的灞河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对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⑨这株柳树没有抱怨命运,也没有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而是聚合全部身心之力与生命环境抗争,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终于造成了高原上的一方壮丽的风景。

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1)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株柳树,你想到的是______。

理由是:

______(要符合文章内容)

(2)文章⑥⑦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作者的______,第⑥自然段中柳树生长面对的最大困难是______和______;第⑦自然段则从柳树______的精神这一方面赞美柳树。

(3)“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荫。

"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柳树______的精神,实际上是借柳树______。

这种写法叫做______。

(4)由这株柳树你想到了谁,试举例:

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

(5)作者由高原的柳树想到了家乡的柳树,这种写法叫______,后面的内容老师用省略号代替了,你猜想一下,作者会接着写什么呢,试着写几句。

21.专项阅读。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翠鸟

   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当我端着钓竿的时候,一只翠鸟飞来栖息在钓竿上。

   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

   仿佛一朵蓝色大花开放在细长的枝梢上。

钓竿被他压得有点弯曲。

我屏息静气,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

   我相信他的惊走不是因为惧怕,他只以为是从一个树枝跳上了另一个树枝。

(1)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

(2)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①“没有什么鸟儿比他更光彩夺目了”,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②“看到我的钓竿被翠鸟当作树枝,感到十分自豪”,是说“我”的钓竿跟树枝十分像。

③“我屏息静气”是因为“我”爱护翠鸟,担心惊走他。

(3)“今晚,鱼不上钩,但是我带回家一份不寻常的激情。

”你认为这份“不寻常的激情”是指什么呢?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我爱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倾听柔和的风声,倾听激越的雨声,倾听雄壮的雷声……

   ②柔和的风声像是曼妙的古琴声,轻柔婉转,悦耳动听。

你听:

那凉爽的晚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惊醒了树上的小鸟,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伴着徐徐的晚风又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③激越的雨声像是振奋人心的军鼓声,铿锵有力。

你听:

黄昏时分,乌黑的云送来了倾盆大雨,伴着呼啸的风,来得气势汹汹,来得猝不及防。

噼噼啪啪,雨的脚步声像炸开了锅的豆子,像擂响了千万个激越的小鼓。

   ④雄壮的雷声像是雷公擂响的低沉的大鼓声,像是压抑的无情的怒吼。

你听:

雷声隐隐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终于“轰’’的一声,大地也随之微微颤抖着,像是古战场上你我两军对垒。

   ⑤大自然的声音是如此奇妙,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人思绪万千;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与大自然心心相印。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