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360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最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

南京市高淳区2018年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计25分)

目前《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国成语大会》正在央视热播。

回答第1-2题:

1.《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有关主食的故事表达了许多中国人对米饭的深厚情感,以下古人类中最有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

2.成语“桀犬吠尧”、“助纣为虐”中的“桀”和“纣”分别是哪两个朝代的暴君

A.夏、商B.商、西周C.春秋、战国D.秦、隋

3.“治国就是治吏”,秦代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内阁学士

4.下列朝代及其建立时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西汉-公元前25年B.南朝-420年C.唐朝-626年D.明朝-1386年

5.明朝后期出现的“农业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徐光启B.贾思勰C.宋应星D.李时珍

6.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较1894年前扩张了近8倍。

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A.《辛丑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

7.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

”洋务派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创办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C.南通大生

纱厂D.汉阳铁厂

8.今年(2014年)是红军开始长征多少周年

A.90B.80C.78D.76

9.“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在这句口号的鼓舞下,人民解放军解放了

A.沈阳B.北平C.南京D.徐州

10.胡锦涛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大跃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

11.右边这则农民日记记录的是

A.开展土地改革B.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成立人民公社D.推

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香港回归后,香港原有的

A.社会制度不变B.香港旗不变C.主权归属不变

D.驻军不变

13.“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等流行语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就业制度的变化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人民生活的提高

14.一个奴隶对奴隶主说:

“牛马还要吃草睡觉,你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我的主人!

”结果,按该国的法律,这个奴隶的耳朵被割掉了。

这部法律是

A.《刑法典》B.《拿破仑法典》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汉谟拉比法典》

15.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发生在

A.公元6世纪前期B.公元6世纪后期C.公元7世纪前期D.公元7世纪后期

16.“在那个距今二百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八年”这段话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南美独立战争B.美国独立战争C.印度民族独立运动D.印度民族大起义

17.法国国旗从左自右的蓝、白、红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

这源于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

18.小华尝试用历史坐标来展示美国的发展历

程。

右图②处所指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C.

摆脱了经济危机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9.阅读右图,你认为英国人口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20.70年前的一次行动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

那次行动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B.珍珠港事件

C.诺曼底登陆D.攻克柏林

21.如今乌克兰地区的政局动荡,在历史上,1945年初乌克兰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雅尔塔曾经召开过一次重要的会议,出现在这次会议上的领导人有①罗斯福②希特勒③丘吉尔④斯大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2.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社会制度的改变B.国家名称的改变C.经济体制的变化D.两极格局的结束

23.通过多年斗争,终于在1999年底收回辖区运河全部主权的是

A.巴拿马B.埃及C.纳米比亚D.印度

24.下列关于美国历史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独立战争胜利后确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

B.南北战争中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D.二战后至今,美国经济一直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25.第20届男子足球世界杯将于当地时间2014年6月12日在巴西开幕,届时将通过互联网和卫星实现全球同步直播,这主要得益于

A.工业革命B.第二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35分)

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答题区域内,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6.(10分)中国人喜欢以诗咏史,可以说诗词是历史的缩影。

请阅读下表“诗词”栏目中的五首诗,完成“赏析”栏目中的作业。

诗词

赏析

《秦王扫六合》(唐)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风貌的是▲(称号)李白。

他的《秦王扫六合》极力渲染了▲(人名)消灭六国平定天下的威风。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杜甫的诗被称为“▲”。

他写的《春望》,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深刻地反映了▲(事件)的历史。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元日》充分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

“元日”在宋代又被称为▲,相当于现在的▲。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夏日绝句》的作者李清照是宋朝著名女词人,她的词,风格▲,但她在南宋与▲对峙之际却写出了如此慷慨雄健的诗篇。

《扬子江》(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文天祥在南宋灭亡

后,继续抗▲。

这首诗除了可

以看出作者百折不挠的精神外,还可以验证我国在科技方面的一项成就——▲。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7年,在谈到中日关系时邓小平说:

干对不起中国人民的事情,第一个要数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欠中国的账最多的国家。

1989年,邓小平讲到历史上中国在列强压迫下遭受损害的情况时说:

“得利最大的是沙俄。

——《邓小平年谱

(1)阅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论证日本“欠中国的账最多”、俄国“得利最大”。

(4分)

材料二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

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2)指出材料二中“28年”的起止时间及其标志性事件。

(4分)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XX网

(3)什么原则最能代表“中国的声音”?

(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

(举出两例即可)(2分)

(4)回顾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的演变历程,你有何感想?

(1分)

 

28.(13分)因为珍爱和平,所以我们回眸战争。

让我们走进历史,共同探寻历史。

时代

主题

材料

探究的问题

20

世纪

前期

战争

革命

材料一: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

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我要求国会宣布:

合众国和日本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在美国国会上的演讲

 

(1)材料一中“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战争?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巨大灾难?

(4分)

(2)这场战争催生了哪个社会主义国家?

(1分)

(3)材料二中“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

…的进攻”这一事件对当时的战争有何重大影响?

(2分)

20

世纪

后期

 

和平

发展

材料三:

(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

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4)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促使欧洲人产生“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这一意识的因素是什么?

(2分)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有何重大举措?

(1分)

(5)当前,什么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世界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各是什么?

(3分)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开卷,满分60分)2014年5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C

B

A

B

D

B

C

C

D

A

A

D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D

B

C

D

A

A

D

C

二、非选择题(计35分)

26.(10分,1空1分)

(1)“诗仙”;嬴政;

(2)安史之乱;史诗;(3)元旦;春节;(4)委婉(婉约);金;(5)元;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答出“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即可)。

27.(12分)

(1)日本多次发动侵华战争,制造了如南京大屠杀等许多惨案,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2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强迫中国签订许多不平等条约,占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2分)

(2)起止时间:

1921年7月—1949年10月。

(2分)

标志事件:

中共一大召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2分)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等。

(举出两例即可,2分)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观点正确,言之有理,文理通顺即可,1分

28.(13分)

(1)第一次世界大战(1分);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1分);

灾难:

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1分)和人员伤亡(1分)。

(2)苏联(1分)

(3)使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分)

(4)因素:

欧洲国家遭受战争的创伤,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下降;(1分)美苏冷战,欧洲国家需要寻求自身的安全。

(1分)

举措:

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欧盟)。

(1分)

(5)和平与发展;(1分)

政治格局趋势:

多极化(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1分)

经济发展趋势:

全球化(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