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439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docx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实施行政处罚裁量标准

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3日国务院第2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9月18日起施行。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

“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价值200元以下的;

(二)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2人以下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

处罚标准:

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价值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

(二)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2人以上5人以下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

处罚标准:

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1000元以上15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价值500元以上的;

(二)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5人以上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

处罚标准:

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1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二、劳务派遣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

“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劳动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没有造成损害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违法行为涉及劳动者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涉及金额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以每人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违法行为涉及劳动者30人以上或者涉及金额5万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在规定期限内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和不良社会影响的。

处罚标准:

不予处罚。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

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在劳动部门责令改正的期限内未改正的;

处罚标准:

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在劳动部门责令改正的期限内未改正,造成危害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处罚标准:

责令限期改正,并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一、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关闭;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情节显著轻微,没有违法所得,未造成危害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处罚标准:

依法予以关闭。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违法所得1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依法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违法所得1000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

依法予以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3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五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没有违法所得,未造成危害后果或者不良社会影响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违法所得5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

5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虚假就业信息,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

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六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

“违反本法规定,职业中介机构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中介机构向5人以下劳动者收取押金或者收取押金5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以每人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中介机构向5人以上10以下劳动者收取押金或者收取押金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以每人1000元以上15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中介机构向10人以上劳动者收取押金或者收取押金1000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以每人1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行政法规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0月26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一、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项: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一)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3人以下或者5天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3人以上5人以下或者5天以上10天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劳动、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5人以上或者10天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二、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项: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二)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或者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或者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人以下或者2次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或者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3人以上5人以下或者2次以上4次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或者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5人以上或者4次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三、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项: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三)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2人以下或者4小时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2人以上4人以下或者4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4人以上或者8小时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四、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四项:

“用

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四)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夜班劳动或者延长其工作时间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夜班劳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2人以下的;

(二)2个班次以下的;(三)累计4小时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夜班劳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2人以上4人以下的;

(二)2个班次以上4个班次以下的;(三)累计4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夜班劳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4人以上的;

(二)4个班次以上的;(三)累计8小时以上的;(四)安排距预产期不足15日的女职工夜班劳动或者延长其工作时间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五、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五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五项: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五)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少于90天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少于规定时间,2人以下或者5天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少于规定时间,2人以上4人以下或者5天以上10天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少于规定时间,4人以上或者10天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六、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六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六项: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六)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l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以及延长其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其夜班劳动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l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累计4小时以下的;

(二)延长工作时间累计8小时以下的;(三)从事夜班劳动5个班次以下的;(四)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3人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l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累计4小时以上8小时以下的;

(二)延长工作时间累计8小时以上16小时以下的;(三)从事夜班劳动5个班次以上10个班次以下的;(四)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3人以上5人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l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累计8小时以上的;

(二)延长工作时间累计16小时以上的;(三)从事夜班劳动10个班次以上的;(四)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5人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女职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七、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七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七项:

“用

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七)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3人以下或者5天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3人以上5人以下或者5天以上10天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或者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5人以上或者10天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八、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八项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八项: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八)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2人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2人以上5人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未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5人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按照受侵害的未成年工每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九、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计算,处以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的;

(二)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超过36小时不超过60小时的。

处罚标准:

警告,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超过36小时不超过60小时的;

(二)每日超过3小时不超过5小时,每月不超过48小时的;(三)单日超过5小时,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5小时的工作日5个及5个以下的。

处罚标准:

警告,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200元以上4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每日超过3小时不超过5小时,每月超过48小时的;

(二)单日超过5小时,每月延长工作时间超过5小时的工作日5个以上的;(三)每月超过60小时的。

处罚标准:

警告,并按照受侵害的劳动者每人4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十、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

“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时,瞒报工资总额或者职工人数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5000元以下或者瞒报职工人数占应申报总数5%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倍以上1.5倍以下的罚款。

2、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5000元

以上10000元以下或者瞒报职工人数占应申报总数5%以上10%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1.5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3、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或者瞒报职工人数占应申报总数10%以上15%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2倍以上2.5倍以下的罚款。

4、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用人单位瞒报工资总额20000元以上或者瞒报职工人数占应申报总数15%以上20%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并处瞒报工资数额2.5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十一、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款:

“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倍以上1.5倍以下的罚款。

2、一般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1.5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3、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5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2.5倍以下的罚款。

4、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8000元以上的。

处罚标准:

责令退还,并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十二、违反《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

处罚依据: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一款: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违法行为情形和处罚标准:

1、轻微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没有违法所得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处10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2、较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违法所得5000元以下的。

处罚标准:

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3、严重违法行为的表现情形: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者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