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80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58 大小:92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8页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8页
亲,该文档总共2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25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总说明

1.1工程概述

1.1.1工程概况

***水电站为引水式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内,系瓦斯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二级水电站。

闸首位于柳杨沟口上游约700m处,厂房位于熊家沟口下游约700m处,闸首上行约9km至康定,厂房下行约33km至泸定。

本工程以发电为主,无灌溉等综合利用要求。

电站共装机3台,单机容量80MW,总装机容量为240MW。

本工程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及地下厂房系统组成,工程等级为中型III等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为3级,永久性次要水工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本标是本工程的第三标,主要包括调压室、压力管道和地下厂房系统。

调压室为气垫式调压室,由气垫室、水幕室及水幕室交通洞组成,气垫室和水幕室均为L型布置,长边长72.5m,短边长3.0m,气垫室尺寸为12.0×14.74m(宽×高),水幕室尺寸为4.5×5.0m(宽×高)。

压力管道为地下埋管,主管内径4.0m,为钢板衬砌,回填混凝土厚0.6m,压力管道长483.831m,斜管的坡度为i=0.0564。

地下厂房系统由主副厂房、安装间、尾闸室、交通洞、交通联系洞、排风洞、母线洞、出线洞、开关站等组成。

洞室开挖断面尺寸为:

主、副厂房及安装间为77.44×20.4×40.3m(长×宽×高)、尾闸室为52.12×11.0×20.5m(长×宽×高)。

1.1.2水文气象

瓦斯河流域属高原温带川西山地湿润气候,流域内气候垂直变化大,流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季时间长、气温低、降水少,气候寒冷而干燥;夏季时间短促、降水集中、雨强小、雨日多、气温凉爽。

据康定县气象站1952~1991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7.1ºC,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28.9ºC和-14.7ºC,12月、翌年2月平均气温为-0.7ºC,1月的平均气温为-2.3ºC。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15.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285.5mm,多年平均霜日为84.9天,最大积雪深度为24cm。

多年平均风速为3.1m/s,最大风速20m/s。

1.1.3工程地质

压力管道洞身上覆岩体厚度大于100m,沿线基岩为晋宁~澄江期斜长花岗岩,岩体为次块状~碎裂结构,为III~IV类。

地下厂房系统布置于瓦斯沟右岸,位于晋宁~澄江期斜长花岗岩岩体内,岩体以块状~次块状结构,II~III围岩为主,水平埋深在100~200m范围内,结构面不甚发育,地下水不丰,且多新鲜、闭合或稍张,岩体完整性较好,岩体基本稳定或局部稳定性差,成洞条件好。

局部强卸荷岩体(水平深度20~30m段)、断层带及岩脉破碎带为镶嵌破碎裂~碎裂结构,为IV类围岩(个别大较大断层主错带为V类围岩)。

1.1.4对外交通条件

本工程地下厂房系统位于右岸,现有318国道沿瓦斯河右岸通过,连接本工程闸首及厂房,贯穿施工区。

闸首区位于柳杨沟口上游约700m处,沿河右岸上行9km至州府康定,下行约7km至日地村上游的厂房,再下行约33km至泸定。

沿318国道,从电站坝区经泸定、天全、雅安段至成都,公路里程约315km,其中雅安至成都为高速公路,公路里程约144km;康定至雅安段为山重二级公路。

闸坝区318国道和厂区318国道的改建公路由发包人负责在施工前期改建完成。

本工程整个施工期依托318国道公路作为主要场内交通干道,为沟通左右岸场内交通,发包人从厂区尾水洞上游约200m处起,新建一座约70m的跨河桥,将318国道改至瓦斯河左岸,新建约1km的公路,在尾水洞下游约800m处新建一座约110m的大桥,跨回右岸接原318国道,新建公路等级为二级,桥梁荷载标准为汽—20。

1.1.5主要里程碑

1、2003年4月下旬进场;

2、2003年5月8日开工;

3、2004年6月30日,地下厂房系统开挖完成;

4、本标与机电安装标相互提交工作面的日期:

1)2004年5月15日,本标完成主厂房安装间施工,移交机电安装标进行行车安装;

2)2004年6月30日,机电安装标行车安装完毕,行车交付使用;

3)2004年8月30日,本标完成主厂房基坑1#机尾水管基础混凝土浇筑及固结灌浆,交移交机电安装标进行1#机尾水肘管安装;

4)2004年9月20日,机电安装标完成1#尾水肘管安装,并移交本标施工;

5)2005年2月15日,机电安装标完成蜗壳安装及相关试验,移交本标施工;

6)2005年7月1日,本标完成1#机相关土建工作(包括地下及地面各工程部位),并移交机电安装标进行机电安装;

5、2006月3月28日,1#机组发电;

2006月6月28日,2#机组发电;

2006月9月28日,3#机组发电;

6、2006年10月底,完工退场。

1.2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1.2.1本合同承包人承包的工程项目和工作内容

1.2.1.1主体工程

1、气垫式调压室

包括调压室、水幕室及交通洞的石方洞挖、石方井挖、临时支护、混凝土浇筑、钢筋制安、水幕孔、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及其交通洞封堵等项目的施工。

2、压力管道

包括压力管道的石方洞挖、石方井挖、临时支护、混凝土浇筑、钢筋制安、钢管制造和安装、回填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帷幕灌浆、支洞封堵等项目的施工。

3、地下厂房系统

地下厂房系统包括主、副厂房、安装间、母线洞、配电装置室、尾闸室、尾水洞和尾水渠、排风洞、出线洞、交通洞及主变GIS等建筑物。

完成地下厂房系统所有建筑物的土石开挖、石方洞挖、临时支护、混凝土浇筑(含二期混凝土)、钢筋制安、土石回填、圬工、排水、闸门安装及启闭机的安装项目的施工。

4、厂区永久公路的施工

5、原型观测

包括观测设备的场内运输、验收和保管;仪器的率定和耐水压试验、安装、维护及施工期的观测、数据分析。

1.2.1.2临时工程

1、施工期水流控制尾水渠出口施工围堰设计、施工、维护及拆除,基坑排水;

2、承包人应负责混凝土粗骨料洞碴加工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

3、水幕室施工支洞的设计、施工、维护和排水;

4、压力管道下平段施工支洞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排水及支洞封堵;

5、地下厂房施工支洞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排水及支洞封堵;

6、施工道路;

7、现场施工临时设施

为满足现场施工所需的临时供电、供水、供风、砂石骨料开采加工(碴场回采洞碴)、混凝土拌制、钢筋加工、模板加工、机械修配加工、汽车保养、金属结构拼装、仓库、办公及福利设施等临时设施均由承包人自行设计、采购、施工、维护和管理。

其中施工用电由发包人提供10KV电源接线点,在该接线点计度,从该电源接线点至施工现场的供电线路、降压变压器及其配电装置均由承包人自行设计、架设、安装与维护;

8、为满足本标工程施工需要,承包人认为必要的附属设施和其它临时设施;

9、施工场地征用、搬迁和移民安置由发包人负责,但原有建筑物的拆除由承包人负责。

1.2.2主要工程量(附后)

1.3工程特点、难点

1、本工程地下洞室多、集中在较小的区域,开挖难度大、相互间存在干扰、且相互制约,需合理规划,对施工组织与管理水平要求高;

2、本工程工作项目多、工期短,呈“前紧后松”的趋势,从开工至厂房系统开挖完成仅14个月,其中主厂房开挖工期约为12个月,主厂房开挖断面大、开挖高度高,因此前期施工工期相当紧张;

3、本工程地下厂房为岩壁吊车梁结构、调压井为气垫室调压室,此二部位的开挖质量要求高,需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与程序,精心施工,为本工程关键项目;

4、地下洞室氡气和CO超标准,需加强洞内通风;

5、本工程所在地区冬季寒冷,但是根据工期要求,冬季仍需要正常施工,增大了施工难度和设备投入,同时影响施工效率;

6、本工程“质量、安全目标、文明施工目标”要求一流,施工中需转变观念,精心组织、精心管理、精心施工,管理上台阶。

1.4本工程施工指导思想

“优质高效、快速有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保证合同工期内容按期完成,本工程施工总指导思想: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技术先行、严格监控、确保工期、优质安全、文明规范、争创一流”。

强化管理:

以人为中心,以工程为对象,以质量为生命,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充分挖掘生产要素的潜力,确保目标的实现。

技术先行:

使用新规范、利用新工艺,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配备精良的施工设备,确保新技术的实施。

严格监控:

为确保按设计要求的全面实现,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格的监控,掌握第一手资料,旨在指导施工,控制质量。

确保工期:

紧抓关键工序、关键线路,制定目标工期,采用经济杠杆,提高效率。

优质安全:

把我局ISO9002系列标准贯穿施工全过程,高标准、严要求,工程均一次验收通过,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加强工地安全建设,有针对性地制定防火防盗等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国标。

文明规范:

切实搞好标准化工地建设、文明施工,做到施工场地整洁有序。

争创一流:

在施工中,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安全,一流的施工”,建一流的工程,向业主负责。

1.5本工程施工总目标

1、质量目标:

创优质工程,达到国家、水利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90%以上。

2、安全目标:

达到“四无”、“一杜绝”、“一达标”,即“无职工因工死亡、无重大交通责任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重伤事故”,“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争创无流血工程。

3、文明生产目标:

实现“两型五化”,即安全文明型、卫生环保型;硬化、净化、美化、绿化、亮化。

4、工期目标:

信守合同工期和目标工期,2004年6月30日,厂房系统开挖完毕,2004年7月1日开始进行主厂房砼浇筑;2005年7月1日,主厂房移交安装工作面;2006年10月31日,工程完工退场。

1.6编制依据

(1)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

(2)参观现场及标前会所获得的实际资料;

(3)本标工程施工相关的现行采用的规范及规定;

(4)我局已承建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施工规划

2.1施工队伍组建

考虑本标的对我局的重要意义,针对本标工程,我局将以从事过冷竹关电站地下厂房等地下工程的施工队伍为基础组建项目经理部,并由局统一抽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补充,进行本项目施工管理。

主要的管理人员选择年富力强、业务水平与管理水平高的专业人才;进场的施工人员,力求精干、一专多能,合理配备管理人员、各技术工种人员和普通工人,并根据施工内容和进度的需要,保持现场施工人员的合理流动。

现场施工组织结构的设置,力求精简、高效,运转灵活,满足业主要求。

2.2施工设备的组织

目前我局同等规模、同类工程的重庆梯子洞地下厂房已进入砼施工阶段,开挖设备闲置,本工程所需施工机械设备如液压三臂钻、侧卸式装载机、运输车辆等将从该项目调运,并由局增添一部分新设备。

本工程配置设备确保精良、数量满足要求,第一批设备将在合同签定后7天内进入工地。

2.3前期准备与临建

针对本工程工期较紧张的特点,本工程采用快速进场,快速施工。

按照“先施工后生活、先打开(工作面)再完善”的原则,临建与主体平行作业安排生产施工。

进场后,首先依据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网点,完成控制网点的复测,在确定测量成果的正确性后,建立施工建筑物二级测量控制网点和水准点,完成开挖断面的地形测量,计划在进场后7~10天内完成。

临时设施按照规划布置,紧凑、合理、美观、美化、并尽量减少施工用地;前期临时房屋主要采用可拆、装式活动结构,以便加快施工进度,前期临时设施重点放在风、水、电系统的修建,计划在进场后10~15天内形成。

2.4施工工期规划

根据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结构特点、工作面的分布情况及相应的工作量,本工程以目标工期作为分界点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施工准备期,2003年4月下旬~2003年5月8日,施工目标为:

主体工程具备开工条件。

第二阶段:

开挖期,2003年5月8日~2004年6月30日,施工目标为:

厂房系统开挖完毕。

第三阶段:

砼施工期,2004年7月1日~2005年6月30日,施工目标为:

大部分砼施工完成,主厂房移交安装工作面。

第四阶段:

完建期,2005年7月1日~2006年10月31日,施工目标为:

配合机电安装,工程全部退场。

第二阶段为本工程工期较紧张阶段,为工程的施工重点与难点阶段。

2.5总体施工安排

本标工程以地下厂房系统为施工主线,调压室系统、压力管道系统、尾水系统、出线洞等的施工进度与此相协调。

纵观本标的所有施工项目,按照工期目标的要求,在第二阶段的施工任务特别繁重,工作面多、工程量大、施工干扰大、施工难度大等,可以说,本标工程的所有困难都集中在这一时期内,再加上其后续关联工程的重要性,因此,第二阶段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所在,它的施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建设目标。

我们在施工规划和安排上,也将第二阶段作为重中之重来考虑,从设备、人员、物资、资金、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充分的保证。

对于土建工程来说,第三阶段也是属于很重要的时期,要仔细协调各个工作面的进度。

由于整个厂区枢纽的洞室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因此,在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对于相关的洞室群的进度也需要同步前进。

在施工方法上,结合我局太平驿水电站地下厂房、冷竹关水电站地下厂房等多个地下厂房的施工经验,本工程仍以交通洞、排风洞作为主要施工通道,厂房仍分为上中、下三部份共六层施工,考虑排风洞坡降较大,除厂房第一层以排风洞作为通道外,厂房第二、三、四层以交通洞垫碴或坡降作为通道;厂房第五层、六层结合压力管道施工设置支洞、扩挖一条支管形成;尾水出口较低,尾水系统拟由交通洞设置尾水上支洞进行尾水闸门室、尾水连接洞、厂房下部施工,尾水渠主要在枯期施工,考虑尾水洞下部施工、尾水闸门的安装,拟安排二个枯期时段进行。

石方开挖采用钻爆法,尽量采用配套的机械设备进行快速施工;由于本工程的地下洞室群虽然很多,但是因各个洞室的断面尺寸不相同,长度也不是很长,再加上从工期考虑,砼采用常规组合钢模板内贴PVC板,砼浇筑主要采用砼泵、施工桥吊等方式入仓,人工平仓、机械振捣。

特殊施工方法:

针对调压室系统的高压灌浆施工,特别是高压无盖重灌浆,将采取专门的施工措施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

我们将采取先用环氧砂浆封堵围岩裂隙,再进行钻孔灌浆;灌浆时,采取设置孔口管、孔内循环灌浆、逐级加压待凝等方法。

对于深孔和超长孔的钻进,采用精良的钻孔设备,确保钻孔的精度。

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调压室和水幕室的开挖质量,在开挖前,要进行爆破试验,确定爆破参数,主要是控制爆破的震动波速、围岩的爆破松动圈、一次爆破装药量、光面爆破的半孔率等,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破对围岩的破坏。

在施工设备的配置上,以满足施工需要为目标,成套配置,设备考虑一定的先进性。

主要的施工设备有:

独臂钻、支架潜孔钻、手风钻、两臂钻、三臂钻、锚杆钻机、地质钻机、推土机、履带挖掘机、轮式装载机、立爪装载机、自卸汽车、砼搅拌运输车、砼泵机、汽车吊、自制桥吊、高压灌浆机、钢管制作行车、卷板机等。

施工总布置

3.1施工总布置条件及原则

3.1.1施工总布置条件

根据招标文件及附图,结合现场踏勘所了解的情况,目前,发包方提供或形成的主要施工布置条件有:

3.1.1.1交通条件

318国道由瓦斯河右岸经过,本工程整个施工期依托318国道公路作为主要交通干道,为沟通左右岸交通,发包方从厂区尾水洞上游约200m处起,新建一座约70m的跨河桥,将318国道改至瓦斯河左岸,新建约1km的公路,在尾水洞下游约800m处新建一座约110m的大桥,跨回右岸接原318国道,新建公路等级为二级,桥梁荷载标准为汽—20。

承包人负责修建从指定施工干线公路至各施工点的全部临时道路,并负责制维护及管理。

3.1.1.2材料及设备供应

本工程所需木材、水泥、钢筋(材)由发包方以固定不变价提供,钢筋2000元/t、钢板2100元/t、水泥200元/t及300元/t、原木600元/m3、板枋材800元/m3,以上材料交货地点:

承包人工地总仓库,承包人负责上述材料的卸车、验收、保管和场内运输。

本标所需细骨料由发包人委托首部枢纽标在烹坝砂石料场提供。

发包人负责按时提供启闭设备、交货地点乌斯河火车站;原形观测设备,交货地点承包人现场主仓库。

由发包人提供的设备,从交货地点的卸车及由交货地点到工地的装车、运输、卸车等均,由承包人负责,并负责设备保管和场内运输。

3.1.1.3施工场地及弃碴场

施工场地的征用、搬迁和移民安置由发包人负责,发包人提供的可供承包人使用的临时施工场地有五处:

I区占地面积28900m2,作为碴场、生产、生活用地;I'区占地面积9900m2,作为生产、生活用地;J区占地面积15500m2,作为生产、生活用地;J'区占地面积6300m2,作为生产、生活用地;K区占地面积1800m2,作为生产、生活用地。

经318国道及318国道改线公路均可至各区。

3.1.3.4现场施工临建设施

1、发包方在距厂房约1.2km的日地村附近的2#变电站提供10KV专用接口2回,提供的供电容量为2500KVA,变电站出线点为承包人接入点和电度计量点。

承包人应负责设计、施工、采购、安装、调试、管理和维修由10KV侧电源端至所有施工区和生活区的输电线路、配电所及其全部配电装置。

2、发包人将在工程区建立通讯网络,并向承包人提供电话接口数对,场内通讯免费;承包人自已的通讯设备和对外通讯费用(长途电话)由承包人承担。

3.1.2编制原则及依据

3.1.2.1编制依据

1、发包人所提供的招标合同文件及其补充通知书;

2、国家的法律、法规,水利部的技术标准、规范和有关规定;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实际资料;

4、与本标工程施工相关的、现行的国家和部颁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及施工手册;

5、我局已承建类似工程积累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方法以及多年来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6、本标合同工程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受自然条件的局限等;

7、我局可以调用到本合同工程的各类资源。

3.1.2.2编制原则

1、生产、生活设施均布置在招标文件规划的场地内,坚持“避免施工相互干扰,就近布置,方便生产、生活,有利于管理,有利于环保,优化设置”的原则,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防火、卫生和环保等的专门规定;

2、一切临时建筑物和施工设施的布置应满足主体工程施工需要并互相协调,避免干扰,尤其不能影响主体工程的施工和运行;

3、坚持“科学组织、合理配置、优化方案、节约投资”的原则,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保证方案可靠,质量有保障,确保工程万无一失。

施工过程中强化标准化管理,控制临建工程成本;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最优技术方案选取;

4、积极贯彻执行IS09002质量体系标准,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推行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调动现场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

3.2施工临建设施的布置规划

根据发包方提供的施工条件,布置依据及原则,结合本工程特点,本工程施工总布置主要遵循“布局因地制宜,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经济安全、易于管理”的原则,按照能尽快形成主体工程施工条件,精心规划各施工辅助企业(设施)规模、布置的方式,以节约占地,降低造价。

具体规划如下:

1、本标主生活区、项目经理部布置于发包方规划的场地J'区内。

2、本工程砼拌合系统、预制厂、实验室、钢管加工厂、修理厂及停车场、金结堆放场、材料库、布置于发包方规划的场地J区内,砼拌合系统考虑安装周期短、自动化程度高的强制式拌合站。

3、钢筋加工厂、木模加工厂布置于发包方规划的场地K区内。

4、粗骨料加工厂及分生活区布置在I'区。

4、本标供风系统采取混合式,在交通洞口附近布置一座1#空压站,负责供应交通洞、尾水洞及出线洞工作面施工用风;在排风洞口附近布置一座2#空压站,负责供应排风洞工作面所有地下洞室用风。

5、本标炸药库、油库分别集中布置,具体位置进场面后与业主及当地公安部门协商后再定。

6、本标施工生产、生活用水采用清水泵抽水供应。

7、施工变压器分开布置在交通洞口、排风洞口、I'区、J区、J'区及K区。

3.3场内交通

根据本工程地下洞室的布置特点,洞内施工通道主要利用交通洞和排风洞。

考虑通道的不足,本工程我局将规划1条场内主要的临时施工道路(1#道路)及4条施工支洞(1#~4#),具体布置如下:

1、1#施工支洞:

主要作为水幕室施工通道,从调压室交通洞布置,与水幕洞尾部相接,支洞断面尺寸设计为3.0×3.5m(宽×高)、城门洞型,长257.81m,并在其中部设置一错车道,长度8m,宽度6m。

2、2#施工支洞:

主要作为压力管道及压力支管、厂房下部的施工通道,从交通洞桩号0+30处布置,与压力管道交于桩号(管)为0+403.922米处,长度为157.835m,坡度为I=8.7433%,断面尺寸6.5×6.5m(宽×高)城门洞型。

3、3#施工支洞:

主要作为尾水隧洞上部、尾闸室下部、尾水连接洞、厂房底层的施工通道,从交通洞桩号0+30处布置,与尾水隧洞交于桩号(尾)为0+60米处,长度为88.73m,坡度为I=7.78%,断面尺寸设计为4.5×5.0m(长×宽),城门洞型。

4、4#施工支洞:

主要作为2#排水廊道的施工通道,从2#施工支洞桩号(支2)0+43.81m处布置一施工支洞,主要进行2#排水廊道的开挖,长度17.73米,坡度为I=9.6%,设计为2×2.5m(宽×高)、城门洞型。

5、尾水出口道路(1#道路)

1#道路沿河边布置于瓦斯河的右岸,由厂区下游318改线公路桥旁降坡至尾水渠,道路长200m,起点高程1777.8m,终点高程1765m,路面宽度6m,泥结石路面。

3.4施工风、水、电及通讯系统

3.4.1施工供风系统

3.4.1.1施工供风项目及用风机具配备

本工程需要供风的项目有:

手风钻开挖、锚喷支护、灌浆及压钎。

根据各工作面的布置,采取混合式供风的方式,各用风区域用风设备配置及耗风量如下表。

表3-1用风设备配置及耗风量表

序号

耗风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单台耗风量m3/min

备注

1

手风钻

YT-28

15

3~4

2

砼喷射机

TK-961

4

10

3

圆盘钻

YGZ-80

4

6~8

4

潜孔钻

CLQ-150

3

10~12

5

压钎机

1

3~4

3.4.1.2供风站的布置

根据各用风区域分布、用风设备的配置,本标供风系统采取混合式供风的方式。

在交通洞口附近布置一座空压站(1#空压站),负责供应交通洞、尾水洞及出线洞工作面所有地下洞室用风;在排风洞口附近布置一座空压站(2#空压站),负责供应排风洞工作面所有地下洞室用风。

前期零星用风配置一台P375WCU移动式柴油空压机供风。

表3-2供风站及供风设备配置表

供风站部位

设计供风量(m3/min)

设备配置

单位

数量

备注

1#空压站

40

LWJ-20/7

2

交通洞口

2#空压站

40

LWJ-20/7

2

排风洞口

3.4.1.3施工供风主要工程量

表3-3施工供风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型号、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