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安排模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208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比赛安排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比赛安排模板.docx

《比赛安排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赛安排模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比赛安排模板.docx

比赛安排模板

比赛安排

比赛时间:

2018年4月6-8日

比赛地点:

**大学、北京市某公园

比赛项目:

攀岩抱石、绳索技术综合、定向越野与户外技能

比赛流程:

4月6日星期五

9:

00-16:

30参赛队伍报到

16:

30所有队伍报到完毕

16:

30-18:

00绳索项目及户外技能项目技术统一与培训

18:

00-19:

00参赛队伍自行就餐

19:

00-20:

00队长会,进行规则讲解和答疑

20:

30各队伍回到住处休息

4月7日星期六

06:

50参赛队伍自行前往北大第一体育馆

07:

15-07:

45参赛队员在山鹰社岩壁吃早饭

07:

50全体队伍在**大学山鹰社岩壁集合

08:

00-09:

00开幕式

09:

00-12:

30攀岩抱石、绳索技术接力同时比赛

12:

30-13:

10山鹰社岩壁午饭(工作人员将午饭送到岩壁)、休息

13:

10-13:

30山鹰社岩壁集合检录

13:

30-17:

00攀岩抱石、绳索技术接力同时比赛

17:

00-18:

30晚饭

19:

00-20:

30睡袋电影

4月8日星期日

05:

50各队伍前往北大东南门集合

06:

15全体队伍于北大东南门集合;领取参赛队员早饭(可在车上吃早饭)

06:

30乘车前往定向越野场地

07:

30-12:

00定向越野与户外技能比赛

13:

00返回北大

13:

00-14:

00山鹰社岩壁午饭(工作人员将午饭送到岩壁)、休息

15:

00-16:

00闭幕式

参赛队伍

**大学山鹰社

李伟品001孙经纬002柳尚桂003

**大学山诺会

张旭东004姚心远005彭元006

**大学绿营

李彦君007王敏008黄健利009

**大学户外协会

孙轶昭010程志011叶润凡012

**大学登山协会

赵莹013贺逸凡014蒲秀超015

**大学飞鸟户外运动协会

刘贺胜016胡臣017张一水018

**大学乐攀户外运动联盟

陈思思019薛世瑞020谢明达021

**大学攀岩协会

曹佳022龚昭林023侯想024

**大学登山协会

杨劲草025程华润026郭帅辉027

**大学登山协会

罗遥华028董鹏飞029喻梦030

**大学野外生存协会

李兰崧031孙启昌032贺薇033

**学院户外足迹社团

黄亚玲034梁亮坚035刘文强036

**大学磐石社

薛福朝037吴奇蔓038林丽霞039

**大学赤骥社

张婉玲040曹博041付智慧042

**大学攀岩队

邓学伟043古海玲044高舒萍045

**大学(北京)大地社

高荣远046买文静047周迅刊048

中国科技大学科学考察探险协会

龙祖伟049张钰榕050邹梓成051

**大学峰云社

欧尔鑫052江莉053曹川054

**大学自由人攀岩队

常扩055曹文倩056李健057

**大学探险协会

苗润武058姚逸麟059陈岚滢060

**大学飞鸟登山协会

林连镇061袁永松062叶平子063

**大学(珠海分校)凌云社

程子辉064马晓帆065朱浩东066

规则声明

各项目按照比赛规则获得有效成绩排列名次,该名次对应有效积分,团体名次以各单项有效积分之和排列,总分100分。

各项目比分权重为:

定向越野与户外技能40%、攀岩抱石30%、绳索技术接力30%。

各项目比赛规则详见各项目说明;

规则如有变动,将于比赛开始之前第一时间通知各参赛队队长;

比赛中关于规则的事务一律由裁判组受理;

比赛中关于裁判的事务一律由仲裁委员会负责;

比赛人员要服从大赛组委会的各项规定,服从裁判的判决。

比赛中不理会裁判判罚及警告的,会被直接取消该项比赛成绩!

参赛运动员如对判决持有异议可向裁判长要求重判,如不服重判,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

总裁判长:

龚宝琦

攀岩抱石裁判长:

崔家梁

定向越野裁判长:

蒲伟良

户外技能裁判长:

冉雅涵

绳索技术接力裁判长:

张熙浩

本规则由本届比赛赛务委员会拟定,对于相关执行细节,本次大会赛务委员会保留最终解释权。

 

攀岩抱石

一、比赛说明

1、比赛地点:

山鹰社岩壁

岩壁场地分为比赛区和观众区;并且提供休息区及部分岩壁供参赛选手做准备活动。

2、比赛形式:

比赛为开放式抱石赛与开放式难度赛(顶绳)。

难度赛需要男、女队员各一名;抱石赛需要一名队员(男女不限)。

请各队提前自行确定人选。

3、分项成绩记录与积分制

难度赛:

选手在顶绳保护下,使用线路上的支点向结束点前进;以关门时间内选手不脱落不犯规的情况下触及的最远点计分。

按各队排名换算得分。

男、女队员成绩各占总得分的8%。

抱石赛:

比赛共设有4-6条抱石线路,比赛开始后选手可自由选择线路进行攀爬,以男、女队员完成线路条数与所用次数之和计分。

按各队排名换算得分。

占总得分的14%。

难度参考:

难度赛男生5.11a左右,女生5.10b左右。

难度赛的难点将主要集中于线路中后段。

抱石线的难度将均分在V1-V4,女生会适当加点。

请各参赛队伍合理安排参赛队员。

注:

由于线路在比赛前夕才会最终确定,该难度仅供参考。

二、比赛流程

难度赛:

1、每支队伍选择一名男生与一名女生参加,由各队自主决定,不可与抱石赛选手重复,否则取消比赛资格,该项成绩记零;

2、出场顺序将在赛前由裁判长带领下选手抽签决定(男、女选手分开抽签);

3、看线:

由裁判长带领所有选手看线,指明起步点,路线点及结束点,指明路线点的标记方式及可以使用的岩板,讲解线路并答疑。

看线时间5分钟,看线过程中只允许触摸被标记的起步点,否则取消比赛资格,该项成绩记零;看线结束由引导员带领各选手到休息区,准备开始正式比赛;

4、开始比赛:

a)线路由起步点,路线点,结束点组成。

选手从起步点出发,使用标记的路线点向结束点前进(起步点和其他路线点的区别仅限于看线时是否可以触摸,选手可以选择跳过起步点开始攀爬);

b)每名选手只有一次尝试机会,在开始攀爬之前要与保护员互相检查并向裁判员示意。

选手身体离开地面即算开始尝试,若选手完攀线路,需双手抱结束点以示结束;

c)采用分步计分的方式。

支点上标有计分数字“X”,参赛者触摸该店得分“X-”,抓稳该点得分“X”,使用该点做出向下一点努力的动作得分“X+”。

若出现选手得分相同的情况,考虑获得得分时的攀爬时间,时间越短者排名越靠前;

d)比赛为开放式,选手在攀爬过程中其他选手可以观看交流;

e)线路关门时间6分钟,以计时员为准。

以关门时间内、选手不脱落、不犯规的情况下,手能到达的最高(远)点为选手成绩。

如果选手犯规或脱落,计犯规或脱落前时刻的分数,并会被保护员放下;

f)若比赛中出现如支点转动或损坏等对选手不利的技术故障,选手有权选择继续攀爬或等待重新攀登,重新攀登的时间为最后一组顶绳比赛之后;

5、比赛结束:

已经完成比赛的选手可以在休息区观战。

抱石赛:

1、每支队伍选择一名队员参加,由各队自主决定,不可与难度赛队员重复,否则取消比赛资格,该项成绩记零;

2、由抱石计分裁判向每位选手发记分条;

3、看线:

由裁判长带领所有选手看线,指明起步点并说明起步方式的要求,指明女生点、Bonus点及Top点,指明Bonus和Top的要求,每条线路看线时间1分钟。

看线过程中只允许触摸起步点,否则给予警告并累加尝试次数;

4、开始比赛:

a)比赛开始后选手可自由选择线路进行攀爬,攀爬前将记分条交给线路裁判进行排队,尝试结束取回记分条;

b)每次攀爬不超过4分钟,只能尝试1次。

选手身体完全离开地面即算一次尝试;

c)尝试过程中选手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摸所爬线路之外的其余岩点、岩板,男选手不得触碰女生点,否则本次尝试无成绩;

d)比赛为开放式,选手在攀爬过程中其他选手可以观看交流;

e)攀爬总时间90分钟,由裁判长计时,裁判长将给出30分钟、10分钟、5分钟、1分钟倒计时;时间结束后,已经起步的选手可以继续完成该次尝试;

f)选手在身体离开地面后,需做出裁判要求的起步姿势后再进行攀爬,该次尝试才算成功起步;

g)Bonus次数:

选手成功起步,中间无脱落无犯规,用手抓稳Bonus点(部分线路的Bonus用脚踩稳也有效,具体情况将在看线时由裁判说明)的尝试次数;若选手没有使用Bonus点完攀线路,则该线路Bonus次数等于Finish次数;

h)Finish次数:

选手成功起步,中间无脱落无犯规,双手抓稳Top点,能保持三秒以上(裁判示意OK即可)的尝试次数;

5、若比赛中出现如支点转动、损坏等对选手不利的技术故障,选手有权要求线路裁判维修,并重新尝试;

6、选手上线前有权要求线路裁判清理线路;

7、比赛结束后选手应及时将记分条交与抱石计分裁判;

8、各队排名将由该队男、女选手完成的线路总数与Bonus总数决定。

优先级别为:

Top次数>Bonus次数>所有Top使用的尝试次数总和>所有Bonus使用的尝试次数总和;若出现四项成绩完全相同的情况,则在抱石项目总分中以并列记录;

9、其它未尽事宜,以裁判长裁决为准。

如有异议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诉。

仲裁委员会拥有最终解释权。

三、注意事项与犯规处罚

攀爬前:

•岩壁东侧设有热身区,请各位选手出场前充分热身,避免受伤;

•虽然本次比赛是开放式比赛,且赛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允许选手和观众挑战比赛线路,但任何选手在自己的比赛开始前均不得触摸或尝试自己将要比赛的线路。

如发现参赛选手有比赛前违规尝试线路的行为则该队该项比赛成绩计零;

比赛攀爬中:

•轮到该选手出场时,必须及时到场,拖延时间(>1min)将给予警告,严重者(>3min)取消参赛资格;

•在裁判示意比赛开始前,选手不能触摸起步点以外的支点,否则给予警告;

•难度赛的正式攀爬必须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关门时间到,选手必须停止攀爬,关门时刻的最远攀爬距离即为选手成绩;

•难度赛中不得借绳力上升,不得踩抓挂片,不得使用规定线路以外的点,否则罚下,成绩按犯规前计;

•选手做出其他危险动作(以裁判为准),裁判员将给予警告;

•得到两次警告或有被视为不理会裁判判罚的行为,此项比赛成绩计零。

其他未尽事宜,以裁判长裁决为准。

如有异议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诉。

仲裁委员会拥有最终解释权。

四、攀岩抱石总成绩

在综合成绩中的折算方法:

各队按照分项成绩排名,按名次赋予分数。

被取消成绩的队伍本项目得分为0分。

具体对应关系见下表:

表1.抱石比赛排名-成绩对照表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3

14~16

17`19

>19

得分

14.0

12.5

11.5

10.5

9.7

8.9

8.1

7.3

6.8

6.3

5.8

5.3

5.0

4.7

表2.难度比赛排名-成绩对照表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3

14~16

17`19

>19

得分

8.0

7.2

6.5

6.0

5.6

5.2

4.5

4.1

3.7

3.5

3.2

2.9

2.8

2.7

 

绳索技术

一、比赛概述

1比赛地点:

山鹰社岩壁南侧小屋檐以下位置,高度不超过4米。

2比赛形式:

本项比赛以裂缝救援为载体,设计单绳上升、单绳下降、搭建滑轮组的裂缝救援三个大类的比赛项目。

每支队伍由三名队员组成,其中一名队员充当下肢无法行动的伤员,其余两名队员通过合理分工,一名队员单绳上升设置顶端保护点后下降到地,同时另一名队员搭建1/3系统,共同将伤员牵引至顶端保护点的位置。

3成绩评定:

本项目以完成的项目数和团队消耗总时间的长短来评定完成的水平,完成项目越多成绩越好(单绳上升与单绳下降各计半个项目,裂缝救援计一个项目,最少完成0个项目,最多完成2个项目),完成项目数量相同时,耗时越短的队伍成绩越好。

比赛开始前队员按照裁判的要求穿戴装备,而后开始计时;伤员被牵引至顶端且下降的队员下降到地后停止计时。

比赛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将会被处以罚时,计入总时间。

4注意事项:

1)假设裂缝救援的实际情况为:

伤员下肢无法移动,但上肢可以活动;在没有救援系统的情况下,救援者无法接近伤员,因而禁止伤员参与救援者一方的滑轮组搭建,同时禁止救援者参与伤员一侧的连接工作。

2)比赛在南壁小屋檐下方进行,最高高度4米,且有厚度足够的垫子,即使脱落也不会造成危险,故不设置副保,但仍请各参赛队员注意安全。

5补充说明:

1)由于比赛队伍众多且场地有限,请队员听从引导员安排,并积极配合。

2)整个比赛有25分钟的关门时间(详见下文)。

裁判将在剩余15分钟、5分钟、1分钟的时候进行提醒。

关门时间过后请队员听从裁判员的指示。

3)裁判在进行每一项罚时时,都会告知参赛队员。

4)隔离区分内外两层,外层隔离观众及非参赛队伍,内层隔离参赛队员。

二、赛前准备

1.比赛装备

1)每名队员在比赛前分别穿戴:

安全带,头盔,手套。

2)除以上所列装备外其他所需装备均为公共装备:

滑轮(无自锁)*1,大锁*5,上升器*2,短绳套*2,长绳套*1,静力绳(足够长)*1,小锁*2

注:

比赛前三名队员在裁判引导下穿戴自己的装备;公共装备由工作人员摆放在指定位置。

2.人员分配

参赛队伍应当提前确定人员分配,并告告知裁判哪一名队员为伤员,另外两名队员的分工由队伍自行决定。

三、比赛流程

(一)单绳上升:

1.比赛形式:

队员使用给定的装备,按照指定的单绳上升技术规范沿静力绳攀爬至4m左右高度,在充当裂缝救援保护点的短扁带上挂上连有滑轮的大锁结束(滑轮中连有救援所用静力绳)

2.比赛流程:

1)比赛前队员在裁判引导下穿戴好个人装备。

2)裁判发出比赛开始信号并开始计时,队员开始安装其他所需装备;发出信号前禁止队员触碰主绳及公共装备。

3)安装装备和上升的过程中,裁判会密切关注参赛队员的操作,并就任何一项已完成操作的错误对队员进行罚时并告知队员。

部分可长时间存在的错误操作若不改正,将计算双倍罚时。

4)队员安装完装备后自行开始单绳上升。

5)上升到顶端保护站的位置,队员将连有滑轮、滑轮上挂有救援绳索的大锁扣入作为顶端保护站的短扁带,结束单绳上升操作。

注意大锁大头向下,短扁带不要拧(拧转角度超过180度将被处以罚时)

3.单绳上升技术规范:

a.上升准备:

1)自我检查:

检查自身装备完好、齐全、穿戴正确。

2)准备上升器:

一手握住上升器和配套的小锁,另一手把连接绳拉成双绳。

把双绳穿过安全带腰环及腿环,掏出一个绳圈。

把上升器和小锁分别从绳圈的两侧穿过去,收紧绳子,同时调整绳结位置使上升器大概能举到头顶的位置(此位置为经验数据,具体由实际情况决定)。

注意上升器和小锁必须从两个不同的方向穿过绳圈。

3)架设上升器:

把上升器扣在主绳上,用单独的那把小锁在上升器顶端扣住主绳。

需注意:

1.上升器方向正确2.小锁扣住主绳不会脱出

4)设置抓结:

用短绳套在上升器下方的主绳上打克氏抓结。

需确保:

1.抓结方向正确2.双渔人结不与主绳或大锁接触。

5)安装脚套:

把大锁扣入抓结。

在长绳套中间偏下位置用双股绳打单结,使其分割为两个绳圈,且靠下的那一个大小恰好适合套进一只脚。

把长绳套扣入大锁,拧紧锁门。

需注意长绳套的双渔人结不能与单结或大锁有接触,大锁不能横向受力。

注:

脚套的安装方式不做限定,以上为推荐的方式,但选择其他方法不会影响得分

6)添加副保:

把上升器连接的小锁同时扣入抓结和大锁。

需注意不能只扣进其中的一个。

7)携带建站装备:

将一个大锁扣进装备环,将连接伤员的静力绳连到滑轮上,将滑轮扣进大锁。

b.上升操作:

1)推上升器:

把脚伸入脚套,把身体蹬直,同时推动上升器至最高。

2)推抓结:

身体靠上升器吊在空中,把抓结调松,向上推至尽量高(只要下一步方便用腿发力)。

3)重复以上步骤。

4)到达顶端后,将一把连有滑轮、滑轮上挂有救援绳索的大锁扣进充当顶端保护站的短扁带。

4.成绩评定:

比赛耗时以裁判计时加上罚时得到。

错误操作将会罚时,罚时以秒为单位。

一些可持续存在的错误操作若不改正而继续以错误的状态持续存在,将被处以双倍罚时。

错误操作

罚时

备注

不改正双倍罚时

上升器与安全带连接错误

100

上升器与主绳连接错误

100

抓结安装错误

100

小锁、大锁和抓结环的连接错误

100

包括大锁锁门未拧

转下降前,在空中取下上升器

150

扁带拧转超过180度

150

主动弃权

400

视作单绳上升项目未完成

(二)单绳下降:

1.比赛形式:

单绳上升的队员完成单绳上升后,原地上升转下降,而后沿着同一根单绳下降到地。

2.比赛流程:

1)队员完成单绳上升操作后,按照技术规范(见下文)自行上升转下降;

2)上升转下降过程中,裁判会密切关注参赛队员的操作,并就任何一项已完成操作的错误对队员进行罚时并告知队员。

部分可长时间存在的错误操作若不改正,将计算双倍罚时。

3)按照技术规范下降到地,结束该项目。

3.单绳下降技术规范:

a.上升转下降操作:

1)安装下降器:

取下八字环及其连接的大锁,将大锁扣入保护环,将脚套下方的主绳安装进八字环;

2)缠腿:

先尽量收短八字环与抓结之间的绳长,再缠腿。

所谓缠腿,即将制动端下端的主绳一圈挨着一圈缠绕在自己的大腿根部,应当保证每圈更往大腿根部缠绕(即从远心端缠向近心端),且各圈相互平行。

缠腿相当于一只握住制动端的手。

可靠的缠腿能够使得人解放双手操作而不至于在主绳上有下滑;

3)拆上升器:

借助脚套蹬起,使得上升器不受力,从而拆除上升器;

4)拆脚套:

在八字环和缠腿受力的情况下,拆除脚套;

5)解缠腿:

至少一只手握住制动端,解缠腿;

b.下降操作:

双手握制动端,双腿叉开,身体后坐,匀速放绳。

严禁在下降过程中双手同时离开制动端。

4.成绩评定:

比赛耗时以裁判计时加上罚时得到。

错误操作将会罚时,罚时以秒为单位。

一些可持续存在的错误操作若不改正而继续以错误的状态持续存在,将被处以双倍罚时。

错误操作

罚时

备注

不改正双倍罚时

下降器及对应大锁安装错误

100

缠腿操作错误

100

包括明显的各圈交叉,不是从远心端缠向近心端

先拆除上升器或脚套再缠腿

150

解开缠腿时不抓制动端

150

下降过程中双手同时离开制动端

150

不累加

下降过程中拧开锁门

150

包括开始时未拧紧

头发或帽带卡入保护器

150

主动弃权

400

视作单绳下降操作未完成

5.注意事项:

1)若下降到半空中出现问题请冷静处理,自己无法解决可向裁判寻求帮助(视为未成功完成下降)。

2)长头发一定要扎在脑后,否则一旦卡入下降器后果十分严重。

 

(三)裂缝救援:

1.比赛形式:

两名队员合作,利用1/3滑轮组系统,将充当“伤员”的队友牵引至顶端保护站的位置。

2.比赛流程:

1)按照裂缝救援操作规范建立顶端保护站,连接伤员与静力绳,搭建系统,实施救援。

2)将伤员救到顶端后,计时结束,按照裁判的引导安全返回地面。

3.裂缝救援(搭建1/3系统进行牵引)操作规范:

1)建立顶端保护站:

一名队员携带一个公共大锁、一个滑轮和静力绳(静力绳携带方式不做要求,不落下即可;事先将滑轮扣进大锁,将静力绳扣进滑轮),单绳上升至顶后将大锁扣进作为顶端保护点的短扁带;

2)连接伤员与路绳:

队友将一个绳头扔给伤员,伤员用八字加防脱或者八字加反穿连接安全带于路绳,八字绳环当穿过腰环腿环。

3)搭建1/3系统:

为方便理解,具体操作和搭建形式请参照教学视频,正式比赛前一天也会有专门的教学与答疑。

下方固定定滑轮(由一个大锁充当)的保护点为一个挂片。

以上三个步骤不分先后顺序,只要在牵引前正确完成即可。

在牵引前出现错误但改正也不会计算罚时,但一旦开始牵引则会计算罚时。

4)牵引伤员至顶(以手可以触碰到顶端大锁为准),即告项目结束

4.伤员到顶后的下降操作(在裁判引导下进行,不算做比赛项目,不计时间):

1)攀爬到岩壁上:

伤员借助岩壁固定自己,使得牵引系统不受力;

2)拆除自锁:

下方人员拆除牵引系统的自锁;

3)握制动端:

下方人员握住牵引系统的制动端;

4)下放:

伤员在由牵引系统反向放下;

5.成绩评定:

比赛耗时以裁判计时加上罚时得到。

错误操作将会罚时,罚时以秒为单位。

一些可持续存在的错误操作若不改正而继续以错误的状态持续存在,将被处以双倍罚时。

错误操作

罚时

备注

不改正双倍罚时

伤员与主绳连接有误

100

允许使用布林结,但要求防脱收尾或优胜美地收尾

搭建二分之一系统

150

搭建三分之一以上系统,如五分之一系统

不搭建系统或搭建了1:

1的系统

300

系统没有安装自锁

150

牵引过程中因系统故障或操作问题伤员下坠一段距离但未坠落到地面

200

牵引过程中因系统故障或操作问题伤员坠落到地面

800

视作裂缝救援操作未完成

在伤员还未借助岩壁固定自己的时候就开始拆除牵引装置

300

主动放弃比赛

800

视作裂缝救援惭怍未完成

通用的操作规范

1)参赛队员应当遵循一些通用的操作规范,不遵循这些规范将被处以罚时,并记录的总耗时中。

2)参赛队员不得踩绳。

踩绳会导致沙子等杂物进入绳芯、磨损绳芯,影响绳子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3)参赛队员不得随地乱扔装备,具体的,不使用的锁具应当挂在闭合环中,往往是装备环;不使用的长绳套以各种方式挂、跨在身上;不使用的八字环和短绳套、上升器等,应当安装在安全带上或者通过锁具挂在安全带上。

4)参赛队员不得坠落装备,如在高空环境,坠落装备及其危险,且会对装备造成不可预知的损伤,同时一些关键性装备的坠落可能会造成危险。

错误操作

罚时

备注

不改正双倍罚时

踩绳

100/次

随地乱扔装备

100/次

累加。

一次乱扔多个装备仍计算100罚时。

手套也算装备。

装备掉落不视作随地乱扔装备

装备掉到地板或地面

200/件

累加,手套也算作装备

 

户外技能

一、比赛项目与评分细则

本次户外技能分为三个项目:

营地建设与装包、模拟救援、综合答题

参赛队伍按照前一天成绩倒序偶数组先进行户外技能比赛,奇数组在进行完定向比赛之后根据回到终点顺序进行户外技能比赛。

(一)装包与营地建设

1、比赛物品:

帐篷、登山包、睡袋、防潮垫、饮用水、纸巾、头灯、衣物、防雨罩等。

2、比赛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