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42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docx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室内给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的民用和一般工业建筑给水管道(包括给水铸铁管和镀锌碳素钢管的冷热水管)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原材料、半成品的检验及验收:

2.1.1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2.1.2管子、管件和阀件,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或设计要求。

2.1.3管子,管件、阀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品种、规格和外观检查。

2.1.3.1对于钢管,要求其表面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管壁不能有麻点及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或凹陷。

2.1.3.2铸铁管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纹、冷隔、瘪陷和错位等缺陷,且承插口部位不得有粘砂及凸起,承口根部不得有凹陷,其他部分不得有大于.2mm厚的粘砂及大于5mm的凸起或凹陷。

2.1.4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

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2.1.5水表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及自来水公司确认,热水系统选用符合温度要求的热水表。

表壳铸造规矩,无砂眼、裂纹,表玻璃盖无损坏,铅封完整,有出厂合格证。

2.1.6管道接口材料的质量要求

2.1.6.1螺纹接口填料。

给水管道螺纹接口填料为麻丝和厚白漆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

麻丝应采用纤维长的亚麻,厚白漆应不含杂质和垃圾,洁净而不干结的。

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应采用经过鉴定的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成卷包装的合格产品。

2.1.6.2法兰连接垫片及螺栓。

(1)法兰垫片一般采用橡胶板,其质地应柔软,无老化变质现象,表面不应有折损、皱纹等缺陷。

(2)螺栓及螺母的螺纹应完整,无伤痕、毛刺等缺陷。

螺栓与螺母应配合良好,无松动或卡涩现象。

2.1.6.3铸铁给水管承插接口材料。

(1)油麻应是在95%的汽油和5%的石油沥青中浸透凉干的线麻。

(2)石棉用不低于四级的干燥柔软石棉绒。

(3)水泥标号不低于325号的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水泥应在有效期内,并在干燥处存放,防止受潮变质。

(4)橡胶圈应与承插口大小间隙匹配,使安装时橡胶断面压缩率为35~40%,橡胶强度和弹性良好,无老化变质现象。

(5)青铅纯度在99%以上,杂质多的铅性硬不能使用。

2.2主要工机具

2.2.1机械:

套丝机、砂轮锯、台钻、电锤、手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

2.2.2工具:

套丝板、管钳、压力钳、手锯、手锤、活扳手、链钳、煨弯器、手压泵、捻凿、大锤、断管器等。

2.2.3其它:

水平尺、线坠、钢卷尺、小线、压力表等。

2.3作业条件:

2.3.1安装相关的设计图纸齐全,并均经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相关的施工方案已编制完毕。

2.3.2技术人员已向施工班组进行了技术交底。

2.3.3根据施工方案安排好适当的工作场地和料具库,施工用水和电等应满足工程需要。

2.3.4配合土建施工进度做好各项预留孔洞、管槽。

稳栽各种型钢托、吊卡架及预埋套

管,浇注楼板孔洞、堵抹墙洞工作应在土建装修工程开始前完成。

2.3.5按工程的需要,供应各种管材、管件、配件、阀类及附属杂料,并现场验收合格。

2.3.6地下管道铺设必须在挖到管底标高,沿管线铺设位置清理干净,管道穿墙处已留管洞或安装套管,其洞口尺寸和套管规格符合要求,坐标、标高正确。

2.3.7暗装管道应在地沟未盖沟盖或吊顶未封闭前进行安装,其型钢支架均应安装完毕并符合要求。

2.3.8明装托、吊卡的安装必须在安装层的结构顶板完成后进行。

沿管线安装位置的模板及杂物清理干净,托吊卡件均已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2.3.9立管安装应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

高层建筑在主体结构达到安装条件后,适当插入进行。

每层均应有明确的标高线,暗装竖井管道,应把竖井内的模板及杂物清除干净,并有防坠落措施。

2.3.10支管安装应在墙体砌筑完毕,墙面未装修前进行(包括暗装支管)。

2.3.11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和装修建筑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用空间是否合理。

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办好变更洽商记录。

2.4作业人员

技术员、施工员、材料员、质检员、管工(水暖工)、电焊工、气焊工、电工、起重工、测量工。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3.2预制加工:

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

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做上标记,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测得的尺寸预制加工。

3.2.1断管:

根据现场测绘草图,在选好的管材上画线,按线断管。

a用砂轮锯断管,应将管材放在砂轮锯卡钳上,对准画线卡牢,进行断管。

断管时压

手柄用力要均匀,不要用力过猛,断管后要将管口断面的铁膜、毛刺清除干净。

b用手锯断管,应将管材固定在压力案的压力钳内,将锯条对准画线,双手推锯,锯条

要保持与管的轴线垂直,推拉锯用力要均匀,锯口要锯到底,不许扭断或折断,以防管口断面变形。

3.2.2套丝:

将断好的管材,按管径尺寸分次套制丝扣,一般以管径15~32mm者套

二次,40~50mm者套三次,70mm以上者套3~4次为宜。

a用套丝机套丝,将管材夹在套丝机卡盘上,留出适当长度将卡盘夹紧,对准板套号码,

上好板牙,按管径对好刻度的适当位置,紧住固定板机,将润滑剂管对准丝头,开机推板,待丝扣套到适当长度,轻轻松开板机。

b用手工套丝板套丝,先松开固定板机,把套丝板板盘退到零度,按顺序号上好板牙,

把板盘对准所需刻度,拧紧固定板机,将管材放在压力案压力钳内,留出适当长度卡紧,将套丝板轻轻套入管材,使其松紧适度,而后两手推套丝板,带上2~3扣,再站到侧面扳转套丝板,用力要均匀,待丝扣即将套成时,轻轻松开板机,开机退板,保持丝扣应有锥度。

管子螺纹长度尺寸详见表l。

表1管子螺纹长度尺寸表

公称直径

普通丝头

长丝(联设备用)

短丝(联接阀用)

(mm)

(英寸)

长度(mm)

螺纹数

长度(mm)

螺纹数

长度(mm)

螺纹数

1

15

1/2

14

8

50

28

12.0

6.5

2

20

3/4

16

9

55

30

13.5

7.5

3

25

1

18

8

60

26

15.0

6.5

4

32

11/4

20

9

17.0

7.5

5

40

11/2

22

10

19.0

8.0

6

50

2

24

11

21.0

9.0

7

70

21/2

27

12

8

80

3

30

13

9

100

4

33

14

注:

螺纹长度均包括螺尾在内。

3.2.3配装管件:

根据现场测绘草图,将已套好丝扣的管材,配装管件。

a配装管件时应将所需管件带入管丝扣,试试松紧度(一般用手带入3扣为宜),在丝

扣处涂铅油、缠麻后带入管件,然后用管钳将管件拧紧,使丝扣外露2~3扣,去掉麻头,擦净铅油,编号放到适当位置等待调直。

b根据配装管件的管径的大小选用适当的管钳(见表2)。

表2管钳适用范围表

名称

规格

适用范围

公称直径(mm)

英制对照

管钳

12″

15~20

1/2″~3/4″

14″

20~25

3/4″~1″

18″

32~50

11/4″~2″

24″

50~80

2″~3″

36″

80~100

3″~4″

3.2.4管段调直:

将已装好管件的管段,在安装前进行调直。

管段联接后,调直前必须按设计图纸核对其管径、预留口方向、变径部位是否正确。

c管段调直要放在调管架上或调管平台上,一般两人操作为宜,一人在管段端头目测,

一人在弯曲处用手锤敲打,边敲打,边观测,直至调直管段无弯曲为止,并在两管段联接点处标明印记,卸下一段或数段,再接上另一段或数段直至调完为止。

d对于管件联接点处的弯曲过死或直径较大的管道可采用烘炉或气焊加热到600~800

℃(火红色)时,放在管架上将管道不停的转动,利用管道自重使其平直,或用木板垫

在加热处用锤轻击调直,调直后在冷却前要不停的转动,等温度降到适当时在加热处涂抹机油。

凡是经过加热调直的丝扣,必须标好印记,卸下来重新涂铅油缠麻,再将管段对准印记

拧紧。

e配装好阀门的管段,调直时应先将阀门盖卸下来,将阀门处垫实再敲打,以防震裂阀

体。

f镀锌碳素钢管不允许用加热法调直。

g管段调直时不允许损坏管材。

3.2.5管道法兰联接。

3.2.5.1凡管段与管段采用法兰盘联接或管道与法兰阀门联接者,必须按照设计要求和

工作压力选用标准法兰盘。

3.2.5.2法兰盘的联接螺栓直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紧固法兰盘螺栓时要对称拧紧,

紧固好的螺栓外露丝扣应为2~3扣,不宜大于螺栓直径的二分之一。

3.2.5.3法兰盘联接衬垫,一般给水管(冷水)采用厚度为3mm的橡胶垫,供热、蒸汽、

生活热水管道应采用厚度为3mm的石棉橡胶垫。

垫片要与管径同心,不得放偏。

3.3干管安装:

3.3.1给水铸铁管道安装:

3.3.1.1在干管安装前清扫管膛,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端头的沥青除掉,承口朝来水方向顺序排列,联接的对口间隙应不小于3mm。

找平找直后,将管道固定。

管道拐弯和始端处应支撑顶牢,防止捻口时轴向移动,所有管口随时封堵好。

3.3.1.2捻麻时先清除承口内的污物,将油麻绳拧成麻花状,用麻钎捻入承口内,一般捻两圈以上,约为承口深度的三分之一,使承口周围间隙保持均匀。

3.3.1.3将油麻捻实后进行捻灰,水泥用325号以上加水拌匀(水灰比为1∶9),用捻凿将灰填入承口,随填随捣,填满后用手锤打实,直至将承口打满,灰口表面有光泽。

3.3.1.4承口捻完后应进行养护,用湿土覆盖或用麻绳等物缠住接口,定时浇水养护,一般养护2至5天。

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

3.3.1.5采用青铅接口的给水铸铁管在承口油麻打实后,用定型卡箍或包有胶泥的麻绳紧贴承口,缝隙用胶泥抹严,用化铝锅加热铅锭至500℃左右(液面呈紫红颜色),水平管灌铅口位于上方,将熔铅缓慢灌入承口内,使空气排出。

对于大管径管道灌铅速度可适当加快,防止熔铅中途凝固。

每个铝口应一次灌满,凝固后立即拆除卡箍或泥模,用捻凿将铅口打实(铅接口也可采用捻铅条的方式)。

3.3.1.6给水镀锌管安装:

安装时一般从总进入口开始操作,总进口端头加好临时丝堵以备试压用,设计要求沥青防腐或加强防腐时,应在预制后、安装前做好防腐。

把预制完的管道运到安装部位按编号依次排开。

安装前清扫管膛,丝扣连接管道抹上铅油缠好麻,用管钳按编号依次上紧,丝如外露2至3扣,安装完后找直找正,复核甩口的位置、方向及变径无误。

清除麻头,所有管口要加好临时丝堵。

3.3.1.7热水管道的穿墙处均按设计要求加好套管及固定支架,安装伸缩器按规定做好预拉伸,待管道固定卡件安装完毕后,除去预拉伸的支撑物,调整好坡度,翻身处高点要有放风、低点有泄水装置。

3.3.1.8给水大管径管道使用无镀锌碳素钢管时,应采用焊接法兰连接,管材和法兰根据设计压力选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焊接管安装执行《管道的组对和焊接施工工艺标准》),管道安装完先做水压试验,无渗漏编号后再拆开法兰进行镀锌加工。

加工镀锌的管道不得刷漆及污染,管道镀锌后按编号进行二次安装。

3.4立管安装:

3.4.1立管明装:

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顺序安装,对好调直时的印记,丝扣外露2至3扣,清除麻头,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

外露丝扣和镀锌层破损处刷好防锈漆。

支管甩口均加好临时丝堵。

立管截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

安装完后用线坠吊直找正,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

3.4.2立管暗装:

竖井内立管安装的卡件宜在管并口设置型测,上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

安装在墙内的立管应在结构施工中须留管槽,立管安装后吊直找正,用卡件固定。

支管的甩口应露明并加好临时丝堵。

3.4.3热水立管:

按设计要求加好套管。

立管与导管连接要采用2个弯头(图1-6)。

立管直线长度大于15m时,要采用3个弯头(图1-7)。

立管如有伸缩器安装同干管。

3.5支管安装:

3.5.1支管明装:

将预制好的支管从立管甩口依次逐段进行安装,有截门应将截门盖卸下再安装,根据管道长度适当加好临时固定卡,核定不同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高度、位置是否正确、找平找正后栽支管卡件,去掉临时固定卡,上好临时丝堵。

支管如装有水表先装上连接管,试压后在交工前拆下连接管,安装水表。

3.5.2支管暗装:

确定支管高度后画线定位,剔出管槽,将预制好的支管敷在槽内,找平找正定位后用勾钉固定。

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要做在明处,加好丝堵。

3.5.3热水支管:

热水支管穿墙处按规范要求做好套管。

热水支管应做在冷水支管的上

方,支管预留口位置应为左热右冷。

安装方法同冷水支管。

3.6管道试压:

铺设、暗装、保温的给水管道在隐蔽前做好单项水压试验。

管道系统安装完后进行综合水压试验。

水压试验时放净空气,充满水后进行加压,当压力升到规定要求时停止加压,进行检查,如各接口和阀门均无渗漏,持续到规定时间,观察其压力下降在允许范围内,通知有关人员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然后把水泄净,被破损的镀锌层和外露丝扣处做好防腐处理,再进行隐蔽工作。

3.7管道冲洗:

管道在试压完成后即可做冲洗,冲洗应用自来水连续进行,应保证有充足的流量。

冲洗洁净后办理验收手续。

3.8管道防腐和保温:

3.8.1管道防腐:

给水管道铺设与安装的防腐均按设计要求及国家验收规范施工,所有型钢支架及管道镀锌层破损处和外露丝扣要补刷防锈漆。

施工工艺方法执行《管道及设备防腐施工工艺标准》。

3.8.2管道保温:

给水管道明装暗装的保温有三种形式:

管道防冻保温、管道防热损失保温、管道防结露保温。

其保温材质及厚度均按设计要求,质量达到国家验收规范标准。

施工工艺方法执行《管道及设备绝热施工工艺标准》。

4.质量标准

4.1主控项目:

4.1.1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

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

4.1.2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检验方法:

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4.1.3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

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

4.1.4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应做防腐处理。

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

观察或局部解剖检查。

4.2一般项目:

4.2.1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检验方法:

尺量检查。

4.2.2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4.2.2.1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4.2.2.2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弧坑和气孔等缺陷。

检验方法:

观察检查。

4.2.3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检验方法:

水平尺和尺量检查。

4.2.4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1的规定。

表1、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水平管道纵横向弯曲

钢管

每米

1

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全长25M以上

≯25

塑料管、复合管

每米

1.5

全长25M以上

≯25

铸铁管

每米

2

全长25M以上

≯25

2

立管垂直度

钢管

每米

3

吊线和尺量检查

5M以上

≯8

塑料管、复合管

每米

2

5M以上

≯8

铸铁管

每米

3

5M以上

≯10

3

成排管段和成排阀门

在同一平面上间距

3

尺量检查

4.2.5管道的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其间距应符合下表2的规定。

检验方法:

观察、尺量及手扳检查。

表2、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管径(mm)

12

14

16

18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最大间距(m)

立管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6

1.8

2.0

2.2

2.4

水平管

冷水管

0.4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5

1.55

热水管

0.2

0.2

0.25

0.3

0.3

0.35

0.4

0.5

0.6

0.7

0.8

 

表3、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支架的最大间距(m)

垂直管

1.8

2.4

2.4

3.0

3.0

3.0

3.5

3.5

3.5

3.5

4.0

4.0

水平管

1.2

1.8

1.8

2.4

2.4

2.4

3.0

3.0

3.0

3.0

3.5

3.5

表4、铜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

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支架的最大间距(m)

保温管

2

2.5

2.5

2.5

3

3

4

4

4.5

6

7

7

8

8.5

不保温管

2.5

3

3.5

4

4.5

5

6

6

6.5

7

8

9.5

11

12

4.2.6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

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

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mm;水表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检查。

4.3质量记录:

4.3.1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进场验收记录。

4.3.2给水、热水导管预检记录。

4.3.3给水、热水立管预检记录。

4.3.4给水、热水支管预检记录。

4.3.5给水、热水管道单项试压记录。

4.3.6给水、热水管道隐蔽检查记录。

4.3.7给水、热水系统试压记录。

4.3.8给水、热水系统冲洗记录。

4.3.9给水、热水系统通水记录。

4.3.10热水系统调试记录。

4.4质量控制点

序号

质量控制点内容

等级

1

室内给水材料合格证

C

2

室内给水系统压力试验

B

3

室内给水系统通水试验

A

4

室内给水系统冲洗

B

5

室内给水系统隐蔽检查

A

5.需注意的质量问题:

5.1外露丝扣过长,断扣、乱扣或者不清理麻头:

按要求进行套丝,对于断丝、乱扣等缺陷及进整改和清理。

5.2镀锌层被破坏:

在被破坏处加刷防锈漆以防止锈蚀。

5.3立管不垂直或调直后未及时堵洞造成移位:

立管施工过程中按要求调直并及时进行堵洞。

5.4导管或支管倒坡:

施工中按要求调整好坡度。

5.5支架、托架、吊卡不牢固或安装位置不正确:

各种管架(卡)按要求安装牢固。

5.6阀门方向装反:

根据水流方向安装好阀门。

5.7同一屋内几个卡子高度不一致:

同一屋内的卡子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

5.8安装过程中未加装临时堵,造成堵塞:

安装过程中对于外露管头要及时加以封堵。

5.9装修中污染,刷银粉末清理造成裹浆:

管子安装完后要及时采及可靠的保护措施(如用塑料布缠好),出现管子污染要及时清理干净。

6.成品保护

6.1现浇混凝土墙板应配合结构施工预留孔洞。

6.2凡预留孔洞者剔洞的直径不允许超过所穿过直径的1.5倍,避免结构受损。

6.3已安装的各种管道均须按规定位置安装,支架、托架、吊卡调直后及时堵洞,防止管道移位,影响质量。

6.4已安装的管道,在装修时要有防污染措施,以免造成大面积污损,影响质量。

6.5各种已安装的管道,在未安装器具前要加装临时堵,防止因堵塞造成使用功能上的障碍或返工。

6.6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或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卡架不得做为其它用途的受力点。

6.7阀门的手轮在安装时应卸下,交工前统一安装完好。

6.8各种用水器具安装后,应与现场警卫人员办理交接手续,锁好门,加强防范,防止造成丢失或损坏。

7.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

7.1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序号

主要来源

可能发的事故或影响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1

管道预制场地及现场的用电

触电

现场用电作业应由专业电工进行操作。

2

室内高度作业进行管道安装

高处坠落

按要求搭设脚手架,高度作业人员必须系牢安全带。

3

钢管焊接

火灾、爆炸

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备齐消防器材。

注:

上表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7.2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序号

主要来源

可能的环境影响

影响程度

控制措施

1

固体废料

污染环境

集中堆放指定地点

注:

上表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