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47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5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docx

幼儿园游戏教育4父与子下学期

*(五)父与子(下学期)*

主题说明

本主题来自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幽默连环漫画《父与子》。

这是一部反映普通民众父子间生活和情感的漫画。

书中主人公是一对父子,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他们之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令人忍俊不禁的小故事。

正是这些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父子情深,以及父子俩的善良与乐观。

这部漫画作品,十分符合幼儿阅读和欣赏的特点。

它独特的夸张手法、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极易感染幼儿,博得他们的笑声。

幼儿既可以从漫画艺术的角度,也可以从戏剧的角度去欣赏、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想象。

书中虽然只有父亲和儿子两个角色,但是他们夸张、幽默、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却能让幼儿在欣赏过程中情不自禁地跟着模仿,这就是幼儿的戏剧天性。

教师应当跟随幼儿的戏剧天性,给予其体验和表达的机会。

漫画中所表现的故事都是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故事,所表达的情感又是人类最无私的亲情。

这也使得漫画贴近幼儿生活,易于他们进行戏剧创作和表演。

此外,通常人们意识到的、赞美的都是母子情深,而这本漫画作品却无言地流淌出纯真的父子之情,这给许多家庭中的父亲在如何与幼儿相处方面提供了参照与思考。

所有的家长和幼儿都可在这一主趣活动中探讨、表达、感受这种朋友般的父子之情。

本主题先从欣赏多幅漫画开始,引发幼儿模仿漫画中父子表情、动作的兴趣,从中展开对父亲和儿子形象的讨论,让幼儿发现漫画中父亲和儿子各自的特点。

在“我来做爸爸”、“我来做儿子”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用丰富的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言,对父亲的慈善、幽默以及儿子的可爱、淘气进行戏剧表达。

本主题的戏剧创作,选用了漫画作品《假曰的第一天》的部分图片,幼儿可通过图片去观察、想象、模仿。

其大致内容是父亲满足了儿子假期里的一个愿望,搬走熟睡的儿子。

这种滑稽的行为,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爸爸是怎样想的?

又是怎样做的?

儿子的愿望是什么?

醒来后看到的景象是什么?

之后爸爸和儿子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这些问题给了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

由于幼儿的想法各不相同,故事中的角色也相对较少,因此,此主题的戏剧表演更适合分组进行,同时还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这一主题,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建构一些关于漫画的前期经验,如收集一些漫画作品,了解漫画的特点并能看懂漫画,甚至进行一些简单的漫画创作。

主题目标

1.能读懂漫画的内容,知道漫画中的人物或情节是幽默风趣的。

(知识层面——戏剧话题)

2.在欣赏多幅漫画的基础上,了解父与子这两个角色各自的特点及此漫画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角色情感)

3.积极模仿漫画中父与子的表情和动作,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通过创作漫画及表演的方式表达出父子间的幽默表情、动作和言语。

(表达能力——肢体与表情)

4.能够围绕“假日的第一天”的漫画内容,模仿和扮演画面中的行为,理解父亲行为的目的和意义。

(表达能力——肢体与表情;思考能力——价值与态度)

5.大胆想象父亲给儿子的惊喜,积极参与“儿子醒来后”的故事情节及场景的创作,与同伴友好协商各自的想法,尝试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小组形式创编《假日的第一天》的剧本。

(思考能力——想象、场景、情节创编;合作能力)

6.能在创作与表演中感知体验成人对孩子的关爱,并韧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成人的关心、尊重、理解。

(思考能力——价值与态度)

7.能够用较清楚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进行剧场表演,遵守观看和表演的规则,并能在欣赏中接纳、学习同伴的想法和表演。

(表演能力——意义交流/舞台行动;认知——剧场)

区域设置

语言区

(1)提供多本《父与子》的漫画书,师幼共同阅读或幼儿自主阅读。

(2)将幼儿与教师共同制作的漫画绘本放置读书角供幼儿阅读。

美工区

(1)提供《父与子》中爸爸的卡通造型,让幼儿模仿画出“小小的我”。

(2)提供油泥、泥工板让幼儿捏制“父与子”。

(3)提供连环画纸和彩笔让幼儿自主创作“父与子”的故事。

(4)提供浴帽、无纺布或塑料袋等材料,制作爸爸和儿子的服装(爸爸的帽子、胡须、领结、黑背心、儿子的头发帽、短裤和短马褂)。

(5)提供大纸箱、旧床单等材料制作小汽车和床。

(6)根据创作创设相应的场景(可能是游乐场、可能是玩具店、可能是农场……)。

益智区

自制号码牌、家,将货品按门牌号、数量送至“父与子”的家。

科学区

将教师自制的动物拼图拼好后,用标志找出动物宝宝的爸爸。

建构区

利用积木搭建“父与子”的家。

表演区

提供几幅《父与子》中易于表演的漫画作品作为表演剧本,提供表演所需的道具和装扮,幼儿尝试在表演区内以哑剧的形式表演漫画的内容,也可将自创的“假期第一天”剧本放置区域内开展哑剧表演。

展示区

(1)主题墙。

以漫画中父亲和儿子的形象为中心,按照主题发展的思路呈现不同内容的图片:

一部分是《父与子》中几幅供欣赏的漫画作品(可布置成漫画墙),一部分是收集到的父子间的生活趣事照片,一部分是孩子创作的爸爸和孩子的漫画像,最后是孩子创编的父与子《假日的第一天》的故事图片。

(2)我们的剧场表演。

呈现《父与子》排演、预演和正式演出、剧场和海报的照片或文字记录。

家长工作

1.在家长园地中开展“父亲,您参与了孩子的教育吗?

如何参与?

”这一话题的讨论,帮助父亲建立家教责任感。

2.通过谈话交流、网站浏览等方式及时关注我们的戏剧主题活动,积极支持、配合或参与我们的活动。

3.给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各位家长:

您看过《父与子》的漫画吗?

书中每一个作品都以夸张的手法、幽默大胆的想象、简洁的图文、出乎意料的结局感染着孩子们。

主人公是。

一对父子,这是一对快乐的父子,一对犹如朋友、犹如兄弟的父子。

爸爸幽默搞笑,儿子淘气可爱。

在家中父与子有欢笑,也有冲突,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家庭的温情和幽默。

孩子们在欣赏阅读后不仅会发出阵阵笑声,还会伴有对漫画中人物表情及动作行为的模仿。

为了体现生活的快乐和浓浓的父子亲情,本月我们将开展“父与子”戏剧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模仿、创作、扮演中读懂漫画,感知、理解、体验成人对孩子的关爱,并初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人的关心、尊重、理解。

此次主题活动的实施还需您给予支持和配合,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拍摄、收集一些父子间趣事的图片,带到幼儿园来。

·家中如有《父与子》或其他的漫画书,请带到幼儿园来供孩子自主阅读。

·和孩子一起创作属于自己的《父与子》连环漫画故事,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幼儿园来大胆与同伴分享自己创作的父与子漫画故事。

·收集大纸箱、无纺布袋、旧床单等材料以供幼儿制作道具场景时选用。

·了解自己孩子创作的剧本,积极参与剧场表演,能在×月×日到班上来和骇子合作表演。

我们期待着您和您的孩子在“父与子”主题中的精彩创作。

中班老师

年月日

表2-10“父与子”戏剧主题活动一览表

(1)

主题流程

活动名称

活动重点

活动重点

导入

有趣的漫画《父与子》

◇漫画欣赏。

◇肢体模仿。

◇能用肢体动作模仿漫画中角色的动作等。

戏剧表达

我来当爸爸

◇肢体模仿。

◇表情模仿。

◇言语表达。

◇能运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表达爸爸的男子汉力量和勇敢的形象。

我来当儿子

◇肢体模仿。

◇言语表达。

◇能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表达儿子聪明可爱的形象。

和爸爸在一起

◇儿歌欣赏。

◇情感体验。

◇语言控制。

◇理解儿歌表达的情感,尝试仿编儿歌并用肢体动作表达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感受。

戏剧创作

猜猜我们的爱

◇漫画创作。

◇角色塑造。

◇情节创作。

◇语言创作。

◇能结合生活经验创作父与子爱的漫画,并用夸张的表情、动作、语言表达父与子之间的爱。

假日的第一天

◇漫画欣赏。

◇角色塑造。

◇情节创作。

◇语言创作。

◇能读懂漫画并与同伴合作表演漫画的内容,想象爸爸的做法,体会爸爸的爱。

儿子醒来了

◇场景创作。

◇情节创作。

◇根据想象创作、布置儿子醒来的场景。

快乐的一天

◇角色塑造。

◇情节创作。

◇语言创作。

◇积极参与父与子“快乐的一天”活动的讨论,创编故事的情节,并能与同伴合作表演情节。

和爸爸一起创作

◇角色塑造。

◇情节创作。

◇语言创作。

◇尝试分组讨论并合作完成场景的创怍,在角色扮演中创编情节的语言。

◇能与爸爸、同伴合作表演,体会爸爸的爱。

送给爸爸的礼物

◇情节创作。

◇大胆想象送给爸爸的礼物,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感恩之情。

我们一起编剧本

◇剧本创作。

◇知道戏剧表演需要剧本。

◇能在已有漫画的基础上丰富连环画剧本内容。

表2-11“父与子”戏剧主题活动一览表

(2)

活动项目

活动重点

活动建议

戏剧表演

我要扮演XXX

◇角色选择或分配。

◇利用装扮进行角色区分表演。

◇平时活动。

·幼儿推选主要角色,其余角色自愿选择。

《父与子》有两个剧本,幼儿已明确角色,能全部分配,推选主要角色扮演人。

·教师指定重要角色或难度较大的角色,其余难度系数较低的角色,幼儿自愿举手选择。

如《父与子》剧本中,教师根据幼儿能力指定爸爸和宝宝。

◇角色竞争。

在自主表演《父与子》剧本时,若幼儿都想演爸爸和宝宝,由幼儿推选决定由谁演。

◇角色轮流。

鼓励幼儿演其他角色,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有扮演自己喜爱的角色的机会。

◇道具控制。

幼儿自主选择喜爱的道具进行装扮。

教师用头饰等道具或装扮材料来控制角色数量及分配。

◇图表方式。

通过图表记录幼儿曾经演过什么角色,还有什么角色未演过,以此鼓励和吸引幼儿尝试扮演多种角色。

◇完整排演定角色

教师指定与幼儿推选重要角色相结合,其余角色幼儿自愿选择。

尝试让幼儿进行他评,以推选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重要角色,但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他评能力存在问题,如根据关系是否要好来推选。

因此,教师可根据幼儿平时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指定或引导幼儿正确推选。

我们的小剧场

◇舞台布景讨论与制作。

◇遁过图片、视频、音乐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想象制作。

◇在区域活动中制作。

幼儿可尝试制作小头饰、小道具、配饰等。

◇在亲子集体活动中制作。

请爸爸来参加“父与子”的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制作大汽车等,在家长参与的集体活动中完成。

◇整合师、幼、家、同资源。

以教师大布景制作为主,幼儿区角制作为辅,对剧场进行布置,师幼共同探讨制作什么道具及如何制作;

调动家长带来半成品,鼓励幼儿进行再加工;合理利用幼儿园已有资源。

片断排演

◇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分清排演的片断(用音乐、旁自来控制)。

◇熟悉自己扮演的角色及上下场的顺序和位置。

◇结合已有表演经验,能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表达父亲带给儿子的惊喜。

◇如何弱化教师指导,增强幼儿的自主性。

·旁白。

可将重要提示事先录音,幼儿跟着录音做。

·图示。

教师将提示框架用图片的方式展示,提示不需要很具体,如引导幼儿对话,进行“爱的表达”等。

·音乐提示。

幼儿在熟悉剧本的基础上,利用不同音乐贯穿整场,幼儿根据音乐明确表演内容。

·旁白和音乐相结合。

·教师直接指导。

教师对剧中具体内容,如动作、表情、语言等进行直接语言提示。

◇如何决定组织方式,集体或分组。

·先集体再分组。

如果不经过集体活动,幼儿不知道演什么。

·半数。

强调演员和观众的区分。

◇片段重点排演。

第一幕:

在家中。

儿子在睡觉,爸爸和叔叔走进来,爸爸要给儿子一个惊喜。

第二幕:

在路上。

爸爸开车,带着睡着的儿子。

路上遇到了罄察和行人。

第三幕:

儿子醒来以后。

儿子醒来发现爸爸带自己来到了最想去的森林。

第四幕:

回到家中。

儿子回到家中,宝宝也要给爸爸一个惊喜。

排演时重点关注。

第一幕:

重点关注爸爸和叔叔走进来时不同的神态与动怍,爸爸走路轻轻地,而叔叔走路重重的。

爸爸与叔叔的语言、语气也有所不同。

第二幕:

重点关注爸爸与警察、行人的对话,以及警察、行人的姿态。

第三幕:

重点表现每种小动物不同的肢体形态、声音音色,以及宝宝来到梦想的森林的那种激动欢快的情绪。

第四幕:

主要表现爸爸与宝宝幸福的感觉,以及爸爸接收到惊喜的兴奋。

完整表演

◇能邀请爸爸完整表

演假期第一天父子俩的快乐生活。

◇体验合作的成就感。

◇在一定的场景中与爸爸完整表演。

◇注意情节和场景的转化。

◇能大胆面对观众进行表演。

◇教师旁白提示,幼儿完整表演。

◇先装扮自己,再布置场景。

◇熟悉场景和场地后再完整表演。

◇上下场有图片提示。

◇眼睛要看老师,面向前方。

具体活动设计

活动1有趣的漫画《父与子》

活动目标

1.理解漫画作品的内容,尝试运用语言和动作读懂漫画。

2.能用肢体动作模仿简单的漫画情节。

3.愿意大胆地表达漫画《父与子》带给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漫画书《父与子》中的三个作品:

《鱼儿来信》、《忘加葡萄干的蛋糕》、《得按次序》。

活动过程

1.引入:

戏剧游戏“儿子找爸爸”。

一幼儿做儿子,一幼儿做爸爸。

儿子先到活动室外回避。

爸爸带领大家做他经常做的动作(如刮胡子、打电脑、看报纸等)。

然后请儿子进活动室观察大家的动作,找出带领大家做动作的爸爸。

2.欣赏漫画《父与子》中的三个作品,认识漫画中的主角并初步了解漫画。

(1)幼儿初步欣赏作品《得按次序》。

教师:

这些图画里有谁?

猜猜他们是什么关系。

教师:

这些图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图画有什么不一样?

你看懂图画的意思了吗?

看完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2)幼儿初步欣赏作品《鱼儿来信》、《忘加葡萄干的蛋糕》。

教师:

你看懂图画的意思了吗?

看完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教师向幼儿介绍漫画《父与子》的特点。

教师:

生活中爸爸和儿子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位漫画大师就用图画的形式把它画了下来,画得很简单,就画了爸爸和儿子以及他们在做的事情。

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恩。

每个故事都会让人哈哈大笑,这样的画我们称作“漫画”,因为好多幅画连在一起才是一个故事,所以我们又叫它“连环漫画”。

3.选择其中一个作品,细致观察其图片,模仿爸爸和儿子的动作与表情。

(l)幼儿自由模仿图片中人物的动作或表情,定格后相互展示。

教师:

你喜欢图片中的哪一个动作或表情?

请你学学他的样子,让大家猜猜你是谁,在做什么。

(2)逐一观察选择的作品图片,共同模仿漫画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读懂故事情节。

教师:

爸爸和儿子在做什么?

然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爸爸在做什么?

儿子在做什么?

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

(教师提醒幼儿:

观察动作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人物表情,并在模仿中一同表现出来)

4.结束:

放松游戏“开心的我们”。

教师(播放音乐):

你们喜欢图画里的爸爸和儿子吗?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的爸爸和你出去玩,会发生什么样好玩的事呢?

活动建议

1.整体欣赏时可多出示几幅漫画作品,细致欣赏时可让幼儿选择某一个作品进行观察和模仿。

2.细致欣赏时重在关注不同角色动作、表情的细节,要边欣赏边模仿。

活动2我来当爸爸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表达爸爸的男子汉力量和勇敢的形象。

2.在模仿与表达中体验当爸爸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代表不同职业的帽子(厨师的、医生的、警察的等)、变形玩具。

2.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入:

戏剧游戏“爸爸的帽子”。

将6张小椅子排成一个圆圈,椅面向外。

每张小椅子上放着一顶代表不同职业的帽子,如厨师的帽子、医生的帽子、警察的帽子等。

音乐开始时,请6名幼儿开始围着小椅子走动,当音乐停止时幼儿立刻坐下,戴上椅子上的帽子,成为从事这个职业的爸爸,并用动作表现爸爸的职业。

2.讨论并模仿爸爸的典型动作和语言。

(1)讨论与模仿自己的爸爸。

教师:

我们每个人都有爸爸,你们的爸爸经常会做什么样的动作,经常会说什么话呢?

请你学他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2)表现爸爸最有力量的动作和语言。

教师:

你觉得爸爸在家的最大作用是什么?

请你们用动作和语言学一学爸爸最有力量的样子或是最勇敢的样子。

3.爸爸表情大比拼。

(l)高兴的爸爸:

每人做一个爸爸高兴时的表情,定格5秒后观察比较每个人表情的不同。

(2)生气的爸爸:

每人做一个爸爸生气时的表情,定格5秒后观察比较每个人表情的不同。

(3)伤心的爸爸:

每人做一个爸爸伤心时的表情,定格5秒后观察比较每个人表情的不同。

(4)烦恼的爸爸:

每人做一个爸爸烦恼时的表情,定格5秒后观察比较每个人表情的不同。

4.结束:

放松游戏“给爸爸做按摩”。

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幼儿扮演爸爸自由躺下舒展四肢,教师扮演孩子巡回为爸爸做按摩。

活动建议

1.第二个环节对爸爸的模仿应是有层次的,第一次是对自己爸爸典型动作的模仿,可以是表情,可以是动作,可以是语言,是单一的模仿;第二次的模仿要突出爸爸的力量或勇敢,有一定的连续性,需要几个动作甚至加入语言和表情才能表达清楚。

2.第三个环节的定格观察,教师可采用相机选拍几个夸张的表情,放在视频中让幼儿集体观察,从面部五官的变换中找出不同。

活动3我来当儿子

活动目标

1.能用夸张的表情表达可爱的儿子形象。

2.在模仿与表达中感受当儿子的快乐。

活动准备

漫画《父与子》中多幅作品中儿子的各种表情:

高兴的表情——《本性难移》第一幅,

难过的表情-《本性难移》第六幅,

大哭的表情——《甘为孺子牛》第一幅,

生气的表情——《爱心的奉献》第五幅,

专注的表情——《忘加葡萄干的蛋糕》第一幅,

烦躁的表情——《哄儿入睡》第五幅,

紧张的表情——《好榜样》笫三幅,

自豪的表情——《锻炼成高手》第六幅。

活动过程

1.引入:

戏剧游戏“接娃娃”。

请一幼儿当爸爸。

其余幼儿念儿歌:

你是谁的爸爸,你接哪个娃娃,我们去叫他,我们去叫他。

爸爸在此期间来回走动,并在心里选定一个幼儿当他的孩子。

当念完儿歌后,爸爸要描述出孩子的外貌、服饰、爱好等特征。

大家根据爸爸的描述找出孩子,找对了就跟着爸爸走一圈。

大家指着爸爸和娃娃再念儿歌:

他是你的爸爸,他是你的娃娃,爸爸接娃娃,一同去回家。

2.欣赏漫画作品中儿子的形象,感受儿子的聪明可爱。

(1)欣赏漫画作品中儿子的形象。

教师:

这一幅漫画中儿子在做什么?

你觉得他是什么样的人?

你喜欢他吗?

(2)自由模仿儿子的各种表情。

教师:

这些漫画作品中儿子的表情都不完全一样。

你喜欢什么表情,你就做出这个表情来。

3.模仿儿子的各种表情。

(l)教师出示任意一幅漫画作品,幼儿模仿儿子的表情。

教师:

一定要模仿出儿子表情的细节,比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是什么样的。

(2)采用“雕塑家”策略,幼儿两两一组,帮助同伴调整面部表情细节。

教师:

听我的口令,每一小组的一位幼儿做出表情,另一位幼儿观察对方表情还有哪里没有表现出来,可以把他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调整为一个合适的形状。

4.结束:

放松游戏“妈妈夺娃娃”。

教师用简短的语言夸一夸“娃娃”的表现,并拥抱每一个幼儿。

活动4和爸爸在一起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表达的“和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情感,愿意用肢体动作表达快乐。

2.能运用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和爸爸在一起所做的事情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与爸爸的合影照片,大树、小鸟、大山和小草的图片。

2.舒缓的音乐、儿歌《和爸爸在一起》。

活动过程

1.引入:

戏剧游戏“你是爸爸,我是儿子”。

幼儿两两一组游戏,“包剪锤”赢的幼儿当爸爸,并做一个爸爸的造型;输的幼儿做儿子,并做一个儿子的造型。

父与子共同边念儿歌边游戏“包包剪剪锤(幼儿出手),我们扮演谁(幼儿判断输赢),我是爸爸(赢的幼儿边说边模仿爸爸的动作、表情),我是儿子(输的幼儿边说边模仿儿子的动作、表情)”。

2.欣赏儿歌《和爸爸在一起》,感受父子之间的快乐情感。

(1)教师依次出示大树和小草、大山和小鸟图片。

·讨论:

如果大树是爸爸,小草就是什么?

为什么7

·如果大山是爸爸,小鸟就是什么?

为什么?

(2)教师朗诵儿歌,欣赏后讨论。

教师:

大树对小草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

大山对小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3)幼儿用肢体表达儿歌的内容,体会小草、小鸟的快乐。

3.尝试回忆“我和爸爸的事”,并用肢体动作表达出来。

(1)幼儿做造型表达爸爸的样子和自己的样子。

(2)讨论。

教师:

和爸爸在一起,爸爸和你会做什么事,让你很开心?

教师:

和爸爸在一起,爸爸和你会做什么事,让你感觉爸爸很勇敢?

教师:

和爸爸在一起,爸爸和你会做什么事,让你感觉爸爸力气大?

(3)幼儿两两合作做动作,表达和爸爸在一起的事。

(4)教师朗诵新编的儿歌,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4.结束:

放松游戏“一起去旅行”。

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闭目倾听,想象和爸爸一起旅行的样子。

教师:

和爸爸在一起一定还有很多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想象着爸爸是什么样子,我又是什么样子,再想象如果你和爸爸一起去旅行,你们会到哪里,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开心的事。

活动建议

结束环节的游戏中想象和爸爸一起旅行,表达的也是儿子和爸爸的活动。

资源库

儿歌《和爸爸在一起》

爸爸是大树,我是小草,风吹雨打不害怕,答爸帮我挡住了。

爸爸是大山,我是小鸟,欢天喜地往上跳,爸爸把我举高了。

活动5猜猜我们的爱

活动目标

1.尝试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创作父与子之间的爱的漫画。

2.愿意与教师合作用夸张的表情、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3.体验与同伴分享父子情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画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2.《父与子》漫画中的作品《这下足够了》,手语视频《让爱传出去》。

活动过程

l.引入:

戏剧游戏“爱的手语”。

播放手语视频《让爱传出去》,幼儿跟随视频模仿动作,从中找出表示“爱”的手语动作。

2.欣赏漫画作品《这下足够了》,理解爸爸的爱。

(1)欣赏漫画作品《这下足够了》,读懂漫画。

教师:

图中的爸爸和儿子在做什么?

请用一句话说说每张图片的内容。

(2)讨论:

哪张图里藏着爸爸的爱?

为什么?

3.幼儿回忆爸爸对自己的爱或自己对爸爸的爱,尝试用漫画的形式画出来。

(1)说一说爸爸对自己的爱或自己对爸爸的爱。

教师:

你们的爸爸一定也很爱你们,你们也很爱你们的爸爸。

想想你的爸爸做过什么事让你感觉到爸爸的爱,或者你做过什么事表达了你对爸爸的爱。

(2)幼儿开始作画,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的想法,并提示幼儿简单画出主要的内容。

4.展示与表演幼儿的漫画作品,大家找出爸爸的爱在哪里。

(1)分别请个别幼儿与教师简单交流要合作表演的角色和内容,然后进行表演。

大家观看后找出表演者的绘画作品。

(2)拽找表演和画面内容一致的地方,说说他们的爱在哪里。

5.结束:

放松游戏“传递爱”。

幼儿站成圆圈,请一名幼儿做领头人对旁边的同伴做表示爱的动作,这一同伴学他的动作并将动作传给身边的同伴,依次传递下去。

活动建议

1.活动第三个环节先组织幼儿自由交流讨论,然后请个别幼儿表达画面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提炼出画面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示范。

2.幼儿创作时教师就要了解幼儿的大致想法,也可事先选择个别准备表演的作品进行交流。

活动6假日的第一天

活动目标

1.能读懂漫画作品,理解爸爸的行为。

2.尝试在角色扮演中创编情节。

3.能与同伴合作表演,体会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l.走路、开车、骑马、抬轿子的图片。

2.《父与子》漫画中的作品《假日的第一天》(前三幅)。

活动过程

1.引入:

戏剧游戏“东奔西跑”。

每位幼儿都当司机,教师念儿歌“小汽车跑得快,上面睡个小娃娃,开到东开到西,开向左开向右,开向前开向后,路人吵来也不醒,你说奇怪不奇怪”。

幼儿听儿歌向相反方向开,如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