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476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6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找回创业的初心.docx

找回创业的初心

清华五道口天使汇创业公开课第一期

找回创业的初心

【本文是清华五道口天使汇创业公开课第一期的精彩演讲稿,本期讲师是天使汇创始人、CEO兰宁羽】

大家好,天使汇团队在过去的5年时间内,看了超过3万个项目,也见了近10万个创业者。

我们看到特别多的创业者有理想、有热情,并且坚持不懈。

但是我们发现99%的创业者走了很多弯路,踩了很多坑,犯了很多错误,被所谓的一些想法和观念束缚。

我们天使汇推出的创业公开课特别期望能够解决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

是创业者如何更好的选择方向,第二:

是怎么样更好更快的达到创业目标。

第三:

是如何更快的融到合适的资金。

我们看到大量非常优秀的工程师,有很强的能力,可以把产品做好,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好,或者所做的事情极大的浪费了他们的才华。

我们看到有很多优秀的创业者,团队踏实可靠,有靠谱的钻研精神,一点一滴的打磨产品,但是不会定位,不会讲故事,不会展示自己,便宜的贱卖了自己的公司,浪费了市场时机。

我们认为创业者的姿态应该可以通过一种形式更好的去改变, 从以前创业者求着向投资人要钱,转变为投资人求着给创业者送钱。

我们认为 凡是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问题,我们的创业完全可以更快捷、聪明,明明可以坐火箭直达目标,那么没有必要被诸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之类的传统思维所约束和影响,走了更多的弯路。

为什么要创业

有的源于兴趣、有的源于灵感、有的源于市场的机会、有的可能为了赚钱、有的源于自身的痛点。

但是无论任何原因,我们需要进一步提炼和深入思考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创业。

我们认为,准确的描述创业, 应该是当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以及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用另外的方法更好的解决。

比如说,我们认为这个世界应该按照我们所想象的样子,应该是这样的样子,并且这个事是我们的使命。

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找创业方向,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去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创业不应该只是简单理做小买卖,而是应该找到一个突破点,这个突破点有可能会有一万倍以上成长,是能够把这个方法和价值让更多人以更好更广泛的方式受益。

世界上那些最伟大企业的创业者,从来没有是以赚钱为第一目的的,都是有自己独特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赚钱只是为了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的一个手段。

我在做天使汇的情况也是类似。

因为我自己过去持续不断创业,持续不断的不成功创业,在创业的路上有很多遇到了很多问题,另外在我自己做天使投资过程中,也发现投的好像非常不成功。

源于我自身在创业和天使投资的经历中遇到的痛点,我认为可能有更好的、更高效的方法能够解决创业投资中的这个问题,应该有比较全新的手段和方式来去改变。

我认为这件事情才是我真正的使命,不是说通过这个事情去赚多少钱。

创业是一件特别有挑战的事情,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充满激情,充满不可预知的这样一个事情。

我们看一个人一生,按40年有效生命只有14000天。

如果不想在灰暗中渡过,想体验更多精彩的人生,更多酸甜苦辣,我们鼓励你创业。

如果你想刺激,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具有海盗精神、拥有很强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话,你应该把人生50%的时间花到创业上。

对这类人而言,创业更多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觉得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失败,而且本来我应该可以做,但是我没有去尝试做。

认识自我

对于创业这件事情来讲,再往前看应该可能涉及更多的是怎么认识自我,怎么了解自我。

因为来自于社会和教育的压力、以及包括过往有很多问题还不够清晰,我们往往已经忘记自己是谁,或者往往自己在认知自我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那个我不是真正的自我,或者说我们找不到自己人生的目标。

所以只有真正更好的理解自己,认识自我,带着一种使命感去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去创业,这样的创业才能更带劲。

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和团队一起创业的感受才能更带劲。

我们在遇到一些有志于创业但是不知道选择什么方向,或者是知道大概的创业方向但是创业意愿和意志不够强大,或者是由于从来没有创业对于创业心存敬畏和神秘感的朋友的时候,我们会问他们这样的问题:

回忆一下你小时候的梦想,小时候老师经常问你长大想做什么事,回想一下当时自己的想法,问你自己和周围其他的人比较有什么特别特殊的地方,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你有一个观点你认为正确,周围所有的人认为这个观点错误的,你依然坚持这个观点正确的。

回忆自己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什么条件下,做什么样事情的时候特别游刃有余,特别得心应手,特别有尿点,特别兴奋的一种状态。

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有与众不同的感知力,有特别强的判断力,第六感特别强,有没有在这些方面有意识的加强。

假设地球还有三年要爆炸了,并且你已经实现了财务目标,你会三年里面要做什么事?

我们看到其实世界上那些最牛的人也只是认识到自己最厉害的地方,找到自己与别人的不一样,然后用毕生的精力在这一个点上不断的加强,就成为了史上最牛的人。

如果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梳理,你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依然很迷茫的话。

你可以问自己更多的问题,比如:

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不是能给自己带来极大的快乐,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有非常强烈的狂热、极度热爱自己做得事情。

周围的人有的时候评价你,这个人看起来很不靠谱,经常异想天开。

你自己对周围的事情经常有不满,你觉得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你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常人不一样。

你是不是能说到做到,而且你的逻辑比较清晰的。

你是不是经常给人鼓舞,给人正能量,并且你是一个发动机式的源头。

你是不是做事情目标性很强,执行力很强,执行力就是敢想敢做。

你是不是学习能力很强,学习能力就是对自我及时纠错能力。

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兴奋。

你这个人是不是比较重口味,是不是偏执狂,是不是好像有一点点精神分裂。

你在抗打击能力方面是不是非常有韧性,是不是能够坚持到最后。

如果你同时满足上述5条以上的时候请立刻找我。

如果你依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确定能不能创业的话,你现在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不要犹豫,先加入到一个创业公司。

不要再考虑大公司、国企、留学、海外各种经验,所谓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类似的说教只是扯淡。

所有的一切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加入一个创业公司,在创业公司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能力,全部的潜能都爆发出来。

在创业公司不断获得成长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事情,当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时候,其实你有可能亲手开启下一个自己。

创业方向的选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战略极其重要,我们经常讲精益创业,所谓不断试错,怎么样小步迭代,小步快跑,这个部分其实并不能掩盖你的在选择方向上的错误。

所有的试错的前提,是你必须能有一个基础的正确的方向。

有人可能说我做得事情很多人做了,已经没有什么机会了,世界赚钱的机会已经被各种人做掉了。

但是我认为实际上还有非常非常多的需求没有做好,目前我看到一个情况,国内几十万个活跃的互联网创业者,在做几千个细分领域,经常会有一个方向上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创业公司过度的竞争,互相抄袭。

我们认为应该有几百万个优秀互联网创业者在做几十万个细分领域。

在选择方向的时候,有很多最基本的事情,基本功创业者没有做到,很多创业者意淫用户的需求,所做的事情的方向到底解决什么问题,实际上非常欠考虑,欠调研。

尝试亲自与客户沟通。

通过沟通来讲述自己所想做的事情,讲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客户会不会付款,会不会买单。

甚至用现在很多非常成熟的工具,很简单到不用编程也可以做一个原型,拿这个原型简单和客人沟通。

选择方向的时候非常要足够的细分,但是不要为了细分而细分,细分实际上指的是你所选择的第一个切入点和用户的场景要足够的专注,要足够的透,确实是一个用户未被解决的痛点。

要选择这个事情本身有用户需求,或者是这个市场有可能具备非常非常广泛的市场成长空间,这个市场因为你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实现快速增长的爆发。

投资者会问一个问题,如果你做这个事会不会被BAT抄袭,你怎么回答?

我的建议是不要管BAT,也不要怕抄袭,所有抄袭者全部都是机会主义者,保护创意,能够让你这个事情成功最好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最快的执行你的想法。

我认为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把用户需求彻底满足,然后把服务和产品做到极致,这是唯一的一点。

创业公司其实资源非常有限,必须得专注。

当你一旦想清楚你的方向的时候,并且做好充分的调研,想好接下来的方针政策战略路线的时候,你一定要非常扎实的,非常快速不断试错。

这个时候不断试错,指的不是说想快跑,而是不断自我调整,自我修正,而且试错度要快。

我们自己做创业的过程中,我们内部会探讨一个问题,我希望做一个小而美的公司,希望做一个慢公司。

但是没有办法,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在现在过度竞争的情况下必须得快。

当然不完全是因为担心过度竞争,也并不一定完全是因为看到机会和风口就一定得向前冲,而是因为人生是非常短暂的。

我们每个创业伙伴在创业的过程中都会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当你发现不能达到目标的时候,或者说你不断做调整的过程中,依然遇到非常多的不可逾越的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请你静下心来抽出一点时间去思考,甚至每日自我反省思考这件事情。

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

如果实在不行的时候一定要转型,转型非常常见的,我们在和创业公司沟通,跟他们谈创业计划的时候,经常为创业公司提供一个创业的转型和问诊的服务。

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创业者很多地方都需要转型,他所做事情的方向,产品的原型,他的路径,他的用户场景,他的切入点,他的团队能力,这个过程中很像一个中医大夫把脉问诊,帮助创业者解决他第一步开门之前而带来的问题。

关于创业中的顿悟

很多创业者非常优秀,但是他的内心并不强大,他思考问题并不深入,并且他并不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

创业的顿悟其实是:

当你在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找到一个没人的地方然后抽自己的嘴巴,然后自己说,我再也不能再抱怨别人了。

或者说这种顿悟可能是内心的一个感受达到一个临界点,然后我们的内心所看到事物的本质远远超我们外界所看到各种各样的大道理。

比如说:

这种顿悟可能就是说不断的专注做减法,不断地把基本的工作做扎实,这个时候内心非常强大,不断能看到你发展的势头。

专注不是为了专注而专注,专注核心是为了能够把所有的资源焦距一个点上,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举一个例子,围棋就是专注最好的体现。

比如说:

刚一开始创业的时候一定要找最好的人,如果你跟最好的人合作以后,你知道合作非常美妙的,你不愿意和一般的人合作。

比如说:

你真正用爱去服务用户,用爱去做产品。

比如说:

你一定自己要有SAYNO的能力,一定清楚自己做什么事,什么事情不去做。

比如说:

自律精神,很多人认为自律这件事情会受限制,实际上真正的自律者才能获得自由。

当一个人缺乏自律的时候,他做的事情总是在受习惯和即时诱惑的影响,要么就是被他人的思想观念所扰,几乎永远不可能去做内心真正渴望的事。

做到了真正的自律,才能不断专注并强化去做到自己最渴望、最热爱、最擅长做的事情,从而在这个领域你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自我。

努力是最重要的

面对强大的敌人一定要用奇招。

面对强大的敌人,要用奇招,但是努力依然是最重要的。

天赋决定了你能达到的上限,努力程度决定了你能达到的下限。

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远远没有达到要去拼天赋的地步。

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够通过我们天使汇创业公开课,通过我们后面所邀请的掌握的各种不一样的、在创业过程中能够真正亲身体验的这样一些人,能够在未来19堂课给大家提供真正的创业洞见。

希望通过天使汇创业公开课,能够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提供一点帮助,让创业者少犯一些错误,少走一些弯路,谢谢大家。

 

Q&A

提问:

我是您15年的粉丝了,一直以来对您都是非常敬仰。

90后目前是移动互联网的主流,那我们这样的80后在互联网的创业大潮之中还有没有机会,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90后相比到底是什么?

兰宁羽:

张小龙真正爆发是在他比较大的年纪时,所以我觉得创业应该不分年龄的,并没有任何的界限和年龄之分。

只不过在创业时间长久的时候,年纪更大的创业者在创业过程可能会受到体力的影响。

 另外是要保持一颗童心。

这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对事物充满好奇;第二要有不断的、新的想法,它们能够指引你超越其他人的想法,走在时代的前列。

年轻人是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思维更活跃。

但是如果你依然保持童心的话即使30岁、40岁、50岁,甚至更大的年龄都不是问题。

提问:

我第一次见到你是去年10月31号在天使汇,当时我参加了一个路演。

我是做手机智能膜的,我咨询两个问题。

第一我现在的用户超过5千万了,我下一轮该融资多少?

第二,现在一大堆投资人都在找我,我想进入它们的平台推我的智能膜,我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能对我有帮助。

谢谢。

兰宁羽:

非常感谢您选择天使汇做路演,我们会对老的客户提供持续不断的服务。

 

第一个,你要达到下一个里程碑需要花多少钱,做一个财务预测——这个里程碑可能是半年,一年,或者是18个月,达到这个里程碑所需要花的钱反过来除以你心里最想、最少出让的股权,反馈回来的估值(就是你需要的融资额度)。

第二个问题,选择投资人这件事情上——不是谁给钱越多、价格高要谁的钱。

自己列一个表,这个表里面那些无法通过聘用人才、找合伙人或者合作伙伴解决,只能通过出让你一部分所有权找到这样的一些人——这些有非常独占的资源、发展的过程中能在非常关键的问题帮助到你的人到底有哪些,根据这个表单找相应的投资人。

当然不要仅仅只找一个,可以同时找好几个进行合投,因为你现在的阶段依然很便宜。

提问:

产品成型以后才能找投资吗?

兰宁羽:

实际上现在实现IPO、实现互联网产品的成本和门槛越来越低。

我的建议是,你没有一个成型产品时,可以做一个原形。

如果类似的产品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你首先要想清楚你做的这件事情和其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你真的想清楚了,你做产品的时候、和投资人谈的时候你自己的信心会更强。

提问:

我从小喜欢看星星,非常希望把天文学带给孩子们。

我去年开始在北京市中小学做兼职的天文老师,我们在北京有将近20个教学点,我们应该说是中国唯一一个做天文教育的公益机构。

我的核心的优势在我们天文学的人多。

我想问一下,你觉得我们这个事情怎么从公益的性质中拓展出一些商业的模式,有哪些可能的办法?

兰宁羽:

公益和商业不是矛盾的。

你做得事情有社会价值,它能够解决人的基本需求,能够在普遍服务上面实现价值,它都可以称之为有社会价值的商业企业。

也不要为了做公益而做公益,这个事非常好,这个事可以激发小朋友想象力,是很有意思的事。

 

我们现在有大量针对中小学的这样一些课外辅导的创业项目,比如说机器人教育、卫星编程学生教育,我们可以给你介绍其他的相关的同类创业者,可以跟他们学习参考一下,学习他们怎样更好的进入市场,推广市场,设计更好的课程。

我对这个东西非常感兴趣。

 

提问:

我是在大学里面教创业的,我想和兰总分享一下教人家创业的心得,你刚才讲的对我很有启发,我教的是大学本科学生,没有任何实践经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意,他们可能会有儿时梦想。

我们学校每年有1千个学生,有200个有机会选我的课,兰总你作为「创业的教育者」,我希望你对我的学生说几句话,我带回去,激发他们未来的创业梦想,我希望我的学生未来也能够成为你的合作者。

兰宁羽:

其实很多人说大学生创业不靠谱啊,我个人非常不认同这个观点:

我认为应该从中学的时候培养(创业)这个思路,甚至应该从小学的时候培养,甚至从他两三岁的时候培养这个思路。

创业思路就是他脑子会想到创造事业,也就是当他发现一个问题,自己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这个能力需要从特别小的时候培养。

第二个是要找到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对于激发创业想法,我不用说太多,总理已经鼓励大家创业了。

实际一点讲,对于那些没有真正想清楚的人,建议他们加入创业公司,在创业公司中快速磨炼自己,发现自己这个人到底哪个方面特别强。

现在整个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非常发达,我们可以在各种各样网站平台上找到非常丰富的资源提高自己的想法。

我在18岁做第一个公司的时候,怎么做商业计划书,怎么和投资人谈判,资料非常少,只能搜索国外的网站。

但是现在,经过这么年发展,无数的资讯可以获取了,这是最佳的创业时机,中国两亿宅男可以超越硅谷车库文化。

你告诉你的学生们,以前的硅谷的车库,其实只能做硅谷那个地方所围绕那些产业链,仅仅围绕链条,他们可能拿不到IBM的大单,但是他们自己在车库里面不断钻研自己的想法最终走向成功。

在这样非常棒的互联网时代下,你可能在一个三线城市一个自己住的房子可以做覆盖整个互联网到全球的地方,完全可以,没有任何拘束的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提问:

按年龄阶段看,20、30或者40岁哪个时间段创业成功率最高一些?

兰宁羽: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

我做一个公司年销售额5千万,10亿的估值卖掉一个公司,可能这就不是自己的公司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失败了),因为任何创业者在创业起初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自己为了卖公司而创业,当然如果,他想着把公司卖掉对他来讲是成功,那他也成功了。

所以我认为定义成功不容易,创业者一直在路上走,而不是去定义成功的。

刚才提到年龄阶段,我认为更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我们的创业者在年轻的时候,他不能够有更多的经验,不能获得更多的资讯实现更好的想法,但互联网已经在解决问题了。

同时年龄更高会有更多的束缚,固化的思维可能使他也缺乏创新,但实际上知道如何保持童心,他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年龄不是最大的挑战点。

提问:

刚才兰总说来这里的朋友都会有一点「不一样」,我是「身体不一样」(这位观众是一位残疾人)。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分配股权?

第二个问题:

如果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儿时梦想是不是有点太偏激了?

兰宁羽:

感谢你的到来,你有一颗阳光而且正能量的心,在你心里你把自己看做和每一个人都一样的人,这个非常棒的。

 关于股权这件事情,我们会有专门一堂课去讲这个话题,这个话题非常重要。

我简单说一点,我们认为最初的时候合伙人不要太多,最好就是两名创始人。

至于创始人之间怎么分的问题,一定必须有一个人主导,我们有更多工具做更多的调整。

但是如果你能真正找到合作伙伴的情况下,一个人也是OK的。

CEO应该牢牢的控制公司的话语权,不是说因为利益,而是因为未来的话语权和筹码分配的问题。

创业如果是为了儿时的梦想——这个梦想一定要有赚钱的能力,它要有商业价值,才能让用户付费,当然目的不是为了付费而付费,而是得到更好可持续的发展。

提问:

刚才你谈到你喜欢的创业者一定是偏执狂,但有时你会发现这个人选择的方向是错的,偏执狂使得他离成功的目标更远,像罗永浩做锤子手机,我相信他在手机上倾注了很多很多心血,很不幸,他的定位肯定有问题的,你怎么样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兰宁羽:

偏执狂不是我们讲的必然的要素。

我的意思说,如果他是偏执狂,会给他加分。

如果他是一个极其狂热的,极其偏执的,某一个方面非常非常强大的、会用与别人不同的视角看问题的,他说的话没准正确,没准挺有逻辑的。

当他用一种你从来没有想过的逻辑去看待某个问题的时候——这种人往往有可能会超越所有人,他不是一个普通的CEO,是像一个张小龙的那样的CEO。

他不用看别人的态度,别人的看法,他上市以后要对股东负责,他不用靠别人,因为他的思维、逻辑、偏执。

他与别人有不一样的想法,他一直会走到最前面,而后面有人不断追着他走,这种人是非常罕见的。

但是,如果他具备这样的能力,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和快速及时的自我纠错的能力,如果这个人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话,还有很强的执行力,这个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领导人。

提问:

投资人在挑创业团队的时候会首选名企,名校背景出来的人,精英创业者和草根创业者之间,精英创业者的机会大大多于草根创业者,你对草根创业者什么样的建议。

兰宁羽:

草根这个词我不是特别的喜欢,感觉是有点阶层属性的。

精英与草根,无非就是说所谓受过良好教育的背景创业者与教育程度没有达到非常高创业者。

VC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在美国有一个词形容VC就是秃鹫——一种吃死人肉的猛禽。

它是一种把会你身上的一切都榨干的动物。

为什么用这个词形容VC呢?

VC不是一群很可怕的人,他们很棒,很聪明,他们天生的法律结构导致他们必须以出资人的利益为第一位,他们的钱不是他们自己的钱,他们拿来投资的钱是出资人的钱,保护出资人的利益,帮出资人赚钱是他的唯一的目的也是底线。

 

我们看到很多压赛道的VC,投好几个(同领域)的公司,创业者拼杀吧,我看谁有可能跑出来,就把其他的资源整合出去。

并不是说VC坏,他的结构这样设立的,他们管理的项目,他们必须把自己的钱最快速的投出去。

很少有VC有创业背景,他们是不是会真正帮助创业者,有可能会,但是实际上没有那么多时间帮助创业者。

他们说帮助创业者,要给你资源给你帮助的时候,你要立刻反问您的资源是什么资源,是有哪些独占性的资源,这个资源能不能落实。

因为大部分所谓投资源的VC都不能兑现。

比如说,把这个项目CEO介绍给你,你再和CEO谈的时候还是商业谈判,跟他介绍不介绍起不到太大关系。

第三CV有一个生命周期,他设立一个基金,5年期,10期,他必须退出,他到一个时间节点就不能跟你走下去。

VC因为这些原因必须挑最好项目的去投,这个没有办法。

我们认为实际上天使投资人,天使合投这些人,可能会更好的服务于更广泛的创业群体,因为天使投资的钱是他们自己的钱,这些人做第一笔投资投钱的时候,我们会做风险提示和投资人筛选,我和他们讲你准备出500万配置天使投资资产的时刻你就要做好500万相当于打水飘的心理准备。

 

天使投资人有很多是持续的创业者,公司卖掉,或者是上市公司的高管,或者是某一个企业家,他有拼杀一线的经验,而这些宝贵的经验可能是创业者最需要的。

有可能给创业者带来更多的(机会)。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可以第一个愿意拿起电话打电话的人不是VC,是天使投资人。

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需要求助你的天使投资人,他可能未必花那么多时间帮助你,但是他可能每讲的10分钟,或者是半个小时话会给你很大的点拨。

通过天使合投这种方式,能够转变你的融资姿态,不用像刚才这位同学讲到的,求着投资人,和投资人沟通,这个时候CEO心态非常非常的纠结,因为投资人经常会用一个方法来控制——如果他觉得这个项目不是特别好的话(天使创业的项目大多数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问题)他不会特别快给你答案。

我们看到最好的投资人可能一周之内告诉你成还是不成,很多人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内心有很大的煎熬,不能进展下去,所以融资的过程非常痛苦的。

我们应该想,我们不是去拿钱。

通过一系列的精心的准备,无论是你的商业策略,你的打法,你团队的准备,你的路径选择,你所实现的、已经做得工作,包括你可能的资源打法和别人不一样,这些工作都做好的时候,他不是一种融资姿态,他和投资人沟通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私募天使合投发行。

 

我所准备的这个东西,这个商业计划,这个团队可以把它想象成为一个产品,一个商品,我要向那些投资人去卖我这个商品,这个时候要做到的是把这个商品打磨到最够好可以卖出去。

当你有非常充分准备的时候,你卖的商品,不是要人家钱,会选择到你要什么钱。

在天使合投中经常发生一个现象——超额认购(投资人给出的投资意向超出融资额)。

 

所以我认为,创业者,中小企业融资并不难,只要你想清楚这个问题,你确实一点一滴的做了一点工作,只要你找到切入点真正的痛点,只要你拿到后续条件,融资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个过程我们天使汇会给大家一对一的指标,包括我们目前开设的课——创业者80%的错误,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