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50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docx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

小学音乐老师教案

【篇一: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模板

【篇二: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森林狂想曲》教案】

小学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森林狂想曲》教案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

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即可查看)教师资格面试备考已经拉开序幕,一篇优秀的教案对面试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特为考生献上小学音乐教师资格面试《森林狂想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感熏陶和感染下,丰富大自然当中各种声音的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采用演唱和表演的方式,熟悉三部分的音乐旋律,提高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辨别各段旋律的顺序,了解曲式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不同的情绪演唱三段音乐旋律。

【难点】根据音乐旋律配音效。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大象等),由学生猜并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

(二)新课教学

1.初次欣赏音乐片段,聆听音乐中的声音

师:

从音乐中同学们听到了那些声音?

能模仿它的声音吗?

学生自由回答并模仿听到的小动物的叫声(小鸟、蝈蝈、青蛙、流水等很多的声音)。

2.再次欣赏音乐片段。

(1)为音乐配伴奏

拿着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敲击乐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声音。

没有乐器的学生跟随音乐做身体律动,表演一种自然界的物体。

(2)简单介绍乐曲。

3.完整的欣赏音乐

(1)完整的感受音乐的情绪(轻松、愉快的心情)

(2)熟悉三段音乐主题。

①聆听音乐,分辨三段音乐主题。

②老师弹奏音乐主题a、b、c,学生学唱

老师示范并引导:

演唱音乐主题a、b时用轻快、短促、高位置、弹性的声音演唱,注意旋律中的换气记号。

演唱音乐主题c时速度稍慢,旋律要清晰,注意弱起和换气记号。

③学生再次跟琴学唱。

④整体演唱三段主题。

(3)学生根据旋律主题a,加入自己喜欢的声音。

(加入音效)

(三)巩固提高,了解曲式结构。

1.学生根据图表,聆听音乐,判断音乐的主题旋律

2.学生根据图表讨论分析曲式结构

师:

请同学们给你们的小脑袋插上翅膀,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歌曲分为几段呀?

(全曲共由三个主题交替构成,是一个多段体结构的乐曲)

3.了解音效(开头、中间、结尾处是很多自然界的声音,我们把它叫做音效

4.完整的演奏音乐作品

(1)学生分三组分别模仿开头、中间、结尾的三个音效部分,并歌唱音乐主题、为音乐主题部分配伴奏。

(2)师生评价。

(四)课堂小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够欣赏到更多更美的大自然音乐,再见。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

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篇三:

优秀音乐教案集锦】

《在动物园里》教学设计

北京丰台区芳星园小学韩莹

【教学内容】

歌曲《在动物园里》(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歌曲《在动物园里》是一首波兰民歌,结构为方整性平行四句体。

描述了孩子们在动物园里见到各种动物时愉快而惊奇的心情。

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可以模仿不同动物的叫声,并通过模仿活动,感知并理解音的长短。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带有幼儿的特点,他们往往好奇好动,更喜欢模仿。

因此激发和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很重要。

孩子们很喜爱小动物,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让他们感受并理解音的长短。

爱动物也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这个时期也是让儿童认识什么是友善,认识动物、认识大自然的最好时期。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

熟悉“x—”和“x”,感受音的长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在动物园里》,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动物时惊奇又高兴的心情;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3.知识目标:

感受、理解音的长短,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教学过程】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一、感受音的长短

阶段目标: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听辨和比较,感受音的长短,熟悉“x—”和“x”节奏。

初步感受多声部节奏。

教师活动:

1.导言:

今天老师请你们和我一起到森林动物园去玩,你们听,是谁在门口迎接我们呢?

2.播放课件:

小猫、小狗的叫声。

3.提问:

(1)是谁在迎接我们?

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吗?

将动物的叫声写到黑板上。

(2)小猫和小狗的叫声一样吗?

有什么不一样?

(3)把合适的节奏贴到动物叫声上面。

4.谁来扮演小猫?

谁来扮演小狗?

5.边分组读小猫和小狗的叫声,边听听老师扮演的是谁?

它的声音什么样?

是长的还是短的?

学生读的时候,老师用xxxx节奏模仿小鸟的叫声。

6.想一想,谁的叫声和小猫一样长?

谁的叫声和小狗的叫声一样长?

谁的叫声像小鸟?

学生活动:

1.听动物叫声。

2.模仿,并把合适的节奏贴到黑板上。

3.边拍节奏边模仿动物的叫声。

4.分小组,扮演小猫和小狗,边拍节奏边读,练习多声部节奏。

5.边读边听,说出小鸟的叫声,和老师一起读节奏,感受三声部节奏。

6.学生创编一组节奏,并分组读一读。

做三声部节奏练习。

二、学习歌曲《在动物园里》

1.学习歌曲

阶段目标:

通过聆听和接唱,学会歌曲。

教师活动:

(1)导入:

动物园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一起参观。

老师看到了小动物们,心里真高兴,你们想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动物吗?

听老师唱一首歌。

范唱。

(2)提问:

老师看到了什么动物?

(3)我们一起来读读歌词吧。

播放课件。

(4)再听一次范唱,说说你是从哪句歌词中感受到老师的高兴心情的。

你能试试吗?

(5)和老师一起唱。

与学生接唱歌曲。

学生活动:

(1)边看课件边听范唱,说说歌曲中唱了哪几种动物。

(2)从“真好玩”这句歌词中体会快乐的心情。

(3)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中的几句“真好玩”。

(5)接唱“真好玩”的部分。

(6)完整演唱歌曲,随琴练唱。

2.处理歌曲

阶段目标: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演唱《在动物园里》,启发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看到许多动物时惊奇又高兴的心情;通过为歌曲伴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通过创编简单的歌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教师活动:

(1)提问:

动物园里有这么多动物朋友,你们高兴吗?

除了高兴还有什么感受吗?

请你用歌声表达出来好吗?

(2)你们唱得真好听,小猫听见了,高兴得用叫声给你们伴奏呢。

谁来扮演小猫为我们伴奏?

小猫的叫声是长的,你想用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3)你们看,小狗也来伴奏了,谁来扮演小狗和小猫一起给我们伴奏?

选什么乐器来打节奏?

(4)你们还看到什么动物了?

能唱给老师听吗?

学生活动:

(1)回答。

做高兴而惊奇的表情。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高兴又惊奇的感情。

(2)一部分学生唱歌,找几个学生边敲三角铁边伴奏。

(3)部分学生唱歌,部分学生用三角铁,部分学生用响板伴奏。

(4)学生创编简单的歌词演唱。

3.思想渗透

阶段目标:

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以及和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1)播放课件:

伤害动物的情景和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景。

你们有什么感受?

(2)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你们想对这些伤害动物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活动:

自由表达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美丽的森林动物园,并学会了歌曲《在动物园里》。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跟它们成为好朋友。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

山东威海高区田村小学刘美聪

【教学内容】

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掌握歌曲的知识点──节奏和的练习,并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

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搜集教学需要的详实的材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思想感情;通过听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特点,用身体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

【教学重难点】

准确掌握节奏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

同学们好!

(老师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首先让我们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一起来进行快乐律动。

(拍手歌)

二、音乐知识──彝族简介

1.导入:

同学们的动作做得真漂亮,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彝族的音乐宫走一走,表现出色的同学将获得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看哪位同学今天能满载而归,出发!

(设计意图:

课堂开始,老师就为学生设置了一条情境线,以带他们去彝族的音乐宫为线索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等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及积极性。

2.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有关风土人情师介绍(出示我国地图,播放录像片段):

彝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景色很美,有全国闻名的泸沽湖景区。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开展许多活动,如摔跤,同学们快看,美丽的泸沽湖就在脚下。

(设计意图:

图文结合的介绍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一幅幅美景很快吸引了学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节奏练习

1.导入:

同学们,彝族人民不但居住的环境很美,他们的音乐宫更富有神奇的童话色彩,我们现在一起去感受。

2.节奏练习(出示节奏城图)

师:

节奏城的大门紧锁着,怎么进呢?

(引发学生的悬念)别着急,这有金钥匙和银钥匙,试一试,用哪一把?

(出示带有节奏的两把钥匙)

师:

用哪一把钥匙来开门呢?

认为用金钥匙的同学到左边来,用银钥匙的同学到右边去。

现在老师来开门。

(银钥匙把门打开了,里面出来两段话)

师:

同学们快看!

节奏城的朋友正在欢迎我们呢!

(节奏为歌曲的节奏)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事物的发生顺序,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本课歌曲的基本节奏,为学习新歌打下铺垫。

3.旋律填空练习

导入:

(师很惊奇地说)同学们,音符城发生了一件怪事,旋律妈妈丢了几个小宝宝,正着急呢,你们快去帮帮她。

(出示不完全的节奏谱)

师:

一起来看一看。

哦!

原来是音符宝宝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帮它。

(教师弹旋律,让学生听辨哪一个更有结束的感觉)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乐于助人的特点,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能力。

四、新歌学唱

导入:

同学们,你们运用智慧帮了旋律妈妈的大忙,为了感谢大家,旋律妈妈送给大家一首歌。

(出示歌谱)

1.师:

听老师为你们来唱一唱,一起来学习。

2.用la来模唱旋律。

3.按节奏试读歌词(听伴奏带试读两次)。

4.跟着磁带听唱。

5.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演唱。

6.分组比赛。

师小结:

同学们真棒!

歌曲学得又快又好,你们能为这首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吗?

(让学生为歌曲起名,找出最具有说服力的作为歌曲的名字。

五、深入拓展(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导入:

音乐宫里有一个神奇的智慧屋,进去的同学会变得更聪明,我们一起去瞧瞧智慧老爷爷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出示四个有吸引力的创作要求)

(设计意图:

智慧屋、智慧老爷爷都是学生喜欢的,以此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创作,让知识点更富吸引力。

1.小小词作家们,请从这里做起:

用另外的衬词代替歌曲中的“阿里里”。

2.小小舞蹈家们,发挥创造力,展开想象,为歌曲创编律动。

3.小小歌唱家们,努力练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4.小小画家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歌唱时的心情。

(设计意图:

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巩固歌曲,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另外,本环节的设计使音乐与其他学科更好地结合,把视觉感受转化成多种感受,既体现了创新教学的要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六、自我展示

师:

同学们的创作真精彩,快快为彝族小朋友表演。

(分小组展示)

师小结:

今天的活动开心吗?

有哪些收获?

我们的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最后,我们一起大声歌唱,把我们的歌声留给彝族的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录音。

(用磁带记录学生的歌声)

(放录音)师:

希望彝族的小朋友能喜欢我们的歌声,向彝族小朋友们说“再见”!

(听着录音走出教室)

声音的长短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大良东康路西山小学王丽

教学设想:

声音的长短是人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是通过一些音乐活动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我认为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做到:

音乐与律动的结合、音乐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仅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好办法。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不同。

2.会用三角铁、响板、碰铃、铃鼓等打击乐器,及肢体语言等方式表现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3.让学生感受、体验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4.培养学生模仿和创造节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听一听、仿一仿

1.课件呈现动物嬉戏的录象。

要求:

欣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并模仿一下。

【通过欣赏学生喜欢的各种小动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模仿自己所看到动物的声音和形态。

(1)指声表演。

(2)集体表演。

【给学生模仿的空间,是让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首先,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其次,让学生了解到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是有长短的,初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

3.整理学生在录象中收集到的声音,如:

小鸭:

嘎嘎小猫;喵—小狗:

汪汪汪小鸡:

叽叽叽叽青蛙:

呱—小羊:

咩咩?

?

4.学生用不同方式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

比一比,谁表现的方式多。

【在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方式有很多,如:

①模仿叫声②拍手、拍腿、拍肩③跺脚④体态律动(跳跃、跑跑、走、舞蹈动作等)⑤捻指⑥嘴打梆子⑦“嗒”式读谱法?

?

二、谈一谈、议一议、仿一仿

1.让学生收集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和动作。

2.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到的声音和动作:

泉水:

叮咚火车:

呜?

呜?

卡嚓卡嚓

大钟:

当—

汽车:

嘀—闹钟:

嘀嗒嘀嗒

牛:

哞—老鼠:

吱吱吱吱

心脏跳动:

咚咚钉钉子:

叮当叮当

狮子:

吼—小兔:

蹦蹦跳跳

【通过收集自己所熟悉的声音或动作,并按节奏模仿出来,进一步感受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节奏组合表演

(1)师引导:

谁能用刚才收集的火车的声音来表演火车开来的声音?

(2)学生自由组合表演,教师给予指导。

(3)请表演好的学生表演展示给大家看,并给予奖励。

鸣笛声‖呜呜︱呜呜︱呜呜︱车轮声‖卡嚓卡嚓︱卡嚓卡嚓︱卡嚓卡嚓︱

【奖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4.以小组为单位,边听《火车开了》边模仿鸣笛声和车轮声。

(可以用声音,也可以律动)

5.学生分小组合作表演其他声音和动作的组合,教师指导。

(学生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既培养了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又熟悉了歌曲《在动物园里》,为下一节教学这首歌曲奠定了基础。

①小鸭:

嘎嘎小鸡:

叽叽叽叽

②锤子:

咚咚钉钉子:

叮当叮当

?

?

6.教师引导学生由二声部逐渐过渡到三声部:

①小猫:

喵—小羊:

咩咩老鼠:

吱吱吱吱

②大钟:

当—铃声:

叮呤闹钟:

嘀嗒嘀嗒

③风:

呼—泉水:

叮咚树叶:

哗啦哗啦

?

?

7.分组表演,比一比,哪组配合最默契,表演的种类多,节奏稳定。

评奖激励,自评、互评。

(生边表演,边播放歌曲《在动物园里》)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了多声部节奏的和谐美。

这样,不仅学生学得轻松,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创造节奏。

(1)师示范:

小白兔︱跳跳跳︱

(2)学生创造:

如:

①老师︱早上好︱②小妹妹︱真漂亮│

③哎—︱你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