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51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docx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校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是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下面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希望对你有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篇1一、基础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

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期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除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发展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咨询和辅导,更重要的是面向广大健康的学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不断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每个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差异性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个性教育,要在尊重每个学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

多方面、多渠道地了解学生的内心特点。

通过个别咨询与辅导提高教育效果。

活动性原则。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发挥活动的优势,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并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亲身体验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尊重与理解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要民主、平等地对待他们,用尊重和理解建立起真诚的师生关系。

三、具体内容是:

1、帮助学生提高适应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

2、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

3、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

4、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工程;继续完善“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体系,扎实开展“五心教育”工作,落实常规管理的精细化。

强化“以德为本”的思想,坚持活动育人,贯彻“五心”“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祖国、信心留给自己”,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崇尚和谐,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一代。

2、坚持“以德治校”的方针,树立“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严守从业准则,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良的校风培养人,以真挚的情谊感动人。

3、坚持“活动育人”的理念。

与团委、各班级结合开展系列活动,注重“课堂内外”的互补,坚持德育课程与日常德育活动齐头并进的教育模式,关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落实校本课程“六心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上好心理健康课,办好“心灵驿站”,开展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中德育教育的闪光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思路,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做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4、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具体做法: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应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团体辅导。

每个班级每周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团体辅导计划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2)心理咨询室。

开设“阳光驿站”,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考虑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

在心理咨询室内设“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

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

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特别抓好学校住读生的心理咨询,让住读学生能够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住读问题,让他们在住读期间所发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倾诉与解决。

3、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中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

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中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4、指导中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每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老师应指导中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学会放松。

要使中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

(2)与人谈心。

要使中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

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3)学习写日记或周记。

中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

中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5、以“点”带“面”

学校利用“广播站”这个宣传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六、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安排

9月:

1、笑脸迎新,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2、完善心理咨询室----“心灵驿站”的建设工作,心理咨询室的辅导工作的正常进行.

3、组建校园心理信息员

4“我爱校园,感恩社会”主题教育活动

10月:

1组织班主任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2.利用一次德育聊天室时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

3.“心理健康、生活圆融”主题黑板报评比,学校团委组织评比。

4.各年级认识自己为主题开展心理课.各年级自选“五心教育”的活动内容,上好班级活动课。

11月:

1.学校宣传栏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

2.老师以学会放松为主题开展心理课。

3.“你的成长我关注”活动进行动员,鼓励学生写“心理日记”、画“心理漫画”,欢迎学生随时与心理老师交流。

12月:

1.“心理漫画”“心理小报全校评比。

2.各年级以“我的成长报告”为主题开展心理课。

3.进行“今年我要压岁言”活动动员。

学校提供明信片,鼓励学生在寒假过年时问父母要一句压岁言,下学期进行压岁言朗诵和评比。

另外,拟联合团委将学期开学典礼主题设为“感恩生活,祝福成长”,使得学生对家长的压岁言和老师的开学祝福有所思、有所得。

4.心理健康教育学期工作总结。

5.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汇总整理。

总之,重视中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中学生心理健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我们的工作终极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篇2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们将在全校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一、积极观念转变

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点、焦点。

一、有关调查研究表明:

约2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躁、偏执、孤僻、人际关系不适等。

对学生的心理异常表现如果不能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有时会造成一些比较严重的后果。

我们将通过有计划地教师培训,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改善人际关系,而且为他们个性发展打下全面的基础。

二、加强队伍建设

本学期我们将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构建了以主管领导牵头,以专兼职心理辅导老师为骨干,以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并求每位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设和构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学校还将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营造良好氛围

创设愉悦氛围,对学生的心理有着十分重要影响。

第一,通过校长、教师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陶冶心理品质.

第二,充分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在校园环境布置上巧于

安排,以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调适好自己的心情,并在全体师生中大力提倡团结文明尊师爱生的校风,创设和谐的人文环境;要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网络心理健康热线等阵地,开设“网络同期声”、“心心桥”等栏目,以小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热点与困惑为线索,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第三,通过指导家长,在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幸福的家庭生活,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陶冶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健康辅导。

第五,通过师生积极参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锻造学生的心理品质。

四、全面普及提高

1、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在四、五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设立专职教师,上好、上活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内容上主要抓好学习、人际交往、正确认识自我三个方面的教育,通过故事、表演、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讲座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使不良情绪得到控制,不良心理得到矫正.

2、要将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利用活动课、班队活动组织开展了演讲比赛、故事比赛、跳绳比赛、参观部队内务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人际交往技巧,锻炼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书篇3一、指导思想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

自信是一个人成才素质中的重要因素,是人格的核心部分。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如何去关爱学生,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尤其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提高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乐观自信,友善待人,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向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善于控制调节自己,排除心理困扰和行为偏差,树立人生理想,并具备个人发展能力。

三、实施步骤

1、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特别是一、二年级),培养他们开朗、合群、乐学、自助的独立人格。

2、培养学生善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能力,不断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帮助学生克服孤独、依赖、由学习和环境的不适所带来的困惑和交往障碍。

对这部分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级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的各种途径(心理咨询室定时开放、悄悄话信箱、绿色热线),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事后建立好心理档案。

4、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

五、对心理辅导教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1、要有开朗、热情、善解人意富有爱心的健康人格。

2、要掌握辅导心理学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的沟通技术,同感、尊重、真诚等反应技术,情绪调节、行为矫正等。

3、要以学生为主体,切忌“老师说,学生听”的知识传授式的课堂模式,要与学生一同参与辅导活动,建立和谐的气氛,给予赞许、同感、亲切、鼓励的态度。

让他们把真实的感受、想法表达出来。

进而给予点拨、启发和引导。

4、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谨慎从事、量力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