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635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专题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docx

《专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一.docx

专题一

专题一:

物质的鉴别与除杂

一、气体物质的鉴别

此类题通常考查气体的相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密度、颜色、气味、可燃性、还原性等。

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

检验方法

现象

O2

带火星木条

复燃

CO(H2)

方法一: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罩一干冷的烧杯,然后倒转烧杯,注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无现象(有水珠),石灰水变(不变)浑浊

方法二: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黑色氧化铜变红,澄清石灰水变(不变)浑浊

CO2

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HCl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试液变红

通入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NH3

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的滤纸

变红

1、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气体,其中一瓶是氧气,另一瓶是二氧化碳。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鉴别出它们的是()

A.观察气体的颜色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向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后振荡

2、(2013•昭通)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C.测试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二、固体物质的鉴别

固体物质的鉴别通常利用固体物质的颜色、溶解性、特征反应等相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1.观察物质的颜色,可以直观的进行鉴别

2.用水鉴别

如果待鉴别的物质有较明显的溶解性差异,或溶解时的热效应差异,或溶于水显示特殊的颜色,则可加水使其溶解来鉴别。

3.利用特征性质鉴别

在待鉴别的物质中加入一种试剂能使它们分别产生沉淀、气体、特殊气味或无明显现象,如鉴别铵态氮肥和钾肥,则加入熟石灰研磨,铵态氮肥与熟石灰迅速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钾肥与熟石灰混合无明显现象。

3:

(2013·红河)下列化肥中,从外观即可与其它化肥相区别的是()

A.尿素B.氯化铵C.磷矿粉D.硫酸钾

4:

(2011•曲靖)下列各组固体物质,只用水和组内物质就可相互鉴别的一组是()

A.FeCl3、Na2SO4、NaOH、AgNO3B.CaCO3、Na2CO3、K2CO3、BaCl2

C.NaOH、KNO3、CuSO4、NaNO3D.BaCl2、CuSO4、MgCl2、NaCl

5:

(2013·吉林省)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  )

A.硫酸铜和氯化钠         B.烧碱和纯碱

C.碳酸钙和碳酸钡         D.熟石灰和生石灰

三、液体物质的鉴别

液体物质的鉴别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酸、碱、盐部分,考查时主要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往往很怕做此类试题。

1.不加其他试剂鉴别

一般可按照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根据被鉴别物质的物理性质,找出有特殊性质的一种物质,用这种物质作鉴别试剂与其他物质一一混合,若再有一组特殊现象则可鉴别出第二种物质,然后再以被鉴别出的第二种物质作试剂与剩余物质混合,这样依次类推,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例如:

鉴别:

NaOH、NH4Cl、Na2SO4、CuSO4四种溶液。

方法二,被鉴别物质没有特殊的性质,则可将待鉴别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根据出现的不同现象从而将各种物质区别开来,如有沉淀生成、气泡冒出、颜色变化或无明显变化等,该方法的突破口往往是碳酸盐或酸,例如:

鉴别Na2SO4、Na2CO3、BaCl2、HCl四种溶液。

6:

(2014·泰安)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

两两混合后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试确定a、b、c、d分别为()

A.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

B.氯化钡溶液、盐酸、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

C.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

D.盐酸、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

此类题目也有两种方法解答:

方法一,用酸碱指示剂鉴别,当待鉴别的物质溶液之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异时,可选用适当的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鉴别。

方法二,利用特征性质鉴别,由于酸碱性相同而用指示剂不能鉴别时,则选择一种能使它们分别产生沉淀、气体、特殊颜色或无明显变化等现象的试剂。

突破口一般是如下特征离子关系:

 

7:

(2014·聊城)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aCl、NH4Cl、Na2SO4三种溶液,该试剂是()

A.KCl溶液B.Ba(OH)2溶液C.NaOH溶液D.NaNO3溶液

8:

(2013·娄底市)现有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三种无色溶液,小丽认为可用下列四种试剂进行一次性鉴别,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A.无色酚酞溶液B.pH试纸C.Na2CO3溶液D.紫色石蕊溶液

3.自选或任意选择试剂鉴别

这类题目对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要求高,难度大,学生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换一种角度思考,把物质的鉴别转化成特殊离子的鉴别,即可化难为易。

9:

(2013·镇江市)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稀H2SO4、稀HCl、KNO3B.稀HCl、Na2CO3、BaCl2、Na2SO4

C.NaOH、Na2CO3、酚酞、CaCl2D.CuSO4、NaOH、BaCl2、NaCl

10:

(2013·红河州)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稀盐酸

B.FeCl3、Na2SO4、KCl、Ba(OH)2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一定可将它们鉴别开来

C.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Ca2+

D.某固体中滴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小结】物质的鉴别是化学知识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的巩固和应用,是学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化学学科重要且独特的考试形式,掌握这类题目的鉴别原则及一般思路方法,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l)物质鉴别的原则:

操作简便,现象明显,防止于扰。

(2)物质鉴别的思路、方法:

①气体鉴别:

一看颜色,二闻气味,三用火点,四加试剂;②固体、液体鉴别:

一观颜色,二看气体,三辨沉淀。

【物质的除杂】

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

此方法的原理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通过过滤而分开。

2.结晶法

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不同,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

例:

如何将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提纯?

二、化学方法

1.把杂质转化成沉淀或气体

加入合适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把杂质反应掉或把杂质转化成沉淀或气体而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2.溶解法

加入一种试剂与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使杂质溶解,达到提纯的目的。

3.吸收法

常用于气体的提纯,使混合气体通过一种液体试剂,杂质被吸收掉或反应掉,得到纯净的气体。

4.其他方法

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要提纯的物质,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

1:

(2013·曲靖)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错误的是()

A.KCl固体(MnO2固体)—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Cu粉(CuO粉末)—通入过量的氢气并加热

C.KNO3溶液(K2CO3溶液)一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D.CO气体(CO2气体)—通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2:

(2014·云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灼烧后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毛纤维和棉纤维

B.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C.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可用浓硫酸

D.用洗涤剂清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

(2012•昭通)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要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要除去稀盐酸中的少量硫酸,可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

D.粗盐提纯实验中,采用了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4:

(2012•曲靖)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气体

CO气体

通入氧气,点燃

B

Na2SO4溶液

Na2CO3溶液

滴入适量稀硫酸至无气泡产生

C

C粉

CuO粉

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u(NO3)2溶液

AgNO3溶液

加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5:

(2014·十堰)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Na2SO4得到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例五项操作:

①过滤;②加适量盐酸;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加过量NaOH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⑤③②⑥B.④①③⑤②⑥C.⑤④③②①⑥D.⑤④③①②⑥

专题二:

中考化学推断题

一、推断题的类型

1.框图型

1:

(2012•曲靖)A、D、F为常见气体,其中F为最轻的气体,B为红棕色固体.它们之间相互反应关系如图(部分生成物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和G的化学式:

E  、G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

2.文字叙述型

此类题型是用文字描述物质的范围和实验现象等信息,根据所给信息作出正确的推断。

2:

(2013•达州)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

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一定不含有  。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密码型

3:

(2014·沈阳)A是镁、铝、铜三种单质中的一种,在化合物中A元素常显+2价,物质A、C、E、H都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C、G都是氧化物,J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各物质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条件未标出)

①A+B→C;②A+D→E+F↑;③C+D→E+G;④H+D→E+G;⑤E+I→H↓+J↓

请推断: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F  。

(2)D所属的物质类型是  (填字母)

A.氧化物B.酸C.碱D.盐

(3)写出与G物质元素种类相同的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4)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⑤的化学方程式:

  。

2、推断题的解题步骤

1、审题

认真审读原题,弄清文意和图意,充分运用题目中所给信息,反复推敲。

2.分析

抓住关键,找准解题的突破口,并从突破口出发,先推断出一种或几种物质,再据此推断其他物质。

推断过程中要联系信息及所学知识,应用逆向思维、发散收敛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

有时要敢于猜想,然后运用相关知识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3.解答

根据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

有图或框架的试题,要把已推断出的物质及时标注在图的相应位置上,便于分析和检查。

4.检验

得出结论后要验证。

其方法是将所得答案放回原题中检验,若完全符合,则说明答案正确;若出现不符,则说明答案有误,需要另行思考,推出正确答案。

三、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l.从物质用途着手

4:

(2012•昭通)如图中A、B、C、D为初中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其中“﹣”表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B、C中都有两种相同的元素,其中一种为金属元素,另一种为非金属元素,D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

(1)推断A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D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 。

(2)反应“B﹣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2.从物质组成和性质着手

5:

(2013•昭通)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

①若乙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

甲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若乙是一种还原性气体,则甲是_______(填化学式)。

3.从化学反应特征着手(包括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反应现象、生成物状态等)

6:

(2011·普洱)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KNO3、Na2CO3、CuO、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

(2)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

(3)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4)写出实验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从特殊的转化关系着手

7:

(2014·曲靖模拟)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可能含有。

(2)写出①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3)写出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基础实验及实验探究题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

a;b.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

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1:

(2014·云南)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

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

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

NaOH猜想二:

NaOH、Ca(OH)2

猜想三:

NaOH、Na2CO3猜想四:

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实验验证】

实    验

现 象

结 论

实验一:

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①若向NH4Cl的浓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2:

(2013·包头市)小明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完毕后,对废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明同学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小明同学取少量废液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后,酚酞不变色。

于是小明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明同学的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

(1)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要想处理废液只得到氯化钙溶液,你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以上探究,如果该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交流与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

2.有关物质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探究

1:

(2013•昆明)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

2:

(2013·锦州市)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

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

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

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

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

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

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

3.有关物质变质问题的探究

“变质”是指物质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如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发生反应而生成其他物质的现象,如食品变质、药品变质等。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固体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在实验室中保存不当时,极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因此有关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自然成为历年探究题中的高频考点。

1:

(2013·红河)化学兴趣小组在进行酸、铖、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了一瓶氧氧化钠溶液未盖瓶塞,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同学对这瓶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若变质,变质程度如何?

【查阅资料】a.氧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b.氯化钡溶液呈中性,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两者能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BaCl2十Na2CO3=BaCO3↓+2NaCl

【作出猜想】猜想一:

该溶液没有变质,溶质是NaOH

猜想二:

该溶液完全变质,溶质是Na2CO3

猜想三:

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是。

【实验验证】

(1)为验证该溶液是否变质,小车和小华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小车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于是得出“该溶液没有变质”的结论。

②小华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

得出“该溶液已变质”的结论。

你认为的结论正确。

(2)为验证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小丽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少许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猜想三(填‘‘成立’’或“不成立”)。

如果将氯化钡溶液换

成氢氧化钡溶液,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原因是。

【交流反思】氧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因此,氢氧化钠应保存。

专题四:

图像判断题的求解策略

1:

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

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X是()

A.水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D.稀盐酸

三、中考试题类型

l.溶解度曲线型

1:

(2013•曲靖)右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大于N的溶解度

B.N的不饱和溶液由t2℃降低至t1℃时,变成饱和溶液

C.阴影部分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括曲线上的点)是M

的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D.t2℃时,两物质各10克分别加水至恰好溶解,所得

饱和溶液质量是M小于N

2:

(2012•红河州)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升高而 _______ ;在t2℃时,

A的溶解度 ____B的溶解度(填“>”、“<”或“=”).

(2)将一杯接近饱和的A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___ 。

(1)若t2℃时A、B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两种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A  B(填“>”、“<”或“=”)。

2.金属与酸反应型

1:

(2010·曲靖)将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

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合理的是()

A.曲线a、b分别表示铁、锌的反应曲线

B.锌和铁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铁、硫酸均反应完,锌有剩余

D.锌、硫酸均反应完,铁有剩余

2:

(2013•曲靖)将等质量的Mg、Al、Fe分别放入三份浓度(即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

盐酸中,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铝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一定过量,铝、铁可能反应完

D.镁和铁一定过量,铝可能反应完

3.酸、碱、盐反应型

1:

(2013·曲靖)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缸

中有大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

他们取一定量废液缸中的上层清液于烧杯中,并逐滴加

入Na2CO3溶液至过量,同时记录了滴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