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65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docx

五年级语文下6单元

五年级下册语文

 

教案

 

备课教师:

 

21、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诗歌意思。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毛泽东同志吗?

你都知道哪些有关他的事迹?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对课文学习来走近他、了解他、感受他那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吧!

二、放手阅读,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课文

A、各自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B、请同桌互相读读、听听,纠正读错的字音。

试着解答一下对方不懂的问题

C、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2、指名学生逐句朗读诗歌(七律:

七言律诗,每两句为一联)

理解词语的意思:

逶迤:

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

气势雄伟的样子。

五岭:

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长征: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3、你都知道哪些有关长征的事?

学生介绍有关长征的历史事实。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

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一个省,行程25000余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三、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是一首七言诗。

所谓的七言诗就是七言八句。

言,就是字,每行有七个字,一共有八句话。

就是七律。

七律诗中间四句两两相对应,而且朗读的时候还有和谐的韵律与鲜明的节奏。

2、通过同学的介绍,我们知道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那么,现在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体会舒适的韵律与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3、教师小结:

这首诗一共有八句话,每两句子为一联,分别被称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4、读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标画在书上,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四、指导朗读《长征》

五、布置作业

1、思考每句诗的意思。

2、把不理解的地方标画在书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诗题

2、“七律”代表什么?

“长征”呢?

3、检查,个别朗读全诗

二、细读鉴赏,领略诗境

1、教师朗读,学生思考:

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长征图”?

2、小组讨论

3、交流:

l腾越五岭图

l疾跨乌蒙山

l巧渡金沙江

l飞夺泸定桥

l喜踏岷山雪

4、在这几幅图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幅图?

读读说说自己欣赏的“图画”;还可以结合自己收集的课外资料讲一讲自己欣赏的理由。

5、学生自学,在诗歌的精华处圈圈画画

6、全班交流:

谈自己欣赏的图图。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A、“腾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

(1)出示: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想象这五岭、这乌蒙是什么样的山呢?

红军在翻越这些山的时候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3)这“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为什么像“起伏的微波细浪”、“滚动的小小泥丸”呢?

那该怎么读呢?

(体会诗句反衬红军的英雄气概,突出红军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

(4)再带着对红军崇敬的心情读一读。

B、“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1)出示: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2)补充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回忆《飞夺泸定桥》等课文,感受长征途中的险恶。

(3)感受自然环境的险恶和与敌人战斗的激烈,体会红军的无畏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4)从这九死一生、背水一战、急流险滩、枪林弹雨、嘹亮号角、奋不顾身的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能把它读出来吗?

C、“喜踏岷山雪”

(1)出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翻越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

读一读。

(3)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这一切怎么不令红军欣喜若狂、兴奋不已呢?

让我们把红军的这种胜利之喜、这种万丈豪情通过声音读出来吧!

4、加深理解,回归全文。

A、红军长征仅仅遇到了这五个困难吗?

(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可以体会到,在这25000里的长征路上,英勇的红军战士要走过万水千山,要红历过千难万险。

B那毛主席为什么只写了五幅“征难图”?

(它是由几幅画构成的包容天地、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包含了红军长征途中所有的艰难困苦,只是这些太多,说不完、道不尽,诗只选几个典型的画面作艺术概括。

三、播放歌曲,提升情感。

1、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

2、播放歌曲

四、朗读背诵,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2、课后收集毛泽东主席的诗词,感受其诗词的风格。

板书设计:

20、七律长征

腾越五岭图

疾跨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英雄气概

飞夺泸定桥乐观精神

喜踏岷山雪

22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教学时间 三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

板书课题: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2、简介彭德怀。

3、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二、自读课文:

1、自学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③思考揭题时所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

(2)指名回答彭德怀和大黑骡子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事?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业

1.练渎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教时

一、默读课文,思考:

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它杀掉?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出: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土,为了让更多的战士走出草地,他才杀了牲口。

二、再读课文:

1、用“——”画出表现彭德怀爱骡子的语句,

用“══”画出表现彭德怀爱战士的语句。

2.同座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

  

(1)学生读表现彭德怀爱骡子的语句。

  

(2)彭德怀是个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待大黑骡子却是如此深情,让我们再好好地体会体会。

  (3)投影映示其中的几个句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

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

“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

”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①读了这段话,你们有何感觉?

  ②彭德怀为什么这样爱大黑骡子呢?

  ③指导朗读。

  出示:

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①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

你认为可以补充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想象彭德怀的内心活动、神情,体会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

  ②指导朗读。

  出示:

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

“我吃不下,端开!

  ①彭德怀为什么吃不下肉汤?

你有这方面的切身体会吗?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的体验中去将心比心,体会彭德怀内心的痛。

  ②指导朗读。

  (4)学生读能表现彭德怀更爱战士的语句。

  ①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②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

(理解“燃眉之急”)

  ③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

  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4、分角色朗读2-20自然段。

  

(1)同座练读。

  

(2)指名读,评价(要读出彭德怀爱骡子但更爱战士的心理)

  三、谈谈你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四、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第三教时

  一、复习

  分角色朗渎课文。

  二、指导造句

  1.找出“艰苦”“燃眉之急”这两个词所在的句子

  2.讨论:

  “艰苦”可以与哪些词语搭配?

(岁月,环境……)

  你觉得什么情况才可以称为“燃眉之急”?

你碰到过“燃眉之

  急”的时候吗?

  3.同座讨论造句。

  4.指名造句、评价。

  三、总结课文:

  在这篇课文中你学到什么?

  四、实践活动:

  讲述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五、作业:

  1、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小练笔:

写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23、大江保卫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5节。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用“闪烁”、“惊心动魄”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了解学情

1、又对解放军的认识谈起。

2、揭题。

读,说说读题后想到了些什么?

读文后知道了些什么?

3、教师口头渲染大江保卫战的过程。

二、读文,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注意停顿。

听得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她)读的怎样?

(教师伺机正音,同学评议。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1)、指读,请同学说说注意点。

(2)、读音:

鏖(ao)铮(zheng)字形:

铮、筝、挣、睁凌、陵、棱鳞、磷、嶙

(3)、描红。

(4)、理解“闪烁”、“惊心动魄”,并指导造句。

()闪烁,()场面使你惊心动魄。

三、读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读课文,要求简单用一个词概括自然段段意。

2、讨论,板书:

1、大江告急,打响保卫战。

2、保卫大堤(大堤抢险)。

3、面对洪水显英雄本色。

4、黄晓文把丁带伤扛麻包。

5、抢救群众。

6、大江永远铭记。

3、围绕题目,用重点段突破法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1):

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

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

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4、简单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四、小结、作业。

(一)、抄词,用带点词造句。

(二)、根据分好的段落,概括段意。

(不允许抄课课通。

(三)、熟读课文,进一步批注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

1、听写词语。

2、语言过渡。

二、学习第一段。

1、自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2、讨论,指导读书。

读出“万分危急”、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三、学习第二段

1、自读,思考:

这一部分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2、学习事迹一:

大堤抢险

(1)指名朗读。

看看面对大堤险情,子弟兵们是如何说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

(2)讨论,指读,评价,再读。

(3)如果你站在堤旁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4)师引读。

3、学习事迹之二:

铁汉本色

(1)自读,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们介绍黄晓文的事迹。

(2)理解“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

”说说这句话含义。

(3)指导朗读。

4、学习事迹之三:

勇救群众

(1)自读,说说每句写了什么?

(2)指导朗读,读中理解。

①“飞向……习向……飞向……”②“……”(省略号的作用)③“哪里……就……;哪里……就……”④“看到……看到……就像看到……”

(3)轮读、齐读。

(4)背诵。

5、教师语言小结。

四、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这段话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五、小结、作业。

1、小结。

(1)写作方法:

点面结合的方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写出人物特点;排比句的运用。

(2)小结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2、作业。

(三)摘抄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简单写写感受。

(四)、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背诵第5自然段。

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

习作6

习作目标

⒈训练学生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提高学生写人的能力;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2、继续锻炼、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

指导过程

一、导入语

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人:

父母、同学、老师……通过书刊、电视等也了解了很多人:

革命前辈、英雄模范、时代精英…在这些人中,相信大家一定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一个人,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他(她)吧。

只要大家好好听,用心想,认真写,说不定你写的作文还能上报呢。

⒉指名若干学生汇报。

⒊教师小结:

听得出来,大家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他(她)们不仅仅是我们身边的同学、老师、朋友、亲人……还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体育健将、影视名人等。

[话题切入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但也不要拘泥于身边的人,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话可说,为下面学生进一步说做好铺垫。

]

二、说说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

(一)导语:

前两天,就让同学们预习了本次习作要求,大家都作了相应的准备。

下面就把你喜欢或崇拜的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提出说的要求:

1、想好要介绍的人有什么特点,他(她)的哪些方面表现出了这些特点,他(她)长什么样?

说话有趣吗?

有没有在说话、做事方面和他人不一样的地方等等。

2、重点讲清你为什么喜欢或者崇拜他(她),他(她)的哪件事你喜欢或者崇拜?

你崇拜他(她)什么?

3、谁都可以,只要是你喜欢或者崇拜的人都行。

(三)、练习说。

1、先想后说。

2、先四人小组练习说,然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班内比赛。

3、进行班内比赛,一人说,其余评分。

4、师出示评分标准:

(满分5分)

a:

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给人印象深刻。

(1分)

b:

能把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几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

(2分)

c:

事例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

(1分)。

d:

能按顺序、有条理、较流畅地介绍清楚。

(1分)

5、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给以相应评判。

6、选出本次说人物的冠军。

[在此环节中,要尽力引导学生将思路打开,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宽选材思路,使写作内容走向开放.其次要把握学生的发言,在文章的详略安排、内容的择取等方面给予一些精要的提示,这也是安排比赛环节的初衷,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少走弯路。

]

三、根据所说,打草成文。

(一)、师相机点拨。

a)导语:

把我们喜欢或崇拜的人介绍给大家是一件多么让人愉悦和满足的事情啊!

大家拿起笔来,把你心中最喜欢或者最崇拜的他(她)写下来吧!

b)请大家对照评分标准写好本文。

(二)、生列提纲,师巡视。

及时给予个别辅导。

四、修改习作交流评议

1、反复朗读细心修改

⑴、自主修改。

有一句话叫:

“文不厌改。

”这就是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这篇作文认真地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的内容加上去,需要删除的地方划掉。

⑵、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

2、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⑴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好?

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⑵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⑶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四渡赤水出奇兵》《清平乐六盘山》,并会背诵。

2、能理解诗意,并从诗词中体会红军长征途中面对艰难险阻所表现出来的自信乐观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通过回忆自己影响最深的影视剧,能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其剧情故事,对剧中人物谈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对他人的观点也能进行准确的点评或补充。

教学过程:

一、语文与生活

1、前不久我们学了一首《七律长征》,都会背诵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其实一些革命领袖和许多文人写了大量关于红军长征的诗歌,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被人们广为传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长征组歌》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吧。

2、播放歌曲《四度出水出奇兵》,学生欣赏。

3、听完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歌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畅所欲言)

4、这首诗歌描写的是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

(教师简介四渡赤水的经过)

5、让我们去细细的品味这首诗歌,去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1)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2)个别读、齐读。

(3)自由质疑,小组讨论,集体解决。

(4)渗透补充,理解诗意。

6、诵读比赛。

7、资料:

肖华将军与《长征组歌》

二、诵读与积累

1、自由朗读诗歌,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2、理解诗意。

(1)字词。

(2)诗意。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

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里。

六盘山上雄风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缨之武器紧握在手中,哪一天才能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3、有感情朗读,试着背诵。

三、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

(1)大家喜欢看电影、电视剧吗?

都看过哪些?

(学生交流)看了这么多,那么你对哪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最感兴趣呢,它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议一议、评一评我们印象最深的影视剧。

(2)学生会议一部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影视剧。

(3)你对什么感兴趣,你就可以发表你的观点,比如评评剧中的人物,说说剧情和故事,模仿剧中人物的经典台词等等。

留心听别人的发言。

2、分组评说。

(1)你最爱看的、给你印象最深的那部影视剧究竟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

或许大家可以从其中一个角度去思考。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3)同学之间互提建议。

(4)分组练说。

3、上台交流。

(1)每个小组织派代表上台评说。

提示:

A、上台讲时要注意自己的神态大方自然,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

B、其他同学要注意留心听别人发言,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为了更好的与别人交流。

(2)师生评议。

4、反馈,小结。

作业布置

把给你印象最深的那部影视剧的评论写下来,也可以记录别人的评议,或者把这次影视剧评说的活动写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