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811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docx

五年级三生教育教案

仁和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余开勇

(第一单元生命)

课题

第一课、我们的成长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方法

小组和作学习

教学准备

了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的姓名和出生地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科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得到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角色体验和思考,以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对父母的感恩,对人生的憧憬。

教学重难点:

 

重 点了解新生命孕育与诞生的过程,正确面对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和特点。

懂得每

个阶段成长的重要性,以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对父母的感恩。

难 点:

受精过程的理解,怎样引导学生体验内心情感,珍爱生命。

 一、谈话导入观看视频

我们常常惊叹于小蝌蚪变成大青蛙的奇妙,其实我们人类孕育一个新的生命也是充满了奥妙,今天我们就来作一次科学探索吧。

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

(学生自由发言,正确引导)

关于我从哪里来,在科学家眼里,就是你爸爸的一粒种子在妈妈的土壤里发了芽,然后长成了你这朵生命的花。

”这一粒种子在十个月中会有着不同的变化。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你在妈妈肚子里形成的过程。

(边看边解说)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颗奇妙的生命延续之种,但男生一半,女生一半。

爸爸的种子叫精子,妈妈的种子叫卵子。

当我们长大以后寻找到自己最爱的人时,愿意将体内的精子与卵子结合。

它们结合后就在妈妈的肚子里找一个温暖的家居住下来。

这个地方就叫“子宫”。

子宫壁上有一层膜叫胎盘,胎盘上有一根脐带,一端连着妈妈,一端连着小宝宝。

(孩子们可以摸摸自己的肚脐眼,这就是你的脐带,曾经和妈妈连在一起的地方)别小看这小小的脐带,它用处可大了。

用来帮助你吸收营养和排出身体里的废料。

你瞧!

这是你们半个月大的样子。

这是一个月时候的样子,就这样,小宝宝一天天的长大了,这是你们三个月大的样子,这是你们九个月时候的样子,通过脐带妈妈把自己身体内的营养不断送给你们,你们越长越大。

当子宫里装不下你们时,你们想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在医生的帮助下你们就出生了。

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了吧。

看望之后有什么感受?

二、角色体验感知艰辛

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常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们想象一下,妈妈在孕育我们时是多么的不容易。

今天,就让我们来做一个体验,“做2分钟妈妈”感受妈妈的的辛苦。

同学们的书包大约十几斤,和妈妈怀孕时增加的体重差不多,我们就把书包当作妈妈怀孕时的你,放在前面,一起跟老师来做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

注意体会做动作时的感受,还要保护好你的宝宝!

   1. 学生根据感受谈体会。

   2.我们刚才仅仅做了2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2分钟?

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

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

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妈妈听吧!

那就大声地说出来。

三、分享照片  感受变化

1.妈妈听了你们的话语会很开心,但最令父母们幸福的应该是看到你们一天天健康快乐

的成长。

课前,老师请大家准备几张能反应你们成长变化的照片,请把照片分别贴在相应的区域后与大家分享你成长的趣事。

(同学贴照片在纸板上)

2.刚才几个同学的介绍非常有趣,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是如何从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现在活泼懂事的少年。

3.游戏:

猜猜他(她)是谁?

婴儿照、幼儿照、少儿照,

这是咱们班三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你猜猜他是谁?

被猜中者上台。

4.比较成长变化。

这些同学与小时候相比有什么变化?

高了吗?

大了吗?

5.现在的你们就像一棵棵小松树正茁壮成长,不知不觉中,你们的身体经历着一系

列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到了五六年级,变化就更大了。

请同学默读书上的“资料导读”。

和小丽同学有同感的同学,请举一下手。

(课件)

6.其实,同学们身体的发育变化意味着我们在成长,成长带给我们惊喜,我们要细心保护自己,正确地接受变化,不要害羞。

7.我们知道大自然将人类分为男性、女性,那么男女一定有着区别,你知道男孩与女孩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请默读第三页淡绿色方框里的内容。

(课件)

8.谁知道青春期指什么?

(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青少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9.完成练习:

男生青春期的变化:

声音变得(低沉),肌肉变得(粗壮),脸上长出(胡须 ), 出现(遗精)现象。

女生青春期的变化:

(臀部)变大,阴部、腋下逐渐长出浓密的(阴毛)、(腋毛),(乳房 )变大,出现(月经  )。

10.对照男女生的变化,请把你的变化写在秘密卡上,老师帮你保管,等毕业时再给你。

11.面对我们生理、心理上的变化,请大家不要恐慌,这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规律。

随着我们的进一步成长,将来我们也会变成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请大家看第4页的家族树。

四、建家族树 拓展意义

1.   指明读题,完成填空。

2.   课件展示学生填的家族树。

3.   以上这些人都是你的亲人,他们有的已过世,有的还健在。

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则,

也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

人生就是这样变化,不断地有人出生,有人离去。

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我们一定要活得有意义,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绚丽多彩。

   4.例举历史名人的功绩,如祖冲之、华佗、扁鹊、张衡……,引出生命的意义:

虽然我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4.   请列举你知道的伟人,他们是怎样在有限的生命中留下伟大的功绩。

五、全面总结 珍惜生命

今天,我们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感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来到这世上是多么的幸运而不容易。

面对成长变化,我们有了更多的思索。

我们每个人的出生不仅承载着一个家庭许多人的期望,还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憧憬。

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让生命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谱写出灿烂的人生篇章。

板书设计:

我们的成长

孕育生命

身心变化

不能延长长度

生命意义                   珍爱生命

仁和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课题

第二课、尊重你我他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方法

小组和作学习

教学准备

搜集关于尊重生命的故事、名人名言或自己的感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能够做到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2、通过活动实践,激发情感,升华认识,树立尊重的意识,改变自己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命教育,难点如何做到尊重生命

一、创设情境,认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

1、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唱一段歌曲。

(播放课件)

2、师:

知道这首歌曲是为了什么而创作的吗?

3、学生回答。

4、师:

同学们说的对,是因为汶川大地震而创作的歌曲。

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教材第6页的资料。

(出示课件)

5、观看图片。

6、师:

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请3—4名学生回答。

7、教师小结:

天灾是我们人类目前还无法避免的,但是在遇到灾难时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那就是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不轻易地放弃,珍惜尊重自己的生命。

8、板书:

尊重自己的生命。

二、提出问题,呈现案例,对比引发学生思索

1、师: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教材内容的第二部分。

板书:

尊重他人的生命。

2、同学们自由阅读资料导读。

3、教师提问:

假如你是李军,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你会怎样做?

4、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5、完成教材内容第7页的分析讨论。

6、呈现案例(出示课件)

案例1  上海某中学高三学生,因妒忌同学成绩比自己好对其连刺六刀,将其杀死

案例2  几句口角引发一场血案,某学校4名在校生将一男子连捅数刀,致其死亡。

7、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感想。

8、教师提问:

我们应该如何尊重生命?

(出示课件)

9、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10、教师点评并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我们拥有生命,就什么都可以争取。

☆尊重生命就是好好活着,照顾好家人照顾好自己。

☆尊重生命就是爱自己,爱别人,永不放弃。

☆尊重生命就是爱每一个人,能给其他人一点对于生活的鼓励。

☆尊重生命就是热爱工作和生活,不断学习与成长。

☆尊重生命就是接受现实,尽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11、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三、活动表演,体验尊重劳动的成果

1、师:

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不仅要尊重他人的生命,还体现在尊重他人的劳动上。

接下来我们学习教材内容的最后一部分板书:

尊重他人的劳动。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本第8页的资料导读。

读完以后分析讨论彤彤为什么会羞愧的离开了花园?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3、四人一组根据活动体验进行表演。

(学生练习)

4、同学上台表演。

5、教师点评。

6、同桌之间共同完成感悟与评价的活动。

四、感情升华,进行庄严宣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有意义的一课,尊重你我他。

为了加深同学印象,体现对生命的尊重,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对生命进行庄严宣誓:

我宣誓,对于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我没有任何理由与权力去浪费它,糟蹋它,残害它,更没有权力去结束它!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要坚强地保护它,维护它,珍爱它!

宣誓人:

***

板书设计:

二、尊重你我他

自己的生命

尊重           他人的生命   幸福生活

劳动的成果

仁和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课题

第三课、我们在一起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方法

小组和作学习

教学准备

报纸和胶带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合作的重要性,让同学们理解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当他融入集体之中,个人的创造潜力才能得到发展。

2、通过合作让同学们形成班级凝聚力。

让同学们懂得班级的每件事情与同学都是息息相关的,通过合作,增强班级凝聚力。

教学重难点:

认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开始产生竞争的心理,这就必然会影响到与他人的合作。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懂得合作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一、谈话导入 

今天咱们上的课叫做:

“我们在一起”!

 二、学会简单、正确的自我介绍,学会如何与陌生人初次交谈建议用语:

小朋友们平时都和谁在一起啊?

举手说。

大家上学以后,每天除了睡觉的时间,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多啊?

那大家都认识身边的同学吗?

谁能叫出班里5个同学的名字,举手!

可是,还有很多同学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对不对?

那我们怎么让陌生人认

识自己呢?

    ——自我介绍,介绍什么(姓名、年龄、爱好、几年级几班)。

如果我们遇到某个小朋友,很想和他交朋友,可是我们又不认识他怎么办?

好!

下面我请一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家和他交朋友,先问他叫什么名字,再问他几岁,最后问他最喜欢什么颜色。

下面,每个人站起来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可以说老师没说过的内容,比如最喜欢上什么课,最喜欢吃什么。

老师看谁的自我介绍和别人的不一样,最特别。

每个小朋友说完之后,大家要一起说:

“***,很高兴认识你!

我们和你在一起!

”(拍手)

 三、练习基本社交用语:

游戏“洗衣机”

    活动指导:

学生们手拉手站成里外两个圈,大家拉好后开始喊:

洗衣机、洗洗洗;我和你、在一起!

里圈的同学先说,你好!

你好!

我叫:

***我最喜欢的颜色是(也可以说自己其他的特征,最好能一下子让别人记住自己)。

里圈和外圈相对的同学互相进行自我介绍。

在活动中让大家尽量多的记住其他人。

看谁记得最多。

建议用语:

你记住了多少同学的名字啊?

那你知道他喜欢什么颜色吗?

那你还记住其他人了吗?

他有什么特点让你印象最深刻呢?

  四、休息

    活动指导:

小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活动一段时间后要让他们紧张的大脑放松一下,同时使活跃的氛围得以缓解,以保证后面活动的效果。

这时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闭目养神充分放松。

   五、让学生体验找寻和建立新团体的过程:

分组

活动指导:

将事先准备好的5组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卡片,让学生们按自己的喜好任选一张,然后持有相同样式卡片的同学结成一组,组成一个新团体。

并为自己所在的团体取个名字。

 六、个体实现在小团体中的互动:

“齐搭合力塔”

    活动指导:

派发给每一小组同样数量的报纸和胶带,指导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报纸和胶带搭建一座高塔,看哪个小组的塔又高又牢固;结合实际情况让学生们谈谈在搭“合力塔”的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建议用语:

你说说在搭塔的过程中你都主要负责什么?

完成的情况怎么样?

你和组里其他人的配合好不好?

最后“合力塔”被大家建起来你高不高兴?

如果是你一个人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搭起来?

大家成功的齐搭合力塔,是不是应该感谢小组里的每一个人?

 七、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体验式拍手”

    活动指导:

带领全体学生分别尝试用左手和右手各一个手指敲击、各两个手指敲击、各三个手指敲击、各四个手指敲击,最后用两个手掌相互敲击,通过击掌声音大小的变化让孩子们体会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建议用语:

你们说,是一个手指敲击的声音大,还是整个手掌敲击的声音大啊?

那你们说,一个人的力量大还是很多人在一起的力量大呀?

我们在一起,就像一家人,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不要团结友爱啊?

不要互相帮助?

好!

最后把掌声送给你们自己!

仁和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课题

第四课、谢谢你的爱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方法

小组和作学习

教学准备

 歌曲《母亲》、录音机

教学目标:

1、感受父母长辈给予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心,感受亲情。

2、赞美家庭中的亲情,从亲情故事中感受爱。

3、学习照顾、体贴、理解父母长辈,感谢父母,回报父母。

教学重难点:

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一、感悟亲情,引入主题

1、欣赏歌曲《母亲》。

(课件播放)

师:

首先,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母亲》,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2、谈听完歌曲的想法和感受。

师:

听了这首歌曲,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3、小结并板书:

师小结:

是啊,正如歌中所唱到的那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一个家,他们关心我们,疼爱我们,永远对我们有一颗无私的爱心。

(板书心)

(点评:

音乐有语言不及的功效,在教学中音乐的运用能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

课伊始,当歌曲《母亲》缓缓地播放出来,学生在音乐中感悟亲情,自然生动地引入了主题。

二、感受疼爱,激发情感

1、播放课件,出示母子帐单,学生谈感受。

师:

爸爸妈妈在我们的成长中付出了很多很多,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看一份母子的帐单。

(出示母子帐单)

师:

看了这两份帐单,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生自由回答。

2、师总结并板书:

父母关爱无私。

师小结:

是啊,黄金是有价的,亲情是无价的;珍珠是有价的,母爱是无价的。

亲情是人间无价的珍宝,父母的关爱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的关爱是无私、博大而不求回报的。

(板书:

父母关爱无私)

3、小组交流,讲亲情小故事。

师:

父母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用无尽的辛劳换来我们的健康成长,用宽广的胸怀引导我们成人成才。

那么,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许多亲情小故事吧!

同学们愿意讲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吗?

生:

愿意。

师:

首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让小伙伴们来分享你的幸福和快乐。

4、集体交流。

师:

老师发现,我们每个小组里的同学都滔滔不绝的,好象有说不完的亲情小故事。

下面,请我们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来讲给我们大家听一听,让全班同学都来分享你们的快乐吧!

5、课件播放课本中的故事录音,学生谈感受。

师:

老师刚才注意到了,同学们在讲这些亲情小故事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些亲情小故事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我们自己。

瞧!

有两个小伙伴也忍不住了,他们也来给我们讲讲他们的亲情小故事。

(播放故事录音)

6、师小结。

师:

是的,无言是爱,唠叨也是爱;慈祥是爱,严厉也是爱。

父母的爱,倾注在每时每刻。

如果说母爱是伞,我们就是伞下幸福的小苗,如果说父爱是山,我们就是山上挺拔的小树,在父爱、母爱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那么,就让我们用最美的语言、最甜的歌声来赞美我们的父母吧!

(点评:

教学活动的内容既要依据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的居多,很少会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本环节通过两份账单的对比,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爱是无私、博大而不求回报的。

随后,教师循序渐进,巧妙引导学生讲诉亲情小故事,把学生带入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之中。

加上背景音乐的巧妙渲染,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富有感染力,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

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之后,学生对父母的感谢发自肺腑。

最后,教师通过《无言的爸爸》、《唠叨的妈妈》两个故事,让学生明白爱是有多种方式的,不管是无言还是唠叨都是爱。

三、赞美亲情,升华情感

1、学生自由选择方式赞美父母(一句话、一首诗、一句歌词等)

2、学生齐读《游子吟》,送给天下所有的父母。

(课件播放)

师:

听了同学们对父母的赞美,老师也想到了一首诗,把它送给我们天下所有的父母。

(播放《游子吟》)

3、师小结。

师小结:

我们的成长中饱含着父母辛勤的养育,他们脸上的道道皱纹,头上的缕缕白发,无不诉说着为我们辛勤奔波、呕心沥血的点点滴滴。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来回报父母的疼爱呢?

(点评: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去说,用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本环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赞美父母的方式以及朗诵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学生以此来升华和释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回报之心。

四、学会感恩,孝敬父母

1、学生说说回报父母的方式。

2、师小结并板书:

子女感恩有行。

师:

刚才听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发现,我们有的同学已经有了孝敬父母的准备,有的同学已经有了感谢父母的行动。

对!

行动起来,用我们灵巧的双手和一颗真诚的心,做一份最能表达我们心意的礼物吧!

(板书:

子女感恩有行)

3、制作小礼物送给父母。

4、学生交流,展示小礼物。

师:

老师看到同学们做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礼物,真为你们的父母感到高兴。

那么,哪些同学愿意把你们的小礼物拿上来让我们大家来分享一下,或者让我们也来听听你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呢?

生争先恐后上台展示。

(点评:

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体验感悟的载体,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

在学生情感得到充分激发之后,通过制作小礼物活动,让学生用笔画、用纸折、用诗歌、用书信等不同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再次获得深化体验,把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引向具体行动上。

五、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师总结: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也在关心着我们。

学校里,有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生活中,有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叔叔、阿姨们的辛勤劳动保障着我们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们不仅对父母要感恩,还要对老师、同学,对我们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补充课题: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

最后,让我们唱响《感恩的心》,把你们的礼物带回家送给你们的父母吧!

仁和小学五年级下册劳动技术教案

(第二单元生存)

课题

第五课编织金色的梦

课时

一课时

教学

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编织梦想》音乐CD

教学目标:

1、体验个体发展和团队成长的默契合作,从而体会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动人。

2、感受和体验音乐的优美、舒缓、大气,并运用丝带展开联想,多方面表现音乐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

通过个人表现到二人合作表现再到集体合作造型表现,步步深入地感受自我发展和团队成长之间默契的合作,体会生活的美好。

一、倾听音乐,初步用身体动作和语言表现音乐的情绪

1.我是天使妈妈,你们是我的小天使。

现在妈妈请小天使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

教师和学生围坐成半圆,在舒缓、柔美的音乐声中微微地摇晃身体。

在音乐的高潮处,教师带领学生起身在原地随音乐用舒展、优美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

音乐结束处,教师和学生各自摆一个动作造型,定格片刻。

(无论是倾听音乐还是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教师都陶醉其中。

确实,只有当教师充分享受音乐时,学生才有可能被感染。

2.小天使们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

生:

很甜。

生:

很想睡觉。

生:

感觉有一个小姑娘在采花。

生:

非常温柔。

师:

非常温柔的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

很想做梦。

二、进一步感受

1.教师引导学生用一根丝带来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①妈妈也很想做梦。

我梦见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天空,彩虹仙女把丝带借给了我们,请我们用彩虹丝带跟着音乐来舞蹈。

现在请小天使们轻轻地选一根自己最喜欢的丝带。

②请小天使们跟着妈妈一起做。

学生模仿教师用左手捏住丝带一头,然后随音乐用右手轻轻地、慢慢地拉动丝带,以拉出的丝带长度表现音乐旋律的长度。

在音乐的高潮处,学生与教师起身在原地舒缓地挥舞丝带。

音乐结束处,全体造型定格。

③用丝带表现音乐跟不用丝带表现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

有了丝带,就可以用手拉丝带了。

学生:

有丝带的时候感觉很美。

学生:

很漂亮。

师:

有丝带时很漂亮。

你能说说怎么漂亮吗?

学生:

眼前像有一道彩虹。

师:

那彩虹是怎么样的?

学生:

五颜六色的。

师:

有了丝带以后,颜色变多了,好像彩虹一样,很漂亮,对吗?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追问就是其中的一种。

此处,教师对学生的两次追问很有必要,其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两根丝带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①现在天使妈妈想请小天使把一根丝带变成两根丝带。

教师邀请一学生面对面站立,两人将两根丝带拉成平行状。

②请你们找一个伙伴面对面站好。

把一根丝带变成两根丝带。

③现在请小天使学天使妈妈,用手拉住丝带上的小木棒,然后一.圈、两圈,钩住,再把丝带拉直。

教师示范将丝带绕在双手食指上并固定住,以免在拉动过程中丝带滑落。

学生模仿,教师检查。

(此处,教师采用了分步讲解的方式.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检查、边反馈,简短而明确的教学语言有效地降低了学生理解、记忆与反应的负担。

④现在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做动作。

音乐前奏处:

全体蹲下,安静等待。

第一段音乐:

学生两两合作,随音乐轻柔舒缓地不断变化两根丝带的空间位置:

举起一根丝带,举起另一根丝带,同时举起两根丝带,举起丝带,缓缓起身,放下丝带,轻轻蹲下……

第二段音乐(音乐高潮处):

学生两两合作,按乐句做出以下动作:

慢慢向对方靠近,离开;转圈,将丝带绕在身上;反转圈,松开缠绕在身上的丝带,等等。

音乐结束处:

全体轻轻蹲下,两两合作将一根丝带举起,眼睛注视着举起的丝带,定格。

师(轻轻地拍手鼓励):

小天使真漂亮!

轻轻地坐到妈妈这边来吧。

⑤用两根丝带和小伙伴一起跳舞与用一根丝带跳舞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学生:

两根丝带,可以有波浪。

学生:

两根丝带可以游来游去。

学生:

可以一根高一根矮。

学生:

两根丝带像是好明友。

教师小结并提升幼儿的语言,使其表达的意思更清晰。

3.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用更多的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