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0839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docx

高三政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卷4

双基限时练(三)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年3月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

引起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可能有(  )

①供求影响价格,消费品供不应求 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③人们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④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从而引起价格下降,④错误;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答案 A

2.2013年夏季,由日本培育的方形西瓜受到俄罗斯富人的追捧。

在莫斯科一家连锁商店内,每个日产方形西瓜的价格高达860美元(约合5300元人民币),约是普通西瓜价格的300倍,而其味道与普通西瓜完全相同。

有人认为,天价方形西瓜只能是一种短期现象。

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①高收益会引发效仿,产量增加价格会降低 ②高价格违背价值规律,政府必然要干预 ③人们的好奇心满足后,需求自然会减少 ④两种西瓜价值相同,价格不应差别太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方形西瓜与普通西瓜的巨大价格差会促使方形西瓜产量增加,同时消费者好奇心满足后对方形西瓜的需求会下降,从而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价格下降,①③正确;②④错误,供不应求导致高价并不违反价值规律,政府也未必会对高价进行干预;方形西瓜与普通西瓜的价值不一样,改变西瓜形状会增加其价值量。

答案 C

3.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

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

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B.该商品的价值量

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

解析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的,故选A。

答案 A

4.国家发改委表示,自2013年9月13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受中东局势逐渐缓和等因素影响,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上成品油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的相交点E会向E′方向移动。

下面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  )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依据材料信息,引起国际市场油价震荡下行的原因是成品油供应增多(中东局势逐渐缓和等),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S将向右移动,因此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答案 B

5.下列措施中能起到稳定物价作用的有(  )

①改革流通体制,降低流通成本 ②增加货币发行量,提高居民收入 ③打击囤积居奇,规范市场秩序 ④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规模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①③④都是稳定物价的措施;②错误,增加货币发行量会加剧物价上涨,应排除。

答案 D

6.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职后,为改进工作作风,推出了“八项规定”,使公款消费迅速得到有效遏制。

在这一背景下,某高档白酒的均衡价格由点E移到E′。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P为价格,Q为数量,S、S′为供给曲线,D、D′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 本考查需求影响价格的知识。

解答本题要找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依据材料中“公款消费迅速得到有效遏制”这一信息可知,某高档白酒的需求将会减少,则其价格应该降低,①④反映了该高档白酒的价格升高,故A、D不选;③反映了该高档白酒的价格降低,需求增多,供应量增加,显然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②是对材料信息的正确反映,故选B。

答案 B

7.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

“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

”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解析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价值决定价格,都是供求影响价格,这一点要牢记,所以A、B、C、D四项的前半部分都是正确的。

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可能高于价值也可能低于价值,所以A、D说法错误;从较长时期看,价格等于价值,C错误;价格或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不会无限的上涨或下跌,就是因为价格由价值决定,价格一定要反映价值,B正确;另外,价格除从长期看会等于价值外,也会有偶尔等于价值的情况,所以A中讲“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是错误的。

答案 B

8.假如去年某国生产的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0元,今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比去年提高了20%,同时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50%,单位货币平均流通速度由5次提高到6次,而货币发行量与去年比没有变化。

若不考虑其他条件,今年M商品的价格为(  )

A.90元B.80元

C.100元D.120元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而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由此可知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后,商品的价值量为120÷(1+20%)=100(元)。

根据价格总额和流通速度的变化可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25个单位。

而实际只有1个单位,货币升值了25%,物价将下跌20%,即100元的M商品的价格应该为100×(1-20%)=80(元),故选B。

答案 B

9.2013年某企业生产的甲商品单位价值量为22元,共生产10万件商品,2014年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且货币贬值20%,若其他条件不变,则2014年该企业生产甲商品的价值量、数量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20元、10万件、200万元

B.25元、10万件、250万元

C.20元、13万件、260万元

D.25元、13万件、325万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产量、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及货币贬值的影响。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014年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0%,那么,甲商品的价值量为22÷(1+10%)=20(元)。

又因为2014年货币贬值20%,所以2014年甲商品的价值量为20÷(1-20%)=25(元)。

2014年该企业生产甲商品的数量为10×(1+30%)=13(万件)。

商品的价值总量=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故2014年该企业生产甲商品的价值总量为25×13=325(万元)。

答案 D

10.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这里的“等价交换”(  )

①只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②是指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的交换 ③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实现的

④是指等价交换的次数多于不等价交换的次数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③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规律内容的理解程度。

正确作答的关键是深刻理解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形式,牢记“等价交换是通过价格波动实现的”这一重要观点。

货币产生后,等价交换就是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但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使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符,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但这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相反,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唯一表现形式。

这表明,等价交换只能存在于平均数中,作为一种趋势而贯彻着,所以选C项。

答案 C

11.正常情况下,1千克苹果售价10元,可以交换某品牌饮水杯1只。

某年,冰雹导致苹果大面积减产,此时,1千克苹果售价15元,2千克苹果可以交换该品牌饮水杯3只。

可以这样理解苹果价格的变化(  )

①苹果与饮水杯的交换意味着二者使用价值相等 ②苹果与饮水杯的交换意味着二者耗费了等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自然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决定商品价格 ④冰雹等天气因素对苹果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苹果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与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

进行交换是为了获得对方商品的使用价值。

两个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它们耗费了等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②正确;根据材料中“冰雹”“大面积减产”“售价15元”可知④正确;无法比较不同类型商品的使用价值,①错误。

价格由价值决定,自然条件影响商品供求关系,但不能决定商品价格,③错误。

答案 B

12.一些特殊商品如名人字画、珍贵邮票、古董文物等,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只要人们有购买力就不能控制他们的价格上涨幅度,其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其价格并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这种现象说明价值规律不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③他们的价格上涨不会促使生产扩大和商品供应量增加 ④不能以商品交换中的特殊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作为三三组合型选择题,要善于找到排除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不能以商品交换中的个别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排除④。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看重生活品质,也自然会选择那些口感细腻、安全纯净的“绿色蔬菜”。

但与同类普通蔬菜相比,每千克“绿色蔬菜”的价格要高出一倍多。

虽然价格偏高,但许多消费者对“绿色蔬菜”还是情有独钟。

调查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标有“绿色食品”标志的“绿色蔬菜”受到消费者的格外青睐,销量较平时普遍增加四成以上。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绿色蔬菜”价格偏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

(1)问,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材料的主旨,二是要用经济生活的理论去表述说明,将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

(2)问要从价格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去思考。

答案 

(1)材料说明人们对质优价高的“绿色蔬菜”,情有独钟,这是因为: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人们购买商品都是把商品看作是具有这两个因素的东西来考察的。

②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

(2)①价值决定价格,“绿色蔬菜”价格高,说明其价值量大。

②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③生产“绿色蔬菜”要求高,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大,当然价格就高。

④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往往会促使商品价格升高,由于人们对“绿色蔬菜”情有独钟供不应求,这也是导致“绿色蔬菜”价格偏高的原因。

14.康泉啤酒厂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建厂伊始,厂长就设法筹措资金,购进先进生产设备,到外地聘请科研人员,同时严格生产管理,努力节约成本。

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该厂啤酒迅速成为名牌产品,数年间该厂就从一个几十人的小厂发展为数千人的集团公司。

20世纪90年代以来,啤酒市场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竞争者投资啤酒生产,啤酒供应量在短短数年间翻了数倍,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各厂家都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企业之间在生产效率和质量上的差距基本消失。

这时,各企业纷纷降价,价格大战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卖酒不如卖水的现象。

(1)20世纪80年代,康泉啤酒厂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小厂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集团公司?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什么会出现卖酒不如卖水的现象?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谁率先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谁就能提高产量,获得更多的利润。

如果劳动生产率得到普遍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由价值决定的价格必然降低。

受供求关系影响,由于供过于求,价格也必然下跌。

答案 

(1)康泉啤酒厂率先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啤酒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

由于大多数啤酒厂家没有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啤酒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没变,啤酒仍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

率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康泉啤酒厂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迅速发展为一个集团公司。

(2)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厂家都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劳动生产率得到普遍提高,啤酒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由价值决定的啤酒价格必然降低。

商品价格不仅由价值决定,而且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由于供过于求,啤酒价格也必然下跌。

若啤酒价格跌到其价值以下,便无利可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