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1000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docx

高一语文师评再别康桥

听课内容:

《再别康桥》

执教者:

于春霞

授课班级:

东港三中高二

(2)班

授课时间:

2007年9月15日上午第2节

评课人:

高一语文组全体成员

评课时间:

2007年9月16日

评课地点:

高二语文办公室

参与人员:

高二语文组全体成员

主持:

温长军

记录:

谭世珺

诗性阅读,让语文教学美起来

——评于春霞老师的《再别康桥》一课

温长军:

我们昨天听了于春霞老师的《再别康桥》一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评一下。

在大家发言之前,我先说一点有关诗歌教学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语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语文教学的过程不美,原本很美的文本被反反复复、没完没了地分析解读,直到支离破碎体无完肤,哪还有美感可言?

如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被分解成维生素A几许、维生素B几许,你还会食欲大增吗?

语文是感性的,语文教材中的文学篇目尤其感性,而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却往往过于理性。

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材料可分为文学性和非文学性两类,对于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篇目,所采用的教法理应不同。

对于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类作品,如果也是一味地解读、分析,便难免味同嚼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高中选修教材《现代诗歌阅读》导言中说:

“一直流行一种说法,语文不可教,语文中的文学篇目更不可教,文学篇目中的诗歌尤其不可教!

”这是因为,诗歌是艺术中的艺术,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潮涌,如果也用“机械的填鸭式教育,当然是无法完成诗歌教学的”。

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把人的体悟性的东西(如情绪、情感、想象、直觉)激发出来?

让这些体悟与诗歌的基本构成(如意象、象征、结构、语言、叙事、反讽、视角)发生有机的联系?

单纯的理论讲述是难以达到的,因为诗歌本身非常直感,是气象万千的生命的流动场,过多的理论会把一个神奇的生命抽象成木乃伊。

”诗歌本身是一种集直觉想象、体验为一体的文学形式。

其审美空间更多的是需要读者去体会其诗性的特质,发现更广阔的审美意义。

所谓“诗性阅读”,就是尊重诗歌特质的阅读,尊重诗歌的情感情绪性、想象性、象征性和超现实性。

最可能具有“诗性”的阅读方式是体会、感悟而不是分析阐释。

体会感悟是读者在面对文学作品时忘我的浸入,是不带“思想预设”和“解释企图”的浸没,“解释”显然不是这种阅读方式的手段,更不是目的。

于老师这堂课让我看到诗歌教学的一个方向,觉得受益颇多。

现在请于老师先谈谈她的想法——

于春霞:

徐志摩是一生追求爱、自由、美的浪漫诗人,他的诗作是其个人灵性至真至纯的率真表现,是他内心世界的外化,《再别康桥》更是作者性灵与万物不分巨细的契合,是灵与肉的交融。

读这样的作品,我们只有把全部的生命感觉放开,全身心去体验感悟,用直觉和想象力去捕捉语言在诗歌文本中本身的审美意义。

我决定让《再别康桥》的教学突现“诗性阅读、整体感悟”的特点,抛开逐句逐段的分析阐释,引领学生一步步走近诗人徐志摩——走进他的情感世界,了解他的内心追求,为此,我把课题定为《轻轻地我来了——走近诗人徐志摩》。

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我是这样处理的: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是:

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参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

2、引导学生体味诗中的意象美。

3、当堂背诵全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当我们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本课时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

刚进入高一的学生,阅读的现代诗歌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

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我确立本文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

诗情的领悟。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

我决定从学情出发,采取如下办法:

第一,以诵读为主。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让学生在诵读中从语言层面理解诗歌的内容,用心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体验。

此外,诗歌的语言是独物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因此,诵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个别学生的试读,全体学生的齐读、齐背将穿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堂上力求通过课件的介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

第三,亮点探究法(好词、好句品味)让学生朗读、品味,不做整篇的分析,教师抓住诗中的亮点、关键字句进行推敲、点评。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首先我谈谈我是如何导入课文的。

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

因而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我借用课件展示徐志摩的简要情况导入新课(以图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

课件展示:

1919年徐志摩的照片(简介其曲折的爱情经历)

1924年泰戈尔访华留影

康桥风光、剑桥大学风貌(配上剑桥的优美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对课文有一定的感知,帮助理解诗人的“康桥情结”)

第二步:

诗意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欣赏配乐朗诵《再别康桥》,能让学生从中找出差距。

然后教师范读,并进行诵读指导。

(注意音节、重音、基调)

第三步:

整体感知诗歌离而不伤、别而不愁的格调。

在让学生诵读的基础上谈朗读体会。

自古以来,离别总免不了沉重的愁绪,《再别康桥》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透露出轻快的情调。

为了便于学生准确把握这首诗有几分无奈,又有几分洒脱的基调,我从中国诗词中找了几个写黯然销魂的离别的诗句,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

课件展示:

此地别燕丹,壮士怒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第四步:

把握与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先讲意境和意象的含义(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然后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象美。

让学生自读,思考:

诗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分小组讨论交流))。

课件展示: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意象

再让学生分析这些意象分别融入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进而体会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五步:

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为了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进入诗歌梦幻般的氛围,首先我精心挑选了一系列与诗歌每一小节意境相配的优美图片,让学生根据诗意选画面。

再找个别学生朗读自已最喜欢的一节诗歌,结合图片画面,说出喜欢的理由,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一节的画面美。

老师抓住诗中的亮点,关键词(动作性很强的词、融入强烈情感的词)进行适当的点拨,借此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

第六步:

结合画面,以图引文,引导学生进行齐背。

第七步:

迁移应用。

为了拓展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我布置作业题: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提示:

可从离别对象,诗歌意象,诗歌表现手法、情感等方面比较鉴赏。

最后一个环节,我分别引入了自己和学生的习作,以说明诗歌离我们并不遥远,激发同学读诗写诗的热情,并以此作结:

读这么美的诗是给灵魂洗个澡,会觉得自己的心很干净;当你情感郁积时,不妨把写诗当作一个小小的出口宣泄一下。

此时全场情感达到高潮,执教者、学生与诗歌作者已心相通情交融,诗性阅读的快感早已随着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而产生。

整堂课基本按预想那样完成,自己觉得,在第一个环节中,读的基本可以,但是,对作者情感的变化的展示进行的过于快,这当然是为了赶时间,但是却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思维的时间与空间给压缩掉了,作者情感变化的曲线是展示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

在这一点上,老师导的成分过多、灌的成分比较多,而没有让学生自己真正的通过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得不是很明显。

石远琴:

听于老师教的《再别康桥》,有以下感悟:

以精心细腻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切入点非常多,葛老师通过初读、品读、美读凸现诗歌的“三美”,从而使整堂课一气呵成,意义流从未中断,学生由初读的整体感悟到品读的体悟“三美”,到美读与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

学生活动至始至终不脱离诗歌审美,由浅入深,丰富了情感,充实了心灵。

以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

教师为了突破难点——诗歌的绘画美,引导学生分析品位意想“金柳”“新娘”,大量引用了各种描写美的诗词,如《陌上桑》、《登徒子好色赋》,倾国倾城、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典故,带领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教师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喜欢上语文。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从学生初读后的感受出发,引领学生更深入一步的理解,领悟,而不是生硬的塞入某些知识,练习某些技能,而是将知识、技能、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融为一体,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教学显得游刃有余,精心设计教学但有不露出设计的痕迹。

谭世珺:

我觉得这节课的主要优点是课堂的三个高潮所在:

一、诵读是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理解诗歌的钥匙。

在备课时,我首先把本课的重点放在了“读”上,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再从作者的情感变化来指导学生进行再次诵读,先让学生听名家的范读,再者进行个人感悟读,然后进行展示,先是学生个人读,再是集体读,再进行体会读。

懂得了作者情感的变化之后,再让学生按照这种变化再来诵读诗歌。

二、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能力。

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学生的回答非常出色。

因为时间关系,我对诗歌的“三美”的解读,是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而且每个组只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建筑美、音乐美比较顺利地完成后,最后一个小组在分析绘画美时,因为最后一个同学对动态词语的补充而使本课添色不少,说实话,我在备课时,只是考虑到了柳树、水草、青荇等意象上,而没有注意到“招摇”“揉碎”等动词,学生注意到了这一点,确实使本节课增色不少。

三、结尾出彩。

这几次课我都运用了结尾这一个特点,即落实到写上。

用写来总结全课,用写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这一节课也不例外,我觉得我的示例就已经初步使课堂达到了最后一个高潮,当然,本来是要学生写的,用学生的写作使课堂更完整、更出色,但是因为时间不足,就只能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了,这也不难不说是一个遗憾,因为,在我的设计中,最后的这一些亮色是留给学生的。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大致总结了以下,有如下两点:

一、时间把握不太合理,有些内容草草结束,比如第二个环节中的讨论,只进行了五分钟,而且学生的展示也只是每个组中选择了一到两名同学,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展示。

而这一点是应该与第一个环节等同的,应该在本课中占有比较大的份量。

二、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一点在前半节课表现得尤其明显,学生在诵读诗歌时,没有完全投入进去。

于忠滨:

听了于老师执教的《再别康桥》一课,收益匪浅。

整堂课都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无论是读还是赏析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只是适时的点拨。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然后再交由学生解决,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关键点教师能引导学生深入的分析,而不是只流于表面。

另外,学生的朗读能力很强,充分的表达出了诗的感情,读出了诗的意境。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强,表述的很到位。

1、课堂调控比较得当,跟学生有比较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而且在学生创作的作品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够顺利运用意象进行填词;当时间剩下不多时,发现还有比较多的学生没有完成作品创作,于是及时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时间,并不要担心犯错。

在老师的提醒下,学生最终顺利运用意象进行填词,保证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2、引入时间观念,让学生在讨论和创作的过程中产生必要的紧迫感,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从而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

3、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找出流行歌中的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存在的不足之处:

1、教师的角色及职责应更加明确,除了讲解,更要对学生做及时的引导,对学生的分析以及作品给予适当的评价,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

2、对流行歌《东风破》歌词中的意象分析还不是很完善,学生理解存在困难,导致一开始不清楚任务是什么;老师给出的范例《天净沙·军训》应该更加通俗易懂,让学生易于理解。

3、没有明确小组合作的任务,导致分工合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出现学生搭便车的现象,没有参与讨论思考。

原本是要求找出流行歌意象并说明这些一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学生往往就只能找出意象而不会进行鉴赏,只是笼统地一带而过。

李晓荣:

学生在对文本深入理解同时可以达到生命教育目的,这是基础,但生命教育决不能止于此。

它应走出课本,走出知识,走向人生,走向自我。

它应是言语世界精神世界的和谐,内部世界外部世界的沟通。

学生理解徐志摩这个人吗?

理解他的生活信仰他的爱情观吗?

理解他所处的具体生存境遇吗?

理解那个时代吗?

在《再别康桥》中能感受到诗人自身的个性经历气质吗?

我们自己是否也有过寻梦的甜蜜的忧愁?

是否有过满怀忧伤又潇洒离去的时候?

是否学会历经挫折依然不愿放弃信仰?

一堂课,“不一定深刻,但要难忘”。

但生命教育就在这“难忘”二字上。

教育是岁月淘洗后遗留下的东西,只有难忘才会给生命刻下烙印。

但是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

我一直认为生命教育是在自然中进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切摇旗呐喊都是表层,一切刻意而为都是说教,不会有真切的生命体验,与生命教育本质背道而驰。

于老师这堂课做到了这一点。

在课堂教学中,主题依然是“寻梦——甜蜜的忧愁”,目标依然定位在情感体验与语言品味,对于一首诗来说,这永远是根本。

但她试图让学生通过感受诗人对康桥的一往情深而理解康桥对徐志摩的人生意义,即康桥内涵。

同时在对诗歌情景交融的画面美的想象中理解徐的“爱、美、自由”的人生信仰。

在上述设想中,对可能质疑的地方插入相关背景经历释疑。

在课前让学生查找徐志摩资料,不仅止于生平事迹,更要从中感受出徐的个性气质,学生得出徐是一个追求爱情、热爱自然、才华横溢的人,这还停留在表面,不过已经为理解全诗打下很好的基础,老师再补充几件趣事逸闻,加深印象,激发兴趣。

张羽:

我就李老师的话再说点儿:

比如为什么是离别的“笙萧”而不是琵琶什么的,于老师告诉他们说笛子是欢跃的,琵琶是落寞的,而箫是低沉的哀怨的,有着光阴的坎坷和岁月的气息,很合乎离人的情思,别离的氛围。

这实际是与诗歌情感基调相关。

再有学生提出“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为什么用“漫溯”?

因为“漫溯”这个词很有神话里仙人梦游的意境,在如诗如画,如梦如幻里,诗人任凭意志的驱使,自由自在地,撑一支长篙,缓缓滑向神秘而悠远的境界。

这既是语言品味又是意境理解,而且对徐志摩“爱、美、自由”的人生理想有了具体认识。

尔后把诗人挥手作别云彩那一瞬间作为一个典型意象加以突出,在这一情景中诗人是怎样的?

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

引导学生分析诗的首节和末节,同时实现语言品味,并体会诗人遗世独立般的美和心中那蜜甜的忧愁,以及情感由放歌转为沉默的原因。

至此,学生已经完全体会诗人对康桥的留恋不舍,又不得不清醒无奈的离去,但康桥为什么会让诗人产生这么多复杂感受呢?

这又一次涉及康桥的文化内涵及诗人经历、理想。

如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为什么用“揉碎”和“沉淀”呢?

徐1920年至英国,邂逅林徽因,度过两年美好时光,之后回国几年,时局混乱,个人婚恋痛苦,这是作诗背景。

联系诗人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如是说“我的眼光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这里形成他的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可见,康桥是他灵魂圣地、性灵寄托、乌托邦梦幻,如今,梦想已经遥远,理想和现实差距,今昔对比,诗人感觉到梦幻的破碎和悲哀。

但是,无悔于曾经有过美好的梦,把梦想沉淀在这里,珍藏在心里,也即诗中“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们是不是还可更深讲解下去,如果学生能接受话。

诗人离去深层次原因还在于文化差异。

五四时代知识分子尽管渴慕西方文化,但在本土文化召引下,先后回国,就象闻一多,鲁迅,胡适等人,感受到的矛盾痛苦。

以让学生更深理解那个年代。

徐青松:

于老师这堂课以诵读法和情境教学法为主,我从教法来谈谈感受——

1、诵读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尤其是《再别康桥》这样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更需要通过诵读去感受诗中的情感、韵味,把握其中的美。

《语文教学论》中指出: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感受作品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也提倡过“美读”的方法。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应该是重要的一环,反复地诵读作品,在诵读中把握诗的韵味。

诵读法既是教法也是学法。

2、情境教学法

(1)《再别康桥》犹如一幅极富美感的图画,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励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感受,使这幅画面立体生动,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深深体会这首诗的意境美、诗意美。

(2)用富有文学意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可感的视听形象,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教学氛围。

于忠滨:

我再补充一点。

于老师对作者及背景介绍下了很大的功夫。

“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

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

因而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邵克昱:

为了找出诗歌的意象,落实“培养学生赏析文中富于美感意象”的能力目标,提出问题:

“能让一个人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地方一般是故地、家园,对诗人来说,此时的康桥是他的就学故地,康桥的魅力在哪里,是哪些景物和行为让诗人如此迷恋,如此动情呢?

为了明确诗歌意象的象征意,落实教学重点,提出问题:

“康桥河畔的金柳,软泥上青荇,榆荫下清潭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通过讨论交流法,使学生明确,这三样东西的最大魅力在于他们的娇羞柔美、自由无束、梦幻迷离。

其实就是诗人所追求的美和自由。

王秀丽:

为了突破“体会诗人对康桥深沉而厚重的感情,理解诗人爱的因由”这一教学难点,于老师借助材料延伸解读的方法达成,诗人曾说: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为我胚胎的。

为了落实“多种方式个性化的朗读,体会首尾呼应而产生的余音绕梁之效果”这一教学目标,通过小组朗读比赛和互评的方式,体会诗歌这种形式之美。

明确这种结构相仿,内容略有重复,这种首尾呼应,重章叠唱形成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在反复吟咏中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频频回首,满眼不舍的画面,这种轻轻悄悄所营造的轻柔曼妙感恰是本诗给人最大的美感之一。

也是诗人爱的主题的体现。

 

张晓娜:

为解决本课教学重点,于老师采用了诵读体味的办法,先让学生自由朗诵。

要求学生谈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教师稍加点拨,答案不需标准,只要整体把握正确即可。

然后逐字逐句指导朗诵并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分析本诗所体现的诗情和艺术上的“三美”,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的目的。

这种引导是循序渐进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马锡永:

大胆范读,激发学生读的渴望。

语文课堂教学中,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但是这种教学手段经常是由学生的活动来完成的,没有一个教师敢轻易地示范朗读:

一来对自己的朗读水平没有足够的自信,二来怕示范得不好,反而弄巧成拙。

殊不知,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其实对学生也是一种引导和激励,学生可在教师或激昂或压抑的声调中,初次感受诗歌的感情,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想要大声朗读的冲动,激发学生读的渴望。

听了潘祎老师的范读,我看到了许多同学的脸上都呈现出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学生有了内在驱动力,那么主动去读,然后进一步了解诗歌内容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温长军:

考查《再别康桥》的教学,至少有这样几个亮点——

首先,诵读指导以理解为基础。

语文教学离不开诵读,离不开诵读指导,诗歌尤其如此。

但一般的做法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阶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相应地进行诵读指导。

而刘老师一改传统的做法,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诵读。

叶圣陶说,诵读时,要“以意逆志”,“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还他个激昂”的前提是必须先理解“激昂”在何处,为何“激昂”;同样,“还他个委婉”的基础也必须是先知道“委婉”在哪里,为何要“委婉”。

否则便成了无的放失,“激昂”和“委婉”的诵读就可能错位,“激昂”处读得“委婉”,“委婉”处弄成了“激昂”。

其次,教给学习方法。

课文的2——3节,情感相通,写法相似。

常见的教法是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金柳、青荇这两个意象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但问题是学生往往无从着手,因为高一学生对意象这一术语还比较陌生,更别说分析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了。

刘老师把第二节作为一个例子,抓住“金”“艳”等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去揣摩、品味“柳”这一物象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分析意象的方法和途径。

在此基础上,通过彼此讨论,便十分顺利地理解了“青荇”这一物象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

最后是无疑处生疑,拓展延伸。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在我所听过的众多《再别康桥》课堂教学中,几乎没有一位教师对此做过探讨。

于老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突破教参的限制,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并以杜甫《月夜》为例,做了适度的延伸学习。

综合大家的意见,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改进:

1.导入尽管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回忆旧知,启迪新知,带动学习兴趣,但不是很简洁,时间上控制不到位,有拖沓嫌疑。

2.分析课文时,过于注重意象分析的到位,面面俱到,没有取舍,有平均化力气的现有,重点不够突出。

3.设置问题没有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问题没有层次感;也缺乏循循善诱的启发艺术。

4.教的多,练得少,教练结合的时间搭配不是很科学。

5.时间把握不够准,有拖堂现象,虽然只有1分钟,但仍说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留出一定的机动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