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119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docx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专项中等习题测验

遗传专项中等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

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杂交16乙罕杂交2罕甲%乙$

Ii

雌維均为褐色眼姓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W

C.甲为AAZzb,乙为aaZBW

D.甲为AAZW乙为aaZBZB

2•分别用B-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

“+”表示阳性,

表示阴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探针

细胞总

3-珠蛋白基因

卵清蛋白基因

丙酮酸激酶基因

成红细胞

+

-

+

输卵管细胞

-

+

+

胰岛细胞

-

-

+

A.在成红细胞中,B-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

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B-珠蛋白基因

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

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II

3.(多选)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

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正常男女甲病男女乙病厉女

川阿种炳男性

酸为单链RNA。

下列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几项

1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防止其扩散

2H7N9流感病毒体内含有4种碱基和1种细胞器

3可在灭菌后的培养基中培养H7N9得到大量病毒

4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甲型H7N9流感病毒的结构

5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6在一个细胞中的H7N9构成一个种群

7

D.五项

1为携带者。

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5.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H—4是携带者

C.n—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川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0

1

—□

2

uo-r-6did

345(7

831011

正常鸡性

正常女性

男性息看

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与核酸结构有一定关系

A.两项E.三项C.四项

ABCD

6.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1个正常。

下列示

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

7.下图一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二中能表示该动物体细胞正常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是

ADCD

K-图二

«:

■aii■】■・・■■■■■一・・tIIa

&下图是玉米细胞内某基因控制合成的mRN际意图。

已知AUG为起始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该mRNA

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为“…甲硫氨酸一亮氨酸一苯丙氨酸一丙氨酸一亮氨酸一亮氨酸一异亮氨酸一半胱氨

酸…”。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rG-C*,A*U*fcG-C*U-A-Li-IJ-U"G-,C,-U-U'-IJ-G-C-U*A<-A*U-U-U*-G-,C-IJ-"A-A***

A.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合成上述多肽链时,转运亮氨酸的tRNA至少有3种

C.转录该mRNA寸一个碱基(箭头处)缺失,缺失后的mRNA翻译出的第5个氨基酸是半胱氨酸

D.若该基因中编码半胱氨酸的ACG突变成ACT,翻译就此终止。

说明ACT也是终止密码

9.油菜籽的含油量随世代选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种的产生所

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D.改变了油菜籽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

10•科学家最近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图所示,下丘脑期性变化,振荡周期为24h。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per基因不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①过程的产物可直接作为②过程的模板

C、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D③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调节机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11.(12分)人的耳垢有油性和干性两种,是受单基因(A、a)控制的。

有人对某一社区的家庭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表:

组合序号

双亲性状父母

家庭数目

油耳男孩

油耳女孩

干耳男孩

干耳女孩

-一-

油耳X油耳

195

90

80

10

15

-二二

油耳X干耳

80

25

30

15

10

-三

干耳X油耳

60

26

24

6

4

干耳X干耳

335

0

0[来|网]

160

175

合计

670

141

134

191

204

(1)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2)一对油耳夫妇生了一个干耳儿子,推测母亲基因型是,这对夫妇生一个油耳女儿概率是_

(3)从组合一的数据看,子代性状没有呈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3:

1),其原因是。

(4)若一对干耳夫妇生了一个左耳是干性的、右耳是油性的男孩,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12.(11分)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

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酞胺变成了组氨酸,导

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酞胺的密码子为

(3)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1II1的基因型是;II1和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2若III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填“父亲”或“母亲”),理由是_

3若III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

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

13.(8分)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1)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_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

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_。

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

蛋白或

(2)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_的协助。

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

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部分在—的指导下合成。

(3)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_(结构),这一过程具有_性。

(4)除了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

14.(14分)某二倍体豌豆种群有七对明显的相对性状,基因控制情况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題:

性状

等位基因

显性

隐性

种子的形状

A-a

圆粒

皱粒

茎的髙度

B-b

咼茎

矮茎

子叶的颜色

C-c

黄色

绿色

种皮的颜色

D-d

灰色

白色

豆荚的形状

E-e

饱满

不饱满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F-f

绿色

黄色

花的位置

G-g

腋生

顶生

(1)如上述七对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则该豌豆种群内,共有_种基因型、种表现型。

(2)将髙茎、花腋生、白种皮的豌豆与矮茎、花顶生、灰种皮的琬豆杂交得F1,F1自交得F2,F2中高茎、花

腋生、灰种皮的豌豆占27/64,则F2中杂合子的比例为,双亲的基因型分别

(3)现有各种类型的该豌豆的纯合子和杂合子(单杂合子、双杂合子、多对基因的杂合子等)的琬豆种子,

请设计最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豆荚颜色的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实验方案是。

2预期结果与结论:

如出现,则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如出现,则控制琬豆豆荚形状和颜色的基因位于同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5.(8分)甲、乙表示真核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回答:

(1)图甲进行的主要场所是,所需要的原料是。

图乙所示过程称为,完

成此过程的细胞器是。

(2)图乙中⑥的名称是,若其上的三个碱基为UGU则在⑦上与之对应的三个碱基序列是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下图。

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中含有"一脯氨酸一谷氨酸一谷氨酸一赖氨酸

―”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

CCUCCCCCACCG谷氨酸的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

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

CCTGAACAGAAG—

GGACTTCTCTTC—

1翻译上述多肽的mRN堤由该基因的链转录的(以图中①或②表示)。

2若该基因片段指导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变成了“一脯氨酸一谷氨酸一甘氨酸一赖氨酸一”。

该基因片段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发生的变化是:

16.(18分)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植株紫色基因(B)对植株绿色基因(b)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

玉米非糯性品系的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

性品系的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

现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绿株和糯性紫株三个纯种品系供实验选择。

请回答:

(1)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分离定律,应选择非糯性紫株与糯性紫株杂交。

如果用碘液处理F1代的花

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2)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两亲本基因型为。

如果要筛选糯性绿株品系,需在第年

选择糯性籽粒留种,下一年选择自交留种即可。

(3)用X射线照射亲本中非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并授于非糯性绿株的个体上,发现在F!

代734株中有2株为绿色。

经细胞学的检查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区段缺失导致的。

已知第6号染色体区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纯合体(两条同源染色体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1在上述F1代绿株的幼嫩花药中观察到下图所示染色体,请根据题意在图中选择恰当的基因位点并在位点上正确标出F1代绿株的基因组成:

虽因位点1

I

基因位点2

貌失的&号染色体

正常的召号染邑体

2有人认为Fi代出现绿株的原因可能是经X射线照射的少数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

导致Fi代绿苗产生。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探究X射线照射花粉产生的变异类型。

实验步骤:

第一步:

选Fi代绿色植株与亲本中的杂交,得到种子(F2代);

第二步:

F2代的植株自交,得到种子(F3代);第三步:

观察并记录F3代植株颜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F3代植株的紫色:

绿色为,说明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变为绿色基因(b),没有发生第6染色

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若F3代植株的紫色:

绿色为说明花粉中第6染色体载有紫色基因(B)的区段缺失。

17.(18分)现有若干能正常繁殖且未交配过的果蝇(甲、乙、丙、丁),眼色中正常眼(B)对褐眼(b)

显性,体色中灰体(E)对黑体(e)显性,两对基因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所有个体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自由组合。

甲乙丙丁

请回答:

(1)乙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的基因型为。

(2)若想在Fi中获得基因型BbEe的比例最高,应选用的亲本杂交组合为。

若乙和丁杂交,则Fi中正

常眼灰体雄果蝇所占比例约为。

B基因表达过程中,其转录产物RNA的加工场所在。

(3)丙果蝇的变异来源是—。

果蝇产生的配子中若没有控制眼色或体色的基因,均会引起受精后发育的

幼体致死,则甲与丙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存活个体所占比例约为,请用遗传图解予以解释(要求写出配

子,无需标出具体表现型,只需标明后代存活情况)。

i8.(iO分)科学家对猕猴(2n=42)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乙醇进入机体内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缺乏酶i,喝

酒脸色基本不变但易醉,称为“白脸猕猴”;缺乏酶2,喝酒后乙醛积累刺激血管引起脸红,称为“红脸猕猴”;还有一种是号称“不醉猕猴”,原因是两种酶都有。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号Jft色律上OS12色忡上

BttJEpA)的■性fE9O>)

一*i,-*1…-«Uh分■—

乙■乙1G乙證►CCM-SW

(1)乙醇进入机体的代谢途径,说明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从以上资料可判断猕猴的

酒量大小与性别关系不大,判断的理由是。

(2)若对猕猴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

(3)“红脸猕猴”的基因型有种,一对“红脸猕猴”所生的子代中,有表现为“不醉猕猴”和“白

脸猕猴”,若再生一个“不醉猕猴”雄性个体的概率是_。

19.某植物所结子粒由多对基因控制,其中三对自由组合的基因(A、a,Cc,R、r)为色泽基因,只有三

对基因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出有色,其它情况为无色。

在有色的基础上,另一对自由组合的基因(P、

P)称为紫色基因,当显性基因P存在时才表现为紫色种子,而pp隐性纯合时表现为红色种子。

回答下列

问题:

(1)同时考虑四对基因,无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有种。

(2)AACCRRP与aaccrrpp杂交,Fi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比例为,其中有色种子

中紫色种子占。

(3)让基因型纯合的不同的甲乙无色植株相互杂交,F2的子粒中有色:

无色=9:

7,说明甲乙植株中至少

有对基因不相同。

如果在不考虑基因(P、p)和正反交的情况下,能得到上述杂交结果的杂交组合有

种。

(4)让纯合的红色植株与纯合的无色植株杂交,F2的子粒中紫色:

红色:

无色=9:

3:

4,则纯合无色植株

的基因型有种。

F?

邈恚甲病女件■患乙痕男性

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0.(16分)现有一对青年男女(下图中川-2与川-4),在登记结婚前进行遗传咨询。

经了解,双方家庭遗传系谱图如下,其中甲遗传病相关基因为A、a,乙遗传病相关基因为B、b。

从上述系谱图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为

若川-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则继续分析下列问题。

11-1的基因型为,川-5的基因型为。

2受传统观念影响,川-2和川-4婚后想生男孩,则他们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3川-2的哥哥和一个患有某种遗传病的女性结婚了。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9%

则他们生出的小孩不患该病的概率为。

(3)m-3和川-4为同卵双胞胎,其表现型存在部分差异,除却环境影响,导致性状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基

因。

(4)经查证,甲病是由于体内某种氨基酸因酶缺乏而不能转化成另一种氨基酸所引起的,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参考答案

1.B

【解析】根据杂交组合2中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联系,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可知A项

错误;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

为褐色眼,则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

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H,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Z(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说明最初推测正确,即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为

AaZBZb和AaZBWB项正确。

2.B

【解析】依题意,探针可用于检测细胞中是否存在互补的RNA分子,若存在说明该基因得到了表达。

根据

表格可知,在成红细胞中存在B-珠蛋白基因对应的RNA而不存在卵清蛋白基因对应的RNA说明细胞中

3-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即发生了表达),而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A项正确;输卵管细胞的基

因组中含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也就包括了卵清蛋白基因和B-珠蛋白基因,B项错误;丙酮酸激酶的基因在

鸡的各个细胞中都得到了表达,说明该基因是必需表达的基因,可知该基因对于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C项正确;不同类型的细胞是通过细胞分化产生的,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项正确。

3.BC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系谱图可知,图中n-4和n-5均患有甲病,但川-7不患甲病,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

传(用A、a表示),则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用B、b表示),A正确;n-3同时患甲、乙两种病,基因型为AaX3Y,n-3的父亲无乙病,则n-3的乙病致病基因来自于其母亲,B错误;由于川-2患乙病,所

以n-2的基因型为aaXBXb,根据川-5患乙病、川-7正常,可知n-4基因型为AaXBXb、n-5基因型为AaXY,则川8基因型为AA乂乂或AaXBXb或AaXXB或AaXBXB,共4种可能,C错误;n-2的基因型为aaXBX>,n-3的基因型为AaXY,则川-4的基因型为AaX3Xb;n-4的基因型为Aa^X^n-5的基因型AaXBY,则川5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若川-4与川-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3+2/3X3/4)X1/2=5/12,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H7N9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体液免疫防止其扩散,①正确;②H7N9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

构,体内不含细胞器,②错误;③H7N9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培养基培养H7N9

得到大量病毒,③错误;④甲型H7N9流感病毒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④正确;⑤

再次侵入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⑤错误;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⑥错误•⑦流感病毒容易变异与核酸结构有一定关系,⑦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察病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5.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II—3和II—4正常,他们的儿子川一9患病可推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但不能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不过可以确定n—4一定携带致病基因,故A项错误,B项正确;如果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I—1和I—2均为携带者,n—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2/3,如果致病基因在

X染色体上,则n—6不可能是携带者,故C项错误;如果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II—3和II—4均为

携带者,川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3,如果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则川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故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运用这些

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6.B

【解析】

试题分析:

血友病和红绿色盲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C项错误;H

和h、E和e均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项错误;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依题意:

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H-h),3个患有红绿色盲(E-e),说明基因H和e连锁、h和E连锁(连锁是指相关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而生育了1个正常儿子,说明母亲在形成卵细胞的

过程中,两条X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A项错误,B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A

【解析】

试题分析:

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但含有该生物所有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套遗传物质。

二倍体动物含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和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情况相同。

图一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像,其中含有2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子细胞中

应含有4条染色体,且是2对同源染色体,故A正确。

B、C和D都只有2条染色体是减数分裂的子细胞,故B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8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中是一条mRNA单链,其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

根据翻译出的肽链中第2、5、

6位是亮氨酸,对应的密码子分别CUAUUGCUA显然只有2种不同的密码子,B错。

根据原肽链中半胱

氨酸的密码子是UGC缺失箭头处的碱基,第5个密码子刚好就是UGC所以翻译出来的第5位氨基酸是半胱氨酸,C正确。

ACT是基因中模板链上的碱基,不属于密码子,D错。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9.B

【解析】

试题分析:

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始终为100%A错。

逐代筛选是为了淘汰低含油量的个体,保留高含油量个体,使种群中高含油量的基因频率增大,B正确。

基因发生自由组合是自然条件下就会发生,不需要定

向诱导,C错。

由于油菜种群中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所以不存在新物种产生,D错。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人体所有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故per基因存在于所有细胞中,A正确;图

中①为转录,可形成tRNA、mRNA和rRNA②为翻译,其中只有mR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