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373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docx

化工新技术盘点详解

盘点:

2015化工新技术、新产品

 

  为寻求新发展,解决企业生产难题,2015年诸多化工企业亦是致力于对新技术的研发,多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且推出了多款新产品。

截止到2015年12月15日,以下是2015年取得重大突破的新技术及新产品。

  拜耳材料科技推出高效聚天冬胺酸脂涂料

  在4月21-23日举办的欧洲国际涂料展上,拜耳材料科技将推出PASQUICK,旗下聚天冬胺酸技术的新型主打品牌。

该产品为防腐及建筑应用涂料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产品减少了使用步骤,确保节约施工时间和人工成本。

承包商的工作周期弹性也大大提升,即使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也能竣工。

除此之外,还能同时承包多个施工项目。

  同时得益于产品的高效性,生产商能大量出售聚天冬胺酸涂料。

PASQUICK技术完美诠释了拜耳材料科技涂料、胶黏剂及特种化学品业务部客户至上的宗旨。

  佐敦粉末涂料推出两大环保系列新品

  全球领先的涂料及油漆供应商佐敦公司于近日宣布面向中国市场推出全新的环保型粉末涂料解决方案:

新一代仿电镀产品(UltraShine)以及极光色彩系列(TheAuroraCollection)产品。

这两大环保新品采用最前沿的技术,是历经长期研发验证的结果,也代表着粉末涂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彰显佐敦公司立足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可持续性粉末涂料解决方案的坚持与努力。

  TheAuroraCollection极光系列借由北欧柔美极光的灵感,给客户带来注入创新以及环保理念的品牌承诺。

它拥有11种绚丽且具有格调的色彩选择,为高品质产品树立了新的标杆。

该系列还具有兼顾铝材及钢材的应用特性,搭配无暇的金属效果,以及卓越稳定的喷涂技术,可以完美遮蔽任何基材的表面缺陷,并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在能源消耗上,它可以减少40倍的用水、10倍的用电以及20倍的天然气使用,在保证高品质的涂层外观及性能的同时,也为生产流程节约可观的时间和成本。

  顾名思义,新一代仿电镀产品UltraShine是一种针对电镀技术的可持续性替代工艺,它拥有令人羡慕的“镜面”外观,并把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最低,是当之无愧的最尖端的粉末涂料产品。

UltraShine力求最小化能源以及水的消耗,同时减少工人的健康风险,相比电镀工艺,除了能够将产能提升10倍之外,还可降低高达70%的运营成本。

并且,它也同时兼顾铝材及钢材的应用,可以满足家具行业最为严酷的需求。

毫无疑问,它将会成为有电镀需求客户的重要替代型选择。

  雅克化工成功研发YH2805水标光油树脂

  雅克化工成功研发了全新的水标光专用树脂。

此款水标光油专用树脂YH2805,羟值3.0%、固含70%、黏度400-800mpa.s/25℃、溶剂BAC。

  水标光油专用树脂YH2805对比常规PU罩光树脂,在水标上有优异的附着力,很好的解决了常规PU光油在水标上水泡、水煮后附着力不够的弊病,同时兼顾了光泽和硬度要求。

  山东理工大学研制成功新型化学发泡材料

  山东理工大学11月20日发布消息称,由该校与淄博正华助剂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化学发泡材料——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已研制成功,该发泡剂综合性能优良,绿色环保,可替代所有含氯氟烃的物理发泡剂。

  经检测,目前产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我国和欧盟各国的相关标准要求。

这标志着我国在此研究方面已超越欧美等发达国家,将对世界聚氨酯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巴斯夫为激光烧结工艺开发新型聚酰胺6粉末

  巴斯夫近日宣布,其与选择性激光烧结和熔融设备制造商华曙高科及增材制造设备支持及现场服务商Laser-Sinter-Service(LSS)正在联合开发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3D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涵盖材料、打印机、技术和服务。

  巴斯夫为激光烧结工艺开发了新型聚酰胺6粉末,合作伙伴和客户可针对具体应用对该产品的配方进行调整。

与之前使用的聚酰胺12相比,采用这种材料生产的物品具有更出色的强度和热稳定性。

  具有永久性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问世

  国际联合研究小组日前宣称,他们合成了世界首种具有永久性多孔结构的液体材料。

这种液体对气体具有极强的吸纳和溶解能力,有望提升目前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效率,并在碳捕获等场景中获得应用,相关论文发表在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以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利物浦大学为首的这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合成出一种新的液体,并发现这些液体能通过将气体吸收进孔洞中的方式溶解大量气体。

这个为期3年的研究项目为众多更为环保和高效的化学反应过程铺平了道路,其中就包括碳捕获技术,即一种将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收集、储存起来,避免其进入大气的技术。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斯图尔特•詹姆斯表示,在材料中人工形成永久性的多孔结构是人类科学上的一大进步。

该技术能用来制造从塑料瓶到汽油等一系列产品。

但此前,几乎所有的多孔材料都是固体的。

新设计的一种“自下而上”的特殊液体结构,弥补了液体在分子形状上的不足,最终让液体无法填满所有的空间,出现大量的孔洞结构。

正是这些孔洞赋予了它们极强的气体吸纳能力。

  詹姆斯称,这个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来拓展出更多的应用,未来极有可能导致很多新的化学过程。

“我们已经成功展示了一种新的原理——通过在液体中创建多孔结构就能显著提升液体对气体的吸纳能力。

这一特性,从长期来看具有很多潜在的、有趣的应用”。

  Zyvex推出新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增韧剂

  Zyvex科技本月5日发布了ZNT体系中的新品——碳纤&玻纤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用增韧剂ZNT-boost,这种添加剂可以在不损失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的同时提升材料韧性,据Zyvex表示,使用ZNT-boost可以提升材料韧性达100%,提升材料刚度和强度达30%。

这种增韧剂可以很容易的在标准的复合材料加工过程中进行应用,不需要改变生产工艺也不需要改变催化剂和固化剂的配方。

产品有两种规格:

液态或片状(粉末形态),可以应用于大多数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工艺中,包括预浸料、VARTM、灌注工艺和手糊成型工艺。

除环氧树脂外,也能对聚乙烯树脂、聚酯树脂产生作用。

  中石油自主研发渣油加氢催化剂成功应用

  6月4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开发的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剂(PHR系列),在大连西太平洋公司渣油装置上一次开车成功,填补了中石油渣油加氢催化剂技术空白。

  渣油加氢是最有效的渣油原料转化与处理技术,催化剂是其核心技术,但其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应用条件极为苛刻,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核心技术只有少数几个国际大公司掌握。

中石油现有渣油加氢处理能力为每年1500万吨,年进口催化剂量约5000吨,加快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技术十分迫切。

  石油化工研究院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成功开发了孔结构灵活调控、活性金属非均匀分布等6项催化剂制备新技术,攻克了适合渣油大分子扩散的特种大孔道载体制备难题,设计并研制出具有梯度、双峰、通畅、集中孔道集成特色的4大系列12个牌号渣油加氢催化剂,实现了多种催化剂功能的优化级配。

PHR系列催化剂经小试、中试、工业放大、中试装置6000个小时长周期运转及工业装置1万个小时挂篮试验,结果均表明,催化剂性能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完全满足现有固定床渣油加氢技术需求。

  上海推出WQF系列潜伏型环氧树脂固化剂

  上海最近推出WQF系列潜伏型环氧树脂固化剂,具有与环氧树脂混溶性好、固化速度快、固化彻底等特点,一面世即广受好评。

这些产品是由固化剂特色企业——上海物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这也使上海在环氧固化剂进入了全国前列。

  该系列产品目前共有WQF-11、WQF-18、WQF-10、WQF-6、WQF-6506等牌号的产品。

据专家介绍,其中WQF-11用于制造中高档纯环氧粉末、环氧/聚酯粉末涂料,尤其在制备细砂纹、皱纹(俗称绵绵漆)、网纹、龟纹粉末中效果上佳;WQF-18用于制备中高档环氧树脂低温粉末涂料,制造电子绝缘粉末尤为理想;WQF-10是环氧树脂粉末、绝缘粉末、阻燃粉末、重防腐粉末涂料的理想型潜伏性固化剂,也是制造高档单组份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固化剂;WQF-6用于制备粉{TodayHot}末涂料、油漆、胶粘剂非常适合;WQF-6506是用于灌封料、浇铸料、包封料等工艺的固化促进剂。

  潜伏型环氧固化促进剂性能出众、质量过硬。

WQF-11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

浅棕色粉末、130℃、160℃/25分钟、4~5克、改性双氰胺;WQF-18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

乳白色微粒、110℃、120℃/30分钟、5~6克、改性双氰胺;WQF-6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

白色结晶、≥180℃、150℃/30分钟、6~8克、酰肼;WQF-10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

白色结晶、≥185℃、150℃/30分钟或180℃/10分钟或200℃/2分钟、6~8克、酰肼;WQF-6506的型号、外观、熔点、固化时间、参考用量(100克树脂)、化学属性分别为:

白色结晶、156℃能升华、沸点314~315℃、0.5~2克、金属盐(促进剂)。

  日本东曹推出无排放活性胺催化剂

  这个春天日本化工公司东曹株式会社(TosohCorporation)正式新推出了一款聚氨酯胺催化剂Rzeta。

  公司表示首批由日本出货到欧盟的Rzeta在今年5月抵达。

该活性胺催化剂专为更环保的聚氨酯应用设计并符合无排放需求。

制造商称在提供与传统胺催化剂同等聚氨酯泡沫功能的前提下,Rzeta具有较少气味、挥发性有机化学物(VOC)排放以及树脂染色。

  此外,Rzeta还符合减少乙醛排放的最新要求。

东曹公司称Rzeta已经在日本(METI)和欧盟(REACH)登记,不久将在美国和中国注册。

  阿克苏诺贝尔推出低VOC聚氨酯涂料

  阿克苏诺贝尔已研发出一款新型聚氨酯涂料Interthane990V,VOC含量为250克/公升,满足北美VOC限量标准的要求。

  阿克苏诺贝尔的聚氨酯涂料Interthane990V是国际油漆在北美市场的产品线之一,VOC含量为250克/公升,满足该地区严格的环保标准。

  美国犹他州最新颁布了更为严苛的标准要求,而该新型产品则能满足该项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的几家空气质量监管局已经明令要求工业保养涂料的VOC含量在250克/公升。

  公司称该产品不含有害空气污染物(HAPs)、结晶二氧化硅以及豁免溶剂。

这些物质通常用来降低VOC含量,但涂料性能会因此大打折扣。

  阿克苏诺贝尔北美地区防护涂料部门副总裁chrisTiernay先生说:

“新型聚氨酯涂料拥有“绝佳的光泽性和保色性。

  阿克苏诺贝尔开发的Interthane990V施工方便,可以刷涂,喷涂等。

固体份高达71%的涂料仍然可以得到薄涂涂层。

  Ethox推出新型反应型表面活性剂

  Ethox化工公司推出一种新型反应型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E-Sperse®RX-202,用于减少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减少涂料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能提高涂料的性质。

这种新产品可提高涂料的防水性,提高涂料性质。

  E-Sperse®RX-202是一种低泡表面活性剂,用于配方醇酸树脂乳液,可节约能源和成本。

醇酸树脂生产商可以将醇酸树脂聚合物与这种表面活性剂和水进行混合,就可将溶剂型的醇酸树脂转化为水溶性产品。

如果需要,还可以除去溶剂,生产出不含有机挥发物的产品,从而减少生产成本,增加他们现有产品的生命周期。

  特洛伊公司推出新型润湿剂和分散剂

  特洛伊公司推出新型高活性液体颜料润湿剂和分散剂TroysperseZWD1,主要用于印刷油墨和水性涂料生产。

该产品使用浓度低,分散速度快,显色能力强,可分散的颜料浓度高。

此外,TroysperseZWD1还可以用于绿色产品配方,因为这种产品使用后不会在终端产品中残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空气化工推新型超湿润表面活性剂和消泡剂

  空气化工公司在2015欧洲涂料展(ECS)上展出公司最新产品,其中包括Dynol™960和Dynol™980超湿润表面活性剂,以及Airase®4500消泡剂。

  Dynol™960和Dynol™980超湿润表面活性剂用于满足配方需求,其中包括高性能水性涂料、油墨和低能耗的粘合剂。

这种新型的低泡硅氧烷超湿润表面活性剂增强溶液体系平衡程度,减少动态表面张力,增强流体在难湿润表面的流动和铺展性能。

  空气化工公司特种添加剂欧洲区经理RogerReinartz将在本届ECS会议上作出相关报告,探讨溶液湿润、流动和铺展的重要性,展示超湿润表面活性剂的超级功效。

他的报告将作为欧洲涂料会议报告的一部分。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成功研制丁二酸酐

  4月10日,记者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获悉,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丁二酸酐在该集团研制成功,年产3000吨丁二酸酐新工艺项目已在鹤壁完成技术转化,实现满负荷运转,生产出合格产品。

  据了解,丁二酸酐广泛用于医药、农药、精细化工、醇酸树脂等领域,以前国内主要依靠从荷兰进口。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年产3000吨的工业化示范工艺包,并在鹤壁精细化工建成了工业化示范装置,实现满负荷运转。

该装置原料转化率和产品纯度分别达到99%和99.5%以上。

同时,该工艺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环境效益显著等优点,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丁二酸酐的连续化生产。

  三本集团研发出可有效降低VOC含量高固低粘树脂

  2015年1月26日国家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对电池、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对涂料企业收取4%的消费税。

为了应对政策的变化,三本集团的两个核心企业广东顺德三本贸易有限公司和广东南雄三本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发,开发出可有效降低涂料VOC含量的具有高固低粘醇酸树脂RV8660,固含量(SolidContent):

80±2%,粘度(Viscosity):

3000-5000mPa•s/25℃。

同时开发出RV8661,固含量(SolidContent):

80±2%,粘度(Viscosity):

6000-8000mPa•s/25℃。

这些产品制漆时可少加稀释剂,配合涂料厂生产出符合免征涂料消费税的金属烤漆、木器PU类面漆、汽车漆等产品。

  这些产品在酮类、酯类、芳烃类等溶剂中可稀释,适合用于制作金属烤漆、木器PU类面漆、汽车漆。

流平极好、丰满度极佳、光泽极高、后期抗塌陷性好、相容性极佳。

也可配用其他聚酯树脂、短油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增加流平性、光泽、丰满度。

  三本集团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将在广州新材料科技园成立高新科技实验室,引进化工高科技人才,加强对聚氨酯领域、粉末聚酯领域、UV树脂领域、水性树脂领域、水性丙烯酸、水性醇酸树脂、水性饱和聚酯、水性聚氨酯的研发。

目前公司在饱和聚酯高固低粘方面已经突破性的进展,在产品方面已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有了一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三项发明专利,为完成今年三个亿的销售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道康宁推出新型的室温固化(RTV)黑色热熔硅胶

  全球有机硅、硅基技术和创新的领导者——道康宁公司推出新型的室温固化(RTV)黑色热熔硅胶DowCorning®EA-4600,为改善消费电子产品及其它要求严格的量产产品的组装性能开启了新的空间。

EA-4600这款热熔胶的推出,使道康宁门类丰富的先进热熔胶产品系列再添新翼。

该新产品具有独特的配方,易于点胶,可瞬间获得初始粘接强度,点胶后可立即进行电子组装。

  科斯特(Cristal)推出TiONA288新产品

  科斯特(Cristal)推出TiONA®288一个新的超高效氯化法二氧化钛(钛白粉)颜料,主要应用于高端的高温色母。

  新型光催化剂:

碳纳米点—氮化碳纳米复合物

  苏州大学教授康振辉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碳纳米点—氮化碳纳米复合物,成为该领域中一个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康振辉团队开发出一种由碳和氮两种元素组成的催化剂。

该催化剂具有价格低廉、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优点,并且稳定性较高,催化活性200天保持不变。

它可以利用太阳能实现高效的完全分解水,与以往的光催化剂不同,整个光解水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步,氮化碳分解水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气;第二步,碳纳米点将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气。

此外,该光催化剂的太阳能到氢气的能量转换效率为2%,是目前同类催化剂的最高效率。

  赢创推出新型分散剂用于卷材涂料

  德国赢创(Evonik)推出新型卷材涂料分散剂TEGO®Dispers675,具有优异颜色稳定性。

  TEGO®Dispers675是用于溶剂型直接研磨有色涂料的理想分散剂,能满足质量要求较高的卷材涂料。

  在卷材涂料中添加该分散剂后,在摩擦试验中能呈现出清晰的图像。

此外,在各种剪切速率下,该新型分散剂均表现出优异的颜色稳定性和显色性,这一优势令TEGO®Dispers675区别于其它产品。

  TEGO®Dispers675不含溶剂,以100%颗粒活性物的形式供应,因此易于添加。

即使在高温或低温下,产品的添加量和储存方式均无区别。

  除用于卷材涂料配方外,TEGO®Dispers675还可用于色浆配方。

  齐鲁石化研究院三个新产品项目顺利通过技术鉴定

  齐鲁石化研究院承担的“大型车用滚塑柴油箱聚乙烯专用料的开发”、“新型成核剂体系在聚丙烯树脂中的应用研究”、“聚氯乙烯高透明膜专用树脂的开发及应用”三个项目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大型车用滚塑柴油箱聚乙烯专用料的开发”是研究院聚烯烃所与塑料厂合作完成的新产品开发项目。

该项目通过对大型车用滚塑柴油箱专用树脂结构与性能、助剂体系、聚合工艺技术、滚塑加工及应用性能等系统研究,经中试和工业化聚合试验,在工业装置上采用茂金属催化剂技术,率先在国内成功开发出大型车用滚塑柴油箱专用树脂mPER335HL。

  “新型成核剂体系在聚丙烯树脂中的应用研究”是研究院聚烯烃所与塑料厂、北京化工研究院合作完成的项目。

该项目通过对粉末橡胶负载成核剂技术及其在聚丙烯树脂中的应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在聚丙烯装置上应用该新型复合成核剂体系成功开发了高流动高刚韧平衡聚丙烯新产品。

产品具有流动性高、刚性高、韧性突出等特点。

  “聚氯乙烯高透明膜专用树脂的开发及应用”是研究院聚氯乙烯所与氯碱厂合作完成的项目。

该项目基于对聚氯乙烯树脂结构与性能的深入研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筛选出具有高效终止效果和热稳定性能的新型复合助剂体系,开发出老化白度高、“鱼眼”数少的聚氯乙烯高透明膜专用树脂,其性能与目前国内外最优的韩华和台塑同类PVC高透明膜树脂产品性能相当。

  杜邦氟化学品业务推出三款新型制冷剂

  杜邦公司氟化学品业务近日宣布面向市场正式推出三种新型制冷剂,此次推出的制冷剂将成为杜邦™Opteon®系列的新成员。

该系列制冷剂以卓越的环境可持续性著称,它们的全球温室效应潜值(GWP)远远低于替代产品,并且符合不断新增的限制高GWP制冷剂使用的各项法规要求。

  此次新推出的三种新型制冷剂,一是Opteon®XP40旗舰型产品,无论是针对新设备安装还是旧设备改造,其都可有效替代R-404A及R-507A制冷剂。

  二是Opteon®XP44,是一款针对R-404A的低GWP替换制冷剂,专门为满足运输制冷应用过程中的苛刻工作环境需要而量身定制。

它已成功在欧盟市场实现商业化。

2014年10月,荷兰零售商将近200家超市制冷系统中的R-507A成功替换为Opteon®XP40制冷剂。

  三是Opteon®XP10,它是一款针对R-134a制冷及其他应用的替代制冷剂,具有更低的GWP。

该产品将于2015年6月在北美和拉丁美洲上市。

  天长市巨龙车船涂料推出抗菌型防水涂料

  抗菌型防水涂料,由水性聚氨酯树脂60-70、苯丙乳液20-25、亚铁氰化钾1-2、聚乙烯醇缩甲醛2-3、锌铬黄3-7、N-(2,4,6-三氯苯基)马来酰亚胺1-2、磷酸锌2-3、甲苯二异氰酸酯0.5-1、氨基磺酸镍1-2、粘结助剂5-10、去离子水10-20,本发明具有独特的防水性能,化学性能稳定,安全环保,具有很好的防腐抗菌性能,可以直接涂刷,操作方便,节约生产成本。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推出自乳化型水固化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

  自乳化型水固化环保聚氨酯防水涂料,由A组分和B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后加水乳化制成,所述A组分由重量比为50%~70%的混合聚醚多元醇,20%~30%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30%的增塑剂组成;所述B组分包括重量比为25%~55%的液体填料,40%~60%的无机粉料,1%~10%的化学助剂,0.1%~5%的亲水扩链剂。

本发明之自乳化型环保水固化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环保、低成本、可操作时间长、高机械强度的优点,适用于建筑防水领域,特别适合在潮湿基层、潮湿环境和密闭空间中施工。

  武汉乙烯:

使用国产催化剂试产成功

  12月3日,武汉乙烯聚烯烃分部JPP装置成功使用国产BCM催化剂生产K8003产品。

此前,聚烯烃分部STPP、LLDPE和HDPE三套装置已全部使用国产催化剂,此次JPP装置试产成功,标志着聚烯烃分部催化剂全部实现国产化。

  JPP装置采用日本聚丙烯公司HORIZONE技术,使用日本东邦钛公司的JHC和JHN系列催化剂,售价昂贵,且为独家供应,既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存在采购风险。

此次试产成功,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有利于BCM催化剂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保证。

  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了单层白石墨烯材料

  近日,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真正单层的“白石墨烯”材料——六方氮化硼。

该材料是石墨烯材料的“近亲”,但是比石墨烯具有更好的透明性,这种材料或将开启电子甚至是量子器件的新纪元。

  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视频屏幕和燃料电池都有可能变得薄如一张纸。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怡景施特勒博士后和同事们还在研究石墨烯六方氮化硼2-D电容和燃料电池原型,它们不仅是“超薄”,而且是透明的。

  目前,石墨烯的试验结果还不能够完全和理论得到的结果保持一致,研究人员在设计白石墨烯的配比时,希望能够充分开发石墨烯的全部潜力。

他们相信,利用白石墨烯作为衬底,通过进一步减小厚度并增加电子设备的灵活性,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日本轮胎企业加速开发橡胶替代原料

  日本横滨橡胶分别于2015年7月和9月公布消息,称已经成功实现了用生物质原料来制造丁二烯和聚异戊二烯。

过去,这两种用于制造合成橡胶的基础化工材料,一般来源于石油精炼过程或石脑油的生产过程。

这次采用生物质原料替代的新技术后,能够降低对石油的依存度。

  北大成功在玻璃表面实现石墨烯直接生长

  北京大学一课题组利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通过优化生长条件,在玻璃表面成功实现石墨烯的直接生长,有望加速石墨烯材料与玻璃产业的融合,推动石墨烯玻璃大规模应用。

  经过长期研究,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反应气体浓度、生长温度和生长时间的精确调控,成功克服了玻璃表面催化裂解前驱体能力低、碳碎片在基底表面迁移能力弱等难题,在耐高温玻璃和普通玻璃上成功实现了高品质石墨烯薄膜的可控生长。

  试验证明,在石墨烯生长条件下,普通玻璃以熔融状态存在,表面高度均一并且各向同性。

课题组利用熔融态玻璃的这些性质,实现了尺寸及分布均匀的石墨烯圆片的生长。

利用直接生长方法获得的石墨烯玻璃,具有玻璃与石墨烯的界面接触良好、界面无污染等优异特性。

  山东理工大学研制成功新型化学发泡材料

  山东理工大学11月20日发布消息称,由该校与淄博正华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