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39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docx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共22页

狗的解剖实验报告

  篇一:

解剖母鸡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母鸡的解剖  试验时间:

20xx年12月7日  一、解剖程序  把鸡处死,方法:

在鸡的颈部靠近头处开口放血致死,然后进行解剖观察  二、观察内容  

(一)消化系统  1.口腔:

无软腭,无唇齿,有上下喙,舌形态与喙相似。

  2.嗉囊:

食管的膨大部,位于叉骨之前,直接在皮下,偏右  2.腺胃:

纺锤形,粘膜层有胃腺  3.肌胃:

紧接腺胃,近圆形,呈暗红色,粘膜面被覆的角质膜又称鸡内金  4.十二指肠:

位于腹腔右侧,前端与肌胃相接,灰白色,管状  5.空肠:

前接十二指肠,后接回肠,灰白色,管状  6.回肠:

前接空肠,后接结直肠,夹在两条盲肠之间,灰白色,管状  7.直肠:

管腔较大,自回盲口直达泄殖腔  8.盲肠:

一对相对很长的盲肠,壁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基部处集成盲肠扁桃体  9.泄殖腔:

是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后端共同通道,由前向后分为粪道泄殖道肛道  10.胰腺:

夹在十二指肠肠袢之间,淡黄色,长条形  11.肝:

位于腹腔前下部,暗褐色,分左右两叶,右叶内侧有一绿色胆囊  

(二)呼吸系统  1.气管:

较长而粗,半透明管状,位于皮下,偏右,进入胸腔在心基上方分为两个支气管  2.鸣管:

位于气管与支气管交叉处,分鸣骨和内外鸣膜,是发声器官  3.肺:

鲜红色,位于胸腔背侧,有很深的肋压迹。

  4.气囊:

肺内支气管粘膜突出形成,外被浆膜。

  (三)心血管系统  心脏:

位于胸腔前下方,心基朝向前方,椎体形  (四)生殖系统  1.卵巢:

位于左侧前半部的腹侧,上有大小不一的卵泡。

  2.输卵管:

分为:

漏斗部,壶腹部,峡部,子宫,阴道五部分  壶腹部:

受精部位  壶腹部:

卵白分泌部位  峡部:

形成卵壳膜  子宫部:

形成卵壳  阴道部:

在蛋壳外面形成一层角质薄膜  (五)淋巴系统  1.腔上囊(法氏囊):

位于鸡的泄殖腔的背侧,是泄殖腔的一个盲囊  2.脾:

位于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背侧,深红色  (六)泌尿系统  1.肾:

位于腰荐骨两侧的凹窝内,酱红色,形状狭长,分为前中后三叶  2.输尿管:

一对细管,从肾前叶与中叶之间的内侧缘开口,到泄殖道的背侧。

  篇二:

动物实验报告  实验一大、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大、小鼠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大、小鼠的抓取和固  定、性别鉴定、给药、采血。

  二、实验动物:

昆明小鼠4只(2雌2雄)、大鼠4只(2雌2雄)、灌胃器2个、注射器  4个、酒精、棉球、生理盐水、小鼠固定器1个、大鼠固定器1个。

  三、实验步骤  1、抓取和固定  1.1抓取:

左手抓小鼠的尾根部  1.2固定:

左手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  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和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

  1.3同样操作将大鼠抓取和固定  2、性别鉴定:

  2.1抓取和固定小鼠  2.2观察肛门与生殖器间的距离和二者之间的毛发。

雄性:

距离长,毛发密(和其他部  位一样);雌性:

距离短,毛发稀疏。

  2.3同样鉴别方法,重复鉴别大鼠。

  3.给药  3.1灌胃法  3.1.1按正确方法用左手抓取和固定小鼠,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

  3.1.2固定后,右手持持接灌胃针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或事先将药液吸好),将针头从口角插入口腔内,然后用灌胃针头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管成一直线。

  再将灌胃针头沿上腭壁轻轻进入,转动针头刺激动物吞咽,然后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

  3.1.3当感觉有落空感时表明灌胃针可能进入胃内,向外抽动注射器活塞,感觉有负压。

  此时可将药液灌入。

  3.1.3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  3.2注射给药  3.2.1皮下注射  3.2.1.1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颈后肩胛间皮肤。

  3.2.1.2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针头能自由拨动无牵阻,推送药液时注  射部位隆起。

拨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  3.2.1.3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  3.2.2腹腔注射  3.2.2.1以左手固定小鼠,使腹部向上。

  3.2.2.2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再将注射器沿45角  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

  3.2.2.3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  3.2.3尾静脉注射  3.2.3.1先将动物固定在暴露尾部的固定器内。

  3.2.3.2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尾部使血管扩张。

  3.2.3.3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用中指从下面托起鼠,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尽量采取与尾部平行的角度进针,从尾末端处刺入。

  3.2.3.4注入药液,无阻力,表示针头已进入静脉,注射后把尾部向注射侧弯曲,或拔  针后随即以干棉球按住注射部位以止血。

  3.2.3.4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  4取血  4.1内眦取血:

  4.1.1左手固定小鼠,食指和拇指轻轻压迫颈部两侧,使眶后动静脉充血。

  4.1.2右手持毛细采血管,以45度从内眼刺入,并向下旋转,感觉刺入血管后,再向  外边退边吸,使血液顺承血管自由流入小管中。

  4.1.3当得到0.5ml血量后,放松加于颈部的压力,并拔出采血器,以防穿刺孔出血  4.1.4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  五、实验讨论  1、小鼠抓取的感受:

小鼠性情较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比较容易抓取固定。

大鼠抓取方法基本同小鼠,抓大  鼠时若操作者不熟练,或者大鼠特别凶猛,操作者最好戴上防护手套(帆布或硬皮质均可)。

  如若是灌胃、腹腔注射、肌肉和皮下注射时,可采用与小鼠相同的手法  2、小鼠尾静脉注射感受:

  2.1尾静脉注射时,可用45~50度的温水浸润半分钟或用酒精擦拭,可使血管扩张,同时也可软化表皮角质。

  2.2如反复注入,应尽可能从尾末端开始,以后向尾根部方向移动注射先远后尽,不要  一开始就从尾根部,失败了无法选取注射部位;再次,进血管后注意保持稳定,针尖很容易  刺穿血管的。

  2.3尾静脉就在尾巴的正左右两边,先用酒精用力擦,可以去掉部分角质,然后按住近  心端让充血,就很容易看到了。

  3.灌胃  3.1针头插入食道过程中,若动物挣扎厉害,应退出后灌胃针,待动物安静后重新插入。

  切不可强行插入,以免损伤食道或误入气管导致动物死亡。

  3.2当感觉有落空感时表明灌胃针可能进入胃内,向外抽动注射器活塞,感觉有负压说  明灌胃针未插入气管,此时可将药液灌入。

篇二:

动物实验报告动物实验(小鼠)的一般操作技术实习日期:

20xx—11—13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动物的抓去和固定、编号被毛的  去除给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

  二实习内容:

  1实验动物的抓取  2实验动物性别的鉴定3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方法4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  5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6实验动物的麻醉  7实验动物的采血  8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9解剖  三实验的方法  1小鼠的抓取:

抓取时先用手将鼠尾提起,放在实验台上,轻轻拉尾,用左手拇指和食  指抓住小鼠两耳和头颈部皮肤,将鼠置于左手中心,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按住尾巴和后肢。

  即可做其他实验操作作用。

  2小鼠性别的鉴定:

抓取小鼠后,观察动物肛门与生殖器之间的距离。

距离远的为雄性。

  距离近的为雌性。

成熟的雄性小鼠可看到小鼠睾丸的轮廓。

3小鼠编号的标记方法:

用被毛染色法做小鼠编号。

用苦味酸(黄色),一般左前肢为1。

  左侧腹部为2,左后肢为3,头颈部为4,背部为5,尾根部为6,右前肢为7,右腹部为8。

  右后肢为9。

用两种颜色可以染到99。

4小鼠被毛去除:

有剪毛法,拔毛法,剃毛法,用硫化钠脱毛法。

5给药途径和方法:

给药途径有经口灌胃法,经呼吸道吸入,经皮肤吸入和注射给药法。

  用一支特制的灌胃针进行灌胃,小鼠一般给1.5ml以下。

用注射器抽好液体,然后抓取小鼠。

  针头延侧角通过食管进入胃内,然后将液体注入。

6小鼠的麻醉:

麻药有挥发性的和非挥发性两种。

给药途径有吸入性麻醉,注射给药。

  小鼠一般用腹部麻醉的方法。

用水合氯醛300ml/kg,根据小鼠的体重给药0.25ml。

抓取小  鼠后,使针头和腹部成30度的角,刺入腹腔,回抽若无回血或者肠内容物可以注入。

注入麻  药5分钟后,小鼠失去知觉。

7小鼠的采血的方法:

有静脉采血法,尾部采血法,眼眶静脉采血法和心脏采血法。

将  小鼠装入固定盒中,露出尾部,用二甲苯图擦,使尾静脉充盈。

用锋利的刀片切断一根尾静  脉即可用毛细管采血,也可用细注射器从尾静脉采血。

8小鼠的处死方法:

用颈椎脱臼的方法或者注射过量的麻药使小鼠死亡。

9解剖:

从腹部开始,查看腹部脏器,以肝脏胃脾肾输尿管姨小肠大肠膀胱前  列腺性腺顺序。

然后再看胸部,看到肺脏心脏胸腺等器官,并在直视的情况下进行了心脏  的采血。

然后再看颈部的解剖。

最后解剖头部。

  四讨论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到了实验动物的一般操作技术,如抓取和固定、编号被毛的去除给  药途径麻醉采血和处死等方法。

为以后进入临床进行实验研究做好了初步的准备。

试验报告(三)  一、试验目的:

1。

掌握豚鼠、兔、狗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豚鼠的抓取和固定、编号、  性别鉴定、给药、麻醉、采血、处死的方法。

  2.兔子的抓取和固定、被毛的去除、性别的鉴定、给药、采血和处死的方法。

  3.犬的抓取和固定、采血的方法。

  二、试验对象:

豚鼠,兔,犬。

  三、试验步骤:

(一):

豚鼠:

  1.抓取和固定:

先用手掌抓住背部,将手张开,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颈部,再拿起来。

  2.编号:

同大鼠。

  3.性别鉴定:

雄性生殖孔呈圆形,雌性生殖孔呈椭圆形。

  4.给药、麻醉、采血(无尾静脉采血)、处死同大鼠。

  

(二):

兔:

  1.抓取和固定:

当兔子安静下来时,用右手抓住颈部的被毛与皮肤,提起兔,然后用左  手托住其臀部,兔身的重量大部分落在手上。

  2.被毛的去除:

多采用剪毛法。

剪毛部位事先用纱布蘸生理盐水予以湿润,用弯头手术  剪紧贴其皮肤依次将所需部位的被毛剪去。

  3.性别的鉴定:

将生殖器附近的皮肤拔开,雄性可见一圆形孔,里面露出阴茎;雌性此  处为一条朝向尾巴的长缝,呈椭圆形间隙,下端有阴道开口处。

  4.给药:

(1)经口灌胃法:

灌胃时用一木制的张口器(纺锤状,正中开小孔)横放于上  下鄂之间,用绳固定。

这时用左手抓住其嘴,右手将一细导尿管由张口器中央小孔插入,进  入食管和胃。

经导尿管缓慢注入5ml生理盐水。

  

(2)耳缘静脉注射法:

剪去耳缘部被毛,酒精擦拭并轻弹欲注射部位,促进静脉充盈。

  然后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压住耳根部,右手持注射器,顺血管方向刺入静脉,进针1cm,有血  液回流后注入生理盐水2ml。

  5.采血:

(1)经耳缘静脉采血:

进针方法同耳缘静脉注射法。

  

(2)耳动脉切割采血:

剪去耳动脉表面被毛,酒精消毒皮肤。

于耳动脉尖端处划破动脉  并采血。

  (3)心脏采血:

剪去心前区被毛,选取左侧心脏搏动最明显的肋间靠近胸骨缘为穿刺点  (由剑肋角由下往上左侧第三肋间处)。

消毒皮肤,左手固定,右手持连有七号针头的注射器  与穿刺点垂直进针。

顺利回抽到血液后即可采血。

  6.处死:

空气栓塞法:

同心脏采血法进针到心脏后注入20ml空气。

  (三):

犬:

  1.抓取与固定:

毕格犬抓取容易。

固定也相对容易。

捆绑犬时先绑扎犬嘴。

绑扎方法:

  用绷带从下颌绕到上颌打一结。

然后绕向下颌再打一结,最后将蹦带牵引到头后,在颈顶上  打第三个结。

在这个结上在打一个活结。

  2.采血:

(1)桡侧静脉采血法:

抓取和固定好后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

用胶皮管绑住其  前肢,使静脉充盈。

试验者左手托住其前肢,右手持连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内侧面皮下  的桡侧静脉。

进针1cm后回抽见血,即可采血。

  

(2)小隐静脉采血法:

抓取和固定好后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

试验者左手托住其后肢。

  右手持连有7号针头的注射器刺入皮下的小隐静脉。

进针1cm后回抽见血,即可采血。

  四、试验总结:

兔的心脏采血相对难掌握进针点。

篇三:

动物实验及报告编写要求附模  板  动物实验报告要求  第一部分:

动物实验概述应提供—个动物试验的主要内容提要,该提要应包括动物试验题目、研究小组成员、试  验动物和研究产品的名称、试验用器械或药物的适应症、试验时间、试验目的、试验方法、  试验研究动物、诊断及进入研究的主要标准、试验的产品信息、剂量、给药方式及批号、治  疗持续时间、参考的治疗、剂量、给药方式及批号、评价标准(有效性、安全性)、统计方法、  实验结论(效能结论、安全性结论、结论)及报告日期。

该提要应包括表明结果的数字资料。

  而不仅仅是文字和p值。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一)动物实验一般资料(动物类别选择实验用动物的入选标准和数量、试验用产品等):

  

(二)动物实验试验方法;  (三)所采用的统计方法及评价方法;  (四)动物实验评价标准;  (五)动物实验试验结果;  (六)动物实验试验中发现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情况;  (七)动物实验试验效果分析;  (八)动物实验试验验结论;第三部分:

实验  

(一)实验名称:

要能够明确表达试验内容;  

(二)实验目的:

要直截了当的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试验,解决什么问题,具有什么  意义;  (三)试验器材:

所有仪器、材料应介绍齐全;所用材料、试剂、诱导物对动物有无危  害影响说明。

  (四)实验动物的选取(动物种类,性别,体重,年龄,品系,级别,健康状况,动物  来源及其合格证号);  (五)分析可能影响到动物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  重复性(环境因素;理化因素;营养因素;居住因素;同种动物间因素;异种动物间因素);  (六)动物实验设计与分组(是否符合对照性、一致性、重复性三原则;该试验选取了  什么设计方法,比如单组比较设计、配对比较设计等等;动物随机分组方法应具体描述,如  分为两组或者三组或者每个动物一组时具体的操作方法,切忌不可简单的“随机”二字就带  过)。

第三,实验基本技术的描述,包括:

  

(一)实验动物的抓取与固定(哺乳类与非哺乳类动物的方法不同);  

(二)动物的编号、标记(临时性、半永久性及永久性标记)及去毛(剪毛法、拔毛法、  剃毛法、脱毛法);  (三)若该试验中动物需要麻醉,则采用了何种麻醉类型与方法(全身麻醉方法、局部  麻醉方法)以及麻醉药物与麻醉剂用量(挥发性麻醉剂、非挥发性麻醉剂),若过量麻醉,复  苏和抢救措施是如何实施的;  (四)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

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动物种类、药物类型来决定动物  的给药途径与方法;  (五)动物血液的采集方法(不同部位);  (六)动物各种体液的采集方法(不同部位);  (七)常见观察指标的测定与检查方法(生理指标测定方法;生化指标测定方法;血液  学指标测定与检查方法;免疫学指标测定方法);  (八)受试动物的动物实验检查方法(一般检查内容及方法;系统检查及方法;动物脏  器组织的活检方法)。

  第四,实验过程的描述,又分为药物研究的动物试验、免疫研究的动物试验、有关感染  研究的动物试验、有关生殖与胚胎研究的动物试验这几方面。

主要从具体试验要求,试验准  备,观察指标以及结果分析与评价来说明。

比如在药物长期毒性观察的动物试验方法中,需要对试验要求、观  察指标和指标检测时间与恢复期观察三方面考虑,又如动物免疫血清的制备方法中,应对试  验准备、免疫程序与效价测定和免疫血清的采集和提纯阐述,再如病毒增殖的动物接种试验  里,应该对病毒增殖的鸡胚接种方法和动物感染病毒的接种方法作一描述。

第五,试验结束后,对试验动物的处理:

  

(一)若试验动物在试验过程中未受到大的伤害,则应对其采取福利措施善后处理,这  里就需对处理方法做描述;若产生的伤害使动物及其痛苦,出于人道考虑,应对其采取安乐  死,因此安乐死的方法应说明;  

(二)若需剖检,应记录剖检的物品准备,尸体的外部检查情况,脏器采出与检查方法。

  病理材料的采集和送检方法以及尸体剖检记录。

第六,对动物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

第七,通过该试验,作者还有什么需要值得改进,思考的地方都应说明。

附件: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产品动物试验动物试验的基本要求:

动物实验的设计应尽量接近该器械在人体中的预期用途。

一般认为犬模型适于用来评价  起搏器。

建议植入足够数量的动物/起搏器,以便于得出有效的结论。

建议与起搏器配合使用的电极需选用已经过注册批准的电极导线,如对新起搏器无法获  篇三:

实验报告芯片解剖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微电子技术系)  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称:

芯片解剖实验  学号:

  姓名:

  教师:

  年6月28日  实验一去塑胶芯片的封装  实验时间:

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成电路封装知识,集成电路封装类型。

  2.了解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3.掌握化学去封装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  1:

烧杯,镊子,电炉。

  2:

发烟硝酸,弄硫酸,芯片。

  3:

超纯水等其他设备。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实验原理:

  1..传统封装:

  塑料封装、陶瓷封装  

(1)塑料封装(环氧树脂聚合物)  双列直插DIP、单列直插SIP、双列表面安装式封装SOP、四边形扁平封装QFP具有J型管脚的塑料电极芯片载体PLCC、小外形J引线塑料封装SOJ  

(2)陶瓷封装  具有气密性好,高可靠性或者大功率  A.耐熔陶瓷(三氧化二铝和适当玻璃浆料):

针栅阵列PGA、陶瓷扁平封装FPG  B.薄层陶瓷:

无引线陶瓷封装LCCC  2..集成电路工艺  

(1)标准双极性工艺  

(2)CMOS工艺  (3)BiCMOS工艺  3.去封装  1.陶瓷封装  一般用刀片划开。

  2.塑料封装  化学方法腐蚀,沸煮。

  

(1)发烟硝酸煮(小火)20~30分钟  

(2)浓硫酸沸煮30~50分钟  实验内容:

  去塑胶芯片的封装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抽风柜电源,打开抽风柜。

  2.将要去封装的芯片(去掉引脚)放入有柄石英烧杯中。

  3.带上塑胶手套,在药品台上去浓硝酸。

向石英烧杯中注入适量浓硝酸。

(操作  时一定注意安全)  4.将石英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记录加热时间。

(注意:

火不要太大)  5.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取出去封装的芯片并清洗芯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腐蚀效果。

  7.等完成腐蚀后,对废液进行处理。

  五、实验数据  1:

开始放入芯片,煮大约2分钟,发烟硝酸即与塑胶封转起反应。

  此时溶液颜色开始变黑。

  2:

继续煮芯片,发现塑胶封装开始大量溶解,溶液颜色变浑浊。

  3:

大约二十五分钟,芯片塑胶部分已经基本去除。

  4:

取下烧杯,看到闪亮的芯片伴有反光,此时芯片塑胶已经基本去除。

  六、结果及分析  1:

加热芯片前要事先用钳子把芯片的金属引脚去除,因为此时如果不去除,它会与酸反应,消耗酸液。

  2:

在芯片去塑胶封装的时候,加热一定要小火加热,因为发烟盐酸是易挥发物质,如果采用大火加热,其中的酸累物质变会分解挥发,引起容易浓度变低,进而可能照成芯片去封装不完全,或者去封装速度较慢的情况。

  3:

通过实验,了解了去塑胶封装的基本方法,和去封装的一般步骤。

  实验二金属层芯片拍照  实验时间:

同组人员: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芯片拍照的方法。

  2.掌握拍照主要操作。

  3.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电动平台  二、实验仪器设备  1:

去封装后的芯片  2:

芯片图像采集电子显微镜和电动平台  3:

实验用PC,和图像采集软件。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  1:

实验原理  根据芯片工艺尺寸,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用带CCD摄像头的显微镜对芯片进行拍照。

以行列式对芯片进行图像采集。

注意调平芯片,注意拍照时的清晰度。

2:

实验内容  采集去封装后金属层照片。

  四、实验步骤  1.打开拍照电脑、显微镜、电动平台。

  2.将载物台粗调焦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即载物台最低),小心取下载物台四英寸硅片平方在桌上,用塑料镊子小心翼翼的将裸片放到硅片靠中心的位置上,将硅片放到载物台。

  3.小心移动硅片尽量将芯片平整。

  4.打开拍照软件,建立新拍照任务,选择适当倍数,并调整到显示图像。

(此处选择20倍物镜,即拍200倍照片)  5.将显微镜物镜旋转到最低倍5X,慢慢载物台粗调整旋钮使载物台慢慢上升,直到有模糊图像,这时需要小心调整载物台位置,直至看到图像最清晰。

  6.观察图像,将芯片调平(方法认真听取指导老师讲解)。

  10.观测整体效果,观察是否有严重错位现象。

如果有严重错位,要进行重拍。

  11.保存图像,关闭拍照工程。

  12.将显微镜物镜顺时针跳到最低倍(即:

5X)。

  13.逆时针旋转粗调焦旋钮,使载物台下降到最低。

  14.用手柄调节载物台,到居中位置。

  15.关闭显微镜、电动平台和PC机。

  五、实验数据  采集后的芯片金属层图片如下:

  六、结果及分析  1:

实验掌握了芯片金属层拍照的方法,电动平台和电子显微镜的使用,熟悉了图像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

  2:

在拍摄金属层图像时,每拍完一行照片要进行检查,因为芯片有余曝光和聚焦的差异,可能会使某些照片不清晰,对后面的金属层拼接照成困难。

所以拍完一行后要对其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照片进行重新拍照。

  3:

拍照是要保证芯片全部在采集视野里,根据四点确定一个四边形平面,要确定芯片的四个角在采集视野里,就可以保证整个芯片都在采集视野里。

  4:

拍照时的倍数选择要与工程分辨率保持一致,过大或过小会引起芯片在整个视野里的分辨率,不能达到合适的效果,所以采用相同的倍数,保证芯片的在视野图像大小合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