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146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 北师大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北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春风》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品析精彩的词句,了解短句的特点及其表现力。

  

3、理解作者感情,领略自然景物的美。

 

4、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教学重点:

  

1、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感情。

 

教学难点:

  

品析重点句子,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

 

教学方法:

  

讨论式问答式相结合  

教学步骤及过程:

  

一、导入  

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们跟作者一起感受了春天的花卉争荣,更让我们领略了一幅南国春天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的春风图。

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代作家林斤澜所写的《春风》,看一看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

作者为什么要独出心裁的称颂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人们对他全无半点好感的北京春天的风沙。

  

二、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 

褒贬bāo     飘拂fǘ    塞外sài    冰碴chá    耗子hào    乍暖zhà 

三、研读课文  

本文写北国的春风,作者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怎样的感情?

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1)读1、2段:

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吗?

不是,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

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斗艳的声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

 

第二段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这是抑、抑北国春风。

 

(2)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引用诗句“暮春三月,江南……”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对江南春风温馨宜人,滋润万物进行大肆褒扬。

与北国的春风形成对比,作者是一味的抑北国春风扬南国的春风吗?

不是 

(3)第6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4)齐读7、8、9、10段 

①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

勾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国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气势。

 

②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

这些冰的家族只有当北国的春风来临了,一夜之间可以使他们降伏:

他吹开了冰冻的河流,吹折了残枝病叶,吹醒了冬眠的生命。

 

人们开始走出温暖的家,“穿着老羊皮背心……把粪肥抛撒匀净”开始春耕了,人们规划着,忙碌着。

 

象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渲染了氛围,使北国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

引导学生体会北国春风的巨大威力、气势,欣赏这种并不优雅,并不柔婉的、粗犷的美。

 

③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体会北国风与杨柳风的不同。

  

归纳:

A特点:

具有粗犷之美、雄健之美、阳刚之美  

B比较:

  

同样是写春风:

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  

              林斤澜的笔下的春风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④你更喜欢哪种春风?

为什么?

 

⑤作者为什么能把给人带来诸多不便,遮天蔽日,飞沙走石的春风写得如此之美?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虽然“粗暴”却别有一番诗意的美,有毫不逊色于江南春景的另一种美好。

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无比的深情,歌颂了北国之春的别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 ,宛如北方的汉子粗犷、豪放、雄健、粗犷之美。

 

(5)第10、11段,作者再次和江南春风作对比,同时调动了视觉、触觉、嗅觉,使江南春天那霉腐湿闷之感更为具体可感,通过对比使北国的春风显得更加可爱,对北国春风的敬意也油然而生,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达到了扬的目的。

抒写了怀念之情 

总结:

本文不写江南的春天,而写北国的春天;不写北国的春景,只写北国春风。

作者从北方与江南春风的对比性议论入手,对北方的春风欲扬先抑;然后酣畅淋漓的描绘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最后呼应全文,在对比中强化对北方春风的赞美。

 

四、写作特点:

 

1、语言粗犷豪放透出。

动词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问,使语言富于变化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2、语言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3、采用了对比烘托和先扬后抑的写法,突出了北国春风的阳刚之美。

 

五、作业; 

1、思考:

同样写“春回大地”,《春风》的写法《春》迥然不同,两种写法各有什么好处?

 

2、完成《中华一题》  

板书设计:

 

春风                   

        厌恶——怀念——喜爱 

    (北)  (南)  (北)         

     ∣ 对比  ∣  

︱    扬———————抑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月迹》教学设计(2课时)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语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月亮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含义。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月迹”

1.播放歌曲《童年》(多媒体播放),鼓励同学跟唱。

2.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她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闪烁着童心孕育的梦幻之光。

这节课,就让我们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触摸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

二、走近文本,感知“月迹”

1.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完成三个任务:

⑴文中的孩子们在哪里寻到了月亮的踪迹?

请勾画出来。

⑵地方不同,月亮的特点不同,作者的心情又分别有什么变化?

⑶请在自己有疑问的地方,标上“?

”。

2.师生交流。

明确:

⑴孩子们在“镜中——院中——杯中——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河中——眼瞳中”寻到了月亮。

边交流,教师边随机引导学生勾画课本每页右侧的赏析文字,明确写作思路:

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中见月——河滩议月;或概括为:

盼月——看月——寻月——议月。

(只要扣住了内容,其他的概括方式亦可。

⑵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梳理出在寻月过程中孩子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期待——失望——羡慕——小心——惊喜——甜蜜。

(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自圆其说即可。

三、与文对话,品味“月迹”

1.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你最喜欢的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

为使成果交流时不走乱步子,教师可提示学生按一定的思路赏析,如可以注重于品“月迹”,遵循“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中见月—河滩议月”的次序,找一找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赏析;或者注重于品孩子们因月亮而变化的“心迹”,寻找孩子们“期待—失望—羡慕—小心—惊喜—甜蜜”等心情变化的过程,找一找能表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并赏析。

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自主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展开探究,①找——和问题相关的语句;②分——联系上下文及生活体验,分析、综合;③结——归纳认识,得出结论;④问——提出疑难。

合作学习:

各小组内部交流成果,知识共享,合作探究。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①紧紧围绕要求讨论交流;②认真听取每个同伴的探究成果;③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同伴的探究成果作修正或补充;④共同帮助学有所难的同伴;⑤提出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向其他小组或老师咨询。

教师仔细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相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教师既对探索过程进行及时调控,还适时点拨,推波助澜,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使探究过程更加热烈、丰富、深入。

3.交流成果。

估计学生会谈到以下几处。

①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这句话让我觉得月亮像一个淘气的孩子,明明知道我们在盼着它,却偏偏不让我们看见似的,蹑手蹑脚地走了进来;又让人觉得月亮像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迈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走来,十分优雅。

“爬”表明月亮一点点升起,越过一个个横格,就像是长了腿会爬一样,作者用一个“爬”字,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月亮是十分有趣的,表现了儿童奇妙的想象力。

②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满满”写月亮的圆;“玉玉的,银银的”写月光亮如玉般温润,如银般灿烂,两个名词作形容词,也是一种比喻;“粗粗”写桂树的壮;“疏疏的”写枝叶不是很繁茂,银银的月光从枝叶缝隙里穿出,影影绰绰,幽静柔美;“累累”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多。

使用叠词,写出了月光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也符合儿童语言的特色。

③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袅袅”,形容花香,将无形赋予有形,仿佛都能看到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缭绕的踪迹了;“淡淡的”写出香气似有似无;“痒痒的”是从触觉的角度写。

独特的联想和奇妙的通感,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④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

—“酥酥地”,既有形状上的“碎”,又有触觉上的“软”,一个酒杯中荡漾着的月影被写得似乎可以触摸到,也可以感觉得到;“使人可怜儿的样子”是儿童心理感受,写出孩子们的天真可爱。

⑤月亮是个好。

—“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直接把月亮和“好”联系起来,用童真的语言表明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⑥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

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

“它就有了哩”富含童真童趣。

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教师要边引导学生品味,边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师生对话,探究“月迹”

1.自由朗读课文。

用“?

”标出疑问处。

估计会提到以下问题:

⑴开头第一句话与主题无关,能否去掉?

⑵“月亮是这么多的”这是为什么?

⑶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⑷文章说“我们都满足了”,满足了什么?

⑸为什么说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

2.教师相机整合为下边几个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⑴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⑵为什么说“月亮是每个人的”?

⑶“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这句话怎么理解?

3.速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4.交流成果。

明确:

⑴“不觉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满足”—寻找月亮,其实也是在寻找梦想和希望。

找到了月亮,也就有了希望,心里便踏实了,满足了。

⑵这里的月亮不单单只代表月亮,而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所以,孩子们“寻月”,实际上是追寻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

“月亮是每个人的”实际上在告诉我们只要不停地追求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追寻到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⑶很有诗意的回答,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长天为纸月为印,表明天空是我们的作品,天空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是天空的主人,我们拥有天空,我们拥有宇宙。

贴切新奇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丰富而生动的想象力。

5.教师小结。

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

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二、质疑问难,反思“月迹”

读完本文,我们最深切的感受是:

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美。

那课文中的“美”你有没有完全读懂?

经过刚才思维的碰撞,你有没有发现新的疑问?

三、联系生活,丰富“月迹”

1.中秋节,你就在这一群孩子中,你们一起盼月、看月、寻月、议月。

讨论“月亮是个什么样呢”,你会怎么回答?

2.生活中,你寻到属于自己的月亮了吗?

教师总结:

同学们,时光带走你们的童年,让你们长大;岁月增长你们的阅历,让你们成熟。

尽管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但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么一片绿叶是一首诗,一抹斜阳是一首歌,一个游戏是一种创造……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

四、课外探究

阅读贾平凹《对月》一文,与《月迹》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篇文章?

为什么?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

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

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

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

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

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

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

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

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

  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

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

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

老和少是圆的接榫。

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

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

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

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

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

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

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资料宝藏】

1.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3-),原名贾平娃(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

陕西话中,娃凹同音)。

陕西丹凤人。

上初中时“文革”爆发,因父亲的原因全家受牵连,中途辍学在家务农,后还在建筑工地从事过重劳动等。

1972年被推荐到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

期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一双袜子》。

1975年毕业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任编辑。

1978年以《满月儿》(上海文艺1978.8)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开始引起文坛注意。

1980年调任《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1983年起任作协陕西分会专业作家。

贾平凹是个多产作家,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早晨的歌》、《腊月正月》、《天狗》等,散文集《月迹》、《爱的踪迹》、《商州散记》、《红狐》等。

其中《腊月正月》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浮躁》获美孚飞马文学奖。

最近又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小说《二月杏》、《好了歌》曾因“不健康倾向”而遭批判,上世纪90年代初又因小说《废都》中过多的性描写而引起争议。

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以陕西山村的普通人为题材,抒写恬淡的生命旨趣。

自“商州系列”起,从历史的深度展现陕西秦川地区的古老民风,旨在向商洛文化寻根。

近来作品的文化意识渐浓,离民间乡土渐远。

他的文笔纯熟流畅,有很强的语言把握能力。

2.悠悠千古月款款赤子情——读贾平凹的《月迹》。

悠悠千古明月,曾牵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种种情思,留下了难以数计的名篇佳作。

人们吟咏边关冷月,卢沟晓月,床头明月,“杨柳岸晓风残月”;人们写月形月影,“缺月挂疏桐”,“飞镜又重磨”;写月色月波,“滟滟随波千万里”,“梨花院落溶溶月”……“月诗月文”浩如烟海,各出机杼。

以至于令后人望月而兴叹,不敢随便吟咏摹写这涵蕴无穷的月。

然而贾平凹却敢凑这个热闹,于“月山月海”的诗文路上另辟蹊径——写月迹。

写得虚虚实实,掩掩映映,写得那样娇美灵动,写出了只属于他而又能引起人们情绪共振的那神奇美妙的月迹。

写月迹并不稀奇,苏轼早就写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得幽幽静静,缠缠绵绵。

而像贾平凹这样写得如此别致的却不多见。

其奥秘何在?

从描摹手段来看:

一是拟虚为实,巧妙地设置参照物,将无形无态的月迹写得可触可感。

作者巧妙地用竹帘,葡萄叶,小酒杯,小河水,小孩子的眼睛,清清晰晰地写出月亮轻盈的踪迹——她“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的圆便满盈了”。

后来又在葡萄叶丛上发现了她,还装在了酒杯里,落在了小河里……如轻盈飘逸的少女,又像是淘气调皮的小男孩,可触可摸,有情有意,是那样令人惊喜,那样富有情趣。

虽是镜中月,杯中月,水中月,却是全无虚无空幻之感。

二是虚实转换,虚实一体。

当听说月宫中有桂树时,倏忽间觉着“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而且似乎“就在身后袅袅”,仿佛又“到了头发梢儿上”,甚至还“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以至于产生了一种幻觉,觉得“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作者巧妙地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近旁存在。

而同时又因为月宫、桂树、嫦娥、玉兔等虚拟物象的掺和,又使得真真切切的月变得虚幻而又奇妙了。

这种境界,不是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你我他;也不是苏轼“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虚空超越。

而是月我同一,天人融合,虚实一体而又忘我忘神的境界。

令人分不清是人在月中,还是月落人间。

这样写,突破了写月形月色,月影月波的窠臼,从“感觉”这个角度着笔,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意境。

也改变了读者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客观对象的传统审美方式,而是通过这样的情景设置,让读者走进这美妙的月色之中,和作者一起追寻这月的踪迹,同作者一同天真地、全身心地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获得一种美的愉悦。

三是虚实相生,一箭双雕。

作者将嫦娥比三妹,或者说是将三妺比嫦娥,让三妺也拥有月亮,并为这种拥有而自豪。

将凡俗与神幻融为一体,交织于“漂亮”这个立意上,使空灵的月亮美得实在,美得真切了,也便现实的人儿美得神妙,美得飘逸了。

古往今来,大凡写月者,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覊旅怀乡之情;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睹月思人之意;或“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逝……而在本文中,全然没有这许多的沉重复杂的情和意。

有的只是一种轻轻松松的童心与童趣,以及只有这种童心才拥有的纯真与美好。

整个构思都是从孩子的灵心慧眼去发现月迹,感受月迹的角度,以孩童盼月,寻月,问月和关于月的联想、想象为线索来建构文本的。

在跌落反转的过程展示中,写出孩子的一种真切的心理历程。

作者先从平静处起笔,很快推进到情绪高扬处——中秋节的夜晚,早早地就坐在院子里盼月亮。

月亮进来了,特别惊喜,“都屏气不敢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从痴情的期待,到专注的神态,凸现出孩子们沉浸于美妙的月色之中的那种纯真与童趣。

然后适时地来了个跌落反转——当那月迹悄悄离开那镜子,“亏了,缺了”,末了“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也留下了“一个失望”。

作者将一种心理情绪交织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用景物的渐变过程来写孩子们的心理感受过程。

可以想象,伴随着穿衣镜上的月迹的出现,从一道白光——半圆——满盈,再到亏了——缺了——全没了,这样一个月迹移动的过程,孩子们也经历了一个由期待——惊喜——惬意——满意,到紧张——遗憾——失望的心理历程。

而这种心理过程则完全是因为痴情与专注,一旦发现这悄没声儿的月迹移到了葡萄叶丛上时,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惊喜。

作者就是通过多次运用这样的跌落反转,递相翻进,将孩子们的情绪推向高潮,从而写出孩童对月、对美的渴望与追求。

伴随看孩子们追月寻月的天真稚嫩的足迹,读者和孩子们一同发现了那娇美的月亮在水中,在空中,在眼里,在心里。

“玉玉的”,“满满的圆”。

她属于院落、竹帘,属于桂树、葡萄叶丛,属于小河、沙滩,属于三妺,也属于所有的孩子。

她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拥有。

这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温柔与安宁的美!

无处不有的恬适与雅静的美!

谁不想追求这种美的圆满?

谁不想拥有这种美的纯净?

作者的用意恐怕也就在这里。

真是入于孩童而又出于孩童了。

3.浅析贾平凹散文集《月迹》中的禅意美(李晖旭)。

    禅学不仅是一门高深的佛学,更由于后世诸多文人骚客,古圣先贤的参禅悟道而发展为一种人生的哲学。

禅门以不着语言、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即心即佛,一切现成。

禅宗对中国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而在当代散文家中,没有谁的散文会像贾平凹散文那般浓重地浸染着道禅味了。

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使贾平凹的散文清丽脱俗,秀美难言,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灵异的奇光。

读他的散文,与其说是艺术欣赏,不如说是在书卷中作美的参禅,你获得的十二分快感,三分是艺术品味,七分是人生顿悟,还有两分是嗒然失身的灵的徜徉。

这种浓浓的道禅意识,不仅表面在贾平凹的文艺观上,更表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

    《月迹》收入了贾平凹早期的34篇散文。

其意韵之深远,恰似“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