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14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docx

北京交通大学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

财务管理第三阶段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信用条件的是(B)。

(简繁度2;难易度4)

A.现金折扣B.数量折扣C.信用期限D.折扣期限

2.经济订货量指(D)。

(简繁度2;难易度4)

A.订货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B.储存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C.缺货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D.存货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批量

6.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是(C)。

(简繁度2;难易度2)

A.收账费用B.坏账损失

C.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D.对客户信用进行调查的费用

7.企业置存现金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满足(C)。

(简繁度2;难易度4)

A,交易性,预防性,收益性需要B,交易性,投机性,收益性需要

C,交易性,预防性,投机性需要D,预防性,收益性,投机性需要

8.给定的信用条件为"1/10,n/40",则其含义为(C)。

(简繁度2;难易度3)

A.付款期限为10天,现金折扣率为1%,信用期限为40天

B.信用期限为40天,现金折扣率为1/10

C.如果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1%的现金折扣,否则应在40天内按全额付款

D.如果在10天内付款,可享受10%的现金折扣,否则应在40天内按全额付清

9.存货ABC控制法中.A类物资属性是(A)。

(简繁度2;难易度5)

A.金额大、数量多B.金额大、数量少

C.金额小、数量少D.金额小、数量多

10.建立存货合理保险储备的目的是(C)。

(简繁度2;难易度4)

A.在过量使用存货时保证供应B.在进货延迟时保证供应

C.使存货的缺货成本和储存成本最小D.降低存货的储备成本

11.信用标准是(C)的重要内容。

(简繁度2;难易度3)

A.信用条件B.收账政策C.信用政策D.信用期限

12.坏损失和收费用是(A)的考虑要点。

(简繁度2;难易度4)

A.制定收账政策B.制定信用标准C.制定信用政策D.确定信用条件

13.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B)。

(简繁度2;难易度4)

A.资本成本B.管理成本C.短缺成本D.主营业务成本

14.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的需要而置存现金主要是出于(C)动机的需要。

(简繁度2;难易度4)

A.交易B.投机C.预防D.安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的是(CD   )。

A.资金因投资应收账款丧失的其他收入

B.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带来的损失

C.客户资信调查费用

D.应收账款收账费用(简繁度3;难易度3)

2.现金包括( ABD   )。

(简繁度3;难易度4)

A.银行存款B.银行本票C.应收款项D.库存现金

3.现金的持有动机包括( BCD )。

(简繁度3;难易度4)

A.国家政策性需要动机B.预防动机C.交易动机D.投机动机

4.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成本分析模式涉及(ACD )。

(简繁度3;难易度4)

A.资金成本B.转换成本C.管理成本D.短缺成本

5..信用政策主要包括(  ABC  )。

(简繁度3;难易度3)

A.信用标准B.收账政策C.信用条件D.商业折扣

6.客户资信程度的高低通常决定于( ABC   )。

(简繁度3;难易度4)

A.客户的信用品质B.资本C.偿付能力D.企业规模

7.存货ABC分类的标准主要有(  BC  )。

(简繁度3;难易度4)

A.重量B.品种数量C.金额D.体积

三.判断题

1.企业拥有现金所发生的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简繁度1;难易度4)

2.订货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订货的数量与质量。

(×)(简繁度1;难易度4)

3.企业在不影响自己的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是企业日常现金管理策略之一。

(√)(简繁度1;难易度4)

4.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它是一种商业信用。

(×)

(简繁度1;难易度5)

5.保险储备的建立是为了防止需求增大而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

(×)

(简繁度1;难易度4)

6.赊销是扩大销售的有利手段之一,企业应尽可能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

(×)

(简繁度1;难易度4)

7.企业花费的收账费用越多,坏账损失就一定越少。

(×)(简繁度1;难易度4)

8.企业的信用标准严格,给予客户的信用期很短,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将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利润。

(×)(简繁度1;难易度4)

9.在确定信用标准时,只要提供商业信用增加的成本低于扩大销售增加的利益,企业就可以进一步提供商业信用。

(√)(简繁度1;难易度4)

10.存货管理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存货成本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简繁度1;难易度4)

四.计算题

1.某企业预计全年现金需要总量800万元,其收支状况较稳定。

有价证券收益率为年利率10%,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交易成本为0.1万元。

计算:

1)最佳现金持有量,2)确定有价证券的变现次数3)有价证券变现的时间间隔。

4)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

(简繁度4;难易度2)

最佳现金余额Q=

=40(万元)

证券变现次数=800/40=20次()

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TC=

=4(万元)

2.大华公司每年需耗用乙材料4000千克,该材料的每千克单价为20元。

销售方规定:

客户每批购买量达1000千克时,价格可优惠2%,购买量达2000千克时,价格可优惠3%,已知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3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60元,计算最佳的经济进货批量。

(简繁度4;难易度2)

(1)在没有价格折扣时(进货批量1000千克以下)

Q=

=4000(千克)

=81200(元)

(1)进货批量为1000千克时,可享受2%的价格折扣

TC=4000×20×(1-2%)+60×+3×=80140(元)

(2)进货批量为2000千克时,可享受3%的价格折扣

TC=4000×20×(1-3%)+60×+3×=80720(元)

通过以上结果比较可知,成本总额最低的经济进货批量为1000千克。

3.某企业预计全年现金需要总量400000元,其收支状况较稳定。

有价证券收益率

为年利率8%,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交易成本为1000元。

计算:

1)最佳现金持有量,2)确定有价证券的变现次数3)有价证券变现的时间间隔。

4)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

(简繁度4;难易度2)

1)最佳现金持有量Q=

=100000(元)

2)有价证券变现次数=400000/100000=4(次)

3)有价证券变现的时间间隔=360/4=90(天)

4)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TC=

=8000元

5.根据测算,某企业预计全年需用现金1440万元,预计的存货周转期为100天,应收账款周转期为50天,应付账款周转期为60天,试计算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100+50-60=90(天)

现金周转率=360÷现金周转期=360÷90=4(次)

最佳现金持有量=年现金需要量÷现金周转率=1440÷4=360(万元)

6.某公司A产品所耗用的一种化工原料年需要量为80000公斤,订购成本2000元,该种化工原料的年保管费为每公斤20元,单位采购成本为每公斤300元,试计算:

(1)该种化工原料经济订购批量

(2)经济订购批量下购储的总成本

(3)经济订购批量的存货平均占用资金

(4)年度最佳订货次数(简繁度4;难易度2)

(1)最佳经济批量=√2×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订购成本÷单位储存成本=√2×20000×800÷8=2000(吨)

(2)经济进货批量下的总成本=√2×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订购成本×单位储存成本=√2×20000×800×8=16000(元)

(3)经济批量存货占用资金=最佳经济批量×单位采购成本÷2=2000×300÷2=300000(元

(4)年度最佳订货次数=存货年需要量÷最佳经济批量=20000÷2000=10(次)

7.某公司甲材料的年需要量为3600千克。

销售企业规定:

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900千克的,按照单价为8元/千克计算;每批购买量900千克以上,18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3%;每批购买量1800千克以上的,价格优惠5%。

已知每批进货费用25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2元。

要求计算实行数量折扣时的最佳经济进货批量。

(简繁度4;难易度2)

每次进货3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3600/300×25+300/2×2

 =28800+300+300=29400(元)

每次进货9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1-3%)+3600/900×25+900/2×2

=27936+100+900=28936(元)

每次进货18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

存货相关总成本=3600×8×(1-5%)+3600/1800×25+1800/2×2

=27360+50+1800=29210(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每次进货为9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所以最佳经济进货批量为900千克

9.ABC公司预测的2007年度赊销额为1800万元,其信用条件为:

n/30,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10%。

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企业提出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

(1)维持n/30的信用条件。

(2)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

(3)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90。

其他有关数据见表5-3

试决策分析哪个方案更为有利?

表5-3信用条件备选方案表单位:

万元

(1)

(2)

(3)

n/30

n/60

n/90

年赊销额

1800

2160

2400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30

60

90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800÷360×30=150

2160÷360×60=360

2400÷360×90=600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占用资金)

150×60%=90

360×60%=216

600×60%=360

坏账损失率

2%

3%

6%

坏账损失

1800×2%=36

2160×3%=64.8

2400×6%=144

收账费用

20

36

86

(简繁度4;难易度2

解:

计算如下指标分析三种方案的净收益,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案。

表5-4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单位:

万元

(1)

(2)

(3)

n/30

n/60

n/90

年赊销额

1800

2160

2400

变动成本

1080

1296

1440

信用成本前收益

(边际贡献)

720

864

960

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坏账损失

坏账费用

90*10%=9

36

20

216*10%=21.6

64.8

36

360*10%=36

144

86

在这三种方案中,第二种方案(n/60)的获利最大,比第一种方案增加收入86.6万元,比第三种方案(n/90)的收益要多47.6万元。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选择第二种方案。

 

10.承上题(习题9)资料,如果企业选择了

(2)方案,但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n/60”(4)方案,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折扣,15%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

坏账损失率降为1.5%,收账费用为30万元。

评价企业是否应该改变信用条件,采用现金折扣政策是否更合理?

(简繁度5;难易度1)

解:

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60%*10+15%*20+(1-60%-15%)*60=24天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160/360*24=144(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应收账款占用资金)=144*60%=86.4(万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86.4*10%=8.64(万元)

坏账损失=2160*1.5%=32.4(万元)

收账费用=30万元

现金折扣=2160*(2%*60%+1%*15%)=29.16(万元)

信用成本后收益=2160-1296-8.64-32.4-30-29.16=763.8(万元)

根据以上资料,可编制下表(表5-5)

表5-5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单位:

万元

(2)

(4)

n/60

2/10,1/20,n/60

年赊销额

2160

2160

现金折扣

——

29.16

变动成本

1296

1296

信用成本前收益

(边际贡献)

864

834.84

信用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坏账损失

坏账费用

216*10%=21.6

64.8

36

8.24

32.4

30

小计

122.4

71.04

信用成本后收益

741.6

763.8

计算结果表明,实行现金折扣以后,企业的收益增加763.8万元比未采用现金折扣收益增加22.2万元(763.8-741.6),因此,采用现金折扣政策更合理,企业最终应选择(2/10.1/20,n/60)(4)方案为最佳方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在确定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中,不属于股东因素的是(  D  )。

A.避税             B.稳定股利收入

C.防止公司控制权旁落        D.公司未来的投资机会

(简繁度2;难易度4)

4.( B  )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信誉一般的公司。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简繁度2;难易度3)

5.(  D )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股利的稳定性,又有利于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目标资本结构,使灵活性与稳定性较好的结合。

A.剩余股利政策B.固定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D.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简繁度2;难易度4)

6.( C  )是领取股利的权利与股票相互分离的日期。

A.股利宣告日B.股权登记日

C.除息日D.股利支付日

(简繁度2;难易度4)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确定股利分配政策时须考虑股东因素,主要影响是(A BC   )。

A.稳定收入考虑B.避税考虑

C.控制权考虑D.规避风险考虑(简繁度3;难易度3)

2.影响股利分配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CD   )。

A.控制权B.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C.债务合同限制D.通货膨胀限制

(简繁度3;难易度4)

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税后利润分配项目的有(ABD)。

A.法定公积金B.法定公益金C.资本公积金D.股利支出

(简繁度3;难易度4)

三.判断题

1.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结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的原则。

(√)(简繁度1;难易度4)

2.成长中的企业,一般采用低股利政策;处于经营收缩期的企业,则可能采用高股利政策。

(√)(简繁度1;难易度4)

3.由于发放股票股利后,增加了市场流通的股票股数,从而使每位股东所持股票的市场价值总额增加。

(×)(简繁度1;难易度4)

4.一个新股东要想取得本期股利,必须在除权日之前购入股票,否则即使持有股票也无权领取股利。

(×)(简繁度1;难易度3)

5.股东为防止控制权稀释,往往希望公司提高股利支付率。

(×)(简繁度1;难易度4)

6.股份有限公司利润分配的顺序是:

提取法定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公积金、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   )(简繁度1;难易度4)

8.通常在除息日之前进行交易的股票,其价格高于在除息日后进行交易的股票价格。

(√   )(简繁度1;难易度4)

9.企业发放股票股利后将使同期每股收益上升.(×   )(简繁度1;难易度4)

10.出于稳定收入考虑,股东最不赞成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 × )(简繁度1;难易度4)

四.计算题

1.某公司2004年度的税后利润为1000万元,该年分配股利500万元,2006年拟投资1000万元引进一条生产线以扩大生产能力,该公司目标资本结构为自有资金占80%,借入资金占20%。

该公司2005年度的税后利润为1200万元。

要求:

(1)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固定股利政策,并保持资金结构不变,则2006年度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自有资金?

(2)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并保持资金结构不变,则2006年度该公司为引进生产线需要从外部筹集多少自有资金?

(3)如果该公司执行的是剩余股利政策,则2005年度公司可以发放多少现金股利?

(简繁度4;难易度2)

(1)2005年度公司留存利润=1200-500=700(万元) 

2006年自有资金需要量=1000×80%=800(万元) 

2006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数额=800-700=100(万元) 

(2)2004年股利支付率=500/1000=50% 

2005年公司留存利润=1200×(1-50%)=600(万元) 

2006年自有资金需要量=1000×80%=800(万元) 

2006年外部自有资金筹集数额=800-600=200(万元) 

(3)2006年自有资金需要量=1000×80%=800(万元) 

2005年发放的现金股利=1200-800=400(万元)

2.正保公司年终进行利润分配前的股东权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单位:

万元

股本(面值3元已发行100万股)

300 

资本公积

300 

未分配利润 

600 

股东权益合计

1200

如果公司宣布发放10%的股票股利,若当时该股票市价为5元,股票股利的金额按照当时的市价计算,并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1元。

则计算发放股利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简繁度4;难易度2)

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00×10%=10(万股) 

增加的普通股股本=10×3=30(万元) 

增加的资本公积=10×5-30=20(万元) 

发放股利后的股本=300+30=330(万元) 

发放股利后的资本公积=300+20=320(万元) 

发放的现金股利=110×0.1=11(万元) 

未分配利润减少额=10×5+11=61(万元) 

发放股利后的未分配利润=600-61=539(万元) 

发放股利后的股东权益合计=330+320+539=1189(万元) 

五.简答题:

1.简述财务成果的形成及其作用.

答:

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最终经营成果,也就是企业所实现的利润或利润总额。

利润的规模和质量是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利益诉求得以满足的经济基础。

搞好利润管理,保持企业利润水平的适度增长,对企业利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利润是衡量企业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2)利润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利润是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基础

(4)利润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保障

2.简述利润分配的顺序.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

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达到注册资本50%以后,可以不再提取

(3)提取法定公益金。

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任意盈余公积金提取比例有投资者决议。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的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

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财政。

3.简述股利支付的程序.

1)股利宣告日,即公司董事会将股东大会通过本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情况以及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

(2)股权登记日,即有权领取本期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

(3)除息日,也称除权日,是指股利所有权与股票本身分离的日期。

我国上市公司除息日通常是在登记日的下一个交易日。

(4)股利支付日,是公司确定的向股东正式发放股利的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