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53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docx

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8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

专题八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整合训练

1、有学者在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时说,这种民主形式可以“赋予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权力合法性以及公共决策合法性”。

与这种民主形式相一致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的“海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邓小平指出:

“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

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

”“这个制度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它()

A.比西方的联邦制优越

B.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

C.保障少数民族“完全自治”

D.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

毛主席指出:

“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

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

”这段话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求同存异”

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了会议。

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迄今为止共有6个成员国

B.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精神

C.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是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5、“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

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6、“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

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

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

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下表为“文革”期间部分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变化的情况,这些数据表明(  )

年份

1966-1967

1967-1968

1972-1973

1974-1975

比上年增长

-9.6%

-4.2%

9.2%

11.9%

①“文革”初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②当“文革”走上正轨后,经济开始出现回升

③“文革”时政治动乱,但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在周恩来、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经济迅速回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8、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

这反映了上海当时实际情况(   )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9、毛泽东说:

“我们的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迅速地改变了旧中国的面貌。

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

”这段话出自()

A.《新民主主义论》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0、毛泽东指出:

“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

”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C.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1、1958年8月,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8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

这反映出 (  )

A.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D.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12、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

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

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

……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发展?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材料二有人害了右倾保守的毛病,像蜗牛一样爬行得很慢,他们不了解农业合作化,以后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跃进”……他们把正确的跃进看成“冒进”。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

你怎样认识?

2.依据材料二内容,中共八大的经济方针有没有得到贯彻?

为什么?

3.根据材料三,1957—1960年、1966—1971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下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综合上述信息归纳,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51-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生数量的构成比重情况表(%)。

合计

工科

农科

林科

医科

师范

文科

理科

财经

政法

体育

艺术

解放前最高年

100

100

17.8

-

7.7

13.5

10.2

6.4

11.4

24.4

0.4

1.6

1951年

100

31.6

6.2

1.6

13.9

11.9

7.8

5.1

16.5

2.8

0.1

2.5

1952年

100

34.8

6.9

1.1

13.0

16.5

7.1

5.0

11.5

2.0

0.2

1.9

1953年

100

37.7

6.1

1.2

13.7

18.8

6.7

5.8

6.4

1.8

0.5

1.3

1957年

100

37.0

7.7

1.4

11.1

26.0

4.4

6.5

2.7

1.9

0.7

0.6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

(说明:

可以就表格中的一种或多种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赋予权力机关和公职人员权力合法性以及公共决策合法性”,结合所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被赋予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符合题意,故选D;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权力机关,排除A;基层的“海选”制度是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不符合“公职人员”,排除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不是权力机关,排除C。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由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民族文化传统和政治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所以D项正确。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西方联邦制度没有可比性,所以A项错误。

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完全自治",而是“有限的自治”,所以C项错误。

B项与“这个制度比较好”没有因果关系,所以B项错误。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依据“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

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故B项正确。

一边倒”是指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不符合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故排除A项;“求同存异”的方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两项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由于2017年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故当前上合组织共有8个成员国,排除A项。

上合组织的成立,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体现了“求同存异”的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故排除C项。

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是新时期我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一五”计划,在“一五”计划期间,重点发展重工业,故住宅建设和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减少,A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无法推论出国民经济结构发展状况,故排除B项;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主要措施之一,C项错误;工业化有利于城市化,D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大跃进”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1958年,"大跃进"先从大炼钢铁开始,然后扩展到各个领域,浮夸风盛行。

随着经济困难的到来,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由此可知,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不对,②③④符合题意。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A很容易理解,计划经济就是国家调控计划出经济指标,凭票供应就是限量了。

B项时间上不对,计划经济是改革开放之前。

C项,题干主要强调产品销售,与工业规模无关。

D项,20世纪70年代计划经济的弊端限制我国经济发展,何谈发挥优越性。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关键信息“国家现在是空前统一的”可知,此时新中国已经成立。

而《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论联合政府》发表于1945年,排除A、B;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等可知,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应在1956年三大改造之后,而《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1949年6月,排除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于1957年,符合题意,故选D项。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等信息可知该观点出自1957年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背景下作的报告D项正确。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中国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大幅增加,说明我国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故A项正确。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天津大学专业设置方面的大规模变动与现实需要有关。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建设迫切谣要大量技术人才,尤其是即将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A项于1952年已经完成;C项不符合设问“主要是为了”的要求;D项局限范围太小。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1.主要原因:

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

2.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发展:

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4.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民主政治实现的必要前提;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主与政治的发展建设。

1.依据材料一“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归纳回答。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政治”制度建立角度回答。

3.依据材料三“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和所学,从法律体系完备、民主政治以及依法治国等角度思考回答。

4.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民主政治建设必须符合本国国情以及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思考回答。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1.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

认识:

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2.没有。

原因:

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4.制定经济政策要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1、2问,需要归纳对比材料内容,结合教材知识分析八大的正确方针没有得到贯彻的原因。

第3问注意联系两个时间段内中国的主要运动,从而分析原因。

第4问实际上要求分析我国经济建设出现曲折的经验教训,注意要有针对性。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示例一]

特征:

高等教育服务于工业化建设。

探讨: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一五”计划重点开展工业化建设,国家需要大批专业化的工科技术人员,因而高等院校中1952年后工科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这反映了高等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服务的特征。

[示例二]

特征:

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原因:

建国初期,我国国民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国家建设需要大批的教师队伍来推动全民教育的发展,因而此时期为落实“全民教育”的方针,高等院校中师范类学生的数量增加相对较多。

[示例三]

特征:

高等教育发展注重改善国民生活。

原因:

建国初期,我国医疗条件极差,广大百姓得不到医疗保证,国家需要大批的医护人员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健康状况,因而高等院校中医科学生数量相对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