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184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docx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

生态学试题(简答题)

1、生态系统流动的两个特点及意义

答: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方向和不可逆的;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减少,因为在每一个营养级生物的新陈代谢的活动都会消耗相当多的能量,这些能量最终都将以热的形式消散到周围空间中去。

意义: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如果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断绝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灭亡。

2、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

答:

(1)完整的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彼此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功能体系。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功能结构。

形态结构即群落结构,功能结构主要是指系统内的生物成分之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构成的网络结构或营养位级。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3、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

答:

(1)稳定机制:

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

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

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2)反馈调控: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

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

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反馈和正反馈。

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

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我们举出一个加以说明:

如果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

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反馈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但是它常常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

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4、论述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及对策。

答:

全球主要生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

纷繁复杂的环境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如农药、化肥、重金属、二氧化硫等造成的污染;另一类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水土淹失、沙尘暴、沙漠化、地面沉降等。

资源问题是指自然资源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自然资源枯竭,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数量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的快速增长,加快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世界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与人口的快速增长有关;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带来沉重负担,延缓经济增长速度,因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国家必须加大社会福利、救济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以保护老年人的利益。

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对策是: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减轻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与利用程度,实现持续发展;加强法制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环境和资源;发展科学技术,用科技力量解决全球生态问题。

5、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由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转变为能够任意改变自然的主宰者。

人类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危害到了人类的自身生存。

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在自然中的地位,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用生态学观点指导生产,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控制人口数量,可为其他生物留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改造自然,服务于人类的时候,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避免生态失衡带来的危害。

在取用自然资源的时候,要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并使可更新资源能持续利用,使不可更新资源能长久利用。

要彻底摒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点。

6、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流过程。

答:

热力学第一定律指的是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当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时候,转化率并非百分之百,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消散于环境中。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发出的光能,被绿色植物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经食物链再转化为消费者和分解者体内的化学能。

在能流过程中,一部分化学能转变为供生物取食和运动的机械能并进一步以热能形式散失于环境中。

由于能量的转化率不是百分之百,在上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转化过程中,能量逐级减少,因此,各营养级所能维持的生物量也逐级减少,营养级的个数一般不超过4~5级。

7、论述水生演替系列。

答:

(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

由于湖水较深,湖底光照弱,故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

浮游生物不断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底,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使湖底上升,为下一群落创造条件。

(2)沉水群落阶段:

沉水群落的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入水底,水中泥沙不断沉积使湖底继续上升,湖水变浅,为浅水环境的生物创造了条件。

(3)浮叶根生群落阶段:

湖水浅时,浮叶根生植物竞争处于优势并排挤了沉水植物,随着浮叶根生植物不断死亡形成的有机物和泥沙的沉积,湖水进一步变浅,导致浮叶根生植物生长越来越不利。

(4)挺水植物群落阶段:

挺水植物适应更浅的水环境,它们不断死亡,不断形成有机质,逐渐使湖底露出水面。

(5)湿生草本群落阶段:

此阶段由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土壤向中生环境转化,并伴随着中生草本的不断进入。

(6)森林群落阶段:

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及土壤趋向于中生,木本植物不断进入,开始灌木为主,以后以乔木代替灌木,最终形成森林。

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

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8、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

答:

(1)裸岩:

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

(2)地衣群落阶段:

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土壤。

(3)苔藓群落阶段:

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挤了地衣,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

(4)草本群落阶段:

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

(5)灌木群落阶段:

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与草本竞争并逐渐占据优势。

(6)森林群落阶段:

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导致森林群落出现,由于森林群落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协调,所以演替停止。

以上每个阶段都有相关的动物参与群落形成,美国群落在为下一群落创造适宜环境的同时,越为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9、简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

答:

(1)发育初期:

①种类组成不稳定;②群落结构未定型;③内环境无特点。

(2)发育盛期:

①种类组成稳定;②群落结构已定型;③内环境有特点。

(3)发育末期:

①老物种,尤其建群种生长渐弱;②新物种不断进入,进入新老交替。

10、论述单元顶极、多元顶极和顶极格局三种理论,并找出三者间的异同点。

答:

(1)单元顶极①代表人物:

Whittaker;②主要观点:

在同一气候区域内,无论演替初期条件如何,经演替最终都停止在一个最适应大气候的群落上,只要气候不变,人为或其他因素不干扰,此群落一致存在,一个气候区只有一个气候顶极群落,区域内其他生境给以充分的时间,最终都会演替到气候顶极。

(2)多元顶极①代表人物:

Tansley;②主要观点:

一个气候区内除有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顶极,定型顶极等多个顶极。

(3)顶极格局①代表人物:

Whittaker;②主要观点:

赞成多顶极论,但认为各种顶极不呈离散状态而呈连续变化,形成一个以气候顶极为中心的顶极群落连续变化格局。

(4)共性和区别①共性:

A.都承认顶极群落是经过单向变化而达到稳定状态的群落。

B.都承认顶极群落在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分布都是何时间相适应的。

②区别:

A.单元论认为,只有气候顶极是演替的决定因素,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其他因素也可以成为演替决定因素。

B.单元论认为,一个气候区最终只形成一个气候顶极,多元论认为,除气候顶极外,还有土壤、地形等顶极。

11、论述中国植物群落分布的原则、系统和单位。

答:

(1)分类原则:

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2)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植被型-植被亚型-群系组-群系-亚群系-群丛组-群丛-亚群丛。

(3)主要分类单位:

①群丛(基本单位);②群系(中级单位);③植被型(高级单位)。

12、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答:

(1)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

(2)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

(3)湿润地区山地带谱类似于当地向高纬的纬度地带性群落系列,如(略)。

(4)干旱地区山地带谱由基带干旱类型向上逐渐过渡为湿润类型,但超过一定高度后,又向寒冷类型变化,如(略)。

13、论述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举例。

答:

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苔原。

(2)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3)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而上依次更替,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

14、论述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答:

(1)他感作用使一些农作物不宜连作。

(2)他感作用影响植物群落中的种类组成,他感作用是造成种类成分对群落的选择性以及某种植物的出现,引起另一类消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3)他感作用是影响植物群落演替重要的因素之一。

15、论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

答:

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的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的进化现象称协同进化。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捕食者通常具锐利的爪,撕裂用的牙,毒腺,或其他武器,以提高捕食效率,猎物常具保护色、警戒色、假死、拟态等适应特征,以逃避被捕食。

蝙蝠能发放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而一些蛾类能根据其腹基部“双耳”感受的声纳逃避蝙蝠的捕食。

不仅如此,某些灯蛾科(Arctidae)种类能发放超声波对付蝙蝠的超声波,并使其堵塞或失灵。

更有趣的是,为了对付蛾类这种“先进”的防卫系统,蝙蝠还能通过改变频率,避免发放蛾类最易接受的频率,或者停止回声探测而直接接受蛾所产生的声音以发现猎物。

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进化过程中的一场真实的“军备竞赛”。

在捕食者与猎物相互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常常是有害的“负作用”倾向于减弱。

捕食者如有更好的捕食能力,它就更易得到后裔,因此自然选择有利于更有效的捕食。

但过分有效的捕食可能把猎物种群消灭,然后捕食者也因饥饿而死亡,因此“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过捕。

16、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的形成过程及各阶段的特征。

答:

逻辑斯谛增长是具密度效应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无密度效应的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

(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

(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将不再是“J”字型,而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

(1)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2)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逻辑斯谛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

(1)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17、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

答:

(1)整体观和综合观。

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

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许多学科的基本观点。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

(2)层次结构理论。

层次结构理论是综合观和整体观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种层次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

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

(3)新生特性原则。

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

18、论述现代生态学发展的特点和主要趋势是什么?

答:

(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

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乃至宇宙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微形态解剖学结合。

(2)研究范围的扩展。

一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扩展到人类社会,渗入到人类的经济活动,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接的桥梁之一;二是应用生态学得到迅速发展。

(3)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

野外自计电子仪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生态建模等现代化测试技术、设备和手段得到广泛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进一步丰富了本学科的方法论。

(4)生态学研究的国际性日益增强。

 

作业三:

名词解释:

1、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环境中各种元素沿着特定的路线运动,由周围环境进入生物体,最后回到环境中,各种元素运动路线所包含着的活有机体的有机阶段和由各元素基本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无生命的阶段所组成的循环运动过程,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是指人类社会本身及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球环境的变化,这里包含着极其复杂的多重相互作用过程。

3、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生物放大一词是专指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生物说的,如果生物之间不存在食物链关系,则用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来解释。

4、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为了维系自身的稳定,生态系统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否则就有崩溃的危险;许多基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循环,其中碳循环与全球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5、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按照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捕食食物链、腐食食物链(碎食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

6、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演替。

7、建群种:

建群种是优势种中的最优者,即盖度最大(重量最大),多度也大的植物种。

建群种是群落的创造者、建设者。

如油松是燕山油松林内的主要层(乔木层)的建群种。

建群种在个体数量上不一定占绝对优势,但决定着群落内部的结构和特殊环境条件。

8、优势种:

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它包括群落每层中在数量、体积上最大、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种类。

各层的优势种可以不止一个种即共优种。

在我国热带森林里,乔木层的优势种往往都是由多种植物组成的共优种。

9、群落最小面积:

群落最小面积指的是基本上能够表现出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

组成生物群落的种类越丰富,其最小面积越大。

10、生活史对策:

生活史是生物学家很熟悉的概念,它可定义为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

对策这个术语来自军事科学,所以生活史对策可以理解为生活史的各种成分或整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性响应,也可以理解为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

11、生态入侵:

 生态入侵(ecologicalinvasion)是指外来物种通过人类活动或者自然途径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并依靠其自身强大的生存竞争力,种群不断增加,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削弱或丧失;或者外来物种进入相对完整的植被中,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甚至完全替换了该植被,这些现象称为生态入侵。

12、寄生: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这种现象叫寄生。

13、生态位:

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14、社会等级:

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这种顺序性叫社会等级。

15、领域:

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16、生物多样性:

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17、群落:

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许多物种种群的集合。

18、种群:

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19、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作业四:

单选题

1、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黄化现象

2、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补偿作用

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限制因子

4、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间接作用

5、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生境

6、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

非密度制约因子

7、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气候因子

8、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现代生态学时期

9、臭氧层破坏属于B:

全球性环境问题

10、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

大气圈的上层

11、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

整个生物圈

1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

景观单元

13、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种群

14、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

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15、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

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17、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

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

18、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

群落学—生态学原则

19、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次生演替

20、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

随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

2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

气候

22、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

稳定性高

23、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

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

24、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落叶阔叶林

25、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

2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

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

27、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

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

28、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

2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常绿阔叶林

30、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31、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气温增加

32、生物群落是B:

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

 

作业五:

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2、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苏卡乔夫

3、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D:

坦斯利

4、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成群分布

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最大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A:

K/2

6、沿海地区出现的"赤潮”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D:

种群的爆发

7、种群为逻辑斯谛增长时,开始期的特点是A:

密度增长缓慢

8、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C:

互利共生

9、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二者都必然有利,这种关系为B:

互利共生

10、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属于D:

偏利作用

11、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B:

不规则波动

12、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A:

凸型曲线

13、某一种群的年龄锥体的形状为基部较狭、顶部较宽,这样的种群属于C:

下降型种群

14、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生态出生率

15、用方差/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s2/m=0

16、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珊瑚虫

17、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100个/hm2鼠洞

18、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

壤土

19、旱生植物的特点是B:

根系发达

20、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通气组织发达

21、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

贝格曼法则

22、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

有利

23、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D:

发育起点温度

24、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

水稻

2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

冬小麦

26、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

紫外光

27、在全部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

红外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