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及其变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066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质及其变化.docx

《物质及其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及其变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物质及其变化.docx

物质及其变化

物质及其变化

适用学科

科学

适用年级

初三

适用区域

浙江

课时时长(分钟)

120

知识点

第1节物质的变化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

第3节常见的酸

第4节常见的碱

第5节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

第6节几种重要的盐

学习目标

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利用石蕊试液、酚酞溶液判断溶液的酸碱性;知道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及其之间发生的反应;了解几种重要的盐。

 

学习重点

物质的酸碱性以及常见的酸和常见的碱;掌握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了解常见的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

学习难点

常见的酸和常见的碱;掌握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几种重要的盐

 

学习过程

一、复习预习

 

2、知识讲解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

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宏观:

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粒可能改变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

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都是变化。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是变化;生石灰在空气中变为粉末是变化。

化学变化场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者颜色、气味等改变,但要注意有些物理变化也伴有发光(电灯),发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态氧)。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光泽、味道、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可燃性、活泼型、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或指能否与氢气、氧气、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发生化学反应。

第二节物质的酸碱性

1.利用石蕊溶液、酚酞溶液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溶液颜色

紫色

无色

酸性溶液

变为色

变为色

碱性溶液

变为色

变为色

 

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中性

酸性增强碱性增强

使用方法:

用洁净的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对照,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

 

第3节常见的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浓盐酸

浓硫酸

颜色、状态

纯净:

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

黄色(含Fe3+)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特性

挥发性

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

用途

金属除锈

制造药物

人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金属除锈

浓硫酸作干燥剂

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1)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2)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

(3)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溶剂以及溶质质量如何变化?

(4)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溶剂以及溶质质量如何变化?

(5)稀释浓硫酸注意事项:

(6)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

 

2.酸的化学性质(电离时所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

金属+酸盐+氢气

置换反应(条件:

活动性在H之前的金属。

除K、Ca、Na除外)

MgAlFe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Fe2O3CuO

 

(4)酸+碱盐+水

H2SO4+Cu(OH)2=

(5)酸+盐

新盐+新酸

HCl+AgNO3=

 

2、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潮解

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熟石灰、消石灰

制法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用途

1.固体做干燥剂

2.化工原料:

制肥皂、造纸

3.去除油污:

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1.工业:

制漂白粉

2.农业:

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

3.建筑:

做建筑材料

(1)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2)氢氧化钠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3)CaO:

生石灰;Ca(OH)2:

熟石灰、消石灰;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2.碱的化学性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1)碱溶液与碱指示剂的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

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CO2SO2SO3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

 

 

(3)碱+盐新碱+新盐(Fe)

(4)碱+酸盐+水

3、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

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实质:

OH-+H+=H2O

2.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2)处理工厂的废水

(3)用于医药

(4)调节溶液酸碱性

4、几种重要的盐

1.常见的盐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物质

俗称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氯化钠

食盐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做调味剂、防腐剂、消除积雪、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配制生理盐水(0.9%)

碳酸钠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发酵粉、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碳酸钙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建筑材料补钙剂

备注

1.粗盐易潮解

2.碳酸钠结晶水合物Na2CO310H2O

3.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2.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Mg除外)

反应类型:

置换反应FeAlCu

(2)盐+酸新盐+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氯化钡碳酸钠碳酸钙硝酸银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反应类型:

复分解反应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4.盐+盐两种新盐复分解反应

氯化钠与硝酸银

硫酸钠与氯化钡

4.酸、碱、盐的鉴别

(1)溶解性差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差异以及水溶液的颜色差异

(2)使用PH试纸

(3)溶液中含有酸,可以用碳酸盐来鉴别;若其中含有碳酸盐,用酸来鉴别;同时含有银离子的化合物时,应选用盐酸来鉴别;同时含有钡离子时,选用硫酸来鉴别。

(4)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等)不同,通过感官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已鉴别出来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方法

A

O2

HCl气体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溶

B

NaOH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再过滤

C

NaCl

Na2CO3

加入过量澄清石灰水,过滤

D

CaO

Ca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

例题2

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有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不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很铜,一定不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例题3

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CuOCaCO3Na2CO3

CuSO4CuCaOCa(OH)2Na2SO4NaOH

A.B.C.D.

 

例题4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B.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4、课堂运用

1.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A.氯化钙B.氯化钠C.硝酸钾D.碳酸钠

2.下列一些化学常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要摄入食盐5g左右

B.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

C.当空气中的二气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对人体就有害

D.通常的食醋中约有3%-5%的醋酸

3.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A.NaOH、NaNO3、K2SO4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D.NaCl、AgNO3、HNO3

4.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进了一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生产技术,其产品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种生产技术用于()

A、生产烧碱B、生产纯碱C、精制精盐D、生产尿素

5.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6.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NO3-、K+、H+B.Na+、Cl-、OH-、Al3+

C.Cl-、NO3-、K+、Na+D.Ag+、Cl-、CO32-、K+

7.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A

B

C

D

X

NaOH

Ca(OH)2

Fe2O3

Cu

Y

NaNO3

CaCl2

Fe

CuO

Z

Na2SO4

CaCO3

FeCl2

Cu(OH)2

 

8.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

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9.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的是()

A.碳铵B.硝铵C.硫铵D.硫酸钾

10.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有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一定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1.将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碳酸钠溶液、氧化铁、锌粒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发生的反

应共有()

A.7个B.6个C.5个D.4个

12.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双选)()

A.NaOHNaClMgCl2FeCl3

B.Na2CO3稀H2SO4稀HClNaNO3

C.Na2SO4BaCl2KNO3NaCl

D.K2SO4Na2CO3BaCl2稀HNO3

13.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试剂(在括号内)不合理的是()

A.CO2和N2(澄清石灰水)

B.Ca(OH)2溶液和NaOH溶液(稀盐酸)

C.NaOH溶液和稀H2SO4(PH试纸)

D.固体CaCO3和固体Na2CO3(水)

 

14.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

方法.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

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双选)

()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

 

A.①Na2CO3②SO3③BaCl2

B.①NaHCO3②SO2③KNO3

C.①Fe2O3②CO2③Ba(NO3)2

D.①CuO②CO③HCl

15.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

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HCl溶液

NaOH溶液

HCl溶液

大理石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CuSO4溶液

铁粉

H2SO4溶液

锌粒

A.

B.

C.

D.

16.右边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B.t℃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C.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D.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17.如图所示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B.

 

C.D.

A.向NaOH溶液中滴加HCl至过量

B.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C.向CuCl2和HCl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D.向同体积和同质量分数的HCl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镁粉

18.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A.FeCl3NaOHHClH2SO4

B.HClKNO3Na2CO3Na2SO4

C.AgNO3HClNaClHNO3

D.BaCl2Na2SO4Na2CO3HCl

19.已知某粗盐样品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及不溶性杂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粗盐的提纯进行了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流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20oC时,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Na+

Mg2+

Ca2+

OH-

难溶

微溶

Cl-

CO32-

微溶

难溶

 

(1)操作

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________。

操作

的名称为_________。

若在操作

结束后发现溶液A仍浑浊,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2)操作

是在加热条件下不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的PH=7。

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操作

是将溶液B倒入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并不断搅拌,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20.一种溶液里可能含有NO3-、Cl-、CO32-、SO42-四种阴离子之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这种溶液分别盛放于两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向第一个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时生成白色沉淀;

(2)向第二个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时,生成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时,再加入硝酸钡溶液不产生沉淀。

据实验推断:

溶液中肯定不含有______离子,可能含______离子。

21.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成盐,于是她构建了甲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1)请你把甲图中

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粉末,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乙图所示。

请回答:

物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写出E+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

写出一个能实现G+H→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

 

2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依据同类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

现有下列三组物质:

A.空气、胆矾、冰水、蔗糖

B.KOH、H2SO4、Ca(OH)2、Ba(OH)2

C.NH4Cl、Na2CO3、SO2、Na2SO4

(1)填写下表空白:

组别

A组

B组

C组

分类标准

纯净物

不属于上述分类标准的物质

空气

SO2

(2)请仿照检验CO2的反应,选用SO2或SO3书写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NH4Cl溶液与KOH溶液能够反应,实质是因为它们在水中解离出来的NH4+和OH-结合生成的NH3和H2O。

结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请回答:

Ba(OH)2溶液与Na2SO4溶液能够反应的实质是它们在水中解离出________离子结合生成了_____________。

(4)请依据(3)中获得的启示,判断下列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同存在的一组离子是______

A.H+OH-B.CO32-H+

C.Cu2+OH-D.Na+Cl-

23.图中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化学式为:

、。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5、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