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200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五单元《观察物体》教案Word格式.docx

当从某一个角度观察

发现两个物体的形状是一样的

我们能不能说这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物体?

为什么?

附相关练习纸:

二、巩固练习:

(一)摆的练习:

1.先摆一摆

再看一看

(p.41第1题)(摆的时候可以请组里学得不是太好的学生摆

别的学生在一边帮助他

从哪面看这三个物体

看到的形状完全相同?

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2.先摆一摆

再连一连

(p.42第2题)

如果摆成右边的样子

从正面看

与刚才看到的形状相同吗?

从侧面和上面看呢?

3.用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按下面的求摆一摆

(p.42第3题)

你是怎样摆的?

交流

体会:

同样的结果

我们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

(二)空间想象的练习:

观察物体练习课

p.42~43第4~思考题

1.通过观察视图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

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一、谈话揭题:

上节数学课

我们学习了"

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出示两张图

问:

你觉得这两张图有什么不同?

指出:

我们在观察一个正方体的时候

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正面、侧面和上面

图1画的就是我们平时能看到的情况

而图二是在图1的基础上

添上了3条虚线

这样就使图看起来立体的效果更强

可以完整地看到正方体的六个面

像这样的图

我们可以叫它"

透视图"

我们要会观察视图

大家一起动手画一个正方体

二、练习:

1.(p.42第4题)摆一摆

说一说

先完成书上的问题

问:

谁能像这样子也来提问考靠大家?

随学生的提问

其他同学解答

注意学生在出题的时候

要说清楚是从哪个面观察

得到的是怎样的排列的几个正方形?

2.(p.43第5题)

你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搭出下面的楼房模型吗?

图2看到的是3个正方体

是不是真的就3个?

观察这类图要注意什么问题?

3.先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

再摆一摆

(图略)提醒:

图2和图3都是2层的

2层的视图要注意上面正方体的下面虽然看不到

但肯定是有的

一定要数进去

4.思考题:

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

连一连

连完后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连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有什么发现?

注意让学生发现相对的面

如前面和后面

左面和右面在观察的时候

上面多的那一块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

三、尝试画较为复杂的视图

1.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侧面看到的是

2.用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从侧面看到的是

第六单元认识千米

p.44~46

教材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场景

如铁路、公路的里程碑

公路上的限速标志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等

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知道计量里程或测量铁路、公路及河流的长度时

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并通过推算

初步感知1千米有多长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材这样的安排

有利于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

来理解和体会千米

认识1千米=1000米

真正体验和感悟1千米的实际长度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

在推理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

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

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具体的概念

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

光盘

一、初步认识"

千米"

1.板书:

长度单位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

谁来说说是哪些?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估计:

会有学生说到千米

2.用手分别比画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

继续比画1千米

学生肯定会发现不行了

为什么不能比画1千米?

谁能来说说你认为千米该是一个怎样的长度单位?

3.认识千米:

读"

你估计它和"

米"

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多少米?

那要几圈才是1千米?

(5圈)

你们体育课上

老师一般会让你们跑几圈?

满1千米吗?

那你觉得1千米有多长?

读书上p.45白菜老师的话:

200米一圈的跑道

5圈是1千米

250米一圈的跑道

4圈是1千米

400米一圈的跑道

2圈半是1千米

4.完整的长度单位:

在黑板上画一只手

从小指开始

依次写上: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这5个手指正好可以代表我们学的5个长度单位

前面4个长度单位之间进率都是10

拇指和食指分得特开

它们之间的进率也跟前面都不相同

而是1000

读:

1000(停)米=1(停)千米

5.应用:

1千米那么的长

那你觉得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学生说一说)

刚才大家说到的公路、铁路、河流等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你知道是什么吗?

(都很长

甚至是一眼望不到边)

看一下书上p.44的4张图

分别说说图上的几千米分别是什么意思?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

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也可以用符号"

km"

表示

又叫做"

公里"

二、完成书上的"

想想做做"

1.从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

在图上画出来

从哪里到哪里也是1千米?

2.跑道每圈400米

小华跑5圈跑了多少米?

是多少千米?

注意指导书写:

400×

5=2000(米)=2(千米)

3.4千米=()米3000米=()千米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天安门城楼高约35()

南京长江大桥长约是7()

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是274()

这艘轮船的船体长约是125()

5.下面是我国的四大河流的长度

你能比较它们的长短吗?

名称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长度(km)43705464630022166、指导看图:

图上打了★的表示的是国家的首都

打◎的表示的是我国的大城市名

黑白相间的线表示的是铁路

(1)太原到青岛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算一算)

(2)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

估一估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

(先问:

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大约有几个南京到上海的长度?

(3)从南京到北京的铁里大约长多少千米?

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大约有几个南京到上海的长度?

三、布置实践作业:

利用摩托车或汽车上的里程数

算一算从家到学校大约是几千米

认识吨

p.47~49

教材通过一些场景

如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等

导入新课

让学生感知这些都是比较重的或大宗的货物

了解计量这些货物有多重时

通常都用吨做单位

感受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通过每袋100千克的大米

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就重1000千克

1000千克就是1吨

从而引出吨与千克的进率

接着又以一个小学生的体重25千克

推算出40个这样的小学生重1000千克

即是1吨

这里所出现的大米、学生等

都是学生熟悉的

有助于学生在已经掌握单位千克的基础上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

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

通过想象和推理

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

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

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1吨=1000千克

学生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进行一些简单的估计

光盘

一、复习:

昨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的"

老大"

千米

谁来说说关于它的一些知识?

这节课上我们要来认识一个重量单位

二、学习新知:

1.以前我们认识了哪几个重量单位?

随学生回答板书:

千克、克

说说千克和克分别是怎样的重量单位?

(千克是一般物体用的重量单位

而克是很小的物品用的重量单位

想一想:

很小的重量单位和一般的重量单位我们已经学过了

那吨该是一个怎样的重量单位?

(很大的)

2.吨和千克的关系:

1吨有多重呢?

谁知道?

估计有学生会说:

1吨=1000千克

以前我们学习1千克=1000克

这"

千"

很有意思

在"

克"

前加了它

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单位名称"

千克"

同时也告诉了大家这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

在读的时候要注意适当停顿注意区别

读一读

类似情况还有吗?

(1千米=1000米)

那现在这"

和"

吨"

之间也有进率是1000的关系

是不是可以给"

起个"

小名"

呢?

(事实上

很多同学都想到了千千克)

想:

这么叫有什么好处?

(可提醒自己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但"

千千克"

叫起来不是很好听

所以规范的叫法:

可以用字母:

t表示

3.1吨有多重?

凭你的估计

你觉得什么东西可能约重1吨?

注意学生在说的时候

不能太盲目

要依据1000千克=1吨来考虑

大家说得很多

想一想

我们认识1克的时候找的是1个2分硬币

认识1千克的时候找的是1个柚子

所以老师在想

这找1吨重的东西最好也能找"

1个"

什么

4.怎么称吨的问题:

称克我们用什么?

(天平)

几千克的呢?

(各种秤)那你家有没有称几吨重物品的秤?

为什么会没有?

(1吨太重了

没有必要有这样一杆秤

没办法称1吨重......)

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称几吨的东西了呢?

其实在一些收费站处的地下

埋了一种秤

叫:

地秤

它是用来称过往汽车的重量的

一般一辆轿车的重量就大约重1吨

乘过轿车吗?

有没有用你的2只手搬动过轿车?

为什么搬不动?

一辆轿车越重1吨

那1辆卡车呢?

一般各种卡车都有它的限载重量

比如限载5吨的卡车

那就是说除了它自己本身的重量外

它最多还可以装5吨重的物品

如果超载了

经过地秤的时候就会称出来

5.自己阅读书本:

打开书本

阅读p.47上的文字

交流:

你从中清楚了哪些知识?

三、练习:

1.哪些东西约重1吨

(1)1棵白菜重1千克

多少棵这样的大白菜重1吨?

此题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的书写:

1吨=1000千克1000÷

1=1000(个)

(2)1个小学生体重是25千克

10个这样的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有多重?

40个小学生呢?

(3)p.48第2题

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哪些物体

各是多少约重1吨

2.1桶水大约重10千克

10桶水大约重()千克

()桶水大约重1吨

2块砖重5千克

200块砖重()千克

()块砖重1吨

3.3吨=()千克5000千克=()吨

8吨=()千克7000千克=()吨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头河马大约重3()

一只羊大约重45()

大个苹果重200()

一辆卡车载重4()

5、照这样吊15次

一共吊运货物多少吨?

练习六

p.50~53

这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

既重视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如死1、2题主要对已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进行练习;

又注意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如第3~9题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最后安排了一道思考题

要求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使运送货物所用的运费最少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练习1~5题

你知道吗?

1

使学生简单了解一些长度和重量单位的演化过程

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2.通过一些练习

复习巩固对长度和重量单位的认识

一、教学"

你知道吗"

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我们人就是由于劳动

慢慢从猿进化成了人

如果懒惰的话

就没有人的存在

其他的事物根据不同的需要

也自有它发展的过程

请大家自己阅读p.53上的"

读的时候可以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是不明白的做上记号

在生活劳动中

开始有的长度单位是一拃、一庹、一步来测量

学生做这些动作

体会什么是"

一拃、一庹、一步"

用这些方法测量会有什么问题?

(会出现误差

得到的结果只是一个大致的结果

所以

统一测量的标准"

是非常的重要

现在又有了各种各样的尺和称的工具

测量更方便

测量的结果也更准确了

二、完成书上的第1~5题的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这头恐龙大约重45()

小芳身高是132()

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大约长7000()

一筐稻谷重45()

(这4题里

我估计长城那道可能会有错

学生会认为7000是一个很大的数

所以可能是7000米

老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

7千米是一段并不太长的路

而长城跨很多省

自古就有"

万里长城"

之说

答案应该是"

2.4吨=()千克6千米=()米

8千米=()米9000千克=()吨

5米=()厘米3000克=()千克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

再交流

交流的时候重点说"

9000千克=()吨"

5米=()厘米"

前一题

可以让学生想一想"

吨的小名--千千克"

后一题可以联系前面说过的手指记忆法

米和厘米中间隔着一个分米

它们的进率是"

100"

3.从学校往西走2000米是少年宫

从学校往东走3000米是体育场

在图上

哪是东?

哪是西?

在图上标出

(1)从学校到体育场近还是到少年宫近?

近多少千米?

让学生口答前一问题

后一问题让学生写下来

并交流怎样写才规范:

3000-2000=1000(米)=1(千米)

(2)从体育场经学校到少年宫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从哪里走到哪里?

用上面的书写格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4.卡车载重量8t

16辆这样的卡车一次能全部运完吗?

(货物总重140t)

学生自己解答

交流两种方法

(一乘一除)

5.大象重6吨

鲸重72吨

鲨鱼重3吨

简单介绍鲸和鲨鱼的一些区别

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第二课时

p.51~52第6~9题

1.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进一步掌握、理解"

、"

在生活中的应用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供一些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环保等教育

1.讲一道作业中的题:

信息:

飞机上每位顾客限带货物20千克

有一位旅客带了一些书

每本约500克

他最多可以带几本书?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该题主要有2种解答方法:

(1)20千克=20000克

20000÷

500=40(本)

这种做法的难点是计算"

500"

可以把它看成"

200÷

5"

来算

(2)根据数据特点来想

1本书是500克

2本书就是1千克

20千克就该有:

20×

2=40(本)

解决问题往往是要动一点脑筋的

不同的题目特点可选用一些巧妙的办法

2.p.51第6题:

说说你从图上看懂了什么信息?

图1:

7:

30开始出发

到森林动物园有26千米

图2:

9:

30到了森林动物园

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1)7:

30~9:

30是2小时

(2)2小时行了26千米

那1小时就行了26÷

2=13千米

以前我们遇到买东西的问题

在头脑中马上会反应"

单价、数量、总价"

这三个量

那这是一道行程问题

它也有三个基本的量

是什么?

(速度、时间、路程)

这题里的2小时是时间

26千米是路程

要求的每小时的路程是速度

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

现在反过来:

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

3.思考题:

每辆2t卡车运费140元

每辆3t卡车运费200元

要运13t苹果

怎样安排车辆

用的运费最少?

要使运费最少

你觉得该从什么角度去考虑?

(a.车子里要装满

b.尽可能用大车)

为什么尽可能要用大车?

2t车每吨运费140÷

2=70元

3t车每辆运费200÷

3<70元

所以3t车每吨的运费便宜

那具体该怎么安排?

(3辆3t车

2辆2t车)

算一算要多少钱?

它真的是最便宜的吗?

能不能用别的运法与它比一比呢?

说说你的方法

4.布置作业:

p.52第7、8、9题

先做一些简单的作业指导

如第7题

要求学生分别在每个算式的前面写清楚"

石油:

钢材:

纸:

第8题

根据信息算得的是多少千克

再"

≈()吨"

......

第七单元轴对称图形

第56~61页例题、"

试一试"

及"

这部分内容结合实例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

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

第一道例题首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

要求学生观察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征

然后告诉学生"

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并要求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巨头对称特征的物体

在小组里交流

至此

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接下来

把上面的实物图片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

对称轴"

这一名词

但没有给"

下定义或作出描述

只是让学生有所认识

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

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

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课件

例题的3张图片

剪刀、彩纸

水彩笔等

一、认识生活里的对称现象

1.出示例题的3张图片

逐一说说它们是什么?

这些物体看上去毫不相干

但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吗?

(对称)

2.生活中像这样具有对称特点的物体你能找几样来说说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

出示"

中的一些图案

这些会飞的小昆虫们都有一对或几对对称的翅膀

想象一下

如果这些翅膀是不对称的

会出现什么情况?

人民很喜爱具有对称特点的物体

所以在建造房子的时候

也经常用到

继续欣赏建筑中的对称美

边欣赏边问:

你觉得具有对称特点的建筑看上去怎么样?

生活中具有对称特点的物体有很多很多

对称

二、参与探索

感悟"

轴对称图形"

的特征

1.课件演示:

将这三个对称物体画下来

得到它们的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比一比

你发现了什么?

("

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进一步体会:

完全重合(用手沿着边、点摸一摸

体会"

完全重合"

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

强调:

对折(如果是这样2个图形

它们也能完全重合

是"

吗?

对折完全重合

2.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p.57"

图)

(1)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验证猜想?

(2)结合手中的学具

小组合作

共同验证猜想

小组合作

折一折

比一比

(3)交流

着重引导学生说清判断的依据

重点选平行四边形

说一说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结合纸片演示对折过程

得出结论:

不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图形很容易判断出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但有的就不容易判断

那时就要通过折一折或是其他的方法来判断了

3.选题练习

丰富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出示图形或图案:

如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各种交通图标、各英文字母等(见教材"

中的习题)

然后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判断(是轴对称图形的

打"

√"

并想一想它是怎么对称的?

如果不是

X"

并把是什么地方决定它不是的

圈出来

)判断完了

全班交流

4.想像练习:

给出四个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想像这些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

并说说为什么

(想想做做4)

三、"

做"

轴对称图形

深化认识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