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311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docx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析

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氟系列

  第一章  总则

  1.1目的

  药物熏蒸主要是在密闭空间和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投放一定剂量的熏蒸剂,利用熏蒸剂挥发出的有毒气体,保证其有效浓度使某种或某些害虫有机体死亡的过程,由于熏蒸剂具有易燃、易爆、剧毒,因此在熏蒸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人员中毒、起火、燃爆和作业安全事故。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科学、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工作秩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熏蒸杀虫实际,制定《湖南天平熏蒸消毒有限公司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1.2应急救援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以人为本、救人第一”的方针,贯彻听从命令、服从指挥、分级负责、班组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和依靠科技、加强协作、快速有效处置、防止事故扩大的原则,按照事故类别,严重程度和事故地点,迅速启动预案,实施应急求援。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司熏蒸杀虫作业时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也适用于其他相似性质而产生的影响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根据我司熏蒸杀虫存在的危险原和危险因素,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包括:

  a、火灾事故;

  b、爆炸事故;

  c、危险化学品事故;

  d、中毒事故;

  e、特种设备事故;

  f、伤害事故。

  1.4应急救援责任责任制

  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

安全事故发生后,公司上下、全体员工要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在事故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工作中,公司应对表现积极、有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重奖;对不履行职责、表现消极、有意回避的个人,提出批评;对构成犯罪的人员,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2.1组织机构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抢险组:

  救护组:

  技术组:

  后勤组:

  信息组:

  协调组:

  2.2主要职责

  2.2.1指挥长:

发布启动和解除《预案》的命令,并按《预案》程序,组织、协调、指挥《预案》的实施;

  2.2.2副指挥长:

协助组长,指挥和部署《预案》实施的各项具体工作,随时掌握《预案》实施情况,并对《预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2.2.3抢险组:

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主要负责现场抢救和消除险情等工作;

  2.2.4救护组:

听从命令,服从指挥,主要负责现场伤员抢救、人员疏散,维护秩序等工作;

  2.2.5技术组: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负责灾情分析、监控和现场抢险技术方案的制定,以及抢险救援中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2.2.6后勤组:

负责现场抢险物资装备供应及其它后勤保障工作;

  2.2.7信息组:

负责事故情况的收集、整理和汇报等工作;

  2.2.8协调组:

协调外援,负责伤亡家属接待及安抚,处理善后事宜;会同抢险组、技术组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措施,并按照有关规定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书。

  第三章 危害辩识和模拟演练

  3.1危害辩识

  磷化氢、溴甲烷、硫酰氟、环氧乙烷等熏蒸药剂的相关危害识别参见《熏蒸杀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2作业安全危害辨识

  a、高空坠落安全危害;

  b、冲击撞击安全危害;

  c、人员触电安全危害;

  d、人员中毒安全危害;

  e、设备设施安全危害;

  f、意外伤害安全危害等。

  3.3模拟演练

  演练是平时为急时而准备的现场模拟演习。

在常规的工作状态下,只有通过经常性的模拟演练,才会不断提高熏蒸杀虫技术,改进熏蒸杀虫方法,积累熏蒸杀虫经验,保证熏蒸杀虫安全。

  3.3.1演练准备

  3.3.1.1方案准备:

根据模拟演练内容,制订计划实施方案;

  3.3.1.2时间准备:

确定每年进行两次大型演练,即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

  3.3.1.3人员准备:

凡参与熏蒸的人员,必须参加模拟演练,接受岗前培训;

  3.3.1.4物资准备:

根据演练计划所需的物资,备齐、备足、提前准备;

  3.3.1.5设备准备:

依据演练计划的内容,准备相应的设备,演练前进行调试,确保模拟演练顺利进行;

  3.3.1.6场所准备:

演练前,由公司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选择合适的模拟演练场地,设立区域标识。

  3.3.2演练范围

  3.3.2.1人员中毒

  3.3.2.2消防安全

  3.3.2.3设备故障

  第四章 应急救援资源保障

  针对熏蒸杀虫作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资源是可靠的有效保障。

  4.1通讯保障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相关人员,在熏蒸杀虫作业期间,必须公示电话号码,一天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方便联络。

  4.2装备保障

  事故可能发生前,应配置足够数量满足救援性能的施救器材、设备、设施及防护装备,如干粉灭火器、砂袋、医用急救箱(箱内应配备应急药品)、氧气呼吸机、安全保险带、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毒服装、防毒口罩、防毒面具、滤毒罐、工作服、工作手套、防水服、防水雨靴、防水手套、绝缘鞋、楼梯以及应急救援车辆等。

  4.3队伍保障

  要根据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组织队伍。

如指挥组、抢险组、救护组、技术组、后勤组、信息组、协调组等。

  4.4经费保障

  应急费用、施救费用由公司负责。

  第五章 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5.1事故报告

  事故发生后,现场负责人或现场当值人员,必须用最快捷的方式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时拨打救护电话,请求紧急救护。

事故报告的内容为:

  a、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位置;

  b、事故类型(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

  c、伤亡情况及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评估;

  d、事故涉及的危险材料性质、数量;

  e、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影响的范围,现场人员和周边环境;

  f、事故的初步原因判断;

  g、采取的应急抢救措施;

  h、是否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救援抢险;

  I、事故的报告时间、报告人及联络电话。

  5.2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道路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标志、拍照、摄像、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第六章 事故的处理及救援

  6.1磷化氢的中毒与急救

  磷化氢有剧毒,是一种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肝脏的毒气,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受害最严重,并能引起肺水肿及心脏扩大,磷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误食,吸入磷化铝粉末而引起中毒。

  6.1.1中毒症状

  头痛、失眠、乏力、鼻干、咽干、胸闷、咳嗽、恶心、食欲减退、腹痛、腹胀等为轻度中毒。

  除上述表现外还伴有轻度意识障碍、抽搐、肌束震颤、呼吸困难、肝脏损害、轻度心肌损害等为中度中毒。

  除上述表现外伴有昏迷、惊劂、肺水肿、呼吸衰竭,严重肝损害为重度中毒。

  6.1.2现场救治

  发现人员中毒,立即将中毒者转移离开作业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及早更换衣服,温水清洗皮肤,特别是暴露部位,要避免受凉。

  密切接触过磷化氢毒气中毒者,应安静1~2天密切观察。

  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口服维生素C,大量饮用茶水、糖水。

  凡出现中度以上中毒时,要及时护送中毒者到医院救治,护送时需用担架或车辆,对意识不清者,在途中注意呼吸畅通,解开衣领、松开裤带,注意保暖,准备好氧气袋、兴奋剂、镇静剂,以备急需。

  6.1.3对症治疗

  头痛、头晕 复方阿斯匹林0.5g或索密痛0.5g。

  烦躁 兽米那0.03g或异丙唪12.5mg或眠尔通0.2~0.4g。

  胸闷 氨茶硷0.1g

  呕吐、腹痛、多汗 阿托品0.6mg

  反复呕吐 10%或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5~10ml(静脉注射)。

  呼吸困难 吸氧

  保肝 酵母片2g,维生素210mg,葡萄糖醛酸0.1~0.2肌净。

  抽搐、惊劂 付醛8ml,灌肠或4ml肌注。

  肺水肿 吸氧(加压更好),20%酒精蒸气吸入;氨茶硷0.25g,加入1%普鲁卡因1ml,肌注可异口丙唪25mg肌注。

  中毒者经治疗后,轻度者一般在数天内恢复,个别的头痛、头晕等症状可持续数周,中度病者一般1~2周,少数也延至数周。

  6.2溴甲烷的中毒与急救

  溴甲烷有剧毒,主要通过人的呼吸道和皮肤接触而引起中毒。

  6.2.1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潜伏期为20分钟~48小时,一般4~6小时,长者可达5日

  轻度中毒:

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中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伴有步态不稳,言语不清等。

  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伴有狂躁、抽搐、癫痢发作、昏迷、肺水肿,呼吸障碍等。

  皮肤损害:

皮肤接触溴甲烷液体后,皮肤于1小时内发生烧灼感,数小时内发生红斑和起疱,可逐渐融合为大泡,有时接触后可迟至7~9日后出现丘疹或水泡。

  慢性中度:

头痛、头晕、周身乏力、失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视力模糊、肤体麻木、恶心呕吐。

  6.2.2现场急救处理

  发现有人中毒,立即将中毒者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脱去污染的衣服,清洗皮肤(肥皂水或2%苏打水),特别是暴露部位,让其躺卧、安静休息、严密观察病情至少48小时,根据病情的轻重,护送时应注意:

尽量使病人保持安静,避免体力负担,对昏迷者应注意保暖。

  6.2.3中毒治疗

  轻度中毒头痛、头昏、乏力等症状,可给予复方阿斯匹林或索密痛二片(0.5g)必要时(1~2)片口服,必要时2~8小时可重复一次,呕吐,阿托品0.6mg(2片)口服或颠茄片8~16mg(1~2)片口服,必要时2~3小时可重复一次,呕吐较重,可给以10%葡萄糖500~1000ml静注,维生素B1、B6、C口服。

体质较弱可用50%葡萄糖60ml静注或混以维生素C500mg静注。

  中度中毒:

对症处理同轻度者,维生素B1、B6、C口服或注射,或加用B12,必要时给予二巯基丙醇肌注,烦躁不安者可用少量镇静剂。

  重度中毒:

昏迷者给氧气吸入。

维持营养。

抗菌素预防感染,维持人体水电平衡。

  抽搐和狂躁:

可使用较缓和的镇静剂以控制住症状为度。

  呼吸衰竭:

应用呼吸兴奋剂,或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给氧。

  皮肤灼伤:

按一般外科原则处理,可用温水、温盐水或2%鞣酸液洗涤。

  6.3硫酰氟的中毒与急救

  6.3.1轻度中毒患者,除中枢神经略有变化外,无其它任何变化。

  6.3.2中度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以及尿氟增多,但无明显的组织器官病变及其它任何症状变化。

  6.3.3急性中毒时症状是头昏、恶心和反复发作的惊厥症状,患者的脑电图接近于癫痫病患者的形状。

  6.3.4急救措施:

若出现头昏、恶心等中毒现象,应立即让患者离开熏蒸场所,呼吸新鲜空气,脱去受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并使患者面部向下,头稍底于胸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病人吸入呕吐物,防止病人抽筋造成损伤,同时注意保暖;对呼吸停止的患者应及时施行人工呼吸。

  6.3.5目前尚没有硫酸氟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主要是进行对症处理。

  6.3.6硫酰氟溅入眼睛皮肤的处理:

撤离污染区域,撑开眼睛,用大量清水缓慢、温柔地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然后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若衣物被硫酰氟浸湿,立即用水冲洗,然后脱去污染的衣物,进行彻底清洗。

  6.4环氧乙烷的中毒与急救

  6.4.1大量吸入环氧乙烷气体可引起全身中毒。

患者口中会感觉到有特殊甜味,并出现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心动过缓及过早搏动、步态不稳、失眠、烦躁不安的症状。

严重者可发生酸中毒、昏迷。

此外还可引起肝脏肿大、肝功能障碍(血胆红素增高等)及黄疸以及尿中胆红素、尿胆元增高。

  6.4.2接触环氧乙烷气体可使患者的角膜损伤,接触的皮肤出现红肿,并在数小时后形成大瘤。

反复接触的患者会产生过敏反应,在原接触部位呈现红斑和发痒。

  6.4.3急救原则:

无特效解毒剂。

如皮肤、黏膜或眼不慎沾上环氧乙烷液体,应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防止烧伤;如发现任何中毒症状必须立即离开熏蒸场所,呼吸新鲜空气;使患者坐或躺,盖被毯保温,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6.4.4医疗措施: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人工呼吸或注射呼吸兴奋剂,注意保暖;严重者可加压给氧,有条件时可采用高压氧疗法。

  6.4.5对喉头痉挛、水肿及呼吸道灼伤,有多量分泌物,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的患者,应及早施行气管切开术;对病情较轻不做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可让其吸入水蒸气、安息香酊蒸气或3%硼酸溶液蒸气,或雾化吸入1%麻黄碱及抗菌素等,其他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的处理原则同内科、眼科等。

   6.5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

  6.5.1现场指挥  现场指挥人员应保持镇定,将受伤人员抢救至安全地带,同时应立即呼叫医疗救助,对受伤害人员进行现场医学应急急救处理,并做好伤病人员的转送准备。

  6.5.2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  排除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撤离事故现场,发生触电意外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它异物,保持呼吸畅通。

  6.5.3现场救护:

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就地取材,采用加压包扎、止血带或指压止血,有骨折者用木板进行临时固定,有舌后坠者,应将舌头拉出或用别针穿刺固定在口外,防止窒息。

检查有无头颅、胸腹部外伤、骨折,注意关键部位的受伤保护,依据不同的伤情和病情,按轻重缓急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转运,运送途中随时注意伤病员的病情变化。

  6.5.4对受伤者或无法判断其受伤部位和程度的,大脑意识不清的应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

  6.6磷化氢起火的救护

  在熏蒸杀虫过程中,磷化铝在磷化氢发生器内与水反应生成磷化氢气体,因此在投药中存在起火的隐患,在对机器进行清洗时,残留的毒气和可能残留的磷化铝粉末有可能起火。

  6.6.1机器投药中起火

  a、机器在投药中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工作。

  b、迅速拉开干粉灭火器的保险阀,将灭火器的喷嘴对准火源部位进行喷洒灭火(严禁用水)。

  c、利用消防沙迅速扑灭明火。

  d、加大CO2进气量,稀释磷化氢气体浓度。

  e、灭火后将机器撤离现场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f、对事故发生地进行清理,清除环境污染。

  g、做好起火现场人员的疏散和撤离,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做好财产的保护。

  h、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随时检测PH3浓度,当空气中残留磷化氢浓度达到安全标准(≤0.3PPM),后方可撤消警戒。

  第七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现场人员接到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根据事故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向指挥长提出是否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

符合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涉及到危险物品的;发生重大险情、危及安全、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情形之一的,均应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各应急救援小组在接到《预案》启动命令后,应立即行动,迅速实施救援。

指挥长不在本区域时,副指挥长应及时赶往事故现场,指导、协调事故抢险救护和调查处理工作。

  第八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终止

  事故现场危险因素完全控制并处于安全状态,事故受害人被完全救出,并被送到医院救治的情况下,应急救援状况应予解除。

有需抢救的伤员,仍由救护组继续负责,直至脱离危险。

  事故应急救援状况解除后,应当及时恢复生产、恢复正常秩序。

  第九章  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

  坚持安全事故原因查不清楚不放过;责任得不到追究不放过;员工受不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得不到落实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对违反本《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予以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迟报、瞒报安全事故的;

  2、未及时到位、延误抢险救援时机的;

  3、对事故中受伤人员拖延救治的;

  4、阻挠应救援物资、设备调用的;

  5、拒不履行应急救援职责的;

  6、未定期的报告事故危险源,事故隐患的;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