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040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成功创业案例01Word下载.docx

我很快发送了所要求的资料。

大约一周多的时间,我收到的乔伊丝饰品总部的邀请,希望我前往北京总部当面洽谈加盟事宜。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乔伊丝饰品总部。

迫不及待的先参观了乔伊丝饰品的产品,看完后我只能说,我原来的小店要是生意能红火了,那才真的是奇迹。

我自己进的那些货和乔伊丝饰品比起来,真的是天壤之别。

在一番调查了解后,我那原本已经平静的心又变得异常兴奋起来。

但是,想着自己手里仅有的那些钱,再看看这个大品牌,我想自己应该是没有能力加盟吧。

再说我们那个地方,消费水平不是很高,这些饰品肯定很贵,能卖的出去吗?

在与总部的工作人员进行进一步的交谈之后,我顿时喜出望外。

原来,我发给他们的个人资料他们已经很认真的研究过了,根据我的个人情况他们为我提出了一套适合我的加盟方案。

差不多3万多,我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加盟店了。

我一盘算,自己手里还有1万多,再跟家里借一些,应该就可以了。

当我把有关产品价格的疑问告诉工作人员时,他们告诉我,乔伊丝饰品饰品的价格覆盖面很广,从几元到一百多元的都有,而我刚刚很喜欢的那些饰品主要是价格在十多元到六十元之间乔伊丝白领丽人系列产品。

鉴于我所处的城市的情况,他们建议我将加盟店定位在以乔伊丝白领丽人系列中档饰品为主,兼营少量低档饰品。

经过一番思考和比较后,我决定加盟乔伊丝饰品了。

一方面,乔伊丝饰品这个牌子很有名,产品质量也很不错,另一方面,加盟等费用又是我能够承受的。

就这样,我加入到了乔伊丝饰品的大家庭中。

现在想起这个决定,我仍庆幸不已。

按照我所做的调查和乔伊丝饰品总部的分析,我的小店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很不错,可以就在这基础上继续开加盟店。

看来当时我还是挺有眼光的,选了个不错的地段。

紧接着,乔伊丝总部的设计师又根据小店的情况设计了装修图。

他们告诉我,当时生意不好,店面装修的不够精致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卖饰品,首先要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所以店面本身就要很吸引人。

利用装修的这段时间,我按照总部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乔伊丝饰品店运营知识的系统培训。

在小店按乔伊丝饰品总部的设计规范装修好后,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个时尚、精致的小店呈现在我眼前。

天啦,这么漂亮的小店居然是我的!

那一刻,我创业的所有信心和希望都回来了。

在乔伊丝饰品总部的指导下,我进了第一批货,并做了一些开业前的宣传。

这一次,我有经验多了,并且将培训时学到的东西都用上了,比如,哪些饰品最好摆放在一起,如何利用灯光可以使饰品看上去更加耀眼。

就这样,我的小店又重新开张啦。

我心里真是既兴奋又忐忑。

虽然有些心理准备,但是开业第一天的情景还是着实吓了我一跳。

从8点半打开店门,就开始陆陆续续有人进店里来逛。

与上次大不相同的是,她们都嚷着“好漂亮啊”、“啊,我好喜欢这个啊”、“好便宜哦,我要要这个”……然后就开始手舞足蹈的试戴起来。

不光两个导购忙不过来,不一会儿,我就在收银台那儿也忙的不可开交的了,于是赶紧给妈妈打电话,让她过来帮帮忙。

11点多的时候,店里的人更多了。

还好有妈妈在,要不我肯定应付不过来。

听着大家对小店的夸奖和对乔伊丝饰品的赞赏,我心里甭提有多美了。

等到晚上关门后,我跟妈妈一核算,今天一天居然卖了3000多块钱!

要知道我以前的店,一天最多也就卖了不到400块钱。

我太兴奋了,拉着妈妈整整跳了好几圈!

接下来的日子,小店的生意仍然很红火。

而乔伊丝饰品加盟总部也一直跟我保持着联系,询问小店的情况,还根据销售情况对我的货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不时的补充一些新开发的产品。

一个月就这么匆匆忙忙的过去了,看到销售额,我自己都傻眼了。

我居然卖了5万多的饰品!

除去各种开支,我还净赚了差不多两万!

我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第一次赚到这么多钱,我真的是太激动、太兴奋、太自豪了。

由于小店生意太好,妈妈又不能常来,总部建议我再雇一个人。

正好在培训的时候也学了一些招聘店员的方法,这个时候就都全派上用场了,我从5个来面试的女孩里面挑了一个最满意的新导购。

现在,我的乔伊丝饰品小店已经开张一年了,而我也由原来的一个黄毛丫头变成了一个经营着美丽事业的小女人。

年纪轻轻的我,已经拥有了十几万的存款,更重要的是,这些都是靠我一个人的能力挣来的!

今年,我准备再在市里再开一家乔伊丝饰品加盟店,将我的美丽事业进行到底。

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我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家过上舒适的生活!

一本DM杂志何以风行成都高校

成都体育学院大二的学生廉超,有一段时间常常到离学校10多里路、位于市中心的一家自助火锅店吃火锅。

因为他手里有几本《校园消费》杂志,上面印有好几张这家火锅店的10元代金券。

多的时候,廉超一周之内吃了3顿火锅。

还有更壮观的场面。

有的高校班级聚餐,全班同学搜集了一堆《校园消费》上的代金券,数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市中心吃火锅。

这家火锅店的老板乐开了花,因为在《校园消费》上发布了几期的广告和代金券后,竟然回收了1万多张代金券,火锅店的人气狠狠地旺了一把。

 

这本名为《校园消费》的DM杂志,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发行量从1万份猛增至4万份,风行于成都的10多所高校,还进入了多所大学的图书馆,大大方方地跟一些财经杂志摆在一起。

DM是英文directmailadvertising的省略表述,直译为“直接邮寄广告”,即通过邮寄、赠送等形式,将宣传品免费送到消费者手中、家里或公司所在地。

《校园消费》的5名创办者,有3名走出大学校门不到一年,有两名还在念书。

名不见经传的《校园消费》,何以博得大学生的青睐,在成都高校如此风行?

流行于校园的代金券

在校园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校园消费》代金券的创意,成了帮商家吸引大学生的重要手段。

一时间,这本杂志广为散发,传阅率节节攀升。

一些学生干脆登门索取杂志,甚至有学生收集《校园消费》,拿到网上叫卖,把这份原本免费的杂志以四五元的价格出售。

不仅是前面提到的火锅店,《校园消费》的100多个广告客户,大多数都采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大学生,效益可观。

杂志的创办者之一龙宏说,每期杂志的代金券金额就有两三千元,像这样的优惠在其他媒体是提供不了的。

“现在的广告相当大一部分靠关系谈成,可我们刚出校门,什么关系也没有。

”杂志的创办者之一刘洪燕说,“惟有让商家认识到我们的传播效果,才能说服他们掏钱打广告。

”他们想到了代金券。

由于代金券的广告效果一目了然,《校园消费》留住了一大批长期客户。

某高校旁的一家牙科医院,经过《校园消费》业务员的说服,在杂志上投放了广告。

第一次刊登的牙科医院广告没有加印代金券,结果付广告费的时候,老板显得很犹豫。

第二次牙科医院的广告上加印了一张代金券,等到《校园消费》业务员上门收取广告费时,老板付钱就很爽快了,因为他回收了一叠代金券。

跟报纸等媒体相比,《校园消费》的广告价格相对较低。

这也是商家们看上《校园消费》的另一个因素。

从校园地图到《校园消费》

《校园消费》的创业团队一共有5个人,其中刘洪燕、任建、王林是四川大学2006届毕业生,刘振华在成都大学念大四,龙宏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读研究生。

2005年6月,在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任职的任建,找到同学刘洪燕,想在9月份新生报到时,通过向新生免费发放校园地图,推广一下学院记者团的良好形象。

可是,要印几千份的地图得花不少钱。

钱从哪里来?

刘洪燕想到了拉赞助。

他们在地图的设计图纸上画出了24个广告位,利用暑假的时间东奔西跑地招商。

当时的困难,是没有正规的公司作为后盾,难以取得客户的信任,如果没有商家认购这些广告位,制作地图的计划就流产了。

尽管吃了不少苦,最终他们还是把24个广告位全部卖出去了。

最后,他们不仅顺利印制了两万张地图,还赚了8000多元。

这次地图招商让在同学当中有“刘总”之美誉的刘洪燕发现,如果有一个媒体能把校园周边的商家和校园内的大学生联系起来,其中一定潜藏着巨大的商机。

2005年9月,刘洪燕与几个同学创办了《校园消费》,并陆续在四川大学发行了几期,发行量从1万份增长到1.5万份,发行范围也从四川大学扩大到成都13所主要高校。

刘洪燕成了名副其实的“刘总”。

继续创业缘于一次偶然

2006年刘洪燕大学毕业,和其他毕业的创业团队成员一样,她早就联系好了工作单位。

然而这一切因为一次偶然而改变。

2006年4月,团成都市委等单位主办的“创业成都”系列活动在四川大学举行启动仪式。

时任成都晚报社长的夏旗舰、Intel公司对外事务经理徐振弟等人分别讲述各自的创业经历和心得。

坐在台下的刘洪燕“深受震撼”,“当时就有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要把《校园消费》继续做下去”。

他们的想法得到了团成都市委的支持,他们放弃了就业,开始了真正的创业。

利用毕业前的几个月时间,他们对成都的校园消费市场做了一个调查。

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

成都市的13所主要高校共有在校大学生41万人,大学生的生活必需消费和其他可支配消费的总额超过了21亿元。

校园消费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蛋糕,这一调查结果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心。

2006年8月,在团成都市委领导和夏旗舰等热心人士的帮助下,刘洪燕和4名同伴注册成立了“高效文化公司”,开始正规运作《校园消费》杂志。

刘洪燕担任总经理,其余4人分别负责公关、市场、策划、编辑、发行等工作。

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愿负天下人

刚开始,没资金、没经验、没关系网,大家觉得,只有靠真材实料来打动客户了。

2006年冬天,龙宏去一家美发店拉广告。

本约好了晚上10点见面,可后来店长有事,把见面时间往后推了。

凌晨1点,美发店店长回来时惊讶地发现,已经冻得瑟瑟发抖的龙宏竟然还在店门口等。

广告自然是拿下了,店长还自己掏了几千元做了更大篇幅的广告。

几个年轻人的真诚打动了不少客户。

香港富豪霍英东有句话:

“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愿负天下人”,刘洪燕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句话也成为这个团队的创业宗旨。

负责杂志策划的刘振华说,我们敢如实公布发行量,并邀请客户现场监督杂志的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

他们的真材实料,打败了同样对校园消费市场虎视眈眈的11个对手。

手握《校园消费》这张王牌的高效文化公司,目前已经雇用了25个专职员工,还为200多名大学生提供了兼职岗位。

迄今为止,《校园消费》的广告收入已超过百万元。

北京、上海、重庆以及成都本地的一些传媒集团、风险投资机构纷纷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羽翼渐丰的高效文化公司已经开始筹划更大的事业了。

除了《校园消费》杂志,公司正在为企业做面向高校校园的整合营销:

市场调查、品牌推广、活动策划等立体式营销战略。

他们期望在校园消费这个宝山淘到更多的黄金。

亿万身价理财师:

金钱五大法则

美丽的蓝色大眼睛,精干的金色短发,健康红润的肤色,眼前的这位女士可谓全球最出色、最美丽的个人理财师,也可能是身价最高的理财师——和她共进晚餐的费用是1万美元。

尽管如此,人们依然趋之若鹜,因为从她那里获得的理财建议,带给你的财富可能远远不止1万美元。

她被《今日美国》杂志称作是“个人理财的发电站”。

她就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新闻(CNBC)个人理财栏目的主持人苏茜·

欧曼。

从一个面包房女招待到亿万富翁的理财顾问,同时自己也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苏茜是怎么创造奇迹的呢?

上周,这位美国个人理财权威现身上海,接受了《钱周刊》的专访。

我爱钱,但钱不是唯一

什么是财务自由?

苏茜的答案是,财务自由不是拥有百万千万美元,而是感觉到自由,了解你自己和所拥有的,知道即使明天因为生病或是公司裁员你丢了工作,你也不会有大麻烦,仍旧可以舒适地生活一段时间,不必发愁立即找工作。

等你年老退休时,也许你的生活不算豪华奢侈,但你可以生活得很舒适,不会欠账。

偶尔出去旅行,能自给自足。

等你去世的时候,你留给家庭的财富会超过你原本拥有的。

不过,苏茜对钱的认识,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理智。

她坦陈,这与她小时候的经历不无关系。

苏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家里经济并不宽裕。

13岁的时候,一次意外使她深深感受到金钱的重要。

当时,苏茜的父亲,有一家小小的鸡肉食品作坊,一次不小心引起了火灾,几分钟内整个作坊成为了一片火海。

他父亲逃了出来,但当他意识到装有家里全部财富的钱箱还在那着火的房子里时,他竟然又不顾一切地冲回火海中,抱起了那个已经被大火灼热的金属钱箱并把它扛了出来。

当他把钱箱扔到地上的时候,苏茜看到钱箱上粘着他胳膊和胸口上的皮肤。

父亲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冲入火海,让小苏茜意识到,对父亲来讲,金钱显然比生命本身更重要。

从那时候开始,挣钱,挣大把的钱,开始成为苏茜的职业驱动力。

她坦言,“我爱钱,谁不爱钱”?

但是,之后的职业生涯又让她对金钱的看法发生了转变,她发现,金钱并不应该是追求的东西。

从女招待到总裁

苏茜最初的工作是在加州伯克利的巴特卡普面包房当女招待,一干就是7年。

1979年,苏茜筹集到一笔资金。

她原打算用来开餐馆,后来却交给美林证券,买了股票认购证。

她的第一笔投资遭遇了几乎本钱赔光的惨境。

不过,在证明经纪人对她的交易风险有误导之后,美林证券弥补了她账户里的亏损。

这让她意识到,好的公司和好的经纪人才会对投资人负责。

苏茜觉得她不仅要赚钱,更要理解金钱运动的规律,于是,她到美林证券谋了一份工作,开始了投资顾问的职业生涯。

在美林工作3年多以后,苏茜便跳槽到了保德信证券担任投资副总裁。

1987年,她建立了苏茜·

欧曼财务集团,着手打造自己的财富和事业。

在担任理财顾问的过程中,形形色色关于钱的故事,让她渐渐领悟到,“金钱本身并不具有力量,人才是力量的源泉”。

只要善于运用金钱,就能获得自己的财务自由,并最终成为金钱真正的主人。

先还债再增值

在美国,苏茜拥有大量的追随者,他们追问苏茜最多的问题是:

我该怎么做才能让财富增值?

苏茜给他们的答案是:

先还清你的负债!

信用卡欠款、汽车贷款、房屋贷款,种种门类繁多的负债,已经让大多数人入不敷出,而且“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中产阶层正在消失”。

在苏茜看来,消费膨胀是这一切的症结所在。

“一个稳定、安全的财务基础才是你消费的前提”,苏茜强调这一点。

在美国,信用等级评分是每个人财务状况的“身份证”。

负债越多、评分越低,申请贷款的利率就越高,还清贷款就越吃力,逐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苏茜给人们的建议是,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收入先用来还清贷款,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用更优越的条件申请贷款,逐渐积累自己的财富,而不是把收入都用来还贷。

“同样的情况,可能将在中国发生,”苏茜说,“我到中国来,就是要告诉人们,不要轻信保险公司、基金公司、银行的业务员,要分辨清楚,他们的建议到底是为了保护你的钱,还是为了拿走你的钱。

没有方向就存银行

苏茜觉得,中国人对储蓄的热爱是一种先天的优势。

高储蓄率是由于人们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只好把钱都放进银行。

而这恰恰符合她一贯倡导的一个金钱法则:

当你不知道把钱投到哪里时,就把它放进银行。

即使你因此错过了投资机会,但至少你还有钱,这比糊里糊涂把钱赔掉要好得多。

比如说,很多人想通过买股票发财,但对这家公司究竟了解多少呢?

有多少人是财务专家或者是经济学家?

大多数股民对股票和财务一无所知,他们不了解股票市场。

很多人买股票被套牢,但还是心存希望,想等股价回升后再卖掉。

但苏茜说,如果你不懂如何给股票估值,就不要买。

如果你觉得被套牢的股票,已经不值得继续投资,就该趁早卖掉。

买房自住不怕贬值

如果你对投资一窍不通,不妨把钱先存进银行,等你弄懂了如何投资,再把钱拿出来不迟。

但是,如果银行的利率不如通货膨胀率高,那么,存在银行的钱就在无形中贬值。

如何防范这种情况?

苏茜的建议是,买一套房子。

不要考虑房价的涨跌。

苏茜以美国和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为例,过去的几十年,房价起起落落,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争论也从未停止,但是这都不是买房自住的人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苏茜看来,无论房价怎么变化,至少你有一套可以能自己支配的房子,房产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这是与股票最大的不同之处。

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苏茜向《钱周刊》透露,自己在美国有三套房产,而且全部是一次性付清,没有任何贷款。

其余的大部分资金都用于买市政债券,而且是3A级的高信用等级债券,这几乎是她全部的资产组合。

苏茜认为,她的财富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安全。

从心理上驾驭金钱

苏茜已经是一位亿万富翁,作为富人和富人的理财顾问,她已经达到了自己要求的财务自由。

到达这种境界,苏茜认为,首先要从心理上克服对金钱的畏惧。

她说,我们已经认识到了金钱的强大力量。

如果不能驾驭金钱,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对生活充满气馁。

相反,如果学会如何平息这些恐惧,懂得金钱的规律,采取正确的行动方式,我们就学会了关于富足的必不可少的一课。

苏茜觉得,每个人都免不了与金钱打交道,富足的人就是从心理上驾驭了金钱而感觉满足,而更多的人总是为金钱奔波,不知道未来,内心充满紧张和不安。

虽然快乐的程度并不与金钱的多寡成正比,但苏茜觉得要达到财务自由,关键是“学会如何吸引和创造大量的财富,并且要明智地使用金钱,让金钱为自己服务”。

金钱的五大法则

2000年以后,随着纳斯达克美丽泡沫的幻灭,苏茜总结了金钱的五条法则。

她说这就象人的五根手指,可以把金钱牢牢抓住。

法则一诚实生财,谎言毁之

法则二关注你现在拥有的,而非过去曾经拥有的

法则三首先正确对待自己,才能正确支配金钱

法则四有限投资已知领域,谨慎对待未知领域

法则五永远牢记:

金钱本身不具备力量

苏茜·

欧曼:

改变美国式金钱思维

欧曼被《今日美国》誉为“个人理财权威”。

她涉足的领域包括个人理财方面的书籍、广播、电视节目、专栏以及时事通讯等。

她拥有CFP证书。

1987~1997年,她执掌苏茜·

欧曼财务集团,1983~1987年任保德信证券担任投资副总裁,1980~1983年是美林证券的客户主任。

在此之前,1973~1980年,她一直在加州伯克利的巴特卡普面包房当女招待。

现在她居住在佛罗里达南部。

欧曼是连续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五本理财图书《金钱法则》、《生活的教导》、《财富之路》、《致富的勇气》以及《九步达到财务自由》的作者,同时也是全美畅销书《挣到了,就别失去》的作者。

除此之外,她还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新闻(CNBC)的个人理财编辑,以及苏茜·

欧曼节目——一个每周末向全国播出的CNBC电视栏目的主持人,也是《奥普拉》杂志的特约撰稿人。

苏茜在美国公共广播公司的三个专栏节目均取材于她的畅销书,她改写、参与制作并主持的这三个节目,均名列美国公共电视业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资金募捐节目之一。

在2003年闪亮登场的PBS的一个新专栏就取材于《赚钱不转向》一书。

从外交部辞职创业他这样赚到亿万

从1994年辞官下海算起,彭鸿斌从商才6年。

他所创建的圣象公司,更是在短短4年间成长为中国地板市场的第一品牌,仅圣象品牌就值几亿元。

这是中国市场经济二十世纪末创造的一个奇迹。

彭鸿斌总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

从平民到亿万富翁,从外交官到企业家,这里一定有什么奥秘!

外交部里辞官人

老师用朴质的语言激励这个农民的儿子,一定要考到北京去!

考上,穿皮鞋;

考不上,还穿草鞋。

1986年,他以四川省文科类高考第二名的身份,跨进中国人民大学。

1990年夏天,彭鸿斌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外交部。

在外交部当英语翻译的日子里,睿智勤奋的彭鸿斌得了个好人缘,领导和同事们待他极好。

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铺满了鲜花,他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往上一级级攀升,然而,1994年4月,彭鸿斌递上了辞职报告。

外交部的几千人被震惊了:

没有这个先例嘛———报告自然无下文。

中国本质上是一个“官本位”思想浓厚的国度。

几千年封建统治灌输的就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尽管到了新社会,“官本位”依然有它肥沃的土壤。

从外交部“下海”去当个体户,在同事和家人看来,彭鸿斌无异是个疯子!

他的同学邓元山是计划经济系的,现在是广东圣象公司总经理。

彭鸿斌辞职时,他恰好路过北京看望他。

那时候,彭鸿斌刚刚结婚,穷极了,住在南池子外交学会的一间小房子里。

为了招待老同学,彭鸿斌买了鸡脖、鸡杂来自己烧。

缺盆少碗,彭鸿斌就去向同事借。

一向关系不错的那位同事不理解他,不肯借,大家弄得很尴尬。

彭鸿斌终于不辞而别。

他精力太旺盛了,不愿在人才过剩的机关里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既然未来可以计算出来,那就换个环境找出一条路,走一条更能实现自我的路。

彭鸿斌今天回忆起来这件事,并不埋怨同事的人情凉薄,他说:

“当我的未来可以计算出来的时候,我就渴望去走另一条更能表现自己的路子。

既然出来不会很差,那起码会觉得比留着更好。

初涉商海找感觉

彭鸿斌有一颗躁动的心,他属于那种说干就干的人。

在外交部呆了两年半,他始终不能适应朝八晚五循规蹈矩的那种氛围,他喜欢开拓冒险。

现在轮到自己当老板了,茫茫商海,到底该干点什么?

他先在中关村开了一家公司,跟中关村大部分村民一样,卖计算机。

办公司要几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