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531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中宏图学校艺考生地理百日冲刺第七周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江南(最大)

第二十章 气候

一、气温

⒈一月气温:

南北温差大达50多度——纬度

等温线密集——冬季风

0℃——秦岭——淮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⒉七月气温:

南北温差小,仅10℃(除青藏高原,全国普遍高温)

最热——吐鲁番盆地——“火洲”

最凉——

⒊温度带

寒温漠河

中温长城、天山以北

暖温秦岭、淮河以北

亚热北回归线以北

热带北回归线以南

二、降水

⒈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夏季东南风带来降水

800mm线——同0℃等温线

等降水量线东北——西南走向

⒉四个干湿地区

干湿地区

年降水量

植被

干旱

<200mm

荒、漠

牧、绿洲

半干旱

200mm~400mm

草——荒

半湿润

400mm~800mm

森——草

旱作

湿润

>800mm

森林

耕作

三、气候特点复杂地形

⒈气候复杂多样5温度带

4干湿地区

1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温带季风

⒉季风气候显著——海陆热力差异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冬季风

西伯利亚

偏北风

干、冷

夏季风

东南太平洋

偏南风

湿、热

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②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③夏季风北上

⒊灾害性天气

①寒潮

②台风冷空气过强,暖空气弱,南涝北旱

③水旱灾害

冷空气过弱,暖空气强,南旱北涝

 自然

④沙尘暴——北方过渡放牧

 人为

毁林开荒

第二十一章 河流和湖泊

一、外流区域;

内流区域

二、主要外流河——三大洋水系

三、湖泊

⒈咸水——青藏高原(青海湖、纳木错)

 鄱阳湖

 洞庭湖

⒉淡水——长江中下游 太 湖

 洪泽湖

 巢 湖

四、外流河水文特征

汛期

水量

含沙量

结冰

南方

北方

五、长江

⒈源头——唐古拉山:

各拉丹冬

⒉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三峡、长江中下游平原

⒊流经省(区)11个:

青、蜀、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⒋流入海洋——东海

⒌长度——6300㎞

⒍主要支流——汉江

上:

多峡谷、多支流、水能丰(源头——宜昌)

⒎分段中:

多曲流(荆江)、多支流、多湖泊(宜昌——湖口)

下:

江宽水深(湖口以下)

⒏利用:

航运、灌溉、养殖、旅游、水力

⒐治理:

上、中:

水土保持;

下:

疏浚河道

六、黄河

⒈源头——巴颜喀拉山

⒉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⒊流经省(区)9个:

青、蜀、甘、宁、蒙、晋、陕、豫、鲁

⒋流入海洋——渤海

⒌长度——5500㎞

⒍主要支流——湟水、洮河(70%水)、汾河、渭河、

多峡谷、多支流、水能丰(源头——河口)

多峡谷、多瀑布、多泥沙(90%)、多支流(河口——旧孟津)

“地上河”(旧孟津以下)(泥沙:

16亿吨/年)

⒏利用——灌溉、养殖、水力

上游——建水库、植树

⒐治理中游——(关键)泥沙——植树、种草

下游——加高加固

第二十二章 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旅游业

一、交通线

⒈五纵三横

(注:

以上铁路路线图仅供参考,和实际比例无关)

 长江——宜宾、重庆、宜昌、武汉、九江、芜湖、南京、张家港、南通、上海

 珠江——西江

内河 松花江——季节

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京杭运河 北云:

日用工业品

⒉航运物流

 南下:

能源

 沿海——北方中心——上海、大连

海运 南方中心——广州

 远洋

二、贸易

稳定的商品来源,销售区

⒈商业中心条件

便利的交通(机场、枢纽、港口……)

⒉中国——上海;

北京

出口:

⒊对外贸易对象:

日本……

进口:

钢材、化肥、羊毛、木材、设备

三、旅游

⒈自然风光——山、水

⒉人文

第二十三章 北方地区

一、位置:

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二、地形:

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三、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旱作

四、农业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

 大豆、玉米、高粱

 农作物 小麦、棉花

 苹果、梨、枣、板栗、葡萄、柿子

五、矿产

 ——大庆

(1)、胜利

(2)、吉林、辽河、华北、中原

■——晋

▲——鞍山

(1)、迁安

△——天津长芦盐场

六、森林——东北林区(1/3),原始临“三宝”

七、水利(海河、淮河)

 上游——建水库

海河加

 下游挖新入海河流

 上游——

淮河 中游——积水成洪泽湖

 下游——开挖入海河道

哈尔滨(机电)

长春(汽车)

 东北重工业区沈阳(机制)

(沈、鞍、大)大连(化、造船)

八、工业鞍山、本溪(钢铁)

京津唐——首钢、电子、汽车

 华北津——化学纺织

唐——陶瓷

西安——飞机、显像管

 职能:

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

 方向:

运量小、耗能少、耗水少、污染小、高科技(电子)

第二十四章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南海诸岛

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雨林气候

 水田

四、农业 一年二~三熟

 水稻、棉花、油、桐、樟、杉、漆、竹、茶、柑桔、椰、芒、菠、桂、荔、香蕉、甘、橡

 海洋——舟山

五、渔业

 淡水——河、湖、塘、坝

 锡——个旧

 钨——大余

 锑——冷水江

六、有色金属 铅

 锌湘

 钒

 钛攀枝花

 铜——贵溪(赣)、东川(云)、铜陵

 长江——三峡、葛洲坝

七、水能 汉江——丹江口

 西江——梯级开发

核电:

秦山、大亚湾

八、水陆交通

⒈水运:

长江、珠江

⒉陆——铁路 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

九、五个经济特区沿海、对外

近港澳、东南亚

 原因侨乡

劳动力密集(落后)

便于引进(外资技术、管理、人才)窗口

 珠江三角洲

开放地区 长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带(漳州、泉州、厦门)

十、上海“一个龙头”——改革开放

 经济

四个中心 金融

 贸易

 航运

第二十五章 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河西走廊

三、民族:

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

四、温带大陆性气候:

干,温差大;

<400mm(半干、干)

河西走廊——引祁连山雪水

宁夏平原 小麦、棉花、甜菜

五、农业河套平原引黄河水

 畜牧业(三和马、三河牛、细毛羊、滩羊、骆驼、伊犁马、大尾羊)

草原牧场、高山季节牧场

新疆——坎儿井

——新、甘(玉门)

六、矿产 镍——金昌

 稀土——白云鄂博

 ■——内蒙(第二部)

四条铁路交汇

 兰州

重工业城市(西北最大)——化学

 呼和浩特——皮革、肉、乳、制糖、毛纺

七、工业 包头——钢“草原钢城”▲

黄河

铁路

 乌鲁木齐——中心、纺织(毛、棉)

 喀什

第二十六章 青藏地区

横断山以西,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高——高山,柴达木盆地

气温地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

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日光城)

藏族温差大

雅鲁藏布江谷地

 河谷农业黄河谷地青稞、小麦(耐寒、喜凉)

四、农业湟水谷地

 高寒畜牧业——牦牛、藏绵羊

钾盐——察尔汗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石油——冷湖

五、矿产有色金属

 地热——羊八井

 西宁

六、工业 拉萨毛纺

 林芝川

 四条公路滇

七、交通青

 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拉萨)

第二十七章 台湾省

一、台湾海峡

 气候——热带、亚热带、垂直变化、多台风

 山地——玉山,东部最高

 森林——樟树(脑)

二、宝岛 水能——日月潭

 河流——浊水溪

植物——稻米、甘蔗、菠萝、贵元、香蕉

 物产

矿产——金、银、■、 、硫磺、△——布袋盐场

 汉族

三、民族

 高山族

 台北

四、城市 基隆

 高雄

五、多火山地震

第二十八章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

澳门

组成

香港岛、九龙、新界

澳门、凼仔、路环

居民

中国、英国

中国、葡萄牙

位置

珠江口东侧,近深圳

珠江口西岸,近珠海

经济

加工、贸易、旅游

赌场、加工、旅游

归还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人文地理

第二十九章 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一、概念:

土地资源

气候资源

自然资源——物质、能量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她是自

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再生——土、气、水、生

二、分类

 非可再生——矿产

 可再生——受气候规律影响

 规律性

 不可再生——地质规律影响

 不均匀性——

三、基本特征 西双版纳

 相互性

 内蒙古

 有限性

四、土地资源

丰富

⒈我国土地资源特点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比重小10%

农业用地绝对量多,相对量少

分布不均、差异大

⒉怎样合理利用、保护土地资源

①基本国策: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因地制宜

②措施少占、不占耕地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扩大耕地相结合

五、水资源

广义——水圈冰川浅

地下水

狭义——陆地上淡水深

河流咸

湖泊

⒈分布——多年平均的径流总量

 总量亚洲多;

大洋洲、欧洲少

世界

 人均大洋洲最多;

欧洲最少

 总量不多节约

中国东南多夏秋多建水库

 人均更少跨流域调水

西北少冬春少

六、森林

⒈森林的作用——环境资源(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美化环境、减弱噪声)

⒉世界:

22%(不均)

①热带雨林——非、南美、东南亚 “肺”

②亚寒带针叶林——芬兰→俄罗斯→加拿大

⒊中国:

13%

东北1/3⑴(天然)

西南1/4⑵(天然)

东南⑶(人工次生)

①树种丰富、宜林地广

水杉、银杏、中国鸽子树(珙桐)防风沙

②覆盖率低、蓄积量少“三北”防护林防水土流失

③分布不均——边远山区护农田、草原

④破坏严重3/12防水土流失、浪

⑤人工林面积居世界之首沿海防护林

护农田、村庄

 防水土流失、风沙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护长江

名称

⑥自然保护区——“人与生物圈计划”10个位置

保护对象

保护两生——生物、生态系统

七、矿产资源(非可再生)

资源丰富……第一位:

钨、锑、锡、钼、稀土、锌、钛、钒

某些矿种贫矿多、富矿少(乌啼夕暮稀土心太烦)

⒈我国半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稀土——白云鄂博

分布不均 铁——鞍山、迁安

 、煤——“三北”

 磷——西南

第三十章 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物质

一、概念

 能量

太阳辐射能

 形成来源地热原子能(铀)

潮汐能常规——■、 、天然气、水能、生物

二、分类 按利用技术状况(历史)

可再生新——核、太阳能、地热、潮汐、沼气

 按性质分

非可再生

形成:

沉积盆地边缘华北60%

 加、美-英-法-德-波-乌-哈-俄-新疆←东北(中国)

三、■世界西北

 南非——澳大利亚

 华北:

山西、内蒙古

中国 贵州(六盘水)

 东南沿海

沉积在湖泊、浅海大陆架

 中东(西亚)60%,墨西哥、加勒比海沿岸——美、墨、委

 几内亚湾(尼)

世界 俄罗斯

 北海

四、 东南亚(文莱、印尼)

 中国

 东北——大庆、吉林、辽河

 胜利

中国 华北

 中原

 西部——塔里木盆地

 大陆架

五、水能(水、落差)

⒈世界——中、俄、巴、美、加、刚

6.8亿千瓦

西南61.4%——长江

⒉中国中南17.8%——长江、西江

西北11.1%——黄河——梯级开发

 特点——能量巨大(缺常规能源,需求大)

美——核电最多

六、核能 世界

法——比重最大

秦山

 中国大亚湾东南沿海

连云港(俄)

七、能源消费构成(%)

世界石油60~70%煤20%

中国石油20%石油60~70%

八、消费和生产地区分布不平衡

 生产——亚、非、拉

世界

 消费——除(英、加)、发达

九、“能源问题”的实质前景

⒈实质——斗争

⒉前景——光明——科技

 现状、落后、紧张、少

⒊中国,能源■——

 重点工程 ——

水能——

核电——

第三十一章 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农业——动物、植物——农(种)、林、牧、副、渔

 地域性

一、特点

 季节性,周期性

二、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

品  种

⒈气候—— 产量

复种制度

灌溉农业

⒉水源——

绿洲农业

⒊地形

⒋土壤——草原、冲积平原(肥)

三、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⒈国家政策、措施——价格;

税收——杠杆

⒉城市、工矿业分布

⒊农业技术改革——美国——区域化、专门化

四、世界农业发展不平衡——绝对

⒈发 达————————发展中

 畜>种种>畜

 机械化水平高低

 农业人数少多

 产 值————————产 值

⒉发达国家内部不平衡

①地广人稀型——美、加、澳——高度机械化,产值相当高

②地狭人稠——日本——生物、水利

③地狭人少——欧洲西部——……

⒊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

①新垦区:

巴、阿较

②东亚、南亚、东南亚:

传统稻米产区——商品率不高

③热带经济种植园——商品率较高

④原始农业

五、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与分布

⒈小麦——温带、热带草原、亚热带季风……分布最广

⒉水稻——高温多雨、雨林、季风——中国、泰国

⒊玉米——美(1/2)

按大洲——亚洲最多,欧洲最少

按国家——中美俄印

按人均——北美洲、大洋洲最多,亚洲、拉丁美洲较低,非洲最少

六、“粮食问题”

不是总产不足,地区分布不均——客观

⒈实质

发展中国家落后、贫穷,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主观

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生产方式

⒉解决途径

控制人口增长

七、我国主要农业商品性基地

⒈商品粮——三江、松嫩、太湖、江淮、江汉、洞庭湖、鄱阳湖、成都、珠江三角洲

⒉商品棉——沿江、沿河、江汉、黄淮、新疆

 油菜——长江流于“北移南迁”

⒊商品油

 花生——沙土“山东,四川”

⒋商品糖——“南蔗北菜”

太湖平原△

⒌出口农业基地——三个三角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洲△

第三十二章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采粮

一、工业

 加工

重工业——生产生产资料

⒈分类

轻工业——生产生活资料

⒉工业的发展

工业革命

时间

标志

工业分布、部门

1

18世纪

蒸汽机

纺织

钢铁

走向集中(英)

2

19世纪70年代

电气化

汽车、飞机

石油、化学、电力

(鲁尔、美国东北部)

3

20世纪50年代

信息技术

新能源

微电脑

航天

宇航

生物技术

二、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土地

水源

⒈自然条件资源——采矿

能源

环境

社会协作条件

⒉经济条件原料

三接近燃料——冶炼厂

水运消费

⒊交通运输公路

铁路

海运

⒋劳力、技术服装——

①劳动力密集型

电器装配——特区

 飞机

 宇航

②知识密集型 电力

 化学“硅谷”

 电子“硅岛”

⒌环境因素“硅三角”

无污染——市区

轻污染——近郊下风、下游

重污染——远郊

三、工业布局的变化

⒈在新的燃料、原料基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

大庆

攀枝花

休斯敦、新奥尔良

阿伯丁(英)

⒉由集中趋向于分散英

(发达)日 本州

集中德

(发展中)

鲁尔区

鞍钢

⒊“煤铁复合体型”包钢

马鞍山

美东北部

日本

“临海型”宝钢

福斯、敦刻尔克(法)

“临空型”(飞机、高速公路、铁路)

电子工业(人才、环境)

四、中国主要工业区、工业地带

⒈沿海

①辽中南(重工业)——沈阳、鞍山、大连

②京津唐——第二大综合性

③沪宁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

④珠江三角洲——轻

 经济特区——加工

沪宁杭

湘中——有色金属

⒉沿江武汉(纺、钢)——鄂西(汽)

重庆(钢、水电)——宜昌

攀枝花(■)——乌江(水电)——六盘水(■)

徐州 ■

开封 化肥

⒊沿陇海线郑州 纺织

西安 飞机、显像管

洛阳 拖拉机

兰州 化学

第三十三章 人口和城市

一、世界人口增长

⒈18世纪产业革命前——缓慢

⒉18世纪产业革命后——迅猛

⒊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慢

 欧、北美——最慢(停止、负)

地区差异 

 亚、非、拉——最快

⒋中国:

13亿人口

①人口总数最多

②人口年轻化

③计划生育——人口基数太大,净增加人数多

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世界人口分布

⒈衡量标准

亚1/2东亚、南亚——文明古国、农业

⒉分布稠密区欧洲西部——商业、资本主义、工业

亚非拉70%北美(东北部)——金融、工业

稀疏区湿高纬

热高山

第三十四章 人类和环境

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人为+自然)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

 自然原因

三、环境问题

 人为原因☆

⒈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⒉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⒊城市人口膨胀

⒋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