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664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教案1单元.doc

兴义市木贾街道办二0一七—二0一八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

六(3)班学科:

语文

教师:

王德艳学校:

东贡小学

二0一八年二月二十七日

第一单元/组教材分析

备课人

王德艳

审核人

项目

修改栏

单元\章节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人生感悟”选编的5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文言文两则》通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

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

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回顾·拓展”包括“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三个栏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会写本单元8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

俐”等词语。

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迪。

教学用具:

相关资料

总课时数:

12——13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1.文言文两则——《学奕》

课型

精读

课时总数

1课时

授课人

王德艳

授课

日期

2.28

教材

分析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通过弄清诗句意思,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看法及想法产生的原因。

难点

感悟文言文阐述的道理获取人生的启示。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序数

1课时

教法、学法

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范读。

适当指导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学法:

自读自悟,看注释,遇到困难请教老师。

熟读成诵,说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以前学过哪几则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有什么好处?

2、什么是学弈?

请同学们阅读预习提示找答案。

3、《文言文两则》是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这节课我们学习《学弈》谁能介绍一下作者孟子。

二、初读学习

1、按要求读文

(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注释解决。

(3)掌握生字字形。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

3、指名朗读,解决难读语句。

让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然后教师在范读。

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停顿,断句及情感。

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

1、结合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和同桌讨论。

2、逐句理解,讨论解决。

3、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5、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

6、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7、背诵课文。

课外延伸:

以学习为例,推选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时的态度,以及学习的结果。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学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一无所获

作业布置

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教师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其次,多种形式地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让课堂书声琅琅。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韵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

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学习古文,既降低了阅读难度,又为读懂文意作了较好的铺垫。

同时也感受到了诵读文言文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教学设计

课题

1.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

课型

精读

课时总数

1课时

授课人

王德艳

授课

日期

2.28

教材

分析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能复述故事。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通过弄清诗句意思,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看法及想法产生的原因。

难点

感悟文言文阐述的道理获取人生的启示。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序数

第1课时

教法、学法

教法: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范读。

适当指导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

学法:

自读自悟,看注释,遇到困难请教老师。

熟读成诵,说出自己的感悟。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文中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吗?

2、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

将你查到的资料给大家读一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谁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

的确,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今天为你们一起来学习《两小儿辩日》

二、初读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文,纠正字音。

3、组内自学生字,先分工,再学习。

4、汇报学习成果。

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

四、拓展延伸

1、对照注释,自学课文,并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分组学习,交流学习成果。

3、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

(1)第一段: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①小儿:

小孩

②其:

指两个小孩辩论,争论这件事。

③指名朗读,试着说说这段话的意思。

(2)其余各段的方法同上

4、两个小孩喜欢探索的精神可嘉。

5、两个小孩认识事物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学习有关《两小儿辩日》中的科学知识。

补充:

太阳的大小跟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无关。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大则近,小则远

故 (晨) (午) 不能决

凉则远,热则近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比较成功之处:

1.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能较好地理清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板块明晰。

2.把听、说、读、写、演较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来。

3.能够较好地肯定学生,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应该努力的方向:

1.没有很好地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还是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没有真真正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生读得少,对于朗读能力、古文的翻译能力等基本功落实不够到位。

总之,这节课有可取之处。

但通过不断的反思,我发现,热热闹闹的未必是好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每节课学有所得是非常重要。

教学设计

课题

2、匆匆

课型

精读

课时总数

2课时

授课人

王德艳

授课

日期

3.1

教材

分析

本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难懂的词语。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读懂课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运用展开联想的读书方法感悟文中道理。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读懂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部分,并感悟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读懂作者具体形象地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部分,并感悟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

投影仪及相关资料

课时序数

第1课时

教法、学法

教法:

提出自读要求,结合学生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品读重点句子,解决问题。

学法:

自读自悟,与同学合作,通过品读课文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几岁了?

算一算你走过了多少个日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作者在走过了八千多个日子的时候写的,你想知道内容吗?

2、了解作者

(1)哪位同学查到了有关作者的资料?

给大家说说。

(2)教师补充。

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

80年前的一位年轻人也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匆匆》。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2、自学生字,新词,看谁记字的方法最好。

3、汇报自学情况。

4、请你把刚才默读课文时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说给大家,让大家帮你解决。

三、理清结构

1、自由读课文,看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是什么?

2、与同学讨论,用小节归纳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提出问题。

第二段(2~4)寻求答案。

第三段(5自然段)照应开头,强调发问。

板书设计

匆匆

         花有重开日

                逝去如飞 - 珍惜时间

         人无再少年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以学生最喜爱的游戏创设情境,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较强烈的阅读期待。

让他们渴望去领略文章的风采,希望去感受课文的韵味。

这种期待过程,外在的表现是阅读的兴趣、欲望,内在的表现便是引发了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另外,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多层次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个性化解读,生成学生有个性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文章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体会感情。

课时序数

第2课时

教法、学法

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

2、齐读课文题目,“匆匆”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讲什么“匆匆”?

二、理解内容

1、谁能给大家朗读第一自然段?

你喜欢这个开头吗?

喜欢哪些句子?

说理由。

2、默读第二自然段,对照老师打出的投影分析,如果把这段改成这样好不好?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

如果读懂了,请你和同学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4、此时作者想到了什么?

读一读,想一想文中的“做什么”“剩些什么”“留着些什么”是什么意思?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5、谁还知道关于珍惜时间方面的名言警句?

6、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

补充:

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日子去来匆匆的?

学生勾画出相关的句子,并采用这种写法,写写自己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情况。

三、总结、拓展

1、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和名言。

板书设计

2匆匆

热爱生命珍惜时间

实现价值

作业布置

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和名言。

教学反思

《匆匆》一文中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而且大多数句子都是一些短句,适合朗读,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去充分感知语言材料,自己读课文,品读感悟,渗透了“读(课文)、思(问题)、画(重点词句)、悟(感受)”的学法。

并让学生在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基础上,也写写自己的日子是怎样过的,从读到学写,以写促读,读写互相促进,在阅读中学习方法,在阅读中感悟和内化,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

课题

3桃花心木

课型

精读

课时总数

2课时

授课人

王德艳

授课

日期

教材

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

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桃花心木通过句子的品读,感受种树人的奇怪。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难点

弄明白种树人不按规律种树的原因。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

图片及相关资料

课时序数

第1课时

教法、学法

教法:

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提问、研读、讨论。

学法:

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研读具体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2、出示桃花心木的图片,指名反馈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

3、课文中是怎么介绍桃花心木的呢?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出示两张桃花心木的图片,两张图片进行对比,并加以描述,可让学生更形象地感受到桃花心木成长过程的艰难以及种树人的良苦用心。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中是怎么介绍桃花心木的?

2、指名反馈

3、教师引导:

自由读介绍桃花心木的句子,从中找出最能体现桃花心木特点的词语。

4、指名反馈

5、一株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怎么长成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优雅自在,勃勃生机的参天大树的呢?

请读课文

三、了解种树过程

1、自读课文,画出有关描述种树人种树的语句。

2、集体反馈。

3、指名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奇怪?

4、指导朗读:

这个种树人真是太奇怪了,用疑惑语气读。

补充:

种树人奇怪:

1、时间不确定。

2、浇水的量不确定。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勃勃生机

人——生活考验独立自主努力成才

作业布置

抄写生字、新词。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种树人怎样种桃花心木的,进而借种树来喻人,告诉我们: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导入新课时,我以一组漫画切入,让学生欣赏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和看完漫画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独立意识,人如此,树亦然,从而引出课题。

老师有意识的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领悟文本蕴含的道理,使学生精神上受到启迪,做到了文本统一。

课时序数

第2课时

教法、学法

教法:

引导学生自学,组织学生提问、研读、讨论。

学法:

自读课文,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研读具体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词语:

插秧、枯萎……

2、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种树人的奇怪种树行为埋下了许多的疑问,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种树人自己是怎么说的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种树人说的话找出来。

2、引导学生了解种树人说的第一段话

(1)从这段话中,找出种树人种树不按规律的原因

(2)学生反馈后,教师引导要点

3、如果种树人不这样做,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补充:

学生朗读种树人说的话,在读中去理解、感悟起蕴含的道理。

三、感悟道理

1、种树人的这番话不仅解答了作者的疑惑,也给予作者深刻的启示,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句子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

3、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上的例子说一说,“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设计

桃花心木

种树找水源拼命挣扎百年大树

借物喻人做人经受考验独立自主社会栋梁

育人遵循规律提供机会循循善诱

作业布置

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的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多层次地揣摩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体会、去思考、去咀嚼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以及深刻道理。

尊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在学生的理解出现障碍或偏差的时候,我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引导,体现了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把写法渗透到阅读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知道了“不能有依赖心理,要自主”等道理,倾听着学生的感悟,我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更深地体会了作者所阐述的人生哲理,这就是教学相长吧。

我相信孩子们今后也一定会敢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锻炼自己,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教学设计

课题

4*顶碗少年

课型

略读

课时总数

1课时

授课人

王德艳

授课

日期

教材

分析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二是感悟“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情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2、品读课文对人物动、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

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并从顶碗少年的表演中领悟人生哲理。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

相关资料

课时序数

第1课时

教法、学法

教法:

引导、点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学法:

自主学习,充分阅读,通过人物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大胆交流自己读文章的体会。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吗?

都看过哪些杂技表演?

2、师:

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下顶碗少年的故事。

3、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本课的词语。

3、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4、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三、品读语句

1、画出描写少年表演时的情形以及描写观念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交流一下。

2、集体所馈,感情朗读

(1)第一次表演

(2)第二次表演

(3)第三次表演

3、从三次表演中,你们从中悟到了什么?

第一次表演:

失败

第二次表演:

失败

第三次表演:

成功

补充:

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做?

四、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读到这里,你们体会到作者每次想起这场表演心里的那份微微的激动了吧!

拿起笔,把作者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板书设计

4、顶碗少年

镇定,自信→紧张、丧失勇气→镇静、自信、充满勇气

失败    再失败      成功

失败乃成功之母

作业布置

抄写好词佳句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时,我“顺学而导”,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在读、思、议、写的语文实践中,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并通过抓关键词句的方法,反复品读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的语句,走进文中人物与作者的内心世界,领会表达方法,得到精神成长。

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体会少年两次失败的不同表现,让学生知道在少年成功的途中出现了巨大的挫折以及信心崩溃。

借此引导学生理解在少年成功的路上,少不了他人的鼓励以及支持。

教学设计

课题

5*手指

课型

略读

课时总数

1课时

授课人

王德艳

授课

日期

教材

分析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1、读通课文,解除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了解不懂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了解五个手指各自的特点。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

教学用具

投影仪,图片

课时序数

第1课时

教法、学法

教法:

引导、点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

学法:

自主学习,充分阅读。

教学过程

动态修改栏

教学环节及内容

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阅读课文《手指》,教师板书课题《手指》。

2、引导全班读导语。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