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737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组课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

总11课时

课题

 5、古诗词三首

课时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

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

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四、点拨深华,达成目标。

1.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2.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五、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特别提示:

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2.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要求:

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六、达标检测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

七、板书设计

牧童

介绍诗人

分析古诗

八、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收集相关古诗词,学会欣赏诗歌。

2016学年第二次备课

二、

1、引导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注意听准节奏。

2、划分全诗节奏。

3、再朗读这首诗歌,发挥想象,在《牧童》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017学年第二次备课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2018学年第二次备课

2016学年教学后记

2017学年教学后记

2018学年教学后记

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三首古诗词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个性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并逐步掌握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中可安排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三首古诗词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个性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

总12课时

课题

5、古诗词三首

课时

第二课时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学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

  3.板书题目,读题。

(强调“乐”的读法)

  4.介绍辛弃疾生平。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

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

正确、流利。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备质疑。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6.请学生自由谈所想象的画面。

(特别提示:

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

  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四、点拨深华,达成目标。

  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总结。

五、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把古诗写成一个故事。

六、达标检测

1、交流已背诵下来的儿童生活的古诗词。

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的诗。

七、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醉

大儿 中儿 小儿  无赖

八、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2、小练笔:

读了这三首古诗词,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2016学年第二次备课

四、

1、背诵这首诗歌。

2、自创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出《清平乐·村居》。

2017学年第二次备课

再读全文,再现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

不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2018学年第二次备课

2016学年教学后记

2017学年教学后记

2018学年教学后记

采取诵读、想象、吟唱、绘画、改编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分文章七分读”,古诗词教学尤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音律美;领略诗词的意境美;领悟诗词的情感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古诗词正确地背诵下来。

逐步掌握诗词学习的主要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三分文章七分读”,古诗词教学尤应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音律美;领略诗词的意境美;领悟诗词的情感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把古诗词正确地背诵下来。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

总13课时

课题

6、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时

第一课时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喜欢的句子。

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回忆童年的四个场景,感受童年的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

朗读相应的部分。

3、再读课文,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1、作者的童年生活中最有意思是什么?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四、点拨升华,达成目标

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

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会不由自主地动起来,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同桌相互说一说。

(2)我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

“不是的……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①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们不同的想法。

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和体会,但一定要在课文中找到依据,比如:

◇“我”很喜欢骆驼,不希望它遇到什么危险,他是不会遇到狼的。

◇“我”可能把自己也当作了骆驼,觉得自己更知道骆驼的心思。

 …(3)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毛袍子啦!

……因为太不整齐了。

①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里你又看出了什么?

五、整体提高,内化目标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

六、反馈矫正,达标检测

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四、板书设计

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等候安排

回忆童年生活的四个片段念念不忘

五、作业设计

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你印象深刻。

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2016学年第二次备课

一、

1、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导入新课。

齐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些场景。

(随机板书:

学咀嚼、谈驼铃、想剪驼毛、问去处)

2017学年第二次备课

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

想到这时候我龇牙咧嘴的样子,怪怪的、傻傻的,体会我看得很投入。

2018学年第二次备课

2016学年教学后记

2017学年教学后记

2018学年教学后记

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开篇创设情境。

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感伤和对童年的深深怀念。

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感伤和对童年的深深怀念。

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要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

总14课时

课题

6、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时

第二课时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喜欢的句子。

课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抄写喜欢的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描写方法,感受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到底是什么让“我”如此的想念童年和童年的生活?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朗读体会。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学生品读感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童年很快就过去了,过去就不会回来了。

①找出有关的句子。

②细细地品读这些句子,从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淡淡的忧伤◇暖暖的心情◇失落和怀念……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四、点拨升华,达成目标

(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2)全班交流: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五、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

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

(再次响起《送别》)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

六、反思目标,达标检测

1、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

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

2、.推荐阅读《城南旧事》另一本则是高尔基的《童年》,这两本书都非常的棒,大家可别错过了这写好书。

七、板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4)

想象驼铃用处(5—9)

想替骆驼剪毛(10)

追问骆驼去处(11—14)

}

 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

八、作业设计

1、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3、阅读《城南旧事》或是高尔基的《童年》

2016学年第二次备课

三、

品悟最后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你想怀着怎样的情感读这段?

预想:

怀念、回味、感伤交织在一起。

3、学生齐读。

2017学年第二次备课

联系全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品读感悟,降低理解难度,获得真切感受。

2018学年第二次备课

2016学年教学后记

2017学年教学后记

2018学年教学后记

借鉴作者借一件件小事抒发感情的写法,学习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抒情自然的写作特色。

课后,可安排一个小练笔,同学之间互评互议,自主交流。

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课后,可安排一个小练笔,同学之间互评互议,自主交流。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

总15课时

课题

7*祖父的园子

课时

第一课时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外阅读《呼兰河传》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思考:

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1、学生自主学习。

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

2、汇报交流。

四、点拨深华,达成目标。

思考: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五、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

六、反思目标,达标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七、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

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表达感受

八、作业设计

联系自己的生活,跟你的同学或好友谈谈自己最难忘的童年故事。

2016学年第二次备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

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2017学年第二次备课

理解作者在这一小节排举了大量事物,花费大量笔墨细致描写的用意,充分感受园子中所有生命的自由自在。

2018学年第二次备课

2016学年教学后记

2017学年教学后记

2018学年教学后记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

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再潜心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心情。

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

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本文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真情实感。

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

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再潜心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心情。

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

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

总16课时

课题

8、童年的发现

课时

第一课时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准备

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

再讲了什么?

最后讲了什么?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

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点拨深华,达成目标。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理解?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五、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六、达标检测

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七、板书设计

概述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

如何发现——梦中飞行、老师解释

得到证实——生物老师的讲解

八、作业设计

1、抄生词新词。

2、听写生词。

3、熟读课文。

2016学年第二次备课

四、

1、反复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发现的句子。

2、仔细读读这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2017学年第二次备课

找出这些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白后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从一个又一个的追问中,感受到“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018学年第二次备课

2016学年教学后记

2017学年教学后记

2018学年教学后记

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本课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

”“怎样发现的?

”“结果怎样?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

总17课时

课题

8、童年的发现

课时

第二课时

1、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准备

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搜查有关科学家发现、发明的资料。

一、揭题导入,明确目标。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

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三、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点拨深华,达成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

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自由的讨论,教师要鼓励支持。

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说出来和大家交流。

六、反思目标,达标检测

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七、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

梦中飞行――>人的进化地理课上――>胚胎发育生物课上――>驱逐迫害

八、作业设计

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

说出来跟大家交流。

 

2016学年第二次备课

七、

写一写自己童年的发现。

2017学年第二次备课

多角度地理解、体会,如:

“发现童年的胡思乱想,异想天开也是一种发现、创造”“童年很美好,可以漫无边际的幻想”“我们也要培养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2018学年第二次备课

2016学年教学后记

2017学年教学后记

2018学年教学后记

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紧扣“发现”一词,自行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即“发现了什么?

”“怎样发现的?

”“结果怎样?

”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形式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感受人物形象的可贵之处。

科学的可贵在于让人们清楚的知道了自然。

不能因为无知和封建而抹杀。

通过大量材料让学生去了解,从而明白人物的可贵。

五年级组集体备课教案

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科

总18课时

课题

9、*儿童诗两首

课时

第一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认识本课生字,背诵喜欢的诗歌。

如果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

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有兴趣,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准备

了解《水浒传》里面的人物。

一、揭题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