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74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4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8页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8页
亲,该文档总共9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人教版

三年级上学期体育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及活动

备注

1

8.31-9.4

1,室内课、

2,队列队形、

3,游戏:

曲线跑游戏、自然快跑

9.2正式上课

2

9.7-9.11

1,学习复习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3

9.14-9.18

1,队列队形;

2,游戏:

穿过小树林

中秋节

4

9.21-9.25

1,50米跑;

2,一分钟仰卧起坐;

3,一分钟跳绳考核模拟

5

9.28-10.2

国庆节

国庆节放假

6

10.5-10.9

1,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2,游戏:

春种秋收

7

10.12-10.16

1,前滚翻;

2,25米*2往返跑

8

10.19-10.23

1,齐步—立正;

2,跑步—立定;

3,一分钟仰卧起坐

9

10.26-10.30

1,跳绳基本技术掌握;

2,仰卧训练

10

11.2-11.6

1,跳绳;

2,50米跑

11

11.9-11.13

1,广播体操;

2,齐步—立正;

3,跑步—立定

12

11.16-11.20

1,跳绳;

2,足球基本技术掌握

13

11.23-11.27

1,篮球投准;

2,足球;

3,乒乓球

14

11.30-12.4

1,起跑;

2,双手体前向前抛实心球

15

12.7-12.11

1,复习篮球基本技能;

2,《“8”字接力》

16

12.14-12.18

1,投掷与游戏;

2,复习兵乓球基本技术

17

12.21-12.25

1,快速跑;

2,变速跑

18

12.28-1.1

1,立定跳远;

2,耐久跑

元旦

19

1.4-1.8

1,一分钟跳绳;

2,一分钟仰卧起坐

20

1.11-1.15

考核

期末质

小学三年级体育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

今年我承担三年级体育教学任务,从上任教师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但情绪变化较大,上课喜欢玩,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

但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

去创造。

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

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实际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与武术基本功的练习。

1、从儿童需要出发,不受运动技术系统的制约。

即以学生为主,进行游戏和发展基本活动能力为主的锻炼活动。

2、教材内容儿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实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

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纳游戏教学。

3、整本教材以发展学生基本素质,即跑、跳、投、爬的能力为宗旨,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高他们的灵敏、反应、协调能力。

4、借助很多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和个人的区别,能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集体荣誉感。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教育”新课标,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新课程中。

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

三、教学目标:

1.教学队列,队形基本走、跑、武术基本动作为主的练习。

2.掌握基本体操(徒手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垒球投掷、身体素质训练(结合达标项目)、直线运球比赛等

3.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助性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

4.以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

5.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结合游戏)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教学队列,队形,走、跑、投、课堂常规。

2.掌握基本体操、武术基本动作、快速跑、耐力跑、立定跳远、身体素质训练、直线运球比赛等。

(二)、教学难点:

1.力量练习、耐力练习、协调性练习。

2.正确姿势、规范动作的自我体现。

五、教学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2、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场地备课”和课后进认真反思。

3、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男女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4、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动作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培养集体荣誉感。

5、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6、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中,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观念教学。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课次:

1年月日

教材

1、从小注意锻炼身体

2、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意义和要求

3、常规练习

课的目标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内容和执行该《标准》和重要性及项目和锻炼方法,使学生能自觉地按照《标准》的要求进

行锻炼,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和习惯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1、从小注意锻炼身体

2、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意义和要求

10分

15分

1、教师讲解,提出本学期的要求

2、教师讲解并提问,介绍有关项目锻炼方法,测验标准。

教师出示挂图,板书考核项目:

垒球后滚翻、50米

1、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教师回答

2、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要求:

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让学生明白健康的重要性

教育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

3、常规练习

4、结束部分

1、布置下一节内容

2、下课、解散

9分

1分

3、到操场进行常规练习,教师讲解并示范,采用集体练习方法

总结讨论表扬与批评

学生跟着做;集体练习

师生共同讨论

练习队形:

◇◇◇◇◇◇◇◇

◇◇◇◇◇◇◇◇

◇◇◇◇◇◇◇◇

◇◇◇◇◇◇◇◇

要求:

认真练习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场地

器材

室内

运动负荷预计

80—90次╱分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25—30%

25%左右

生活

实践

业余生活自己主动锻炼身体

学生

反馈

学生听讲认真

课后

小结

学生听讲认真,基本掌握所学内容

体育课教案

周次:

1课次:

2年月日

教材

1、课堂常规:

形体:

手臂的位置

2、改变速度的走和跑

3、游戏:

袋鼠搬家

课的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协调等素质。

通过走和跑;游戏来提高学生速度和耐力的素质。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任务

5、进行徒手操

练习

4╳8

3分

5分

1、体育委员整队教师协助

2、教师喊口令学生照做模仿

3、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1、报数、稍息、立正、看齐

2、回答问题

3、根据提示、演示模仿徒手操

练习

上课队形:

▲▲▲▲▲▲▲▲

▲▲▲▲▲▲▲▲

▲▲▲▲▲▲▲▲

▲▲▲▲▲▲▲▲

要求:

队形整齐,有精神动作规范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服装要整齐,穿运动服,运动鞋

基本部分

1、形体:

手臂的位置

3次

7分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导学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练习1次。

2、学生集体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

练习时动作到位,身体协调。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改变速度的

走和跑

3、游戏:

袋鼠搬家

2次

2次

8分

8分

1、教师强调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

3、教师看表学生进行比赛练习2-3次。

4、教师指出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2、教师指学生示范动作

3教师指出其存在问题

1、学生分组练习

2、学生两人一组,

另一组给于帮助。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组练习2-3次

组织:

四路纵队

要求:

练习时动作到位,协调。

●●●●

↑↑↑↑△△△△

△△△△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培养自我保护与参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

1、集合队伍,做放松性练习

2、总结本节的优缺点

3、宣布下一节内容

4、收拾器械

5节

2╳8

4分

1、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教师学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放松

2、学生提出问题,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加强文明守纪教育

场地

器材

实心球20个

运动负

荷预计

120—128次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5

生活

实践

自己主动进行走和跑练习

学生

反馈

学生基本能掌握所学内容

课后

小结

学生听讲认真,少数同学掌握不太好

体育课教案

周次:

2课次:

3年月日

教材

1、形体:

上肢的基本动作

2、仰卧推起成“桥”

3、游戏:

《黄河长江》

课的目标

能够掌握形体的基本动作,在师指导下完成仰卧推起成“桥动作。

通过游戏:

《黄河长江》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任务

5、进行徒手操

练习

4╳8

3次

3分

5分

1、体育委员整队教师协助

2、教师喊口令学生照做模仿

3、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1、报数、稍息、立正、看齐

2、回答问题

3、根据提示、演示模仿徒手操

练习

上课队形:

▲▲▲▲▲▲▲▲

▲▲▲▲▲▲▲▲

▲▲▲▲▲▲▲▲

▲▲▲▲▲▲▲▲

要求:

队形整齐,有精神动作规范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服装要整齐,穿运动服,运动鞋

基本部分

1、形体:

上肢的基本动作

3次

8分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导学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练习1次。

2、学生集体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练习时动作到位,身体协调。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仰卧推起成“桥”

3、游戏:

《黄河长江》

5次

2次

7分

8分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量强调练习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1、教师讲解《黄河长江》游戏

方法和规则

2、分二组进行练习

3、比赛时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2、学生分组练习,看谁做的最多、准确。

1、学生分二组进行练习

2、比一比看哪组先获胜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要充分伸展、到位。

▲▲▲▲▲▲▲▲

▲▲▲▲▲▲▲▲

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1、集合队伍,做放松性练习

2、总结本节的优缺点

3、宣布下一节内容

4、收拾器械

5节

2╳8

4分

1、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教师学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放松

2、学生提出问题,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场地

器材

小体操垫子20块、

运动负荷预计

120—130次∕分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左右

生活

实践

1、在床上练习仰卧推起成“桥”动作

学生

反馈

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

课后

小结

基本完成本课任务

体育课教案

周次:

2课次:

4年月日

教材

1、站立式起跑

2、低单杠:

屈腿悬垂摆动

3、游戏:

《打龙尾》

课的目标

了解站立式起跑动作技术,正确完成低单杠:

屈腿悬垂摆动动作技术

通过游戏:

《打龙尾》的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协调性和灵活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任务

5、进行徒手操

练习

4╳8

3次

3分

5分

1、体育委员整队教师协助

2、教师喊口令学生照做模仿

3、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1、报数、稍息、立正、看齐

2、回答问题

3、根据提示、演示模仿徒手操

练习

上课队形:

▲▲▲▲▲▲▲▲

▲▲▲▲▲▲▲▲

▲▲▲▲▲▲▲▲

▲▲▲▲▲▲▲▲

要求:

队形整齐,有精神动作规范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服装要整齐,穿运动服,运动鞋

基本部分

1、站立式起跑

3次

7分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导学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练习1次。

2、学生集体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路纵队

要求:

练习时动作到位,身体协调。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低单杠:

屈腿悬垂摆动

3、游戏:

《打龙尾》

2次

1次

8分

8分

1、教师讲解示范屈腿悬垂摆动

的动作要领。

2、教师强调屈腿悬垂摆动动作

应注意的问题。

3、分二组进行练习

1、教师讲解《打龙尾》游戏方法和规则

2、分四组进行练习

3、被击中的同学在一边加油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

2、学生集体练习,相互间改正出现的问题。

1、学生分四组进行练习,由小组长指挥

2、比一比看哪组先获胜

组织:

两路纵队

要求:

动作要充分伸展、到位。

▲◆

▲◆

▲◆

▲◆

▲◆

▲◆

◇◆

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1、集合队伍,做放松性练习

2、总结本节的优缺点

3、宣布下一节内容

4、收拾器械

5节

2╳8

4分

1、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放松

2、学生提出问题,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遵守纪律,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场地

器材

低单杠2副、小皮球8个

运动负荷预计

125—132次∕分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2-37%

30%左右

生活

实践

生活中的自卫行为

学生

反馈

学生感觉单杠动作难学

课后

小结

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好

体育课教案

周次:

3课次:

5年月日

教材

1、形体:

仰卧起坐、俯卧挺身

2、立定跳远 

3、游戏:

《夺球战》

课的目标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行仰卧起坐、俯卧挺身的技术要领;

通过立定跳远的练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

通过游戏:

《夺球战》的练习;发展学生竞争意识

课的

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任务

5、进行徒手操

练习

4╳8

3次

3分

5分

1、体育委员整队教师协助

2、教师喊口令学生照做模仿

3、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1、报数、稍息、立正、看齐

2、回答问题

3、根据提示、演示模仿徒手操

练习

上课队形:

▲▲▲▲▲▲▲▲

▲▲▲▲▲▲▲▲

▲▲▲▲▲▲▲▲

▲▲▲▲▲▲▲▲

要求:

队形整齐,有精神动作规范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服装要整齐,穿运动服,运动鞋

基本部分

1、形体:

仰卧起坐、俯卧挺身

3次

6分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导学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练习1次。

2、学生集体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练习时动作到位,身体协调。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立定跳远

3、游戏:

《夺球战》

5次

5次

8分

9分

1、教师讲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示范动作要领。

3、教师指导学生示范,并指出

其优缺点。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

2、练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3、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动作练习5至6次

1、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2、练习时应注意安全

组织队形:

▽▽▽▽▽▽▽▽

▽▽▽▽▽▽▽▽

▽▽▽▽▽▽▽▽

↓↓↓↓

组织:

两人一组

要求:

练习时认真,动作到位,身体协调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集合队伍,做放松性练习

2、总结本节的优缺点

3、宣布下一节内容

4、收拾器械

5节

2╳8

4分

1、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教师学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放松

2、学生提出问题,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加强文明守纪教育

场地

器材

小体操垫子20块、篮球10只

运动负荷预计

中上强度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40%

35%左右

生活

实践

在家练习仰卧起坐、俯卧挺身30次

学生

反馈

多数同学完不成

课后

小结

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好

体育课教案

周次:

3课次:

6年月日

教材

1、原地由二列横队变四路纵队并还原

2、原地投掷轻物

3、跳短绳比快比好

课的目标

通过队列变换,来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

通过原地投掷轻物来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投掷能力

通过跳短绳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协调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生活动

组织与要求

教育渗透(思想、健康、安全等)

次数

时间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任务

5、进行徒手操

练习

4╳8

3次

3分

5分

1、体育委员整队教师协助

2、教师喊口令学生照做模仿

3、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1、报数、稍息、立正、看齐

2、回答问题

3、根据提示、演示模仿徒手操

练习

上课队形:

▲▲▲▲▲▲▲▲

▲▲▲▲▲▲▲▲

▲▲▲▲▲▲▲▲

▲▲▲▲▲▲▲▲

要求:

队形整齐,有精神动作规范

养成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服装要整齐,穿运动服,运动鞋

基本部分

1、原地由二列横队变四路纵队并还原

2次

6分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指导学生演示,并指出其优缺点,加以改正。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练习1次。

2、学生集体练习,并互相改正缺点。

组织:

二列横队

要求:

练习时动作到位,身体协调。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原地投掷轻物

3、跳短绳比快比好

5次

80╳2

10分

7分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教师练习一次,生认真观看。

3、教师指导学生示范。

4、指出其存在的优缺点,并改正。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

2、教师计时集体跳绳

3、同伴报出跳的次数

1、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练习。

2、学生认真观看生示范,并指出其优缺点。

1、1、学生集体练习比一比谁的快好

2、同伴给记好次数

▲▲▲▲▲▲▲▲

▲▲▲▲▲▲▲▲

↓↓↓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动作到位,身体放松、协调、动作舒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

1、集合队伍,做放松性练习

2、总结本节的优缺点

3、宣布下一节内容

4、收拾器械

5节

2╳8

4分

1、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放松活动。

2、教师学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习的内容与出现的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1、学生与教师一起放松

2、学生提出问题,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组织:

四列横队

要求:

放松自然充分,使身体各部位都得到放松。

加强文明守纪教育

场地

器材

沙包20只跳绳20根

运动负荷预计

120—128次

预计

密度

全课密度

基本密度

35%-38%

33%左右

生活

实践

学生每人跳绳200次

学生

反馈

基本能掌握内容

课后

小结

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较好

体育课教案

周次:

4课次:

7年月日

教材

1、武术基本手型、基本动作:

预备势、冲拳、架拳

2、原地高抬腿跑

3、用单、双脚跳过四个不同高度的横竿

课的目标

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及身体协调性。

课的顺序

课的内容

运动负荷

教学手段与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