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388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

《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六年级阅读专项训练词语理解1.docx

阅读专项训练

词语的理解

(一)

一、主要题型

*1.解释文中的词语

2.写出或找出近义词/反义词

3.给出词语的意思,写出适当的词语或成语

二、方法与技巧

(一)解释文中的词语

词语本义——比喻义/隐含义/引申义——语境义

方法1.拆拼法。

把词拆开来,先解释每一个字,再把每一个字组合成词语的意思。

例子:

气度不凡:

气:

气质。

度:

风度。

不凡:

不一般。

词语的意思是气质、风度不一般。

练习:

自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2.近义词替换法。

例子:

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顷刻间可换成一瞬间、转瞬间、一转眼等。

练习:

刚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3.反义词否定法。

例子:

冷淡:

不热情。

练习: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仿佛看见了一条龙。

朦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4.以已知推未知。

词语语素之间、具体上下文之间有着一定练习,根据已知知识推求生僻的语义。

例子:

情深意笃,笃:

深厚。

练习:

党同伐异,党:

_______________.

方法5.练习生活和语境,推测词语形容义/比喻义。

(注意形容的对象)

例子: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转过头或侧身看着那个瘦男孩,而后又把目光对着老师。

鸦雀无声:

本义乌鸦和麻雀都没有了声音。

形容很安静。

练习:

这任务关系着几千人的身家性命,我们如履薄冰,哪容有丝毫的疏忽大意?

如履薄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思路

1、先在文中找到划出相应的词语;2、再读上下文,结合已学知识推测词义;3、选择合适方法组织语言答题。

三、课堂练习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

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

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突然,他问小阿炳: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

师父说:

“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

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

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

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

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

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

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

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

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

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解释词语。

(3分)

 饱经风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近义词。

(4分)

 摇曳(  ) 倔强(  ) 富饶(  ) 委婉(  )

学习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练习

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

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

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

70多年来,他写了 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

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

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到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

“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

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

“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

“阿爸,我读了你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

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

陆游听后,摇着头说:

“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

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背诵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

“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

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

所以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

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

”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

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火热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

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

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

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

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

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

“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

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

阿爸,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3分)

专心致志:

                                 

身体力行:

                              _____

参考答案:

1. 饱经风霜:

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静影沉璧:

静静的月影如沉在水中的玉璧。

2.摇荡 执拗(固执) 富裕 婉转

专心致志:

把心思全放在上面。

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身体力行:

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