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91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21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0页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8太阳月球和地球教学设计

太阳、月球和地球

(一)背景和教学目标

太阳是太阳系的唯一恒星,给地球和其他行星提供了光照和能量;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影响着地球的潮汐等;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给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三个星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从小就认识这三个星球,也一直在探索这三个星球。

在探索这三个星球。

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特征还没有进行整体梳理,认知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

本课是单元的最后一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将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梳理,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

在本课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分组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

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主题颜色,例如太阳是红色,月球是灰色,地球当然也不例外。

但是地球的颜色非常丰富,可以是森林的绿色、海洋的蓝色、火山的红色等。

要鼓励学生确定和围绕某个主题颜色,然后通过各种方式查找、整理资料,最后合作完成一张地球主题海报。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海报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本课将充分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工合作、展示交流的能力。

科学概念目标:

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不同主题颜色。

地球的资源十分丰富,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获取、加工、筛选、整理信息。

能制作地球主题海报,更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科学态度目标:

能分工合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在小组合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乐于展示交流自己的观点,善于学习他人优秀的做法和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地球相比于其他星球,是十分美妙的,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图书资料、计算机、彩色笔、卡纸、剪刀、胶水等。

教师准备:

示范海报、海报设计说明。

(三)教科书解读

1.聚焦

学生已经对太阳、地球和月球有了比较多的认识,本课是单元最后一课,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小结前几课所学习的知识,并且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形式拓展认识。

教科书用图片展示了由近及远地的地球、月球、太阳,三个星球颜色鲜明,很有辨识度,是在提示学生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特点。

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色彩可以表示太阳和月球?

和太阳、月球相比,地球上有大气、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等,我们又该用哪些色彩来做一张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呢?

聚焦问题首先让学生思考太阳和月球的主题颜色,然后类比太阳和月球,追问学生用哪些色彩可以用来制作有关地球的主题海报。

一般学生容易想到蓝色,因为地球绝大部分是水。

但是教科书提示学生,地球上还有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植物,那么地球的色彩就不只有蓝色,还可以有其他颜色。

期望学生从地球的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思考地球主题海报的颜色。

2.探索

环节1是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该环节与上面的聚焦环节相对应,用学生最熟悉的方式——涂颜色来了解学生对于太阳和月球的认识。

这个环节如果时间充足,学生还会画上日珥,在月球上会画上环形山。

涂颜色之后,要求学生说明原因,这样就能评价学生在太阳和月球方面的认识了。

对于太阳,学生一般会选择黄色,有少部分选择红色,因为太阳是火的星球,给我们光明和热量。

对于月球,学生一般选择灰色,很少选择黄色,因为月球给他们的感觉会比较冷。

只要有合理的解释,选择什么颜色都是可以的。

接下来,让学生收集和选用与地球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科书出示了三幅图片,一幅是学生在使用计算机,一幅是在做笔记,一幅是在图书馆查资料。

这是教科书提供的几种收集资料的方式,当然,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收集资料的方式,例如回家

向长辈求问、去天文馆参观拍照等。

当然,教师也可以通知学生在课后收集,或是由家长协助收集,还可以小组同学合作收集,方式方法比较多样。

关于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教科书给了非常详细的提示和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教科书的提示。

制作主题海报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在正式开始制作前,小组需要讨论并确定主题海报的主题颜色,可以是蓝色、白色、绿色或者彩色等。

这个主题颜色将决定海报所选择的内容。

如果选择蓝色,那么该主题海报的主色调就是蓝色,主要应表现地球上的蓝色资源,例如海洋、河流、冰川、蓝天等。

如果选择红色,则海报的主题就要展示地球的红色资源,例如火山、红色枫林、岩浆等内容。

如果时间允许,也可

以让学生确定主题颜色后,再继续收集整理资料,或者补充资料。

制作海报环节需要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如果课时允许,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进行。

制作海报的主要方式是让学生先划分海报的几个区域,具体的布局可以由学生设计,然后用画画、贴图片、写字等方式图文并茂地展示地球。

但教师要提示学生分工明确,避免出现小组内主要由一个学生操作、其他学生没有动手的情况。

如果在课堂制作海报,教师要把握好时间进度。

展示和交流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互相学习。

我们知道,生生相互传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在该环节,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小组间互相交流学习,在班级里形成互相学习的气氛,学生能学到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

3.研讨

研讨问题1“通过制作主题海报并交流,我们了解到地球的什么新知识?

”学生亲自参与了制作主题海报的过程,又观摩了别人的海报,对地球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该研讨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制作和观摩海报的收获,同时更加丰富自己关于地球的知识体系。

研讨问题2“相对于太阳、月球,地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经做了研讨,但是当时学生的认识还不是特别丰富,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理解地球的特点。

研讨问题3“我们对地球家园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提出问题。

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学生会有更多的问题,这个时候交流,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也给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建议

1.聚焦情境铺垫。

“我们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很多认识。

”教师展示教科书图片:

“每个天体都有独特的特点,如果让你分别用一种颜色代表太阳和月球,你会选择什么颜色?

学生给太阳和月球涂上颜色,并说明原因。

地球上有很丰富的资源,比如空气、水、土壤、岩石和形态多样的动植物,地球与太阳、月球相比,十分特别,那么地球应该是什么颜色呢?

如果我们要制作一张地球的主题海报,我们该用哪些色彩呢?

小组讨论,然后学生表述,教师小结交流活动并板书记录。

2.探索布置本课的任务——制作一张关于地球的主题海报。

让学生收集、选用和整理资料。

这个过程可以在家进行,也可以在学校进行,针对不同的环境提出不同的要求。

在此之前,带领学生阅读教科书上的提示,给学生讲清楚各个步骤(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的要求。

学生分小组确定主题海报的颜色,并根据确定的颜色去寻找地球上适合这个颜色的资料,例如选择蓝色,就要选择水资源、鲸鱼、冰山等蓝色方面的资料。

如果前期已布置学生回家收集资料,那么此环节就只需要筛选资料。

制作海报。

该环节要让学生分工合作,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文字和图片。

如果在教室进行,教师要提供对应的材料,如大卡纸、胶水和剪刀等。

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让学生在家里进行。

小组领取工具和材料,开始制作海报。

制作完毕,教师将海报展示在黑板上,组织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提醒学生每个小组要有一个讲解员留守,给其他小组的同学介绍本组海报,小组讲解员可以轮换。

观摩期间,鼓励学生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邀请比较优秀的小组宣讲员上台进行班级分享。

3.研讨

提出问题——通过制作主题海报并交流,我们了解到地球的什么新知识?

让学生及时汇总,及时总结。

要求结合自己的记录,回顾自己在制作和观摩时学习到的新知识。

提出问题——相对于太阳、月球,地球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可以组织学生交流总结自己的学习认知所得,学生发现的地球最大的不同点由教师进行板书。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对地球家园感兴趣的新问题,关于地球还想知道哪些知识,一一记录下来。

(五)学生活动手册说明

本课的科学记录已体现在学生自制的地球主题海报上,所以学生活动手册中没有本课的内容。

 

参考资料

 

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唯一恒星,它的直径大约是1.392×106千米,约相当于地球直径

的109倍,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它的质量大约是1.989×1030千克。

太阳

系大约99.86%的质量都是太阳,约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

从化学组成上看,太阳大约四分之三的质量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氧、碳、氖、铁等其他重元素的质量少于2%。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之一,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来排序,地球在第三位,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

地球至今已存在约45.4亿年,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共

同组成“地月系统”。

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378.137千米,极半径约为6356.752千米,

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地球的体积约为1.08×1012km³,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约70.8%为水覆盖,29.2%为陆地,从太空的角度看地球,呈现为一个蓝色的星球。

地球有很多适合生命出现和繁衍的条件,地球是人类以及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

月球

月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五大卫星。

月球直径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八十一分之一。

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38.44万千米。

月球表面有很多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

日晷的种类

日晷是一种视太阳位置而告知每天时间的装置。

在古代,人们根据太阳下物体影子的规律,制作了测量时间的仪器,这就是日晷,又称“日规”。

这种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日晷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按晷面的摆放角度,可分为水平式、垂直式、赤道式。

水平式日晷垂直式日晷赤道式日晷

 

首张近距离月背影像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的背面。

11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球背面影像图,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地球,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近距离拍摄到的月背影像,揭开了古老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地球上的水有多少

很多人认为地球上的水很多,毕竟约70.8%的地球表面被水覆盖。

但要注意的是,表面积不等于体积,地球上水的总质量只占地球总质量的约0.02%。

在右面这张图片中,左侧大一点的水珠相当于地球上所有的水,而大水珠右侧很小的水珠相当于地球上所有的淡水。

“嫦娥四号”探测器拍摄的着陆点南侧的月球背面图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美)阿姆斯特朗

展望科学的未来,人类将高举科学的火炬登上宇宙的天堂。

——(美)斯蒂芬·威廉·霍金

要求:

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好奇心引领人类进步

是商代先民对于自然现象的好奇,让我们从甲骨的卜辞中窥见历史的一隅。

是古巴比伦国王对于社会法则实践形式的好奇,让我们从汉谟拉比的石碑上目睹三千年前的制度典籍。

是好奇,让屈原疾声发《天问》;是好奇,让阿基米德觅得翘起地球的理论依据。

是好奇,让林则徐睁眼观看世界的列强;是好奇,让爱迪生不懈探索用以点亮世界的灯芯。

是好奇,让人类的足迹踏上月壤;是好奇,让中华民族的健儿遨游太空千万里……埃庇米修斯在无意间促使了潘多拉魔盒的开启;金主完颜亮为“十里荷香,三秋桂子”策马挥师南侵;日不落王国的舰队带着资本家的奢望开赴马可·波罗口中的东方帝国;英法联军将满清皇家园林的奢华火焚掠洗……好奇心是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驱动轮,也时常为我们带来沉重的苦难经历。

但是,好奇心本身没有善恶之分,所有对于未知的好奇都值得称颂。

而好奇心注定要付诸实践,实践的动机却良莠不齐。

对于真理的渴求激发科学的探知。

对于财富、地位、名誉的渴望实则是萦绕人心许久的贪欲。

只有那些将好奇心投射向真知的人,不但能获得智慧女神的特殊垂青,还能因其对社会的贡献名扬千里。

曾子“一日三省吾身”,在探求思想内核的路途中,成为孔门著名的弟子。

马克思说他希望“质疑一切”。

好奇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他,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影响至今。

伟人如是,平凡人亦如此。

我们曾经拿出放大镜观察蜻蜓蚂蚁,为发现它们身体的奇特自豪无比。

我们曾经多少次为能够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大动脑筋。

我们憧憬着自我的未来,在成长中,还将会为体味到更丰富的人生而欣喜。

《列子》中那两个辩日的“小儿”,就是每一个平常人的写照——有好奇心的我们完全能与圣贤的思想颉颃相比。

除了因好奇发问,时代赋予我们更多的机遇去践行。

不满足于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要将这真知的“道”加以名状和传扬。

即便“夕死”,也要将这“道”投入实践的熔炉,在锻炼中检验它的真伪;要将这“道”沉浸实践的酒窖,期待它酿出甘甜的佳酿。

让我们一生都把那上下求索真理的好奇之花别在襟上,让我们在漫漫千里之行中,能时刻嗅到它的芬芳。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写作文能力。

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对材料的分析、整合,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本题作文仿照2018年全国高考三卷作文样式拟题,要求围绕三则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作。

题目提供了三则材料:

一是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浪漫想象;二是登月宇航员的切身感受;三是科学家征服宇宙的豪迈誓言。

三则材料以人类对外在客观世界(太空)的想象和探索为主线,在考查学生相关历史、科技、文化常识的同时,旨在引导学生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把握人类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史,感受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谋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展现的伟大精神,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获得知识视野、自我认识和审美趣味的提升。

学生应该立足“科技”和“人类”两个支点,结合自身体验,说认识,讲道理,谈感悟,紧紧围绕材料情境展开写作。

根据以上分析,作文时参考以下立意: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和审美追求;②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好奇心),始终引领着人类不断前行;③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永无止境的;④人类科技不断进步的发展史,是一首动人心魄的壮美史诗;⑤对待客观世界的不同态度,折射出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等。

【点睛】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

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

阅读的意义。

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

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

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

“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时候,中山国人酿的酒享誉天下。

有个鲁国的酒店老板想得到他们的酿酒秘方,始终未能如愿。

后来,他想方设法弄了些中山国的酒糟,用自己的酒浸泡,对人说:

“这是中山国的酒。

慕名来喝酒的人很多,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国酒。

有几个曾经喝过中山国酒的人也说同原先喝过的没两样。

酒店越开越兴旺,天天座无虚席。

一天,中山国的酿酒师傅来到鲁国,听说这里也有中山国酒卖,就买来喝,刚呷一口,便吐了出来,苦笑着说:

“这哪里是中山国酒?

与我们的泡糟水一个味啊。

”客人知道受骗,一哄而散。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拒绝盲从,人生精彩

曼德拉夫曾经告诉我们:

“盲目跟风随大流有时对你的伤害是致命的,没有理性,就没有方向。

”我们没有了理性,就如茫茫大海上没有方向的小船,跟风走,永远无法到达自己的终点,因此,我们要学会理性,拒绝盲目跟风。

在这个故事中,酒店老板固然有错,不诚信经营的下场就是名誉扫地。

但是,我更感到悲哀的是众酒客的盲目跟风。

并且,正像鲁迅先生揭露的那样,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通病。

不知你是否流连于淘宝网上的小物件不肯关闭页面?

不知你是否被路边卖的小玩意儿吸引驻足?

人是群体动物,喜欢跟风,爱人云亦云。

可盲目成了我们的致命缺点。

借你一双理性的慧眼,把谣言的本质看穿。

当谣“盐”也能防幅射时,一男子买了一万三千斤盐,“请神容易送神难”,缺乏理性,盲目从众,让他赔了一万多块钱。

当自以为聪明的苍蝇,盲目跟从大多数飞舞的苍蝇时,它冲向了布满黏液的牛皮纸。

如果那个男子理性些,就不致于赔一万多块钱;如果那只蝇子理性些,就不致于走向死亡。

是的,盲目,不理性,只能给你带来祸患。

因此,要学会理性看待你看到的现象。

不要迷恋表面现象,它可能只是个诱惑。

苹果很红很大,它可能有毒;火腿很美味,它可能有瘦肉精;奶粉很甜,它可能有化学添加剂。

不迷恋表面现象,理性对待,你会取得意外的成功。

现实生活中,像“喝过中山国酒的人”这样的大有人在。

有很多所谓的“大家”,他们行为高蹈,言辞高妙,仿佛自己就是真理,眼睛里全然没有别人;写点东西,雇人写评论,大加吹捧,风月无边;听到点批评的声音,大发雷霆,动辄打官司。

这些大家其实是摆着“臭架子”,傲视他人,自以为是,可恨、可恶、可憎。

在我看来他们连一只井底之蛙也不如。

面对如此繁多的假权威,我们怎么才能揭开他们的面具呢?

唯有质疑才可以撕开他们的伪善。

美国国父华盛顿曾说:

“怀疑论者是社会前进的力量”。

没有了质疑,社会就会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像死水一般毫无生机。

因此我们的社会需要质疑之声,需要一个声音打破这潭死水。

拒绝盲从,人生精彩。

托尔斯泰说过这么一句话:

“理性,使人看得更远,站得更高!

”人的高度不在于身体的高低,而在于思想的高度。

正如帕斯卡尔的名言: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

”我们也许是那柔弱的苇草,可是,有了理性,有了思想,我会十分坚韧。

也许你曾经盲从过,也许你曾经迷恋过,也许你曾彷徨过,过了很久,你会发现你所迷恋的,盲从的东西都是过眼云烟,理性的对待,拒绝盲从,人生必定精彩。

不盲从,扬帆远航,不迷恋,人生绚烂。

用一双的慧眼,去收获夏花般灿烂的精彩人生吧!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作文材料来自刘基《郁离子•窃糟》,附原文如下: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谓之曰:

“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鲁人求其方,弗得。

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

‘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

‘是余之糟粕也。

’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原文讽刺了那些一知半解又夸夸其谈的学术骗子,告诫人们,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所谓道理,其实不过是拾人牙慧的糟粕而已,我们不必过于迷信。

本材料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改编。

将“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改为“品尝后都说是地道的中山国酒”,是想增加立意角度,“没喝过,却说是地道的,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增加了“有几个曾经喝过中山国酒的人也说同原先喝过的没两样”,意欲告诉考生,知道真相、了解外面世界的人要给大家传递准确信息,以免让人产生错误认识。

材料涉及到两个国家“鲁国”和“中山国”,可联系当今时代,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时候要分清精华与糟粕,要提高对外来信息的鉴别力。

参考立意:

酒店老板:

①要诚信经商,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②假象终会被揭穿,行骗者终将自食其果;

③自以为取得真经,其实往往只是拾人牙慧;

众酒客:

①没有见识过,不知道不为过,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②盲目跟风不可取,不必迷信“见多识广”的人提供的信息;

曾经喝过的酒客:

①只是一知半解,不可自诩通晓;

②知真相要勇于揭示真相,不能给不知者提供错误信息;

中山国酿酒师:

实践出真知,敢于说真话。

可用素材:

1、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

“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

”他对店主说。

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

顾客纠缠说:

“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

”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

“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

“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

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2、人与羊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拥有思想,会思考。

如果说羊群盲目跟风是出于动物的本能,那么,人的盲从则是缺乏头脑,把自己等同于动物了。

所以,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要善于思考,敢于创新,反对盲从,做一个清醒而理智的人。

3、但我们往往缺乏青蛙般质疑权威的勇气,虽有自己的想法,却被强大的外部舆论所裹挟,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古希腊有句俗语: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生活在别人设置的牢房里,牢门是开着的,我们却没有能够走出去。

”只有不畏艰险,不得过且过,不唯上,不唯书,只唯真,我们才能寻得真理路上的小小珍珠。

参考结构:

开头从酒店老板的角度概述故事,亮明观点:

诚信经商,才能走得长久。

第二部分,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论述诚信经商的重要性。

正面例子可以举海尔冰箱检测不合格,张瑞敏怒砸冰箱的例子;反面例子举天津权健老板从保健行业龙头到沦为阶下囚的例子。

第三部分,论述为什么要诚信经商。

分析投机取巧者的心态,指出他们的做法只能蒙骗一时,最终会付出惨痛代价。

第四部分,论述当今诚信经商的重要性。

人民越来越智慧,法律越来越完备。

每年“3.15消费者权益日”那些被查处的所谓“名牌”,如何从神坛跌落,呼吁广大消费者敢于同不诚信经营者做斗争。

最后,呼应开头,给酒店老板提个建议。

【点睛】

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

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

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