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3934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docx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1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

   内容摘要: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以俄罗斯为主导的独联体区域内重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十分相近。

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已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因此,有必要全面分析中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系统研究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

欧亚经济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

一、独联体内的一体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力图通过独联体重整其在原版图内的经济主导权,但是该组织没能阻挡独联体各国继续强化独立主权的势头。

由于独联体是一个松散的机构,导致独联体内许多已签的协议归于无效。

从表面上看,独联体使原苏联版图内的各国共同拥有一个实施经济一体化的平台,但实际上,无约规范,有约不履,独联体已成为其它成员国向俄罗斯索取经济利益的谈判所。

起初,俄罗斯以优惠的价格向各国供应能源,其边界对各成员国来往人员和商品实行开放,俄罗斯做出这些妥协是企图凭借独联体来保持或恢复联盟的可能性。

然而欧盟东扩和一些独联体成员国加入欧盟彻底击碎了俄罗斯的预想。

为此,2003年俄罗斯宣布退出独联体的一系列协议,提高能源价格。

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开始变换策略,在独联体内选择部分国家来发展实质性的紧密的经济合作,以替代原独联体内那种松散的经济关系。

另外,在独联体经济合作功能日益萎缩的同时,原独联体区域内一些双边和多边的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独联体成员国纵横捭阖、相互博弈,诞生、重组了一系列经济合作组织。

这些组织的成员相互交叉、部分重合,形成了原独联体版图内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热潮。

然而,大多数一体化组织或缺乏实质内容,或影响范围有限。

目前,有独联体成员参加的区域合作组织,仅有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比较稳定,且有实质性进展。

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年1月俄、白、哈成立的海关联盟。

为了撤消成员国之间贸易税率在数额上的限制,制定统一的贸易制度,协调对第三国的关税税率和非关税性贸易调节手段,三国决定成立海关联盟。

1996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正式宣布加盟,并签署了关于加深在经济和人文方面一体化条约。

1998年11月24日,该联盟正式接纳塔吉克斯坦为新成员国。

1999年9月底,俄、白、哈、吉、塔五国首脑会议在莫斯科举行,共同签署了海关联盟的宣言,会议通过了10多项有关海关监控一体化的文件,成员国之间有605种商品的税率基本协商一致。

2000年10月10日,五国元首在哈首都阿斯塔纳举行峰会,决定成立欧亚经济共同体,取代原来的海关联盟机制。

2001年5月31日,欧亚经济共同体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白俄罗斯明斯克举行,宣布欧亚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

此前的1994年4月,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曾共同签署建立统一经济空间条约,1999年6月改名为中亚合作组织,2005年5月,中亚合作组织宣布并入欧亚经济共同体,至此,欧亚经济共同体共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

欧亚经济共同体各缔约方享有共同签署条约规定的权利,与此同时各缔约方仍然是享有主权、平等的国际法主体。

共同体建立的宗旨是为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效挖掘经济潜力;通过协调进行社会经济改革;深化在经济领域的相互合作;发展缔约国之间经济一体化进程。

共同体将全力履行1995年1月20日签署的海关联盟协定,1996年3月29日签署的关于加深经济和人文领域一体化条约以及1999年2月26日签署的海关联盟条约和统一经济空间条约规定的义务。

共同体的最高领导机构是“跨国委员会”,“跨国委员会”的成员由缔约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组成。

跨国委员会中的国家元首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会晤;政府总理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晤。

共同体的“一体化委员会”是其常设机构,由各缔约国副总理组成,一体化委员会会议至少每三个月举行一次。

一体化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跨国委员会和一体化委员会工作的组织和信息技术保障。

秘书长由跨国委员会根据一体化委员会提名任命,任期三年,秘书长是共同体的最高行政官员。

“一体化委员会”所在地为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和俄罗斯的莫斯科市。

共同体还设有“跨国议会大会”,它是共同体框架内的议会合作机构,由各缔约国派遣的议员组成,负责审议共同体所提出的有关法规草案。

“跨国议会大会”所在地为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市。

共同体还设有“共同体法院”,“共同体法院”由缔约国派遣的法官组成。

法官由跨国议会大会任命,任期六年。

共同体法院负责审判缔约国之间在经济合作中出现的法律诉讼。

“共同体法院”所在地为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市。

共同体跨国委员会的决议采取一致通过的原则;一体化委员会通过决议采取2/3多数的原则。

各缔约方投票权与其向共同体预算缴纳的费用相一致,2000年10月10日通过的投票权比例为:

白俄罗斯20%、哈萨克斯坦20%、吉尔吉斯斯坦10%、俄罗斯40%,塔吉克斯坦10%。

  三、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合组织的比较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关系密切,观察这两个组织,存在一些相似点和不同点。

首先其相似点表现如下。

一是两个组织的成员国大致相同,各有五个相同的成员国,即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上海合作组织还有中国;欧亚经济共同体还有白俄罗斯。

二是两个组织成立的时间相近,欧亚经济共同体初始于1995年俄、白、哈的海关联盟,正式成立于2001年5月31日;上海合作组织初始于1996年上海五国元首会晤。

1996年4月26日中、俄、哈、吉、塔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正式成立该组织为2001年6月15日。

三是两个组织各有一个大国作为倡导国。

两个国际组织虽然都明确表示,各成员国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是在实际上各有一个大国积极倡导,牵头运作。

欧亚经济共同体中的倡导国是俄罗斯,其占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内生产总值的89%左右。

上海合作组织的倡导国是中国,秘书处设在中国。

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海合作组织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异。

其表现如下。

一是欧亚经济共同体建立的初衷是实现关税同盟和经济一体化;而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初衷是联合反对国际恐怖活动,制止恐怖组织的国际渗透,其促进经贸合作的职能在2004年才开始。

2004年9月比什凯克峰会上六国总理正式批准《上海合作组织多边经贸合作纲要》。

因此说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合组织相比经贸合作的时间要长。

二是欧亚经济共同体与上合组织相比经贸合作程度要深。

欧亚经济共同体2001年就成立了中央银行行长委员会,协调各国间的外汇、金融和银行体系运作,建立多边付款结算体系。

多年来,在该委员会的努力下,共同体进一步推动资本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的金融市场。

另外,从2004年1月1日起共同体开始使用统一的商品定税证明。

2006年8月共同体索契峰会宣布俄、白、哈率先建立三国关税同盟。

据专家预测,共同体内关税同盟有望在2007年至2008年内完成。

此外,共同体还制定了中亚区域水力资源开发协议,对共同体内跨国电力传输进行合作和监控,兴建新的水力工程,改造现有设施。

上海合作组织自2004年确定增加经贸合作职能以来,经贸合作步伐明显加快。

2005年对“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加以落实,开始了能源、交通、水力、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成立了实业家委员会,签署了“银行间合作协议”,建立了上合组织发展基金。

但是与欧亚经济共同体相比,经贸合作仍处于打基础建环境立项目阶段。

三是欧亚经济共同体试图比照欧盟的模式,最终建立统一货币;而上海合作组织至少目前还看不出有这样的目标。

当然,欧亚经济共同体实现欧盟那样的目标决非易事,但是从其主导国俄罗斯来看,其以欧亚经济共同体的成功吸引其它独联体成员加入,重振大国雄风的意图是非常清楚的。

四、两大区域组织的合作起步

2006年5月8日,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在北京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明确将在贸易、能源、环保、交通、投资、旅游等经贸领域和教育、卫生、体育、劳务、科学、文化等社会人文领域加强合作。

双方提出在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地合作开发水电站,完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系统,共同建设集装箱运输示范项目等问题。

同时指出这些磋商仅是“初步的”,今后将由有关专家继续讨论合作方式和合作项目。

 参考 文献 

〔1〕杨雷:

“论欧亚经济共同体”。

载《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4年11期。

〔2〕李淑云:

“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

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4期。

〔3〕[美]罗伯特·基欧汉:

《霸权之后》。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姜振军:

“俄罗斯特型期经济安全问题分析”。

载《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