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003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doc

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

(一)短文《“先生,您认错人了”》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

前往应聘的都是巨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

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

“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

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

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

“他认错了。

”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

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

“先生,您认错了人。

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

”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

他说:

“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

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三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

(可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

4、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是因为:

5、这次招聘考试的第一关考的是:

;第二关考的是:

6、读了这篇短文,你还读懂了什么?

(二)短文《眼睛》

我小时(侯候)有一双好眼睛,记得在课余时,我常和同学比赛,看谁(忘望)得远,看清楚,我得过好几次第一名。

大家都kuā()我是“神眼”。

升中学后,我成了小说(迷谜),经常(捧棒)着厚厚的小说看,连吃饭、睡觉有时都wànɡ()了。

屋子里光线暗了,我就把书凑近眼。

(座坐)累了,就躺在床上看。

这样时间长了,“神眼”变了近视眼。

眼睛近视后真是受罪啊!

看电影的时候,别人嫌jìn()我怕远。

看球赛,场上比分我看不见。

上课,坐第一排还看不清黑板的字。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了一(副幅)眼镜。

1、给文中的拼音写上汉字。

2、去掉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3、这篇短文先写,再写。

4、短文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眼睛近视以后受的罪?

5、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的道理。

(三)短文《“我自己想出来的!

”》

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

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

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

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

“外婆,你看这个。

”外祖母一看:

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

外祖母问:

“这是什么呀?

“太阳钟。

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

“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1、照例子各写2个词。

兴冲冲:

许许多多: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保持()成功()

3、从哪句话看出牛顿自豪,用“”画出来。

4、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短文写了

5、读了这篇短文,你要学习牛顿的什么精神?

(四)短文《凌霄和月季》

凌霄和月季一起从地里探出头来。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赞美她。

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着芳香。

凌霄也开花了一朵朵橙红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她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杆往上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攀高入云的凌霄花,都说:

“凌霄花真了不起。

”惟独()月季花一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说:

“喂!

朋友,你怎么一句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

“我长得虽矮,但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

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自己,没啥稀罕。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理睬()月季。

一天,伐木队选了这棵大树。

电锯沙沙沙,大树倒了,凌霄花一下跌落地面。

那些为她唱赞歌的花儿、草儿都来讥笑她。

月季花却安慰她说:

“朋友,应该学会自立。

”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给带点的词换上另一个词,使文句意思不变。

3、请从文中找出三对反义词写下来。

()—()()—()()—()

4、花儿、草儿们羡慕地赞美凌霄花时,月季花为什么一声不响呢?

5、从凌霄花和月季花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一)

黄山之美始于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饱经风霜依依不舍

2、这段文字采用了结构,全文是围绕“。

”这样一句话来写的。

3、这段话分别写出了、、三大名松迷人的姿态。

4、这段话描写生动,请你从文中摘录一个你喜欢的比喻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摘录:

喜欢的原因:

 

(二)微笑的魅力

1在人的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表情中,我发现最为神奇、最有魅力的要数微笑了。

2在课堂上,如果老师微笑着提问题,我就会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心里传遍全身,听课全神贯注,做作业格外顺利。

回到家里,当我第一眼看到的是爸爸妈妈的笑容,我会感到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要是我有了病,医生阿姨一边给我治疗,一边微笑着和我谈话,我会觉得连病痛都一下子减轻了许多……

3微笑不但能给人温暖,给人幸福和力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呢!

4有一次,我在教室里不小心碰掉了同学李丹丹的钢笔,我忙弯腰捡起来。

一看,笔尖弯了!

我早就听说,这支笔是丹丹的爸爸从北京买回来的,她一直当作宝贝那样珍惜,今天却被我摔坏了,她会怎么样呢?

她会哭起来,说不定还会骂我,叫我下不了台……

5谁知,当我忐忑不安地找到丹丹,告诉她笔摔坏了,表示要赔她钱时,丹丹先是一惊,脸就变了!

大概是看到我很难过脸色又缓和了微笑着安慰我菲菲不要紧一支钢笔值啥谁叫咱们是好朋友呢看着这动人的微笑,听着这亲切的话语,一刹那间,我觉得丹丹简直比我的亲姐妹还要亲!

我扑过去,我俩紧紧地搂抱在一起……

6啊!

微笑对人们太重要了!

我想,如果人们在生活中都能真诚相待,笑口常开,这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惴惴不安()

2、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给画“”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读文章§4~5,概括主要内容,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笑的魅力”具体指的是什么?

(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深入研读,深刻体悟,完成填空。

微笑,只是轻轻一抿,给人欢情却是悠长。

微笑是夏日的微风,给人;微笑是冬日的阳光,给人。

微笑是短暂的,然而它却给你留下了;微笑是无声的,可从它背后我却听到了。

 

清洁工

入冬以来,我每天早晨都要去湖滨跑步,途中总要经过一幢新建的居民楼。

每到这里,我便会看到一位清洁女工在认真地清扫道路。

这是一位老人,脚穿一双褪色的黑布鞋,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工作服,头上围着一块黑色方巾。

从她那露出的白发和前额上的皱纹来看,和奶奶差不多,准有六十多岁了。

她天天挥动着扫把,一步一步地往前扫着,拂去尘土,小路露出了原先洁净的面庞。

记得一个大风的早晨,她无法用扫把,只好弯着腰,把碎纸、烂叶一一捡起,放进手提的小箱子里。

又一个雪后的早晨,当我跑到马路尽头时,突然发现老人蹲在那里用双手抠下水道口的污泥和杂物。

她用汗水洗刷积聚的污垢,给人们送来了清新和幸福。

我敬佩她,同时也可怜她:

这么大年纪了,还没退休,想必是家中十分困难吧。

或许是位无依无靠的孤独老人,不得不靠自己劳动来养活自己吧?

元旦的早晨,爸爸买来一束鲜花和礼品,带我去看望他早就退休的中学老师。

我们来到一大楼前,这是幢熟悉的大楼。

敲开门,一位中年妇女把我们请进陈设整洁的客厅。

“妈妈,有人找您来了。

”随着中年妇女的话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

爸爸喊了声:

“老师,您好。

”我呆住了:

她竟是那位“老清洁工”!

我完全明白了,马上拿过爸爸手中的鲜花,双手捧到她的面前……

1.给下面带点的字填上正确的答案。

(2分)

“熟悉”按音序查第一个字母是();按部首查(),再查()画;应取下面第()种解释。

(①成熟;②程度深;③习惯,常见)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2分)

(1)   积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采奕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老清洁工外貌的句子。

(2分)

4.用“”画出描写“我”内心的句子。

(1分)

5.这篇文章主要反映了什么?

在表达正确的后面括号里打上“√”。

(2分)。

①表现了清洁工乐于为他人造福的精神。

()

②赞颂了老教师退而不休的奉献精神。

()

③歌颂了老教师艰苦奋斗的精神。

()

1、 你最想对这位老清洁工说些什么?

请写下来。

(2分)

 

贝多芬

乡下一间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闭目欣赏楼上优美的钢琴

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

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他正想着突然嘀嗒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

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

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滴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名字怒气立刻消了大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

琴边放着一盆

水。

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

下去。

啊!

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

太紧张匆忙,水溅满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

“真努力

啊!

怪不得是位伟大的音乐家。

1、给短文第2到第7自然段加标点。

5%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6%

简陋震撼

纳闷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5%)

4、你认为贝多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4%+4%)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

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拾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

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

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

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

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

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新鲜鲜美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自的、紫的……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

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

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

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

这种树不怕砍,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

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丽美化赞美】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

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方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第四自然段的圆括号内。

A.只要……就……           B.只有……才……

3、“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公开揭示 B.无着落,没结果 C.挂 D.挂念 E.距离远。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乃至(  )  爱惜(  )

5、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1)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2)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黑心树的特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所

人们称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阅读练习1

(一)会直路的黑板

安培是法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有一天,他走在街上,突然想起一道数学题。

他想把这道题写在纸上,可一掏口袋,没有带纸。

忽然,他看见前面有一块“黑板”。

安培高兴极了,急忙跑上去,把刚才想的数学题写在“黑板”上,认真地算了起来。

这时候“黑板”突然移动了一下,他跟着走了几小步,“黑板”又移动了一下,他又跟着走了几小步。

最后,“黑板”跑了起来,安培连忙去追,但已经追不上了。

安培仔细一看,原来那()黑板,()辆黑色马车车厢的后背。

1.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2.     写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

()和()()和()

3.     把下面的句子缩短。

(1)  安培是法国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安培突然看见前面有一块“黑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照要求填写。

(1)  文中的“黑板”加引号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黑板”动了_____次,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培追不上“黑板”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这篇智短文的主要内容是:

(1)  说明安培是一位专心研究学问的科学家。

()

(2)  表明安培是非常机灵的人,他能把车厢的后背当“黑板”来使用。

()

(3)写安培把突然想到的数学题写在“黑板”上,后来才知道“黑板”是马车车厢的后背。

()

(4)写安培十分专心,误把马车车厢的后背当作黑板。

()

(二)小松鼠看错了

达尔文是英国人,他从小就喜欢观察花草树木怎么成长。

长大后,他成了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达尔文每天工作后,喜欢到树木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

就是在这样休息的时候,他也不忘记科学研究,还要认真人观察树木里的东西,思考一些问题。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观察。

他一动也不动地在树下看啊想啊,站了好久。

一只小松鼠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头,大概以为他是一根木桩。

小松鼠在他肩头上左看看,右看看,还挺得意哪!

树上的松鼠妈妈可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