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40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电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Word格式.docx

(2)走访企业内各大生产车间,了解他们的生产工艺,设备及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主次分明。

(二)调研内容

1.了解与本专业学生相关的行业现状、用人需求及教学建议;

2.了解本专业学生相对应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及岗位技能标准。

第三部分调研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

1.企业对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业对高质量产品的追求,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关注员工的质量,就生产这一企业基础而重要的过程而言,现场加工、检测、在线管理、在线维护等人员的质量决定了生产的质量。

在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沟通过程中,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稳定而熟练的操作工是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保障,而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高质量,设备维护人员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练的操作技能或更宽的知识面或有复合技能的人更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如某企业主要设备为自动化生产线,这些设备由企业根据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发,所以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线的维护人员不仅要对现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维修,还要进行设备改造,以适应新产品的生产需求。

这些维护人员就必需具备机电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在这些场合,复合型的技能人才企业更需要。

2.企业对员工社会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们更明显地感到:

很多机电企业用人时,一方面考察其专业教育的背景,但更关注人的社会能力和非智力素质,善于与别人交流、正确的价值观、敬业精神、吃苦精神、纪律性、责任心、工作态度。

而那些或外表(发型、服饰)时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试时往往不受机电企业的欢迎。

(二)从业人员结构分析

调查组对上述机电类岗位从业人员的年龄、学历、技术等级及工资收入进行了调研。

(1)年龄结构

金属切削类岗位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分别如表2、表3所示。

表2:

企业金属切削类岗位人员年龄结构

年龄(岁)

18~30

31~40

41~50

51~60

比例

28%

41%

22%

9%

 

表3: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人员年龄结构

35%

39%

19%

7%

(2)学历结构

金属切削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4所示,其中初中毕业占14%、高中及中职毕业占69%、大专或高职毕业占11%、本科以上毕业占6%。

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普通机床的粗加工,一般企业均要求员工的学历为高中或中职以上毕业,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主要从事各种金属切削机床的操作,大专或高职毕业的人员除操作金

属切削机床外,也可从事工艺设计和编程,本科以上毕业的人员主要从事工艺设计和编程。

表4:

企业金属切削类岗位人员学历结构

学历

初中

高中或中职

大专或高职

本科以上

4%

26%

65%

5%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如表5所示,其中初中毕业占13%、高中及中职毕业占67%、大专或高职毕业占12%、本科以上毕业占8%。

初中毕业的人员一般只能从事简单机械的拆装;

高中或中职毕业的人员除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流水线装配工作以外,中职毕业生经过较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从事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工作,大专或高职以上毕业的人员经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则可以担任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的工作。

表5:

企业机电维修或装配类岗位人员学历结构

21%

67%

8%

 

(3)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金属切削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金属切削各工种(如车工、铣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共有五个级别,分别为:

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

不同等级在持有人中对应的比例如表6所示,初级占26%、中级占44%、高级占19%、技师占9%、高级技师占2%。

初级水平的人员只能从事精度要求不高的粗加工。

一般企业要求从业人员持有中级以上的等级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

表6:

企业金属切削类岗位人员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技能等级

初级

中级

高级

技师

高级技师

44%

2%

年收入

1~1.5万

2~3.5万

3~5万

4~6万

6万以上

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从业人员一般都持有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

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五个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如表7所示。

机械维修和电气维修技术员一般为大专或本科以上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自动控制等专业毕业,经实践具备了高级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员。

从表6、表7可见,两类岗位各同等级技能水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有较大波动,主要是因为不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差别。

同时从整体上看,各类人员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尤其是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

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根本原因。

表7:

企业机电维修或装配类岗位人员技能等级对应的人数比例及年收入

初级以下

人数比例

43%

12%

3、机电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机电专业对应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

人才市场、招收相关学校应届毕业生等。

对中职生来说,企业在招聘时一般通过面试,查阅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评价、所持的技能证书及具备的技能,有的还进行测试或考察试用,最后决定正式录用那些会做人、能干事的学生。

4、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情况

上述企业对中职毕业生的评价如下:

(1)知识水平方面。

满意占25%,比较满意占38%,尚可占29%,不满意占8%。

(2)技能水平方面。

满意占5%,比较满意占33%,尚可占42%,不满意占20%。

(3)工作态度方面。

满意占8%,比较满意占29%,尚可占51%,不满意占12%。

上述3家企业对于今后3年内金属切削类岗位、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需补充和增加的人数的问题,有2家企业进行了预测。

其中,金属切削类岗位共计需339人,机电维修和装配类岗位共计需287人。

5、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

据调查,企业对中职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建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培养目标定位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

(2)在专业知识方面,应加强机械制图、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备结构、机械传动、公差配合与测量、加工工艺、数控编程、CAD/CAM、工装夹具等知识的教学,提高有效性。

(3)在专业技能方面,应加强机床操作、常见故障识别诊断和排除、刀具刃磨、切削三要素的搭配把握、零件精度测量、数控编程和操作、机械设备拆装、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的训练。

(4)在工作态度方面主要有: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爱岗敬业;

工作踏实,吃苦耐劳;

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教育等。

(三)就业岗位分布

1、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

(1)机电设备维护、修理企业

(2)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科技开发公司

(3)各种从事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工厂、企业

(4)与机电有关的各种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企业

(5)机电产品营销及与机电一体化技术有关的其他单位

2、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

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见表1

表1职业岗位与主要工作业务分析

职业

岗位

主要业务工作

机电产品生产人员

企业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岗位

机电产品零、部件加工

机电产品组装与调试

机电产品性能检测

机电设备操作人员

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岗位

数控机床的操作

液压机床的操作

传统机床的操作、

机电设备维修人员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岗位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

机电设备性能检测、验收

销售人员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销售

机电产品销售

售后技术服务

营销管理

技术人员

机电产品设计员

机电产品零部件设计

现场技术员

解决现场技术问题

工艺技术员

编制机电产品加工工艺,确定工时定额

管理人员

现场管理

生产现场管理

(四)岗位素质要求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岗敬业,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心灵,较强的文字表达与语言沟通能力、坚强的意志与坦荡的性格,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部分关于专业的思考与建议

(一)专业定位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从事机电设备装调与运行、管理营销工作的中等技术专业人才。

我们正处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产生。

技术进步对社会职业的种类和职业活动的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导致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不断更新、变化,新旧工种的更替周期加快,职业流动愈加频繁。

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管理岗位人才的职业技术学校,更应关注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

调研情况表明,传统的机械工业已增加了内涵,产品的加工制造手段也慢慢的被新技术所取代,机、电技术的融合交叉越来越来多,以往的学科体系和过细的专业教学已满足不了现实的需要。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机械行业最缺的人才:

一是复合型管理人才,即既懂技术又懂管理,能按市场经济规律组织产品生产,把握企业方向的中、高级人才:

二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中、高级技术人才:

三是既懂技术又懂营销,了解市场行情,又能提出改进意见的人才:

四是智能型中、高级技工。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经过锻炼最终成为后两种人才。

从几个企业调研的产品中看出,产品科技含量愈来愈高,不但包括机械、电子、微机、光电技术,还有各种新型传等内容,这些单位的产品已不是某单一技术领域的产品。

这些产品已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的用人要求也随之而变,机电专业改革和调整正是弥补了这种不足,并突出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

在企业调研中,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是他们认为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距离他们的要求还是有一定距离,主要体现在:

1、学生基本技能不太扎实;

2、学生掌握的知识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

3、学生不安心本职工作,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比较看重眼前的工资待遇,一旦没有达到要求,不顾及公司培养花的代价,跳槽走人。

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因素,教师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培养。

我们建议学校能制定制度,定期让老师参加展会、外出培训、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通过这些途径开阔教师视野,能做到变换思维考虑企业需求,更新教学内容结构,符合企业需求。

同时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应用能力,必须教学与生产、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生产、科研活动让老师掌握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将新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学生职业发展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工作。

要在校园内创造企业环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对职业的热爱,培养职业的道德观。

3、在学校一定要教育学生:

先学会做人,后学做事: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