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成语故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110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成语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成语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成语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成语故事.doc

《四年级成语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成语故事.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年级成语故事.doc

四年级上册:

1、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

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

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

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

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

人们都纷纷往家跑。

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

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

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

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

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

文与可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

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

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意思】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近义词】心中有数

2、杏林春满: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他虽然医术高明,但是给人治病从不收钱,但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他的宅旁种植杏树。

患重病而被治好的人每人植杏树五株,轻病患者每人植杏树一株,几年后,董奉治愈患者成千上万,植下的杏树就有十几万株,郁然成林。

董奉在此修身养性,这片杏林便被称为“董林杏林”。

每逢杏熟时节,董奉张榜公告,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而是用稻谷换取,一斗稻谷换一斗杏。

董奉又将用杏换来的稻谷。

全部用来救济贫民百姓。

这样一来,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董奉更是闻名遐迩,颂声载道。

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

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

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意思】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用“杏林春满”。

【近义词】誉满杏林

四年级下册:

1、手不释卷: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吕蒙总是推说军队事多没有时间学习,孙权列举自己及前人的例子,如“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谓老而好学。

”吕蒙深受感动,从此发奋学习,学问提高很快孙权说:

“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

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

“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

“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一些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

“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

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

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有勇有谋,屡建奇功。

【意思】读书看书入迷,手不舍得松开书,形容勤奋好学。

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2、鹏程万里:

据《庄子·逍遥游》记载,在遥远的北方,有块不毛之地,那里有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名叫天池。

天池里有一条鱼,其身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

鲲变为鸟,就是鹏,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开双翅,宛如遮天的乌云。

大鹏鸟乘着旋转的狂飙盘旋向上,搏击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乘着旋风一下子就可以飞出九万里。

沼泽中有只小小的雀儿,看见大鹏在高飞,不以为然地笑笑说:

“它将飞到哪里去呢?

我跳跃飞腾,悠然向上,不过几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自由自在,这也是极得意的飞行啊。

它将飞到哪里去呢?

【意思】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

比喻前程远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