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玺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24134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尹玉玺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尹玉玺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尹玉玺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尹玉玺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doc

《尹玉玺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尹玉玺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尹玉玺六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案.doc

教学案

课题

第三单元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尹玉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第课时

共课时

序号

知识

技能

1会写本组18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学习本组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讲读课外读物《绿山墙的安妮》

4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5积累关于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过程

方法

小组合作、听写、提问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感情,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

重点

难点

学习本组课文通过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体会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具准备

练习册多媒体当堂检测本

板书设计

一、字词

二、主题:

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

三、人物形象塑造:

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生字词掌握

100%掌握《第十一册第三单元“词语盘点”大检阅》就OK了!

二、四字词语掌握

寒风(呼)(啸)   汹涌(澎)(湃)     波涛(汹)(涌)   自(言)自(语)   心惊(肉)(跳)     (忐)(忐)不安   自(作)自(受)   流连(忘)(返)     刻骨(铭)(心) 怒目(圆)(睁)  (蹑)手(蹑)脚      兴高(采)(烈)(溜)(之)大吉   十指(连)(心)    (身)(无)分文

三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1、《穷人》: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2、《唯一的听众》:

“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明“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琴充满信心。

 【日积月累】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1、轻诺必寡信。

《老子》

2、民无信不立。

《庄子》

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论语》

学生课下复习,掌握,课上听写

小组内合作提问复习

学生查找补充: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

教师精讲与点拨

学生活动

备注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礼记》

5、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袁氏世范》

四、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五、课文知识点掌握

1、《穷人》出自(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

课文多处运用省略号,主要作用有

(1)表现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他还有其他的作品:

《童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唯一的听众》课文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3、《绿山墙的安妮》创作于1904年,作者是(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还写了另外六部小说《少女安妮》、《女大学生安妮》、《风吹杨柳的安妮》、《梦中小屋的安妮》、《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彩虹幽谷》。

学生明确:

本课的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赞颂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课文在写作上,通过(环境),(心理)和(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3分)成绩:

勉强(qiánɡqiǎnɡ)魁梧(wúwǔ)着迷(zháozhāo)

瘦削(xuēxiāo)荒唐(tánɡtānɡ)劝阻(zǔzhǔ)

二、判断句子的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

(5分)

1、那<<唯一的听众>>中的老教授就是个聋哑人。

()

2、<<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残疾人家中根本没有马。

()

3、<<穷人>>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

4、“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买给他的所有马草!

”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转折作用。

()

5、“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的睡着。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

八、下面的句子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将序号填入括号内。

(5分)

A.环境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神态描写E.动作描写

①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

②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

③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

()

④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

⑤“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

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

作业设计

配套练习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