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4798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docx

大岭家长课堂培训资料

大岭防保所计划免疫

家长孕妈课堂培训资料

大岭防保所-----杨苏焕

各位家长好:

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到大岭医院进行计划免疫家长课堂听课,为了家长更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第一类疫苗的种类及免疫程序、预防接种工作流程、妈妈须知的预防接种注意事项(包括接种前准备、接种时知情同意等程序、接种后观察及一般副反应处理、孩子外出时如何接种)等。

我院特制定了培训方案如下:

一、疫苗与预防接种介绍

(一)人体获得抗体的三种途径

1、从出生母体获得,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但维持时间较短,一般6个月龄内消退

2、患病获得患传染病后,机体产生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抗体,但危险太大.

3、接种疫苗获得,疫苗接种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宝宝获得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

(二)接种疫苗为什么能够预防疾病

1、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2、预防接种将疫苗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3、防病当与外环境的细菌或病毒接触感染时,免疫系统能通过回忆反应识别出来,并产生快速的免疫应答,消灭入侵的细菌或病毒,从而使受种者免患相关疾病。

(三)疫苗接种的成效

1、消灭、消除1979年全球消灭天花,2000年中国消灭脊灰

2、发病率显著降低1978年我国实施免疫规划以来,麻疹、百日咳、白喉、结核、破伤风、流脑、乙脑等疾病发病率显著降低。

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全国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

3、有效手段在应对新发传染病和突发传染病时,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时,接种疫苗成为重要的手段。

二、疫苗的分类及可预防的疾病

(一)按照生产工艺划分的疫苗种类

1、减毒活疫苗

(1)、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经处理丧失致病性

(2)、接种后可促使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3)、需要的抗原量少

2、灭火疫苗

(1)、疫苗中的细菌或病毒经处理毒力完全丧失

(2)接种后可促使人体产生抗体,获得免疫力

(3)但需要的抗原量多

例如:

灭活脊灰疫苗(注射)与减毒脊灰疫苗

1、疫苗名称: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2、疫苗类别:

属于第一类疫苗,免费接种

3、疫苗特性:

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提供Sabin株,包括Ⅰ型、Ⅱ型和Ⅲ型株,是针对目前脊灰疾病的所有血清型。

在适龄对象完成三次基础免疫后,免疫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体内抗体持久性可在5年以上。

4、可能出现的接种反应和发生率:

(1)一般反应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

(2)罕见不良反应为极少数约100万分之一的儿童且自身患有免疫功能缺陷症者,会偶发疫苗相关性麻痹病例。

5、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

疫苗剂型分液体和固体糖丸两种,接种途径为口服。

液体型为每1次人用剂量为2滴(相当于0.1ml);糖丸型为每1次人用剂量为1粒

6、接种对象:

主要为2月龄以上的人群。

7、免疫程序:

接种程序:

国家规定的全程免疫程序是2、3、4月龄各口服一剂,4岁加强一剂

8、禁忌症:

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组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

(3)发热者或类似感冒症状者。

(4)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或正接受免疫抑制剂者(注:

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见于婴幼儿肛周有脓肿者,或婴幼儿出生后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者)。

(5)患有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1、疫苗名称: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2、疫苗类别:

属于第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

3、疫苗特性:

目前生产和使用的灭活脊灰疫苗包括Ⅰ型、Ⅱ型和Ⅲ型株,是针对目前脊灰疾病的所有血清型。

在适龄对象完成三次基础免疫后,免疫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体内抗体持久性可在5年以上。

4、可能出现的接种反应和发生率:

(1)一般反应有发热、恶心和皮疹。

(2)局部触痛,红斑和肿胀。

接种疫苗后不会发生罕见的疫苗相关性麻痹病例

5、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

每针次接种0.5ml,接种途径为肌肉注射。

6、接种对象:

主要为2月龄以上的人群。

7、免疫程序:

1.全程免疫程序:

2、3、4月龄各一剂,18月龄加强一剂。

在4岁时按国家规定免疫规划程序可再接种一剂OPV。

2.IPV/OPV序贯免疫程序:

对自愿选择接种第1、2剂次的IPV的儿童,其余剂次也可选择接种第一类疫苗OPV,并按OPV免疫程序完成全程免疫。

8、禁忌症:

⑴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组分包括辅料及抗生素过敏者。

⑵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者。

⑶发热者或类似感冒症状者。

⑷患有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二)按照国家政策划分的疫苗种类

(1)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

如乙肝、脊髓灰质炎、乙脑等疫苗共计11种等,要积极配合参与接种

(2)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如水痘、Hib、肺炎等疫苗,是家长自愿自费的。

疫苗的功效、接种的月份等详见医院墙上的公示宣传板

三、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及程序

(1)家长权利和义务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并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接种单位督促其监护人在儿童入托、入学后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宝宝出生后1个月内,到预防接种单位(家庭居住地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预防接种证每次接种时必须携带此证,医务人员凭证接种,并会记录接种信息。

如果宝宝去外地接种,别忘了也要详细记录接种信息儿童居住地迁移、长时间外出或外出后回本地时请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办理接种迁移手续。

遇免疫规划工作检查时,请出示此证协助查验。

接种证是宝宝上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甚至出国的必备证件。

请保管好,不得随意涂改。

四、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

1、做好接种前生活护理准备1、接种前一两天给宝宝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种部位2、口服相关疫苗(如糖丸)前30分钟内避免喂奶,但也要避免处于饥饿状态。

2、备好预防接种证接种当天携带预防接种证,并知晓本次要接种的疫苗品种和了解该疫苗的禁忌症

3、注意观察宝宝近期身体状况,如实向医生反映

Ø凡患有急性疾病、正在发热或伴有明显全身不适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Ø在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及恢复期(指病后1个月内),应暂缓接种。

Ø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待好转后补种。

Ø一周内有腹泻症状的,应暂缓接种。

Ø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幼儿,尤其是1周岁以下患有严重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者、佝偻病的婴儿,不宜接种疫苗。

Ø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急慢性肾脏病变、心脏代偿功能不全、先天性心脏病、血液系统疾患等严重慢性疾病患者,和活动性风湿病、严重皮肤病患者等,应暂缓接种。

Ø凡有神经系统疾患和癫痫、癔病、脑炎后遗症、惊厥史等者,以及所患疾病已痊愈者,接种疫苗应持慎重态度,要与儿童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与沟通。

Ø凡有血友病、凝血功能障碍者,也应慎种疫苗。

Ø有过敏性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阿瑟氏反应、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食物过敏史等过敏体质者,在接种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原,如拟接种疫苗的成分中含有该过敏原,则不予接种。

Ø减毒活疫苗不适宜用于以下人群:

有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者(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缺陷者,例如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患者等,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烷化剂)或抗代谢药物治疗的人群、或接受免疫抑制放射治疗的人群。

Ø如果儿童容易反复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感染后常常伴有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怀疑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种疫苗时需特别谨慎,严格掌握禁忌症。

Ø孕妇尤其是怀孕后前三个月的孕妇属于减毒活疫苗接种禁忌。

Ø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功能异常疾病的婴幼儿,应暂缓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Ø对于首次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婴儿,询问诊医生和接种人员必须亲自检查每个受种婴儿的肛周是否有脓肿。

凡有肛周脓肿的婴儿应暂缓接种;待该婴儿持有关医院出具的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检查合格报告后再行接种。

在进行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2次和第3次接种前,接种人员要询问该婴儿上次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有无发热、腹泻、严重哭闹、双下肢肌无力等症状表现,如出现上述症状须暂停接种,待进一步查明原因后再行决定是否接种。

接种过程中:

1、知晓接种流程观看视频宣教片▷索取相关疫苗接种告知单▷咨询并反映儿童身体状况▷询问诊医生判断是否可接种▷签署告知单▷登记记录↗接种▷留观30分钟

↘暂缓接种保持联系

2、按照接种流程全程有序办理

四、接种后:

1、接种后生活护理注意事项

(1)、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无异常情况后方可离开,如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报告接种单位并咨询。

(2)、服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后30分钟内不要吃热的食物及哺乳等,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3)、婴幼儿接种疫苗后,回家的路上不要抱得太紧,防止因挤压造成窒息

4)、保证打针部位的清洁。

防止继发感染,接种后不搓揉接种部位,当天不宜洗澡。

5)、注意喂奶姿势,不要让婴儿仰睡着喝奶,这样容易呛奶引起窒息。

喂奶后应将婴儿竖抱并轻拍背部,排除胃内空气,不要让婴儿立刻仰睡。

6)、接种当天尽量多喂水,不要让宝宝作激烈活动如长时间哭闹、在地上或床上爬来爬去等。

7)、不要在婴儿房间内吸烟,婴儿呼吸系统比较脆弱。

8)、婴幼儿应当有单独的小床。

如果与成人睡一张床,婴幼儿应有单独的被窝,不能与成人睡在一个被窝

9)、在冬季,婴幼儿睡觉时穿的衣服不要太厚、太紧。

盖的被子不要太厚重,不能用毛巾被或盖被等让婴幼儿蒙脸睡

2、常见接种反应及处理方法

1)局部反应:

接种疫苗后当天局部可能会出现红、肿、热、痛等

2)全身反应:

发烧:

少数人在接种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

Ø头疼、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一般持续1-2天。

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者。

Ø皮疹,但较轻微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的处理发生轻度全身反应时应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

Ø体温<38.5℃,不需服药,物理降温多饮水,注意休息即可;体温≥38.5℃,可服用退烧药,一般2-3天自行消退;

Ø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Ø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Ø轻度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

(特别提醒: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

接种卡介苗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瘢痕,叫做“卡疤”。

这是接种成功的表现之一,无需担忧。

国家免疫规划中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没有一种疫苗是绝对安全的,预防接种后不排除会有不良事件发生。

请在每次疫苗接种后注意看护和观察,如发现婴幼儿有任何不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第一时间向接种单位报告并到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