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4935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0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0页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0页
亲,该文档总共1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1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docx

大学语文04729历年真题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

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与例证法B.例证法与对比法

C.对比法与类比法D.类比法与例证法

2.从《我的世界观》一文来看,爱因斯坦人生观的核心是()

A.为别人而活着B.为占有别人劳动而难受

C.崇尚简朴生活D.对人对己都要宽容大度

3.下列文章中,从自身的经验教训谈起,坦诚进行自我反思的是()

A.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B.胡适《容忍与自由》

C.朱光潜《咬文嚼字》

D.钱钟书《吃饭》

4.《咬文嚼字》中,运用心理学“套板反应”原理来说明的道理是()

A.文字的运用决不可粗枝大叶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C.斟酌文字实际是调整思想感情D.文字的运用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5.“四面楚歌”这一成语出自()

A.《垓下之围》B.《冯谖客孟尝君》

C.《前赤壁赋》D.《张中丞传后叙》

6.《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总体上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A.类比B.烘托

C.象征D.反衬

7.《秋夜》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是()

A.借象征抒情B.借比喻抒情

C.借典故抒情D.借景物抒情

8.《纪念傅雷》一文中用以赞美傅雷品格的“浩然之气”一词,出自()

A.《论语》B.《孟子》

C.《庄子》D.《史记》

9.《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象征着()

A.旧家庭、旧礼教走向没落B.对故居的留恋

C.生活的悲剧、希望的破灭D.对理想的追求

10.《都江堰》描绘都江堰水流壮观景象的主要象征寓意是()

A.宁静的生活B.壮丽的驯顺

C.喧嚣的生命D.强烈的震憾

11.《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是()

A.湘夫人B.湘君

C.娥皇D.女英

12.下列《陌上桑》诗句中,采用正面描写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的是()

A.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B.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C.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D.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13.下列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词语中,作为全诗纲领的是()

A.采菊B.心远

C.悠然D.忘言

14.下列杜甫《秋兴八首》(其一)诗句中所用的动词,语带双关的是()

A.玉露凋伤枫树林B.江间波浪兼天涌

C.寒衣处处催刀尺D.孤舟一系故园心

15.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融贯上下片的过渡线索是()

A.红衰翠减B.无语东流

C.登高临远D.妆楼颙望   

16.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的风格特点是()

A.刚健豪放B.优美婉约

C.寓柔于刚D.寓刚于柔

17.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是()

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

C.第一次大革命高潮时D.第一次大革命失败时

18.闻一多《一句话》中,“火山”的隐喻意义是()

A.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民众B.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民众革命运动的爆发D.民众革命的巨大声威

19.下列作品中,运用了倒叙方式的是()

A.《苦恼》B.《麦琪的礼物》

C.《哦,香雪》D.《金鲤鱼的百裥裙》

20.《麦琪的礼物》的结构是“一虚一实、双线并行”,其中的虚线是()

A.德拉卖发买表链B.杰姆卖表买发梳

C.社会底层的贫困D.作者的热情赞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说:

“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这“三事”指

的是()

A.“抱定宗旨”B.“砥砺德行”

C.“改良讲义”D.“敬爱师友”

E.“添购书籍”

22.《我与地坛》表现母爱的方法有()

A.托物言志B.象征暗示

C.行为描写D.心理刻画

E.侧面烘托

23.鲁迅的小说集有()

A.《呐喊》B.《朝花夕拾》

C.《彷徨》D.《野草》

E.《语丝》

24.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

A.诗情画意的意象美B.诗歌体式的建筑美

C.诗歌节奏的音乐性D.细节描摹的传神美

E.抒情手法的多样性

25.下列诗歌中构成对偶的有()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C.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D.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E.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

2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

28.孟尝君怪其疾也

疾:

29.擅强兵坐而观者

擅强兵:

3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虚御风:

31.不舟不车,不衫不帻

不衫不帻:

32.休去倚危栏

危栏:

33.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艳羡: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阅读庄子《秋水》中的一段文字: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请回答:

A.庄子用这段话来说明什么道理?

B.这里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C.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35.阅读《先妣事略》中的一段文字: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入城,则缉纟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户内洒然。

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请回答:

A.这里表现出孺人怎样的性格特征?

B.这段文字有什么语言特点?

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达到了什么效果?

36.阅读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一节: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请回答:

A.概括这节诗的中心旨意。

B.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C.“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有何寓意?

37.阅读《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

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

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

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

请回答:

A.这两个“笨孩子”指的是谁?

B.为什么“一般聪明人”认为他们是“笨孩子”?

C.作者为什么说他们是“最聪明的”?

五、作文(30分)

38.以《一次难忘的经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2007年4月自学考试大学语文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文中无类比法,C项、D项应排除,A项的演绎法不是主要的论证方法,B项中的例证法和对比法是主要的论证方法。

答案为B(P11)

2.[解析]A项是作者人生观的核心,B项改变了原局,不合作者原意,C项、项是作者人生观的具体体现。

答案为A(P44)

3.[解析]A,C,D项不含作者的自我反思,只有B项的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一文中,从自身经验教训谈起,坦诚进行自我反思。

答案为B(P26)

4.[解析]引用心理学“套板反应”原理来说明道理是演绎论证,其结论是反对陈词滥调、文贵创新,A、B、C项都是用例证法来证明的。

答案为D(P52)

5.[解析]A项含成语“四面楚歌”,B项含成语“狡兔三窟”,C项、D项不含成语。

答案为A(P67)

6.[解析]本文用种树类比治民。

答案为A(P80)

7.[解析]<<秋夜>>中写了天空、小粉红花、枣树,小青虫,分别象征黑暗暴虐势力,抱有希望的弱者、顽强的斗士,革命先锋战士。

答案为A(P104)

8.[解析]<<孟子·公孙丑上>>中有“浩然之气”。

答案为B(P119)

9.[解析]A项是故宫大门内的灯光的象征意,B项无象征物,C项是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D项是“我的心灵的灯”的象征意。

答案为C(P114)

10.[解析]“壮丽的驯顺”正是都江堰的作用,隐含着李冰父子的功劳,其余三项都不能隐含主题。

答案为B(P133)

11.[解析]思念湘夫人的是男人,湘君是男人,娥皇、女英均为女子。

答案为B(P160).

12.[解析]B项是直接写人物的行为,其余三项分别写的是配饰、用具、骑具,都不是写人。

答案为B(P164).

13.[解析]全诗的纲领是“心远”,心远了才“忘世”、“忘我”、“忘言”,反璞归真。

答案为B(P167).

14.[解析]”系”语义双关,一指孤舟被系,而指作者牵系故园-------长安。

答案为D(P173)

15.[解析]本词上片写登高所望之秋景,下片写望远之后的思归之心,登高临远是上下片的连接点。

答案为C(P189).

16.[解析]作者将抗金收复失地的雄伟壮志用宫中女人的闺怨来表现,所以是寓刚于柔。

答案为D(P198).

17.[解析]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在1927年秋,这首诗是作者在1928年的8月发表的。

答案为D(P207).

18.[解析]A项由“火山”隐喻,B项由“能点得着火”隐喻,C项由“铁树开花”隐喻,D项由“霹雳”隐喻。

答案为A(P200)

19.[解析]D项小说先写20世纪60年代孙女珊珊要穿百裥裙到学校参加欢送毕业同学晚会上的服装表演,然后再倒叙金鲤鱼过去的故事,其余三项的小说都用的是顺叙。

答案为D(P270)

20.[解析]小说中重点写了德拉卖发买表链,为避免重复,也为制造悬念,没写杰姆卖表买发梳的过程,只交待了结果,构成了虚线。

答案为B(P285)

二.多项选择题

21.[解析]蔡元培在演说中向北大提出三点希望是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

改良讲义、添购书籍是蔡先生当时自己要办的事。

答案为ABD(P18)

22.[解析]史铁生表现母爱的方法有三:

一是无声的行动描写,二是借“我”之口进行直接心理描写,三是侧面烘托,反复抒写“我”对母亲的思念、痛悔之情的难以遏制。

C、D、E三项与之一致,A、B项不在其内。

其答案为CDE(P143).

23.[解析]A、C项是作者的小说集,B项是作者的散文集,D项是作者的散文诗集,E项是鲁迅的主办的杂志。

答案为AC(P102)

24.[解析]A、B、C、E四项都属于是诗性美感,在诗中都有体现,D项含在A项中。

答案为ABCE(P204).

25.[解析]对偶就是上下句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

答案为BD(P183).

三.词语解释题

26.[答案]涂:

通“途”,路。

(P3)

27.[答案]忽微:

细微小事。

(P11)

28.[答案]疾:

快,迅速。

(P60)

29.[答案]擅强兵:

拥有强大的军队。

(P73)

30.[答案]冯虚御风:

在天空中乘风遨游。

(P86)

31.[答案]不衫不帻:

不穿长衫,不戴头巾。

形容衣冠不整,不修边幅。

(P99)

32.[答案]危栏:

高栏。

(P197)

33.[答案]艳羡:

非常羡慕。

(P14)

四.简析题

34.[答案]A.所说明的道理:

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十分有限。

(P8)

B.论证方法:

类比法,对比法。

(P8)

C.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反诘、对比(P8)

35.[答案]A.贵而不娇,勤劳、节俭,待人宽厚。

(P93)

B.语言质朴、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

寄深味于质朴之中。

(P93)

C.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作者不动声色中使读者深受感动。

(P211)

36.[答案]A.用一组富于生机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P211)

B.象征手法,用新颖传神的意象象征改革开放的祖国。

(P211)

C.“雪被”象征贫穷落后的历史,“古莲”象征古老的祖国,“胚芽”象征新的生命力,整句话的寓意是:

贫穷落后的古老的国家在改革开放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P211)

37.[答案]A.杰姆、德拉夫妻二人。

(P285)

B.“一般聪明人”指从经济利益角度考虑问题的人。

而他们各自牺牲了自己的爱物以换钱购置对方的意中物,而这礼物对方又用不上了。

所以被认为是笨孩子。

(P285)

C.牺牲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购买对方最想等到的礼物,是向对方表达了最诚挚的情谊。

(P285)

五.作文题

38.[答案]《一次难忘的经历》

①题目分析:

写一件事,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事情的经过要有四个层次: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经历,必须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要用第一人称写,要真实,有真情实感。

“难忘”是事情对“我”的影响程度很深。

②写作要求:

文体:

记叙文。

内容:

要选择一个正面的对自己影响深的事件,要有一个正面的形象,要体现时代的精神,即人物对祖国或

生活、亲人、朋友有深厚的感情。

写法:

要进行人物描写,包括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③应对提示:

A.尽量是新事,将自己置身故事矛盾之中,要有前后变化。

B.材料好,内涵深,品德善,意境美。

C.对自己触动大,影响深远,要详细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④注意事项:

A.不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不写小学时的事。

B.要写真事,禁忌假、空,过程要细。

全国2007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

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寡人之于国也》贯穿全文的论题是(   )

A.小恩小惠不是“王道”B.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C.民何以才能够“加多”D.端正治理国家的态度

2.《容忍与自由》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A.演绎法B.例证法

C.类比法D.对比法

3.《咬文嚼字》中,月轮的“晕外霞光”的喻意是(   )

A.文章的思想内涵B.文章的言外之意

C.文字的直指意义D.文字的联想意义

4.《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张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这种人物描写方

法是(   )

A.心理描写B.行为描写

C.言语描写D.肖像描写

5.“战国四公子”中,属于齐国贵族的是(   )

A.信陵君B.春申君

C.平原君D.孟尝君

6.《前赤壁赋》行文内在情感变化的线索是(   )

A.悲→乐→喜B.悲→乐→悲

C.乐→悲→喜D.乐→悲→悲

7.《先妣事略》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

A.语言生动,符合人物身份B.叙事精彩,故事曲折生动

C.多写细节,细微处见精神D.注重描摹,肖像栩栩如生

8.下列《秋夜》语句中,象征战士决不罢休坚韧精神的是(   )

A.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

B.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

C.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

D.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

9.《香市》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

A.今昔对比B.夹叙夹议

C.记叙兼有抒情D.写实结合想象

10.下列文章中,富于思辨色彩的是(   )

A.《秋夜》B.《香市》

C.《都江堰》D.《哭小弟》

11.下列《湘夫人》的诗句中,直抒胸臆的是(   )

A.目眇眇兮愁予B.捐余袂兮江中

C.朝驰余马兮江皋D.闻佳人兮召予

12.《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一组是(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3.《行路难》中,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的是(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4.《早雁》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

A.借举止抒情B.借典故抒情

C.借比喻抒情D.借象征抒情

15.“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A.反诘与比拟B.设问与比拟

C.反诘与比喻D.设问与比喻

16.《再别康桥》中,象征美好理想的意象是(   )

A.西天的云彩B.河畔的金柳

C.康河的柔波D.彩虹似的梦

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结构脉胳的顺序是(   )

A.蜗行—希望—沸腾—黎明B.蜗行—希望—黎明—沸腾

C.蜗行—黎明—沸腾—希望D.蜗行—黎明—希望—沸腾

18.《我愿是一条急流》中,与“小鸟”相对应的比喻意象是(   )

A.荒林B.废墟

C.小草棚D.云朵

19.《断魂枪》中,沙子龙的个性特点是(   )

A.武艺高强,孤傲内向B.嗜艺如命,豪爽固执

C.庸俗自私,争强好胜D.迷恋国术,好学进取

20.下列作品中,旨在表现古老中国正在发生现代化转折的是(   )

A.《哦,香雪》B.《金鲤鱼的百裥裙》

C.《断魂枪》D.《都江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文章作者属于宋代的有(     )

A.《种树郭橐驼传》B.《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C.《五代史伶官传序》D.《马伶传》

E.《西湖七月半》

22.《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所以能够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在于他(     )

A.深知赢得民心的重要B.把握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特点

C.明了诸侯之间争夺贤才的心态D.懂得宗族关系可资利用

E.坚持“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

23.下列文章中,成功运用了象征手法的有(     )

A.《爱尔克的灯光》B.《都江堰》

C.《纪念傅雷》D.《秋夜》

E.《我与地坛》

24.《陌上桑》所融汇的民间流行故事元素有(     )

A.夸女婿B.对山歌

C.抢新郎D.赞美女

E.桑林戏

25.闻一多《一句话》的艺术特点有(     )

A.多用隐喻B.形式整齐

C.含蓄婉转D.节奏鲜明

E.意蕴朦胧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弃甲曳兵而走

曳兵而走:

27.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莫己若者:

28.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

子其民:

29.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辟易:

30.臣愿王孰图之也

孰图:

31.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骤得:

32.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但坐:

33.肩此重任,责无旁贷

责无旁贷: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

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吃讲究的饭事

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这种主权旁移,包含着一

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

请回答:

A.作者认为“吃饭”与“结婚”有何类似之处?

B.“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指的是什么?

C.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法?

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手法?

35.阅读《纪念傅雷》中的一段文字:

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

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

所以

孔子说: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

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

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

“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

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请回答:

A.“浩然之气”见于何书?

它的内涵是什么?

B.这两段文字与前文相比,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

它起何作用?

C.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

36.阅读《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

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请回答:

A.此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B.分别概括每一联所表现的情感。

C.写出此诗“悲秋”的三重含蕴。

37.阅读《宝黛吵架》中的一段文字:

那宝玉又听见他说“好姻缘”三个字,越发逆了己意,心里干噎,口里说不出来;便赌气向颈上摘下“通灵玉”来,咬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

“什么劳什子!

我砸了你,就完了事了!

”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宝玉见不破,便回身找东西来砸。

黛玉见他如此,早已哭起来,说道:

“何苦来你砸那哑巴东西?

有砸他的,不如来砸我!

请回答:

A.“好姻缘”指的是什么?

B.黛玉为何要提“好姻缘”?

C.宝玉为何要砸“通灵玉”?

五、作文(30分)

38.请以《模仿·借鉴·创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2007年7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CDDD;6—10CCDAC;11—15AACDD;16—20DBAAA

二、多项选择题:

21BC;22ACD;23ADE;24ADE;25ABD

三、词语解释题:

26曳兵而走:

拖着兵器而逃。

27莫己若者:

没有人比得上自己。

28子其民:

把民众当作自己的子女。

29辟易:

倒退。

30孰图:

深思熟虑。

31骤得:

多得,一次次得到。

32但坐:

只是因为。

33责无旁贷:

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四、简析题:

34A吃饭中以需要掩饰享受,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

B名实背离,以虚名掩盖实质。

C相似性联想;类比法;比喻。

35A《孟子》;内涵是:

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的正气。

B这两段文字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这个议论的作用是:

赞扬了傅雷的刚直品德。

C希望像傅雷的刚直精神能够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36A这首诗的背景:

安史之乱虽已平息,但国家局势尚未安定,回归长安的心愿仍无法实现。

B首联:

伤悲;颔联:

郁闷;颈联:

乡愁的深长浓烈;尾联:

落寞惆怅,阴沉苍凉。

C悲自然之秋,悲国运衰落之秋,悲人生遭际之秋。

37A张道士给贾宝玉提的亲事。

B黛玉意在试探宝玉。

C为了向黛玉表明心迹。

五、作文(略)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

课程代码:

0472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

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

2.《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B.“满招损,谦得益”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