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18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docx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答案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在确定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持有的现金数额时,不需考虑的因素是:

C

A.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B.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C.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的多少D.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2.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式依据的假设不保括:

DA.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准确预测B.存货进价稳定C.存货耗用或销售均衡D.允许缺货

3.在现金管理成本中,与现金转换成本呈线性相关的是:

C

A.商品周转次数B.应收账款周转次数C.证券变现次数D.应收票据变现次数

4.信用的“5C”系统中,资本是指:

A

A.顾客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着顾客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

B.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做抵押的资产

C.指影响顾客付款能力的经济环境

D.指企业流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与流动负债的比例

5.某公司测算,若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增设收账中心,可使公司应

收账款平均余额由现在的500万元减至400万元,每年增加相关费

用10万元,该公司综合资金成本率为12%,则:

A

A.该公司应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B.该公司不应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

C.难以确定D.不应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而应采用邮政信箱法.

6.某企业全年必要现金支付额500万元,其它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

额100万元,应收账款总计金额800万元,其应收账款现保证率为:

A

A.50%B.75%C.62.5%D.12.5%

7.存货ABC分类控制法中对存活划分的最基本的分类标准为:

A

A.金额标准B.品种数量标准

C.重量标准D.金额与数量标准

8.企业目前信用条件“n/30”,赊销额为3600万,预计将信用期延长为

“n/60”,赊销额将变为7200万,若该企业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

成本率为10%。

计算该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变化为:

D

A.增加3600万B.增加54万

C.增加360万D.增加540万

9.将存货分为商品产品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材料包装物、低

值易消耗品,是:

B

A.按照存货的经济用途分类B.按照存货的经济内容分类

C.按照存货的存放地点分类D.按照存货的取得来源分类

10.已知某种存货的全年需要量为7200个单位,假设生产周期为一年,

存货的在途时间为5天,则该种存货的再订货点为:

C

A.20B.50C.100D.200

11.已知某种存货的全年需要量为5400个单位,假设生产周期为一年,

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的需求量为300个单位,则该存货的订货提前

期为:

C天

A.36天B.15天C.20天D.54天

12.企业为了满足交易动机而持有现金,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A.企业销售水平的高低

B.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大小

C.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

D.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的多少

13.企业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可利用的现金浮游量是指:

C

A.企业帐户所记存款余额

B.银行账户所记存款余额

C.企业帐户和银行账户所记存款余额之差

D.企业实际现金余额超过最佳现金持有量之差

14.在对存货实行ABC分类管理的情况下,ABC三类存货的品种数量

比重大致为:

B

A.0.7:

0.2:

0.1B.0.1:

0.2:

0.7

C.0.5:

0.3:

0.2D.0.2:

0.3:

0.5

15.在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时,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模式均需考虑的因

素是:

A

A.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B.固定性转换成本

C.现金短缺成本D.现金保管费用

16.下列各项中,属于应收帐款机会成本的是:

A

A.应收帐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B.客户资信调查费用

C.坏帐损失D.收帐费用

17.采用ABC法对存货进行控制时,应当重点控制的是:

B

A.数量较多的存货B.占用资金较多的存货

C.品种较多的存货D.库存时间较长的存货

18.持有过量现金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是:

B

A.财务风险加大B.收益水平下降

C.偿债能力下降D.资产流动性下降

19.在企业应收帐款管理中,明确规定了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

折扣率等内容的是:

D

A.客户资信程度B.收账政策C.信用等级D.信用条件

20.下列各项中,属于现金支出管理方法的是:

B

A.银行业务集中法B.合理运用“浮游量”

C.账龄分析法D.邮政信箱法

21.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赊销额为2000万元,应收帐款平均收帐天数

为45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8%,一年按360天计。

则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为:

D

A.250万元B.200万元C.15万元D.12万元

22.以下各项与存货有关的成本费用中,不影响经济进货批量的是:

A

A.专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B.采购员的差旅费

C.存货资金占用费D.存货的保险费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运用存货模式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所依据的假设包括:

BCD

A.所需现金只能通过银行借款取得

B.预算期内现金需要总量可以预测

C.现金支出过程比较稳定

D.证券利率及转换成本可以知悉

2.通常,在基本模型下确定经济采购批量时,应考虑的成本是:

BC

A.采购成本B.进货费用C.储存成本D.缺货成本

3.利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最佳现价持有量时,不予考虑的成本费用项

目有:

CD

A.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B.现金短缺成本

C.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D.现金管理费用

4.确定信用标准所要解决的问题有:

(BC)

A.确定提供信用企业的坏账损失率

B.确定取得信用企业的坏账损失率

C.确定取得信用企业的信用等级

D.确定提供信用企业的信用等级

5.企业拥有现金的动机包括:

(ABCD)

A.交易动机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D.满足将来偿债要求而建立得偿债基金

6.营运资金周转是指企业的营运资金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为止的过程。

下列会使营业周转期缩短的方式有:

(AB)

A.缩短存货周转期

B.缩短应收专款周转期

C.缩短应付专款周转期

D.缩短预收账款周转期

7.下列有关信用期限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BD

A.缩短信用期限可能增加当期现金流量

B.延长信用期限会扩大销售

C.降低信用标准意味着延长信用期限

D.延长信用期限将增加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

8.企业在确定为应付紧急情况而持有现金的数额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BD

A.企业销售水平的高低B.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C.金融市场投资机会的多少D.企业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9.下列各项中,属于建立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的有:

ACD

A.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B.允许出现缺货

C.仓储条件不受限制D.存货价格稳定

10.赊销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发挥的作用有:

BC

A.增加现金B.减少存货C.促进销售D.减少借款

三、判断题

1.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可以小于各种动机所需现金总额之和,且各种

动机所需保持的现金也不必为货币形态。

(正确)

2.在存货模式下,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与现金固定性转换成本相等时,

此时的现金持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正确)

3.通过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并加以分析可以了解各顾客的欠款

金额、欠款期限和偿还前款的可能时间。

(错误)

4.赊账是扩大销售的有力手段之一,企业应尽可能放宽信用条件,增

加赊销量。

(错误)

5.存货周转期是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所需要的时间。

(错误)

6.为提高营运资金周转率,企业的营运资金应维持在既没有过度资本化

有没有过量交易的水平上。

答案√

7.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多会降低企业的收益水平√

8.企业营运资金余额越大,说明企业风险越小,收益率越高×

四、计算题

1.某公司本年度需耗用乙材料36000千克,该材料采购成本为200元/千克,每年度储存成本为16元/千克,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20元。

要求:

①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②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本。

③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平均资金占用额

④计算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

答案:

①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本年度乙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②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相关总成

相关总成本

③计算本年度乙材料经济进货批量下的平均资金占用额

=300×200÷2=30000(元)

④计算本年度乙材料最佳进货批次

=36000÷300=120(次)

2.某企业全年需从外购入某零件1200件,每批进货费用400元,单位零件的年储存成本6元,该零件每件进价10元。

销售企业规定:

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600件,按标准价格计算,每批购量超过600件,价格优惠3%。

要求:

①计算企业进货批量为多少时,才是有利的。

②计算企业最佳进货次数。

③计算企业最佳进货间隔期为多少天。

④计算企业经济进货批量的平均占用资金。

⑤假如生产周期为一年,企业订货至倒货的时间为30天,则在订货点为多少?

答案

①在没有价格折扣时,

最佳进货批量

存货成本总额=1200×10+(12wu00/400)×400+(400/2)×6=14400(元)

取得价格3%时,企业需按600件进货

存货总成本=1200×10×(1-3%)+(1200/600)×400+(600/2)×6

=11640+800+1800=14240(元)

通过计算比较,进货批量600件的总成本低于进货批量400件的总成本,因此企业应按600件进货才是有利的。

②最佳进货次数=1200/600=2

③最佳进货间隔期=360/2=180

④平均占用资金=(600/2)×10×(1–3%)=2910

⑤再订货点=30×(1200/360)=100

3.某企业现金收支状况比较稳定,全年现金须要200000元,每次赚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4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10%。

要求:

①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计算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全年转换成本。

答案:

①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达到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全年转换成本

=(200000/40000)×400=2000(元)

4.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平衡,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0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

要求:

①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

③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④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答案:

①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

最佳现金持有量

②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

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

③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250000/50000)×500=2500(元)

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

④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

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250000/50000=5(次)

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72(天)

5.某企业预测2005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4500万元,现销与赊销比例为1:

4,应收帐款平均收帐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50%,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

①计算2005年度赊销额。

②计算2005年度应收帐款的平均余额。

③计算2005年度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额。

④计算2005年度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额。

⑤若2005年应收帐款需要控制在400万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应收帐款平均收帐天数应调整为多少天?

答案:

①现销与赊销比例为1:

4,所以现销额=赊销额/4,

即赊销额+赊销额/4=4500,所以赊销额=3600(万元)

②应收帐款的平均余额

=日赊销额×平均收帐天数=3600/360×60=600(万元)

③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额

=应收帐款的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00×50%=300(万元)

④应收帐款的机会成本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300×10%=30(万元)

⑤应收帐款的平均余额

=日赊销额×平均收帐天数=3600/360×平均收帐天数=400(万元)

所以平均收帐天数=40(天)

6.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45000件,单位材料年储存成本20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18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240元,假定不存在数量折扣,不会出现陆续到货和缺货的现象。

要求:

①计算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②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数

③计算A材料的相关进货成本、

④计算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

⑤计算A材料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

答案:

①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

②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数=45000/900=50(次)

③A材料的相关进货成本=50×180=9000(元)

④A材料的相关存储成本=900/2×20=9000(元)

⑤A材料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240×900)/2=108000(元)

五、综合题

1.某企业以往信用政策每年销售120000件产品,单价15元,变动成本率60%,固定成本100000元。

企业尚有40%剩余生产能力,现准备通过给客户一定信用政策,以达到扩大销售目的。

经测试知:

甲方案:

如果信用期限为1个月,可以增加销售25%,所增加部分坏帐损失率2.5%,新增加收账费用22000元。

乙方案:

若信用期限为2月。

可增加销售32%,所增加部分坏帐损失率4%,新增加收账费用为30000元。

假定资金成本为20%。

要求:

①计算采用甲方案与现行方案相比增加的信用成本后的收益,和采用乙方案与现行方案相比增加的信用成本后的收益,并根据计算结果作出何种方案的决策。

②企业采用信用期限为2个月,但为加速应收帐的回收,决定用现金折扣办法,条件为“2/20,1/40,n/60”,估计占所增加销售部分的60%客户利用2%的折扣,20%的客户利用1%的折扣,增加销售部分的坏账损失率下降到1.5%,新增收账费用下降到15000元。

计算给予折扣方案与现行方案相比增加的信用成本后的收益,试做出是否采用现金折扣方案的决策。

答案:

①信用方案决策:

方案

N/30

N/60

数量

增量销售收入

120000×25%×15=450000

120000×32%×15=57600

增加的信用成本前的收益

450000×40%=180000

576000×40%=230400

50400

增加的机会成本

(450000/360)×30×60%×20%=4500

(576000/360)×60×60%×20%=11520

7020

增加的坏帐损失

450000×2.5%=11250

576000×4%=23040

11790

增加的收帐费用

22000

30000

8000

增加的信用成本合计

37750

64560

26810

增加的信用成本后的收益

142250

165840

23590

结论,应采用2个月的信用期(乙方案)

②现金折扣方案决策:

方案

2/20,1/40,N/60

增加的销售净额

576000-576000×(2%×60%+1%×20%)=567936

增加的信用成本前的收益

567936-576000×60%=222336

平均收现期

20×60%+40×20%+60×20%=32

增加的机会成本

(576000/360)×32×60%×20%=6144

增加的坏帐损失

576000×1.5%=8640

增加的收帐费用

15000

增加的信用成本合计

29784

增加的信用成本后的收益

192552

由于采用现金折扣的决策所带来的信用成本后的收益大,所以应采用。

2.某企业2001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

2002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择:

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

乙方案的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帐,后一部分货款的坏帐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收帐费用为50万元。

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

要求:

①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

变动成本额;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

②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应收帐款平均收帐天数;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维持应收帐款所需资金;应收帐款机会成本;坏帐成本;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

③计算下列指标:

甲方案的现金折扣;乙方案的现金折扣;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④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答案:

①计算该企业2001年的下列指标:

变动成本额=3000-600=2400(万元)

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2400/4000×100%=60%

②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

应收帐款平均收帐天数=10×30%+20×20%+90×50%=52(天)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5400×52)/360=780(万元)

维持应收帐款所需资金=780×60%=468(万元)

应收帐款机会成本=468×8%=37.44(万元)

坏帐成本=5400×50%×4%=108(万元)

采用乙方案的信用成本=37.44+108+50=195.44(万元)

③计算下列指标:

甲方案的现金折扣=0

乙方案的现金折扣=5400×30%×2%+5400×20%×1%=43.2(万元)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前收益之差

=5000×(1-60%)-[5400×(1-60%)-43.2]=-116.8(万元)

甲乙两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之差

=-116.8-(140-195.44)=-61.36(万元)

④为该企业作出采取何种信用政策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乙方案信用成本后收益大于甲方案

∴企业应当选用乙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