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381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9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docx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

英文题目TheAnalysisAndResearch

IndependentBrandPassenger

VehicleExportTrade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报告》

院(系):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设计)题目

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

题目

来源

意义

来源:

自选

意义:

汽车是工业中的非常重要的产业,可以带动上下游与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居民出行产生积极影响。

由汽车制造大国到汽车制造强国,自主品牌轿车当仁不让地成为生力军,而出口贸易成为其做大做强以及实现国际化之路的必然选择。

论文

题目

研究

领域

状况

以前研究的都是我国汽车产业的出口状况,以及汽车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并从与日本、韩国汽车产业的比较的角度,分析研究中国汽车企业的差距和存在的机遇,详细阐述我国汽车业未来发展的战略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策略,突出技术和人才在汽车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此可见,很多文献都是从汽车企业做出口、做外贸的微观角度去分析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或者是策略,只是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这样的分析局限性较大。

本篇论文通过对自主轿车企业多年的出口数据研究,利用全球营销理论,从宏、微观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中国自主轿车企业的出口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选择目标市场,确定产品的定位等营销战略角度出发,研究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内容

提要

实施

方案

第一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状况

1.1奇瑞、吉利出口量的状况

1.2奇瑞、吉利出口地区的状况

1.3奇瑞、吉利出口车型的状况

第二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

2.1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增长的原因

2.2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地区和出口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自主品牌轿车出口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三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3.1技术升级

3.2人才培养

3.3制定全球营销策略

主要观点

主要

技术

指标

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制定海外出口战略对中国汽车产业以及民族工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奇瑞、吉利目前已经成为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的生力军,它们的汽车主要出口到中东、中亚、东南亚、非洲、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技术水平有限、人才储备不足、品牌形象有待提高等等不利因素都制约着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本论文从技术、人才这两大关键因素出发,详细阐述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并最终归结到提升品牌的角度对自主品牌汽车出口贸易以及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自主品牌汽车生产厂商应该抓住国内汽车需求飞速增长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低廉的后发优势,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加快技术创新,积极发展自主轿车品牌,实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提高出口竞争力,使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主要

参考

文献

1.黄建军等编著.国际贸易[M].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陈裴虹张弼李雪梅编著.汽车贸易争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厉无畏王振主编.中国重点产业的发展与前沿展望[M].北京:

学林出版社(2005)

4.张炳达刘云编著.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M].北京: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5.郑维东.我国汽车出口分析[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2005年第7期).

6.林雷.中国汽车走向海外:

在复杂时间寻找简单规则[N].中国经营报(2006年2月3日)

7.陈海生周树远.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全面受挫[N].中国经营报(2005年12月2日)

8.陈昊.汽车出口:

全面飘红的背后存在隐忧[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5年第48期)

9.马蕾.通用诉奇瑞侵权为中国汽车业敲响警钟[N].国门时报(2005年5月23日)

10.姜红军全新开发确实花费巨大[N].中国汽车报(2002年7月8日)

11.邱农朱巍.国有品牌汽车的技术创新模式探讨[J].市场透视(2007年6月8日)12.WANGDaSchoolofEconomics;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

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

13.GaoXudongGaoWeiqing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2RenminUniversityBusinessSchoolBeijing1008

14.吴淑霞中国轿车自主品牌发展问题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9月)

15.姜波我国轿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0月)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汽车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自主品牌轿车业作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地位显得日益突出。

如何让自主品牌更好地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中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强的品牌效应,成为本论文分析和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简单介绍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自主品牌轿车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透过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的现象深层次分析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中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背后的原因;通过对问题以及原因的深入探讨,本文着重提出了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自主品牌轿车出口汽车质量出口策略

 

Abstract

WithmarketeconomydevelopingatthehighspeedinChina,theautomobileindustrybecomesthepropindustryofthenationaleconomydaybyday,theindependentbrandpassengervehicleindustryappearsamongourcountryautomobileprofession'sstatusdaybydayprominent.Howtomaketheindependentbrandtoexportmoreandmore,hasthemoremarketsharesintheinternationalmarketandthestrongerbrandeffect,becomesthepresentpaperanalysisandtheresearchkeypoint.Thisarticleinthesimpleintroductionindependentbrandpassengervehicleexports,hasanalyzedtheindependentbrandpassengervehicleexportsustainedgrowthreasonemphatically;bythephenomenondeepanalytichierarchythequestionwhichourcountryindependentbrandpassengervehicleexporttradeinmet;Thisarticleproposedtheindependentbrandpassengervehicleexporttradesustaineddevelopmentfeasiblestrategyemphatically.

【KEYWORDS】theIndependentBrandPassengerVehicleExports

theAutomobileQualityExportationStrategy

 

目录

第一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状况………………………………………………………………1

1.1奇瑞、吉利出口量状况…............................................................................................1

1.2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地区状况…………………………………………………………3

1.3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车型状况………………………………………………………...3第二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4

2.1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增长的原因……………………………………………………...4

2.1.1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增长是加入WTO后的大势所趋………………………........4

2.1.2劳动力、土地成本低廉的推动…………………………………………………...5

2.2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地区和出口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5

2.2.1质量问题…………………………………………………………………………5

2.2.2认证问题…………………………………………………………………………6

2.2.3知识产权问题…………………………………………………………………....6

2.2.4创新能力不足……………………………………………………………….…...7

2.3自主品牌轿车出口中存在问题的原因…………………………………………….7

2.3.1技术因素………………………………………………………………………7

2.3.2人才因素………………………………………………………………………8

第三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8

3.1技术升级……………………………………………………………………………9

3.2人才培养……………………………………………………………………………9

3.3制定全球营销策略……………………………………………………………..….10

引言

加入WTO之后,我国国内轿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在欧美市场趋于饱和的困境中,中国这个快速增长且容量惊人的市场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而自主品牌轿车生产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

[1]进军国际市场将是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生产企业缓解国内竞争压力,赢得发展机会的突破口。

目前,我国重点自主品牌轿车生产厂商,如奇瑞、吉利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领头羊,它们在资金、技术以及国际操作经验等方面都无法与国际汽车巨头相抗衡的情况下,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我国自主品牌轿车进军国际市场困难重重,问题迭起。

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现有的困难和问题,找到更合适的国际市场进入策略,是摆在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2]

第一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状况

1.1奇瑞、吉利出口量的状况

1.1.1奇瑞的出口量状况

图1-1奇瑞汽车近年出口量统计表(单位:

辆)

图1-2奇瑞汽车出口增长率

以上图示表明2004年,奇瑞海外出口超过8000辆;2005年,奇瑞实现出口轿车1.8万辆;连续三年蝉联全国第一,2006年全年奇瑞实现了5万辆的海外出口,继续保持我国汽车出口市场的领头羊地位;2007年全年出口11.98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2008年一季度,奇瑞公司累计出口汽车37,976辆,同比增加15,478辆,增长68.8%。

奇瑞在稳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还把视野投向了国际,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奇瑞近三年的销量和增长率都保持了高速发展的状况,充分说明了自加入WTO以来,自主轿车品牌汽车的持续高速发展,为中国自主轿车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中国轿车产业的高速发展,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而自主品牌轿车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成为中国轿车业界的共同心声。

奇瑞公司作为一家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战略,为其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1.2吉利的出口量状况

国内另一家自主轿车企业,也同样选择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整合国际化资源,为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作铺垫。

2005年吉利海外出口近7000辆;2006年吉利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出口1.5万辆,同比增长110%;2007年共实现轿车出口近3万辆,同比增长130%,创造了吉利集团出口的新纪录;截止2007年底,吉利集团累计实现海外销售近7万辆,位居中国轿车出口前列。

1.2奇瑞、吉利出口地区的状况

1.2.1奇瑞的出口地区状况

2005年,奇瑞已经在伊朗、俄罗斯、乌克兰、马来西亚等国出口汽车或者以CKD(KNOWNDDOWNCOMPLETELY)方式合作建厂,2006年,奇瑞出口的继续主攻方向是非洲、中东等进入门槛较低的国家和地区,2007年,随着出口规模加大,奇瑞的出口目的地也开始升级,并转向准入门槛较高的发达国家市场,欧洲、美国市场成为奇瑞进军的目的国。

截止到2007年底,奇瑞研制的国产汽车,出口到包括独联体国家、中东、南美、非洲等重点市场的64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俄罗斯、乌克兰、埃及等国家建立了7个组装厂。

1.2.2吉利的出口地区状况

2005年,吉利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走出去”战略,拓展全球市场、整合国际化资源,在中东、北非、中南美洲、东南亚市场取得开拓性进展,获得准入多个新市场,并成功开发了多个市场的经销网络。

2006年吉利国际市场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吉利在海外已建有26家代理商和128个销售服务网点,出口国家达到40多个。

2007年,吉利在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厂生产销售,改变了以往以整车出口为主的单一贸易形式,为实现当年的海外销售目标奠定了基础。

1.3奇瑞、吉利出口车型的状况

1.3.1奇瑞的出口车型状况

奇瑞系列车型主要是瑞虎、旗云、A1、A5等系列车型。

出口车型逐年增多,2006年瑞虎和A1系列成为主打产品,提高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完善车型体系,在提高原有车型档次的基础上,A5成为2007年度炙手可热的车型,并成为出口市场的主导车型。

1.3.2吉利的出口车型状况

吉利的出口车型主要以美日、美人豹、自由舰、金刚、远景等;自由舰、吉利金刚在2007年年底前先后顺利完成40多项欧洲认证,成功进入东欧部分国家,为开拓这些海外市场铺平了道路,并顺利实现了独立品牌上海华普的持续稳定出口。

第二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的分析

2.1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增长的原因

2.1.1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增长是加入WTO后的大势所趋

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强大压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动力。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在向世界贸易组织递交的《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批准书》中,将汽车业列为幼稚工业,为弱势的中国汽车工业争取了宝贵的3年过渡期。

同时,中国轿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轿车市场已经被经济实力强且知名度高的大型汽车企业占据,留给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的市场空间已经不大,选择国外市场成为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另一种明智选择。

拥有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条腿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找到了自信,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它们越来越成熟。

中国加入WTO后,出口市场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

在WTO的框架下,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可以和国外品牌展开平等的竞争,由于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的低成本优势,不断提高的质量优势以及技术研发的后发优势,使得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势头迅猛发展。

[3]国内合资轿车企业由于受到合资的种种限制性条款,不允许其生产的轿车出口海外,这为自主轿车企业提供了大好时机。

2.1.2劳动力、土地成本低廉的推动

一直以来,价格低廉的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在国际市场上很占优势,大多数国内出口的轿车在国外的售价都很低。

吉利豪情在马来西亚的销售仅为人民币10万元,自由舰约合人民币14--15万元。

而奇瑞东方之子出口叙利亚售价3.7万美元,单车出口利润高于国内,瑞虎在俄罗斯的售价,高配置2.2万美元,基本配置1.9万美元,也均高于10万元的国内售价。

QQ在俄罗斯的售价甚至达到了7900美元,超过了通用SPARK7000美元的价格。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一大优势。

中国汽车装配工人的工资每小时2美元,相比之下,韩国工人的工资和津贴为22美元,美国工人几乎为60美元。

中国自主品牌的优势,不仅表现在劳动力成本上,也包括中国国内市场的迅速发展对于整车厂的各方面技能以及竞争能力的提升。

作为整车制造的相关及辅助行业的国内零部件商的发展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零部件价格的低廉及质量的可靠使得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自主品牌轿车在海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首先找准自身的优势和准确的目标市场,避免盲目出口,在保持亚非拉地区出口稳步增长的同时可尝试进军欧美市场。

土地使用价格的低廉是自主轿车品牌高速发展的另一推动因素。

奇瑞公司、吉利公司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鼓励自主轿车品牌的发展,政府提供免费的土地资源,使得自主轿车品牌企业在使用土地要素的成本上的投入几乎为零,进一步降低了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的成本,为奇瑞、吉利公司在出口贸易的定价上拥有了更多的优势,进一步促进了自主品牌轿车的出口增长。

[4]

2.2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地区和出口产品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2.1质量问题

自主品牌轿车质量一直以来是国人也是国外用户关注的焦点,我们在看到自主品牌轿车近几年在质量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其它品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近几年随着国内自主品牌轿车用户的增多,质量问题也显得日益突出。

自主品牌轿车主要存在发动机怠速不稳,离合分离不彻底,变速器跳档,转向系方向盘抖动,室内噪音大,车身振动等问题。

出口到俄罗斯的中国轿车存在很多质量问题。

虽无重大的质量缺陷,但是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是做工粗糙,仪表盘尤其粗劣,车身结合部缝隙很大,内饰马虎,座椅质量不好等等。

吉利在美国市场上也因为质量出现问题而受阻。

[5]

2.2.2认证问题

目前,技术认证成为困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的一大难题。

首先,中国自主品牌轿车认证标准不被外国承认。

中国的轿车认证主要有3C认证,但这一认证是针对国内的销售使用方面的认证,并没有获得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即使得到国外政府层面的认可,也很难令国外的轿车用户认可。

其次目前国际上的认证标准繁多,不同的国家执行不同的标准,使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受到影响。

目前世界通行的汽车认证标准有ISO9000系列认证、TS16949认证,欧洲还有一些质量管理标准,这些认证标准有些是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可以具备的,有些是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目前达不到的。

最重要的是,即使取得一个国家的认证,到了另一个国家还是得接受其它国家的认证。

[6]比如说,在欧洲每个汽车配件的生产都有固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流程,在每个流程中,汽车厂商都要对汽车的生产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而且欧洲的企业对车配件的材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2.2.3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问题向来是我国各类产品在出口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自主品牌轿车出口也不例外。

而自主轿车品牌的知识产权问题主要表现在外观设计和车型专利等方面。

外观设计权的纠纷成为自主品牌轿车企业与国外品牌轿车巨头知识产权纠纷中的主要矛盾点。

2003年6月通用汽车指责奇瑞QQ与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SPARK过于相似,并要依法对奇瑞进行追究。

车型专利纠纷是自主品牌轿车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另一突出方面。

2003底通用(中国)再次对外界证实,通用认为奇瑞东方之子涉嫌侵犯其通用大宇美男爵轿车车型专利。

尽管2005年通用大宇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奇瑞公司间的纠纷达成了和解协议,但这起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给我国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敲响了警钟。

[7]同样是在2005年,吉利公司被丰田公司起诉侵犯外观设计权。

2.2.4创新能力不足

用市场换技术的产业政策并没有给中国汽车产业带来自主研发能力。

处于夹缝中生存的自主品牌轿车企业也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国际汽车产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技术创新更是层出不穷,而自主轿车品牌企业并没有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

核心技术能力不强成为自主品牌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汽车产业是一个车型的研发费用动辄上十亿元,只有新车型得到大规模生产,才能抵消高额的研发费用。

和国际汽车巨头数百万辆汽车产能相比,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几十万的产能显然是很难在研发投入上占据优势的,这种劣势很难改变自主轿车品牌的创新能力不足的状况。

[8]

以上四点问题充分表明,轿车产品质量不过硬,严格的技术、油耗、排放等诸多标准,连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以及创新能力不强,已经成为自主品牌轿车出口贸易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甚至成为发达国家设置非关税壁垒及阻止自主品牌轿车其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2.3自主品牌轿车出口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2.3.1技术因素

技术是企业的生命,作为自主轿车品牌企业在技术与国际巨头的差距非常之大,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的差距是自主轿车品牌企业的最大短板。

缺乏核心技术是长期以来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原因。

奇瑞、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企业虽然是中国出口的主力,但它们的出口对象国基本是一些汽车工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对于汽车技术发达的欧美及日本市场,自主品牌由于在质量及技术认证上存在较大差距,而被拒于千里之外。

欧美国家为保护本国汽车工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技术认证标准,通过提高门槛阻止发展中国家轿车企业进入欧美市场。

在技术认证中不仅包括质量的认证,还包括各种名目繁多的环保认证,通过绿色壁垒防止本国市场被他国进入,因此我国自主品牌在出口贸易中不仅要提高自身轿车质量,同时在轿车排放等环保方面也要给予足够重视。

2.3.2人才因素

不能拥有强势自主品牌的关键在于我国汽车业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尤其是汽车研发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我国自主研发和创新以及发展壮大自主品牌轿车行业的障碍。

高端人才的紧缺是一方面,一线普通技术工人的紧缺是另一方面自主轿车品牌在人才上的差距。

[9]

众所周知,奇瑞、吉利创业之初吸引了一大批一汽、东风等汽车相关企业的老专家,同时从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吸引了少数“海归”和外籍专家,并没有一个稳定的可持续的人才队伍,仅仅是后来通过大力培养员工,不惜重金聘请很多咨询公司和行业专家来讲学授课,送出去一大批人才去国外培训,同时开办职业技术学校直接培养一线技术工人的方式培养人才,但仅仅是缩小了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和国际以及国内轿车企业巨头的差距,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在人才吸收、利用、培训上的差距。

技术和人才的两大因素充分表明,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拥有专利技术还很有限,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自主品牌轿车企业也应从现在起就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准备,在自主创新能力上应采取多种方式的合作,包括与国外汽车企业以及国内科研院所的良好合作。

第三章自主品牌轿车出口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我们在分析自主品牌轿车出口遇到问题的原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为自主品牌轿车出口的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策略。

3.1技术升级

在世界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并且现代汽车工业技术进程日渐加快的背景下,中国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如何提高轿车产品质量,以及如何技术升级成为其发展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0]

第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重点加强轿车车型和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