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426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分析中234个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Word下载.docx

反之,说明营运资金过多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

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

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

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

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産品销售收入

100。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要与企业的经营方式结合考虑。

  5、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360}/産品销售成本+{[(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360}/産品销售收入

200。

营业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爲止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

营业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

营业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

营业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産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动资産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流动资産+期末流动资産)/2]

1。

流动资産周转率反映流动资産的周转速度,周转速度越快,会相对节约流动资産,相当於扩大资産的投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

而延缓周转速度,需补充流动资産叁加周转,形成资産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流动资産周转率要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7、总资産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资産总额+期末资産总额)/2]r/>

  标准值:

0.8。

该项指标反映总资産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说明销售能力越强。

企业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方法,加速资産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

总资産周转指标用於衡量企业运用资産赚取利润的能力。

经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一起使用,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负债比率

  1、资産负债率=(负债总额/资産总额)*100%

0.7。

反映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

该指标也被称爲举债经营比率。

负债比率越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大,获取利润的能力也越强。

如果企业资金不足,依靠欠债维持,导致资産负债率特别高,偿债风险就应该特别注意了。

资産负债率在60%─70%,比较合理、稳健;

达到85%及以上时,应视爲发出预警信号,企业应提起足够的注意。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1.2。

反映债权人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比例。

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稳定。

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一般说来,産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産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从股东来说,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举债,可以将损失和风险转移给债权人;

在经济繁荣时期,举债经营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

在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负担和财务风险。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産净值)]*100%

1.5。

産权比率指标的延伸,更爲谨慎、保守地反映在企业清算时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

不考虑无形资産包括商誉、商标、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它们不一定能用来还债,爲谨慎起见,一律视爲不能偿债。

从长期偿债能力看,较低的比率说明企业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举债规模正常。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资本化利息)

  通常也可用近似公式:

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2.5。

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利息费用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

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企业要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才能保证负担得起资本化利息。

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债务利息压力越小。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0.1。

该指标反映每一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是多少。

表示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必须要相应获取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

销售净利率可以分解成爲销售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销售期间费用率等指标进行分析。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0.15。

表示每一元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後,有多少钱可以用於各项期间费用和形成盈利。

销售毛利率是企业是销售净利率的最初基础,没有足够大的销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

企业可以按期分析销售毛利率,据以对企业销售收入、销售成本的发生及配比情况作出判断。

  3、资産净利率=净利润/[(期初资産总额+期末资産总额)/2]*100%

  无标准值。

把企业一定期间的净利润与企业的资産相比较,表明企业资産的综合利用效果。

指标越高,表明资産的利用效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否则相反。

资産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指标。

净利的多少与企业的资産的多少、资産的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影响资産净利率高低的原因有:

産品的价格、单位産品成本的高低、産品的産量和销售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

可以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来分析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4、净资産收益率=净利润/[(期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00%

0.08。

净资産收益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是最重要的财务比率。

杜邦分析体系可以将这一指标分解成相联系的多种因素,进一步剖析影响所有者权益报酬的各个方面。

如资産周转率、销售利润率、权益乘数。

另外,在使用该指标时,还应结合对“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待摊费用”进行分析。

五、现金流量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债务

  本期到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付票据

以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与本期到期的债务比较,可以体现企业的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企业能够用来偿还债务的除借新债还旧债外,一般应当是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才能还债。

  2、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流动负债

0.5。

反映经营活动産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3、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负债总额

0.25。

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较,与同业比较才能确定高与低。

这个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这个比率同时也体现企业的最大付息能力。

  六、获取现金的能力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额

0.2。

反映每元销售得到的净现金流入量,其值越大越好。

计算结果要与过去比,与同业比才能确定高与低。

这个比率越高,企业的收入质量越好,资金利用效果越好。

  2、每股营业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普通股股数

反映每股经营所得到的净现金,其值越大越好。

该指标反映企业最大分派现金股利的能力。

超过此限,就要借款分红。

  3、全部资産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资産总额

0.06。

说明企业资産産生现金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把上述指标求倒数,则可以分析,全部资産用经营活动现金回收,需要的期间长短。

因此,这个指标体现了企业资産回收的含义。

回收期越短,说明资産获现能力越强。

  七、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期内的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资本支出,从购建固定资産、无形资産和其他长期资産所支付的现金专案中取数;

  存货增加,现金股利,均从现金流量表主、附表中取数。

说明企业经营産生的现金满足资本支出、存货增加和发放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越好。

比率越大,资金自给率越高。

达到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企业扩充所需资金;

若小於1,则说明企业部分资金要靠外部融资来补充。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每股营业现金流量/每股现金股利=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股利

2。

该比率越大,说明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其值越大越好。

分析结果可以与同业比较,与企业过去比较。

  3、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应得现金

  经营所得现金=经营活动净收益+非付现费用=净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本期提取的折旧+无形资産摊销+待摊费用摊销+递延资産摊销

0.9。

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关系,评价收益质量。

接近1,说明企业可以用经营获取的现金与其应获现金相当,收益质量高;

若小於1,则说明企业的收益质量不够好。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第二章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

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

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

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

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

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

V

  =无风险收益率+β×

(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

(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第三章:

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

i)‖单利终值F=P×

(1+n×

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 =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

(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

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

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

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

  第四章:

  34、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5、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

  36、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

  37、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

  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

  38、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

  39、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资金需用数

  40、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工资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无形和开办摊销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计算:

  41、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新增的折旧+回收残值

  42、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所得税

  完整工业投资计算:

  43、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税前利息+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

  44、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

  更新改造投资计算:

  45、建设期净现金流量=-(新固投资-旧固变现)

  46、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旧固提前报废净损失递减的所得税

  47、运营期第一年税后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增加的折旧+旧固提前报废净损失递减的所得税

  48、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增加的折旧+(新固残值-旧固残值)

  建设期为0,使用公式45、47、48--;

建设期不为0,使用公式45、46、48

  静态指标计算:

投资回收期PP/PP`、投资收益率ROI

  49、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原始投资合计/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50、包括件设计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

  51、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最后一个累计负值的年份+|最后一个累计负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52、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

  动态指标计算:

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内部收益率IRR

  53、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复利现值相加

  54、净现金流量相等,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年金现值

  55、终点有回收,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n-1的年金现值+净现金流量n的复利现值

  或=NCF0+净现金流量n的年金现值+回收额的复利现值

  54、建设期不为0的时候,按递延年金来理解

  55、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56、获利指数=投产后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或=1+净现值率

  57、(P/A,IRR,n)=原始投资/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PV、NPVR、PI、IRR四指标同向变动

  第五章:

  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

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

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

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

  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

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

第六章:

  现金管理:

  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

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

需要量×

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

  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

固定转换成本×

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

  70、转换成本=需要量/Q×

每次转换成本

  71、持有机会成本=Q/2×

利率中国淘税网淘尽税海精华,网遍财会政策!

  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

  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

  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

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

  应收账款管理:

  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

平均收帐天数

  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

资金成本率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

年度进货量×

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

进货费用×

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

Q/2

  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

  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

  =√2×

(存货需要量×

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

  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

〔(储存/(储存+缺货)

  允许缺货:

经济量Q×

缺货在下;

平均量储存在上

  86、再订货点=每天消耗原始材料数量(原始材料使用率)×

在途时间

  87、订货提前期=预期交货期内原材料使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88、保险储备量=1/2×

(最大耗用×

最长提前期-正常量×

正常提前期)

  89、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再订货点+保险储备量

  第七章:

  90、对外筹资需要量=〔(随收入变动的资产-随收入变动的负债)/本期收入〕×

收入增加值-自留资金

  91、资金习性函数y=a+bx

  92、高低点法:

  b=(最高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低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高收入-最低收入)

  93、回归直线法:

结合P179页例题中的表格和数字来记忆

  a=(∑x2∑y-∑x∑xy)/[n∑x2-(∑x)2]

  b=(n∑xy-∑x2∑y)/[n∑x2-(∑x)2]――注意,a、b的分子一样

  =(∑y-na)/∑x

  普通股筹资:

  94、规定股利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

  95、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增长率

  9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97、无风险+风险溢价法K=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

  留存收益筹资:

无筹资费率

  98、股利固定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

  99、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增长率

  负债筹资:

有低税效应

  100、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101、融资租赁:

后付租金用年资本回收额公式,先付租金用即付年金现值公式

  102、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

  103、贴现贷款实际利率=利息/(贷款金额-利息)

  104、加息贷款实际利率=贷款额×

利息率/贷款额÷

2

  105、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

360/(信用期-折扣期)

  信用期指最长付款期,折扣期指折扣百分比对应的天数

  第八章:

  综合资金成本的公式参考第七章

  106、筹资总额分界点=某筹资方式成本分界点/该筹资方式所占比重

  杠杆公式:

  107、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px-变动成本bx

  =单位边际贡献m×

产销量x

  108、息税前利润EBIT=边际贡献M-固定成本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