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456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8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题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代政治——汉承秦制

1.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中央集权的发展:

郡国并行制

(1)背景:

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2)措施:

汉武帝在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3)结果: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3.选官制度:

察举制

(1)概况:

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2)选官标准:

孝廉。

(3)特点:

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

4.政治特点

布衣将相

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

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重视母族

亲属关系

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专政和窦太后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儒士受到重用

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地方势力强大

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

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承上启下

1.中央官制:

出现三省体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门阀政治的形成

(1)原因

历史根源

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政治原因

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政治保障

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特点

政治上

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

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

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衰落:

东晋末至南朝,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唐朝中期,科举制兴起,从而导致门阀政治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选官制度

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注]“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

[辩]郡国并行制的合理性

西汉初推行的封国制导致了后来的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但它的实行有一定的合理性。

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

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

此外,郡国并行制也有利于汉初的经济恢复。

[注]“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

推恩令并没有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制是整个汉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拓]门阀士族

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严格等级,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

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

三、隋唐政治——体制创新

1.地方制度

(1)隋:

并州、郡为一级,地方管理重归州、县二级制。

(2)唐:

根据山川形势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察访善恶,举其大纲”,监察地方。

唐朝中期设置节度使。

唐玄宗后采访使逐渐介入地方事务,特别是安史之乱后,诸道的采访使与掌管兵权的节度使合二为一,是唐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

2.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制

(1)措施:

推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具体。

(2)特点

相权三分

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加强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

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3.选官制度:

科举制

(1)形成与发展: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作用: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四、宋元政治——臻于成熟

(一)君主专制加强

1.宋朝

(1)二府三司制形成

①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两宋时期,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都与唐代有了很大不同,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史上承上启下、完备定型的阶段。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2.元朝

(1)中书省

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

1.宋朝

(1)问题:

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2)措施:

①军事:

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

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

(3)影响: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2.元朝:

行省制度

(1)内容: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管理,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2)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拓] 三省六部制“民主色彩”的本质

所谓的“民主”是指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以防止大臣专权,且唐太宗鉴于隋亡的教训,善于纳谏,增加了这一制度的“民主色彩”。

但从本质上看,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部分,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因此,它只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

[注] 唐代政事堂的主要职责是“议事”“议定”“评章”,它也是宰相协助皇帝进行议事决策的机关,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机构,也是唐太宗“询谋于众,而不自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拓]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

选拔标准:

由世家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

选拔方式:

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选拔形式:

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拓] 二府三司制主要体现了对制衡的追求,明确了不同部门的职责,有利于官员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有人说,三省六部制是从程序上对相权的削弱,而二府三司制则是从实体上对相权的削弱,目的都是加强皇权。

[辩] 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不同。

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政令;元朝的中书省是行政机构,它与唐朝尚书省的职能类似。

[补] 宋朝叠层政治架构的形成

宋朝注重分散各级机构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

(1)在中央,由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又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调兵权。

(2)在地方,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补] 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

(1)山川形便: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体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

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

(2)犬牙交错:

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

这样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环境,中央比较容易控制。

重难点一 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

[探究] 该组示意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解读] 

[提示] 从地方行政制度的沿革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史料一 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

掌总理郡政……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焉①。

通判……建隆四年(公元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②。

——(元)脱脱等《宋史》

史料二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③。

这种政治体制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④。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宋代知府与通判的地位和关系如何?

这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作者认为两宋时期“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知府初设时的职能

通判的职能,知府职能的变化

文官政治的特点

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综合①②两条信息可知知府总理州郡的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通判具有监督知府的职能。

④从社会结构变化、经济文化发展、选官制度、国家政策等方面说明了宋朝文官政治形成的原因。

[提示] 

(1)地位和关系:

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与通判联署才有效。

通判虽是知府的副手,但是可以监督知府,并且可以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

特点:

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宋代通过地方分权来强化中央集权。

(2)原因:

封建经济的发展,世家大族的衰落、中小地主的崛起;科举制的推行和发展;崇文抑武的政策等。

[系统认知]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

(1)从控制军权入手,地方军、政、财、司法权都收归中央。

(2)分化事权:

分化军权,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化相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和财政权;分化地方事权,使军政、监察、财政、司法等掌握在不同的官员手中。

(3)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朝代

行政机制

秦、西汉

郡—县

东汉

州—郡—县

唐代

道—州—县

宋代

路—州—县

元代

省—路—府或州—县

[解读] 县是最稳定的一级行政区,州的地位呈现由高到低的演进,二级、三级行政设置是古代行政区划的主体。

(四)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规律

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

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

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

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

重难点二 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演进

史料 (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

晚年又用中书①。

(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②。

东晋则侍中始优③。

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④。

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⑤。

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⑥。

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⑦。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探究] 据史料,概括汉、魏晋、唐三个时期中枢机构的演变。

并概括历代封建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汉武帝重用内朝官

曹魏时,中书开始参与政事

东晋时,侍中地位上升

南北朝时,三省雏形初具

唐朝三省制完善

三省长官已是正式宰相

三省长官的权力分配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材料信息量较大,但①②③④⑤反映了一个清晰的线索,即通过分权的方式削弱相权。

[提示] 演变:

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唐代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

基本策略:

分散权力;权力制衡。

[系统认知]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

(1)皇帝通过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

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

由“实位”到“虚位”的转变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是专职,是对相权限制压缩的表现。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

宰相既实行分权,即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以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

唐前期

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

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

唐太宗时期

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唐玄

宗后

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

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

宋代

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

重难点三 古代选官监察制度

史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①……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②。

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③。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史料二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④……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其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⑤。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⑥。

——摘编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根据史料二,简要概括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3)综合以上史料,说明科举制对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解读] 

(1)史料中有什么——全面获取信息

科举制的作用——破朋党之争

察举制的弊端

科举制的进步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前选官制度徇私舞弊的弊端

科举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科举制的积极意义

(2)答题用什么——针对筛选信息

③是史料一的点睛之笔,指出了科举制的进步性;⑤直接点出了科举制的创新所在;从②⑤⑥的信息对比中分析科举制的借鉴价值。

[提示] 

(1)选官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系统认知]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演变的影响

(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雁塔题名

[解读] 雁塔题名指的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

雁塔即大雁塔,在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所建。

唐朝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

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

[系统认知]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监察制度

(1)演变

时期

中央

地方

秦汉

秦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汉代御史府负责中央的监察

秦在地方设监郡御史,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魏晋

御史台成为由皇帝直接掌握的全国性的监察机构

地方上不再设置固定的监察机构,由朝廷不定期地派出巡御史监察地方官员

在中央仍设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地方分设监察区,形成严密的监察网

宋元

御史台为宋元时的最高监察机关

宋在地方设通判监督知州,常派遣转运使、按察使、观察使到各地区巡察;元在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提刑按察司

明清

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清朝沿袭;明在中央设厂卫特务机构和锦衣卫监视官民

明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清朝基本沿用明制

(2)特点

①组织独立,自成系统。

②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

③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3)评价

积极

—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局限

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2.谏议制度

(1)含义:

古代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就是谏议制度。

(2)发展演变:

隋唐时期

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就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做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宋代

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时期

与皇权的高度加强相一致,专门的谏议机构被取消

(3)评价:

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

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1.中国古代的史官是文化的记载者与传承者,通过记录史实,采用“史”本身的明鉴作用,去告诫后人,特别是“史”本身的惩戒作用,来制约当朝的政治,将政治与文化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2.史官们通过手中的笔来惩恶扬善,点评朝政,使君主和史官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与微妙。

史官的设置是王权的需要,是服从于王权利益之下的对皇帝言行的记录。

3.然而,随着史官意识的进一步加强,独立客观地记录历史逐渐成为史官的职业自觉,从而使得史官对王权的规范与制约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这对古代的君主政治产生了长期性的影响。

[随堂巩固训练]

1.(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读懂] 根据表格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大部分藩镇的官员任免权在朝廷手中,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几类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势力、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积极/消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

而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藩镇是地方分裂割据的体现,不利于封建王朝统治,这说明绝对不能教条化地对待教材中的观点,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对] 选D

2.(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读懂] 由材料“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知通过增加宰相数量,分割宰相权力以达到削弱相权而加强皇权的目的,这有利于实现皇帝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做对] 选C

3.(2018·全国卷Ⅲ)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读懂] 随着宋代科举制的发展,材料中无官职记录的平民子弟担任宰相的人数增加,从而跻身于社会上层,加强了社会阶层流动,从而有利于中央集权。

[做对] 选B

4.(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