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548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docx

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北京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2011年3月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命制

第Ⅰ卷(共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连琐店   受制于人    压轴(zhòu)   怙恶不悛(qūn)

B.一沓纸   变幻莫测    砧(zhēn)板   负隅(yú)顽抗

C.孺子牛   一踏糊涂    剽(piāo)悍   强(qiáng)词夺理          

D.绊脚石   打报不平    荫(yīn)庇    麻痹(bì)大意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当前“上网本”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诺基亚Booklet3G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上网本”并无本质区别,缺少特色使其难成大气候。

B.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C.初春,乍暖还寒。

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张悟本亦或“刘悟本”的骗术并不高明,一眼就能看穿,可偏偏就有人趋之若鹜,前赴后继。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学生当社区工作者,既缓解了就业压力,而且让学生拥有基层经验,是个好政策,但目前流失率不低,海淀几个街道的流失率就达到了30%。

B.为应对昨天的复杂路况,交管部门提前启动了相应的上岗方案,采取个性化疏导,还特别派出500名女交警实名上岗,以保障中小学、幼儿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

C.当代中国的“富二代”现象传递种种令人担忧的信息,如果任其发展,必然影响青少年的身心成长,甚至加剧社会的分化和对立。

D.在本轮限购令中,各地主要对购房条件、购房数量作出规定,其中户籍成为已公布“限购令”城市的重要调控手段。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代的范晔的《后汉书》与西晋时期陈寿的《三国志》被称为“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B.在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方鸿渐、吴荪甫依次是《祝福》、《围城》、《子夜》中的主人公。

C.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创作了著名的四大悲剧:

《奥赛罗》、《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李尔王》。

D.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主要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包括《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贝姨》、《邦斯舅舅》等,是世界文学中规模最宏伟的创作之一。

5.下列依次在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

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     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

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       ,多了一点        。

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      ,却谈不上什么气势。

A.①宁静     ②畅达平稳    ③浑朴奇险    ④偏僻

B.①安静     ②畅达平稳    ③浑朴奇险    ④幽僻

C.①安静     ②浑朴奇险    ③畅达平稳    ④偏僻

D.①宁静     ②浑朴奇险    ③畅达平稳    ④幽僻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9小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

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

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

“巨源在,汝不孤矣。

   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举孝廉,州辟河南从事。

咸熙初,转相国左长史,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

帝以齐王攸继景帝后,素又重攸,尝问裴秀曰:

“大将军开建未遂,吾但承奉后事耳。

故立攸,将归功于兄,何如?

”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

涛对曰:

“废长立少,违礼不祥。

国之安危,恒必由之。

”太子位于是乃定。

太子亲拜谢涛。

    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

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

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或谮之于帝,故帝手诏戒涛曰:

“夫用人惟才,不遗疏远单贱,天下便化矣。

”而涛行之自若,一年之后众情乃寝。

涛中立于朝,晚值后党专权,不欲任杨氏,多有讽谏,帝虽悟而不能改。

后以年衰疾笃,上疏告退不许。

吴平之后,帝诏天下罢军役,示海内大安,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

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其论甚精。

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

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

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选自《晋书·山涛传》)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嵇康、吕安善    善:

交好       B.素又重攸          素:

平时

C.或谮之于帝        谮:

诬陷       D.一年之后众情乃寝  寝:

平安

  )

A太子位于是乃定             一年之后众情乃寝          

B.秀以为不可,又以问涛       以求虚誉

C.而涛行之自若               贪浊而赂遗公卿

D.或谮之于帝                 涛中立于朝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

  当时晋帝因为山涛在故里素负重望,就叫太子前往拜谒。

B.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

  因此(山涛)不合朝廷权臣的心意,被外放做了冀州刺史。

C.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这些人的情况没有能调查清楚,就是因为山涛在推荐人上太随意了。

D.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

  山涛不愿独自与当时的风气相违背,就(把丝)收下来藏在阁子上。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涛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却有气量,卓然不群。

常常有意掩盖自己的锋芒,不让人知道。

B.山涛多次担任选拔人才的吏部官员,每有一个职位空缺,他总是先拟定几个人,然后就公开启奏。

C.山涛既有文韬,又有武略。

皇帝到宣武场讲习武事还让有病的山涛跟随,以及他和卢钦谈论“用兵之本”,这些都见出他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D.山涛为人正直,后戚专权时期,曾多次规劝皇帝,后当他以年老病重为由多次上表苦苦请求辞职时,皇帝不准许。

第Ⅱ卷(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

鲁人有公孙绰者告人曰我能起死人人问其故对曰我固能治偏枯今吾倍所以为偏枯之药则可以起死人矣物固有可以为小不可以为大可以为半不可以为全者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别类》)

11.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          ,咏而归。

(《论语·侍坐》)

②故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③诚既勇兮又以武,             。

身既死兮神以灵,         。

    (《国殇》)

④             ,闻道龙标过五溪。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塞上长城空自许,         。

《出师》一表真名世,         。

 (《书愤》)

⑥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然后施行,必能          ,有所广益。

 (《出师表》)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⑴—⑵题。

(7分)

送别杜审言①

         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②,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今江西吉安)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

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

⑴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出了作者卧病在家,社会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这时又传来了友人因贬谪而远行的消息,更是惆怅倍增。

B.颔联写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

河桥景色,一如平常,唯有那江边垂柳,临风依依,惜别之情,似无穷尽,历时既久而难以逝去。

C.颈联以孙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杜审言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

D.此诗音韵和谐,对仗匀称,而又风格绮靡,可以说是宋之问律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⑵结合全诗,简述首联“嗟”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4分)

 

13.生活中,送别有很多种,如泪别、伤别、壮别……你欣赏哪种送别?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或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0字左右)(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港澳“奶粉荒”传递出什么信息

近期有不少的内地客涌入香港、澳门大量购买婴儿奶粉,招致港澳地区媒体的密切关注。

有人甚至提出开征“离境奶粉税”,或者采取严格“限量购买”的措施,给内地买家的抢购奶粉潮降温。

应该说,内地客去港澳抢购奶粉的绝对人数可能并不多。

但是,即便每日只有区区数万之众的买家去扫货,亦可能让港澳商家断货。

这不仅人为拉高当地奶粉零售价,有推高当地通货膨胀之嫌,亦造成港澳奶粉短期内因供求失衡而短缺、甚至断档缺货。

最关键的是,让港澳地区的育儿家长们担忧因奶粉短缺而令婴幼儿断炊。

其实,内地现时并不缺少适合各类人群喝的奶粉,在深圳任何一家大超市的奶粉货架上,品牌不下20种的各款奶粉琳琅满目,货源充足。

内地客赴港澳抢购奶粉,主因不是通货膨胀引发三地价格差距过大,而是部分消费者对内地奶粉品质安全的信任度不足。

究其原因,“三聚氰胺”和三鹿奶粉重创了消费者对国内乳品业品质的信心。

在更深层次上,则是一些企业诚信缺失,屡屡干出伤天害理之事。

同时,食品监管部门在有效重拾民众对国产奶粉品质信心方面的努力,应该是愿望与效果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否则就很难解释,在三鹿奶粉事件的三年之后,为何还有如此众多的家长不辞辛苦远赴港澳扫货。

内地的乳品业可谓命运多舛。

先是有安徽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问题,再有三聚氰胺问题和三鹿奶粉事件让举国震惊。

2011年2月的“皮革奶”新闻,更是让民众对国产奶粉品质安全再打了一个问号。

在“三鹿事件”之后,各级政府在加强对包括奶粉在内的食品监管、整治方面的重视、与所投入的巨大财力和人力等方面应该是空前的。

2009年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又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仅在奶粉方面,至少就有包括质检、检验检疫、工商、卫生、农业五大部门,还有行业协会等多部门来分段管理。

但是,从实际监管效果来看,企业违法犯罪的成本却不见加大,对黑心商家的法律震慑力仍有所不足。

港澳“奶粉荒”事件告诉我们:

要重拾消费者信心,必须加大对乳品业产销领域违法行为的处罚和监管力度!

    

 (取材于钟林的《港澳“奶粉荒”传递出什么信息》)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港澳“奶粉荒”带来的后果是,不仅人为拉高了当地奶粉零售价,还推高了当地通货膨胀。

B.因为通货膨胀引发香港、澳门、内地的奶粉价格差距过大,所以导致内地众多游客不辞劳苦远赴港澳扫货。

C.大头娃娃问题、三聚氰胺问题、三鹿奶粉事件和“皮革奶”新闻,这些事件促使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又专门设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

D.为了有效重拾民众对国产奶粉品质的信心,各级政府对黑心商家的违法行为,必须加大处罚和监管力度。

 

15.根据文意,分条概述作者认为内地游客赴港澳抢购奶粉的具体原因有哪些?

(5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①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需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

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那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②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

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③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

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

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

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

“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

”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④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

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

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⑤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

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

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

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

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  甲       ,你的青年      乙   ,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⑥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飘向远方:

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

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⑦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

“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100只桨,扬起5个或6个或7个布帆来。

我绝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

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7个大海和13条河道。

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

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

”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

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第①段,写儿子的漫游,既开宗明义,引出年轻应该漂泊的话题。

又抒发情感,表达对儿子能独立闯荡的欣慰与激动。

B.文章第②段,写柏林火车站留学生的事,表现了漂泊者非凡的勇气,也通过留学生现在的状态体现了漂泊对年轻人成长的意义。

 C.文章第④段,写“我”在“北大荒”的漂泊。

“这一切”的意思是使“我”触摸到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至今难以忘怀。

D.文章第⑥段中“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青春脆弱、单薄、无力掌控方向的特点。

E.文章第⑦段引用泰戈尔的诗,增加了文章的的文化韵味,又升华了漂泊对于人生的意义的主题,且使文章的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

17.阅读本文,回答下列问题:

(1)补出文中甲、乙处划线部分内容。

(2分)

 

(2)文中“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这句话有怎样深刻的含义?

(4分)

 

18.作者认为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

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答。

(5分)

 

19.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悟。

(200字左右)(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

请以“成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立意明确 ②文体自选 ④不少于800字

北京石景山区2011年高三统一测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哈密瓜标炳千古悲戚(qì)不容置喙(huì)

B.铜板画含糊其辞拘泥(ní)万事亨(hēng)通

C.拖后腿莫衷一是包扎(zā)物阜(fù)民安

D.瓦楞纸鱼目浑珠钦(xīn)羡信手拈(niān)来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平民草根秀”节日风靡国内荧屏,成就了大量草根明星,这股风潮的始作俑者湖南卫视。

B.因人们价值观的改变,一些民间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有的己伴随着老艺人的逝去销声匿迹。

C.据报道,北汽集团成功打造了自主品牌的核心平台,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已呼之欲出。

D.政府虽然已果断出台政策平抑物价,但从本轮物价上涨的态势来看,恐怕难以毕其功于一役。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定制开发了“票务运行管理暨观众行为数据分析系统”,够全面满足各类观众的参观预定。

B.玉树抗震救灾善款使用规范透明、壹基金去“李连杰化”寻求转型等事件,被推为“2010年度十大公益新闻”。

C.近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电影和电视剧中不得出现未成年人买烟、吸等将烟草与未成年人相联系的情节。

D.经过多年坚持治理,库布其沙漠完成治理的4000多平方公里地段,已经为中国北疆建设了一道“绿色长城”。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散文蓬勃发展,史称先秦散文,包括《左传》《国语》等历史散文和《论语》《庄子》等诸子散文。

B.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他创作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C.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代表作有《茶馆》。

D.巴尔扎克、雨果、海明威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死魂灵》《悲惨世界》《老人与海》。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建立某种体系,①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遍性形式。

声称反对体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

但是,②。

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体系的废墟③,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更加纯粹的面貌出现在天空下。

A.①赋予②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③掩藏

B.①给予②大千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③掩埋

C.①赋予②大干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③掩埋

D.①给予②没有一个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大干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③掩藏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公权字诚恳。

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

元和初,进士擢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

李听镇夏州,辟为掌书记。

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

“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

”即日拜右拾遗,充翰林侍书学士。

迁右补阙、司封员外郎。

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菩,对曰: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上改容,知其笔谏也。

历穆、敬、文三朝,侍书中禁。

文宗思之,迁谏议大夫。

俄改中书舍人,充翰林书诏学士。

便殿对六学士,上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

“此浣濯者三矣。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

帝留而问之,对曰:

“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

”时周墀同对,为之肌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帝谓之曰:

“极知舍人不合作谏议,以卿言事有诤臣风采,却授卿谏议大夫。

”翌日降制,以谏议知制诰,学士如故。

公权忠言匡益,皆此类也。

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

当时公卿大臣家碑板,不得权手笔者,人以为不孝。

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曰此购柳书。

文宗夏日与学士联句,帝曰: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公权续曰: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

”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帝独讽公权两句,曰:

“辞清意足,不可多得。

”乃令公权题于殿壁,字方圆五寸,帝视:

之叹曰:

“钟、王复生,无以加焉!

公权志耽书学,不能治生,为勋戚家碑板,问遗①岁时钜万,多为主藏竖②海鸥、龙安所窃。

别贮酒器杯盂一笥,缄縢如故,其器皆亡。

讯海鸥,乃曰:

“不测其亡。

”公权哂曰:

“银杯羽化耳。

”不复更言。

所宝唯笔砚图画,自扃鐍之。

性晓音律,不好奏乐。

常云:

“闻乐令人骄怠故也。

注:

①问遗:

慰劳馈赠②竖:

家童,童仆

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宗政僻僻:

荒僻

B.公权忠言匡益匡:

纠正

C.时丁、袁五学士皆属继属:

接连

D.缄縢如故縢:

绳索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我于佛寺见卿笔迹乃令公权题于殿壁

B.此浣濯者三矣不得公权手笔者

C.以卿言事有诤臣风采以谏议知制诰

D.为勋戚家碑板多为主藏竖海鸥、龙安所窃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

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浑身发抖

B.皆别署货贝,日此购柳书

都专门封上货币,上面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专款

C.帝独讽公权两句

文宗只讽谏柳公权的两句诗

D.所宝唯笔观图画,自扃鐍之

他珍视的只有笔砚和书画,都亲自锁起来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柳公权为人正直敢言,趁皇帝向他请教书法时加以讽谏,穆宗因此改过。

B.柳公权书法自成一家,声名远播,达官贵人甚至外夷都热衷于求得其作品。

C.文宗喜爱柳公权的人品、文采,更欣赏他的书法造诣,叹其可与书圣媲美。

D.柳公权醉心于书法,不看重财物珍宝得失,对家奴的盗窃行为也并不深究。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柳公权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说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