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53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docx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

沃尔玛中国人力资源副总裁王培:

沃尔玛的三项信仰

今天来了很多精英,很荣幸能够有这个会面的机会。

我加入沃尔玛有接近十年的时间了,我经常说虽然我不老,但是也已经为沃尔玛工作快十年的时间了。

每一个在沃尔玛的人都知道,我是25岁的,算一算15岁加入公司,好象也是不合法的,但是在这之前,其实我是在高科技行业做,康柏电脑,还有加拿大北方电讯。

为什么我要这样介绍自己呢?

因为我知道在座的精英们不是都做零售业的,但是还好我有其他的一些背景,希望可以有我更多的背景,包括我在最早的时候,也不是做人力资源,是做市场营销方面的工作,希望跟大家有更多的背景融合和互动。

今天我跟大家谈的是沃尔玛人力资源战略,论坛原来给我的题目挺大,说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对于中国企业的启示,吓了我一大跳,好象将我们放在很高的位置,我今天讲的也会向这个方向靠拢,包括谈到我们的一些文化,但是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人力资源方面的从业人员,今天来可能也是带着一个目的,能不能分享到实际观摩马上到工作中解决问题,一些最佳实践也可以。

沃尔玛这边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处理人员方面的一些管理工作,所以我今天就以沃尔玛公司人力资源方面的战略做标题,就是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和发展人才。

大部分同仁并不见得每个人对沃尔玛非常了解,除了在座有以前我们沃尔玛的同事,先我会很简单的介绍一下沃尔玛公司,以及沃尔玛中国公司的情况,然后进入沃尔玛公司三项基本信仰。

沃尔玛人力资源战略如何是在三项基本信仰的引领下形成的,它又是涵盖怎样的意思,以及很具体的可能在实操中我们采用的最佳实践,怎样来吸纳人才、保留人才和发展人才。

希望能够满足大家的需要。

首先从沃尔玛的历史来看,它是在1962年成立的,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当时山姆•沃尔顿先生创办的,之前并没有叫沃尔玛,到1962年才正式开始用沃尔玛这个名字。

从山姆•沃尔顿先生来说,他本身是很传奇的人物,年轻的时候酷爱体育,他自己也有一个喜好就是驾驶私人飞机,在美国他会经常驾驶着自己的飞机,一个人在美国上空盘旋,然后看着这块地不错,可以开一个沃尔玛,他就会真的在这个地方开一个沃尔玛。

这就是他如何慢慢在美国发展自己的企业,直到后期有新的领导人参与到业务中,才开始国际方面的发展。

沃尔玛公司在全球有哪些荣誉呢?

从2001年开始,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第一,大家都很清楚,全球500强是包含了很多很多行业的,并不只是零售一个行业,里面还包括了很多高利润的行业,比如说石油、汽车行业,但零售业是低毛利的行业,但是沃尔玛已经连续四年排名第一,这就是相当骄人的成绩了。

03、04年连续被评为在美国的最受尊敬企业,以及在全球十大零售商里排名第一。

从我们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先生一路以来,从来没有想过要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这也不是他的理念,他的理念始终就是希望我的公司可以成为全球最好的一家企业,因为他想要追求卓越,一不小心就突然到了第一了。

这其实就会带动到企业内部,也就是说你在做你这个企业的时候,你到底是要将它做到最快还是做到最好,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理念,引领你的业务发展。

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96年正式在中国开始营运,96年的八月,已经到了下半年,我们才开了一二家店,我们在中国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相比较国际上一些零售商,我们在中国的发展还晚了一些。

03年我们参与财富杂志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的排名,我们是在25位。

有一点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在04年,同样一个评比里,已经去到了第8位。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我们在中国还有机会,我们并没有在第一、第二位,你在全球是,但是在这里并不是。

公司要有自己的危机感,说我得看看我在中国市场上,如何以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型的企业,来进入到企业公民的角色里,跟其他的零售业一起发展,这也是公司在中国发展一直以来的定位。

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到,相差一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在排名方面是有进步的,这是最关键的。

如果说你永远是原地踏步,不可能做好一家企业,这就是沃尔玛公司谈到的追求卓越,如何每天改变一点点,去到一个更好的环境下。

看看沃尔玛现在是怎样的一个情况。

我们目前分布在11个国家,有加拿大、美国、英国、巴西、阿根廷等等都有,在亚洲这边是韩国、日本和中国。

我们目前的店数,在全球已经去到5710余家,中国有45家。

员工在全球有160多万,是全球最大雇主。

在中国45家店里,有40家是购物广场,有3家是山姆会员店,2家社区店。

我相信在座很多人不知道沃尔玛也有山姆会员店,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可能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有多少人去过深圳的山姆会员店,或者其他地区的山姆会员店?

也不多。

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去过山姆会员店,有没有去过购物广场?

大宗购物、比较大批量的购物,去山姆会员店比较多,山姆会员店要加入会员,也包括个人会员,就象我们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加入会员,而且可以带有附卡,还有公司会员,针对一些小的商业企业,或者一些大企业的劳保用品等等,会一大宗在那里购买,里面商品相对种类会比购物广场少一些,但是包装会比较大。

比如说要买洗洁精的话,可能两三瓶一捆扎卖的。

虽然商品少,但是一定是市场上最畅销的商品,因为山姆会员店是没有什么后仓的,是仓储式购物的概念。

但是在购物广场,就不可能在店堂里摆放很多货品,商品种类很多,可选择比较多,男女老少穿拖鞋的都可以去,后仓货品比较齐全。

沃尔玛经营非常重要的就是分销中心,它的分销可以会去到中国所有的店。

我们的社区店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小,目前在中国有两家社区店,都在深圳,一家三千多平方米,一家六千多平方米,属于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而且以靠近社区为主,所以在经营方面会略微有一些不同。

我想问一下,现在我们在座的有没有人可以猜一猜,全球有160万员工,中国大概有多少?

二万三。

在我们这么多员工人数中,是如何培养人才的?

我也跟大家分享两个很简单的数据,一家美国的公司到中国来,如何要让它服这里的水土,本地化非常重要。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目前45家店45个商场总经理,全部是百分之百当地员工,当然也包括了现在已经来到中国的香港同事,但是在以前,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以美国同事比较多。

管理层队伍里有80%是来自于前线员工,一步步提升起来。

看到我们目前对于人员的发展,够不够?

沃尔玛中国要在中国继续的比较快速的发展,其实我们这样的提升也好,或者说人员储备也好,对我们来说依然是非常大的挑战,我一会儿也会告诉大家沃尔玛真的遇到那些挑战,我估计跟你们也是差不多。

如果说你们特有办法,就给我支支招,如果我想发展的那么快,这些人从哪里来,而且这些人我怎样留住他。

目前对于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公司的管理层告诉我们,包括国际部总裁、亚洲区总裁告诉我的,一来中国开会就是告诉我最大挑战是人。

在我们需要人的情况下,需要做怎样的工作?

就是我们的文化留人。

有很多东西你在市场上跟人比拼未必赢,比如说在沃尔玛你是多少钱,我可以给你二倍或者三倍,职位比如说在沃尔玛是商场主管可以到那边做总经理,在我们这边是总经理,可以到那边做区域营运总经理,去不去?

但是你要想好再去哦,但是你要考虑他的未来是怎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也有很多人有一些同事,我们以前的同事离开了又回来,沃尔玛回来的几率是比较大的,就象围城心理,就象我们一个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外面拿奔驰来接,你到我那边做人力资源总监,他们最大的老板几次奔驰接他,去不去?

去了,但是半年不到走掉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需要考虑到文化留人,沃尔玛的文化是什么?

很简单,很多公司都可以模仿这三条东西,很容易抄过去。

但是我们真正要看到的,不是说简单的看他字面的三项信仰,而是要看一家真正成功的企业和不那么成功的企业,对比性到底在那里?

其实不在于你是否有很响亮的愿景,或者其他写出来的东西,最关键的就是你有没有身体力行做到这几项事情,这是最关键的,让它真正在你的企业、在你的员工中发生出来,这才是一家成功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很重要的地方,脚踏实地的做一些事。

在三项基本信仰的引领下,人力资源方面战略就是Get、Keep、Grow。

首先是不是正确的雇佣,你招聘的人对不对企业的胃口,合适不合适?

我们经常会推荐给大家的一个说法,就是“你是以态度招人”,因为态度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如果有这样的态度,他进入之后,完全可以在技能上对他进行培训。

如果这个人进入公司,跟企业完全不合拍,可能这个人技能越高,对企业造成的伤害越大。

而且我们提倡多元化,很多人说这个名词很流行,到底为什么,有人就行了,干活就完了,而且特别是大卖场,都不需要你给顾客做太多的介绍,因为我们有不同的顾客群体,才需要有不同的员工服务好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回到最基本的地方,我们的员工种类有很大不同,有高中、大专、本科,商场里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年龄也不同,也有残疾人,还有退役的人。

人也是以群分的,所以他也会更加了解我周围的,我家里的人,我的朋友,我圈子里的人喜欢怎样的商品,他对于服务的胃口是怎样的,这些想法才可以通过很多的平台,比如说我们有员工的会议,我们有培训的机会等等,在这个里面大家的想法汇聚起来,才能更好的服务不同的顾客群体,而且带给他们多元化的商品和服务方法。

运用技术。

沃尔玛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非常先进的卫星系统,很多人都说沃尔玛很抠,怎么花七亿多美金搞卫星系统,其实沃尔玛有了这个卫星系统,我们在物流的管理方面、配送方面,都提高了非常高的效率,相对于顾客的节省会更多,因为一旦我们节省了,就可以更好的让利于顾客,虽然说前期对于这个系统的投资是比较高的,但是它系统的回馈也是非常大的。

在这个前提的引领下,我们在很多方面也需要用到技术型的,包括人员招聘方面,我一会儿也会跟大家谈,如何利用技术来做事情。

留住人才方面,一个是公司文化,还有一个是挽留政策,晚一点跟大家谈什么是挽留政策。

还有绩效管理,在发展人才方面,有职业发展计划、培训和发展,以及公司的发展。

有一些员工离开了,过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是为了什么,其实他看的很清楚,到底哪一家公司在发展,如果这家公司是不断发展的,原来另外一家公司给到我的机会,可能我在两三年的时间就在沃尔玛达到了,问题是在这之后我还可能有更高的职位,因为他在不断的发展,等到公司有更多的发展我个人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比如说我,我加入沃尔玛时就是全国的人力资源经理,跟我现在没有两样,我经常开玩笑说,我只不过抬头改变了一下,叫副总裁,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从这家公司没有任何一家店,到现在我们有45家店,从三四十人到现在二万三千人,自己的职责完全是不同的了,而且随着组织结构的不断扩大,你在里面对于业务的了解,对于个人的发展和学习,不是另外一家公司可以提供给你更高职位所能学到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我以前就想自己开公司,但是最后我关掉了,因为我就几个朋友,遇到的就是这几个客户,跟我原来在大公司工作接触到和学到的东西完全不同。

我们要看到个人的发展跟公司的发展,把它关联起来。

现在我们在中国发展,遇到哪些挑战呢?

首先我们在吸纳人才方面,公司的发展,前期不是很快,一直到97年我们才开第三家店,之后到99年才开第四家店,慢慢来慢慢来。

现在一年开十几家店,明年可能开三十几家店。

之后有可能会越来越快,有一个五年计划在那里。

在这么快的发展里,我能不能找到人,而且更重要的就是沃尔玛是建立在我要有人才会开店,不会说简单的象一些公司,先抓地皮,先将市场搞下来。

但是我们这里是需要有资格的同事加入,同时也面临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我们会比较多的去到一些小型城市,或者中型城市,我们在那边能不能得到合适的人员,这是我们很头疼的一件事。

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讲,沃尔玛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不可能说昆明的沃尔玛、深圳的沃尔玛、广州的沃尔玛,标准、人员配置是应该具有高水平、高素质,或者说至少同样的,具有一致性的,不要让顾客在广州沃尔玛买东西觉得不错,但是去到其他地方感觉不好,觉得这是沃尔玛吗?

所以我们对人员方面会产正这样的饥荒,特别是在小型城市、中型城市,能不能找到象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这里招的人才一样呢?

他们愿意不愿意去呢?

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困难。

在保留人才方面,我们也会看到比如说在领导力方面、人员发展方面、沟通方面,或者跟薪资福利相关的问题上,我们也是有机会需要去改变,说保留和鼓励我们的员工。

在发展人才方面,我们如何用人才的发展带动到公司的发展,要真正配备一些合乎资格的人员来发展这家公司。

另外我们也要有更多的渠道让员工得到很具体的业务知识和技巧,以及全面性的业务支持和技巧。

在面临这些挑战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去做这些工作的?

跟大家分享一下,在你们的企业里有没有好的办法,我也希望有一个机会学习。

先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沃尔玛人力资源如何做工作。

这是我们最近在做的一些很具体的事,包括企业内部的人才测评中心,很多企业可能会利用外部来做这件事,测评中心需要建立在很多工作分析、岗位分析、岗位评定等,这些工作我们在做。

我们对新雇佣的员工以及升职员工,都要在这个测评中心滚一滚,测一测看,能不能在80%-90%以上满足未来的职位,或者满足你要应聘的这个职位,最起码跟这个职位比较接近。

这个测评中心正在做。

还有大学毕业生的一些计划。

先告诉大家,在沃尔玛我们有一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原则,在整个的商场人员里,三分之一可能是内部的转职或者升职,将文化带过去。

三分之一我们需要新鲜血液填补,还有三分之一能不能找到新毕业的大学生,包括本科的,将他们很新鲜的想法带到企业里。

我们会对大学毕业生有这样的计划,一个是实习计划,去年我们才开始正式做的,跟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国外一些大学,实习主要是在总部进行。

还有见习培训员,我们将目标放在未来管理层的位置来发展的。

当时我们做实习时,可能也会物色一些觉得跟沃尔玛环境、运作比较相吻合的人。

零售业很重要的一个是食品,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技术性比较高的,比如说眼镜,现在我们都开始自己做了,还有珠宝、一次冲印,以前我们是租赁出去,现在要开始自己做,我们做了全国的市场调研,这些特殊工种部门的人很难找,一定要有方法应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跟一些技术学校专门配合,甚至可以让他们专门为了沃尔玛,去招聘一些帮我们度身定做的人。

沃尔玛前期可以进入到他们学校教学,提前储备这些技术人员,比如说熟食师傅、面包师傅等等,广州白云技校我们已经跟他们合作了很多年,也有一些很好的学生进入沃尔玛。

还有关系网的招聘。

沃尔玛公司比较抠,给我的挑战更高,比如说我要招一个总监,他告诉我基本不用猎头公司,给猎头公司的钱可以办几场招聘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我很积极、正面的考虑这个问题,我经常跟我的同事说,如果你在沃尔玛公司里,他不给你钱你要招到那么多好的人,对你的挑战更大,你才会更多的想方设法,想办法去做这些事,你一定会发现过一段时间之后,你个人的提高会非常大,的确如此,所以才会有这样关系网的招聘。

如何从现有的员工,还有很多外来的,外在的关系网,我们去营造到自己的人才库。

这也是有一整套系统来做的。

跟这个有关联的,我刚才跟大家讲过,我们要运用技术去做这些东西。

如何通过一些关系网也好,网络也好,等等很多网络过来的资料,如何将我们公司内部的网络结合在一起,如果这样我可以少做很多东西。

我们需要通过技术,跟公司内部的网络,如何挂钩起来,去做这些事情。

如何去留住我们的人才呢?

先跟大家来分享的就是我们的门户开放政策。

从沃尔玛的门户开放政策来说,其实公司是鼓励员工一级一级反映,否则就乱套,总裁就不用干活了,所有人都是知道总裁是第一时间可以解决问题的,全部都去总裁了。

我们在做门户开放政策时,是鼓励员工如果有问题,或者有建议、有好的想法,我们一直认为员工是我们的点子大王,当他有问题的时候,他可以跟上一级的领导来沟通,但是如果他的问题就出在上一级的管理层,或者他认为我上一级的管理层不能公平的解决问题,他可以去到更高一层,可以去到人力资源部,我们专门有一个员工关系组,负责这方面的,他可以去到总裁,甚至可以去到美国,也有人写信给我们的全球总裁。

这些渠道是非常畅通的,在座人可能觉得这些东西我们公司也有,只不过不叫门户开放政策,有没有用?

员工不是傻子,他用一件东西,或者做一样东西,就象消费者也不是傻子,能够骗他一次,不可能骗他一辈子,所以员工是会去看一看这个门户开放,对我有没有用?

有了之后会不会打击报复?

当他去理解到沃尔玛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不允许有任何打击报复,如果出现有的人利用这个门户开放政策打击报复别人,也会同时,我们有专门的部门参与进来,做各方面的调查,来确保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公平公正的。

无论是总部,还是在总裁,我们都会陆续收到员工好的想法,还有一些是对于管理层运作方面的投诉,是相当好的一个工具,来帮我们聆听到员工的声音。

第二个是CBWA,走来走去指导员工,在中文称为现场指导。

创始人也有一句话,告诫管理层,我们在中国工作时,不是做在办公桌后面,我们需要走到营运场所里,我们的同事的工作场所里,随时发现他们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或者及时的指导,这就CDWA的解释。

第三,挽留政策。

挽留政策跟员工开放政策形式上有一点相同,当一个员工想提出离职,不同级别的管理层都会有介入,如果他上一层的管理层可以留下就好了,如果不行,更高一层的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会介入挽留员工。

为什么我们要有挽留政策,沃尔玛的理念是什么,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很大,但是首先在广东,大家会发现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有点荒了,很多人都往上海方向走了,在劳动力市场里还包含有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里还有一些我们所强调的人才资本,也就是更高一个层面的人员,他的比例越来越小,那么在这么多人里,我们的理念一直是这些好的人才,他们基本上都已经要么是为沃尔玛工作,愿意加入大型的文化很好的公司工作,还有一些也都正在为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工作,要不自己在工作,你找不到人,因为这些人都非常开心的在一些很好的地方工作着,你能不能确保当我有一个员工离开了之后,你就一定能够从另外一个巢穴里拿到一个人高于他的资质,或者至少说等于他的资质,而且这个人要适应新的职位,还需要有一段时间热身,你又流失到很多东西,没有人说一定能够招到更好,或者同等资质的人。

你有这样的理念,才会用心的对待你现在所有的员工,而且你不是等到员工说我要走了,我才去做这个事,实际上我们更鼓励更提倡你要走到前面,不断的考虑留住人才。

还有年度的草根调查,因为有很多企业,找了一些外面的公司来做这样的调查,我们也是通过外方公司来做的,因为我们认为通过外方公司来做,可能比公司来做更客观一些。

但是是不是说做完了就完了,不是。

做完了之后如何跟进这些东西,我们这里也会有相应的草根会议以及根据这个草根调查,草根会议所做出的行动计划,这个行动计划要在下一年度的草根调查之前不断的完成,也是非常具体的行动计划。

下面是绩效评估体系。

我们放入了更多含量的一些可衡量的数据,放到跟员工绩效挂钩起来,包括它在下一年度的目标,以及设定可衡量的标准。

我们集中公司内部网络平台,来分享到公司的政策,能够使得我们的沟通更顺畅。

我们曾经参加过另外一家公司主办的,也是第三方公司举办的评比活动,总结出来其中我们有一个弱项,机会点是在于你的薪资福利沟通,因为员工往往是会去看,就象一张纸上面,有一个原点,我问你们看到是什么?

所有人可能告诉我看到是圆的黑点,但是并没有看到更大的白纸。

员工看一个问题,往往会看其他公司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比较少看我们公司有什么有什么有什么,其实我自己的体会,我发现这不单单是沃尔玛一家公司的问题,很多企业都存在我做了半天吃力不讨好,员工还走了,回头走了之后再说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挺好,这就是可能之前的沟通出了问题。

我们还有一项新进管理层九十天跟进计划,这主要是针对管理层,要好钢用在刀刃上。

公司商场的常务副总、副总、总经理他们入职时我们会跟踪他们九十天,还有新升职的员工,刚刚从主管级升到经理级,大家可能听说过有一个叫彼特的修车工,修车非常好,老板非常高兴,提升到他修车厂的主管,结果就将修车厂的业务搞的一塌糊涂,因为他的能力、技术就在于修车,你让他管人可能就不行了。

我们在这里面也要跟踪一下新升职的管理层到底行不行,进入到这个新的职位。

所以我们有九十天的跟踪,跟踪他的培训,跟踪他对于文化的融合,特别是新来的人,还有他跟周围的,包括上级、下属、周围同级别同事的融合,令到他到未来真正担任这个职责时更加顺利,因为有一些人不断的观察他的规律。

如何发展我们的人才呢?

在沃尔玛公司里有很多继任计划、发展计划,在一些公司里,我曾经听到过一个同仁说继任计划是我们老板让我们制定的,我们是阳奉阴违的,他们上来了我怎么办?

其实沃尔玛发展很快,人员在里面可以有很大空间做提升和发展,在我的工作中,我也会发现突然有一个区域,缺一个人力资源总监,缺一个人力资源经理、薪资福利经理,这些人员首先考虑的是从内部提升,考虑不到就从外部招聘,可能这个人就是我要找的人,在这个职位里他就是最好的人选,但是他没有继任人,他自己没有将他的手下培养起来做他的位置,所以麻烦你,你继续在这里呆着,虽然你是第一侯选人,但是我可能会去找第二侯选人去到那个位置,因为你自己一摊还没有搞定。

在这样的概念下,管理层对于人员的培养,可提升潜力百分比大概是多少,有马上可以提升的,有一年里可以提升的,有二年可以提升的,这些数据都是定期更新的,当有人提升到更高位置,他下面第一位置的人可能马上会升上来。

在这些方面,如何让你的管理层很积极正面的去做继任计划,以及针对这个继任计划里面的侯选人,是不能流失的,我们需要为他们做度身定造的个人发展计划,不能一刀切,我们有全球的,也有专门针对女性管理层在全球的发展计划,比如说我可能有机会参加全球的女性发展计划,有可能我以后会到其他的地方发展等等。

还有就是沃尔玛中国内部,我们自己也有专门的一个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员工很多时候进入沃尔玛会觉得很好,但是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发展,很多时候是跳了一个坑,升了经理,知道升职了,然后到总经理,做到最后,发现这个地方不是我很喜欢的地方,本来我很喜欢采购,可是我做了八年的营运。

我们有过这样的例子,做了采购,突然说不要让我再回营运了,有营运的人说千万不要让我去做采购,每个人的兴趣不一样。

如何安排,我们有三个阶段,包括有跟进的九十天,还有人员发展计划库,我们有很大的一个库,再去到人才测评中心,测评了之后再来看你有没有机会去转职或者是升职,一个一个步骤提供给员工。

还有我的学习中心,这是一个电脑多媒体的学习中心,这个学习中心现在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那些课件正在写,以后连商场里最普通的员工,上完这个课就可以去做这些事。

比如说海鲜部的员工看完这个东西,就很清楚如何去区分这些鱼,如何解剖,如何切你的毛利最大,包括猪肉,很有讲究的,如何令你这个商场,不一样的切法,赚的钱完全不同,如何做到赚的钱最大化,同时又满足到顾客的需求。

我们的部门公开课,我们对于业务了解的基础更加大,通过部门公开课来沟通这样的情况,人力资源部经常会跟其他部门发生关系,做预算,要做计划的时候,要做损益表,需要看,可是又看不懂怎么办?

你们来几个人帮我们部门做一个,或者我们可以全公司推一个给你40个名额,每个人过来参加培训,真正成为零售业的人才。

很多时候大家觉得你做人力资源部了解零售业干什么,首先要记住,我们是在零售业环境下的人力资源部,我们需要了解这些。

另外还有CDET,这跟前面的DOC有什么不同,它会是更长时间的,DOC一般半天时间,最多一天,CDET是真的让你这个人,去到另外一个跟你业务挂钩的部门,去学习三个月甚至六个月的时间,真正有一个职位去做,你要去跟着另外那个部门的管理层一起来学习,令到你有一个很扎实的基础之后,再回到你的部门里,为你现有部门做更好的服务。

我们鼓励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要成为“商人”,都要讲钱,通过这样的计划,这个计划是正在做的过程中,还没有真正推出来,是希望令到商场后区的同事,以及总部的同事,不在商场,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在闭门造车,写了很多东西丢出去,可是没有用,如何跟业务挂钩,跟业务挂钩,所以我们鼓励总部的员工和商场后区办公室支持部门的员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