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853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性课题Word格式.docx

关键词:

锡伯族,少数民族,发展,文化,融合,危机。

1、前言:

近代社会是从古代社会发展而来,历史的分期存在于历史的延续中,近代社会的变迁只有同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及与此联系的生活、风俗相对比,才能得到认知和说明,近代文化的状貌也只有同传统文化相对比才能得到真切认知。

2、选题原因:

生活在查县境内,我们或多或少对这里的人民有着很多的认识与感情,虽然,对于这些方面,作为学生的我们,并不是懂得太多,但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就应该对这方面的问题有所了解,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新疆的发展,民族的关系,作为新时代发展下的我们,完全有责任有义务去接受这个使命,借着这个机会,我们希望通过对各方面的调查与参与,了解关于锡伯族的发展历程,掌握民族的发展现状。

以增加我们的视野和认识,将之成为自己对民族问题的财富。

3、研究目的:

(1)关心各民族的发展。

(2)增加自己对民族历史的认识与发现。

(3)开阔自己的视野,发掘自己对这方面的潜力。

(4)总结感受,使之成为日后走向社会的应验与教训。

步骤:

虽然在这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这方面的问题,更没有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所以,我们决定先从书店开始,了解关于锡伯族发展的历史与进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大致了解,在进一步制定计划逐步实施,达到目的。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获取信息:

1、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2、书籍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3、寻访锡伯老人,请教相关的问题、

4、深入察县境内调查,了解其民族文化特色。

第二阶段:

初步了解:

2010年10月17日,我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亲身进入锡伯家园——察县,首先,我们去了察县文化局进行询问调查,得到了那里领导的同意后,寻找素材,大概了解了许多关于锡伯族西迁历史的资料,和现今锡伯族发展状况和近年来人口普查情况。

如下:

一、西迁历史

1764年(乾隆29年)农历4月18日这一天,西迁的官兵及眷属和留居东北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及亲友们,从各城汇集到盛京锡伯家庙—太平寺,为即将远赴西迁戍边的亲人饯行。

他们杀猪宰羊,祭奠祖先,焚香祈祷西迁路上一路平安,共食离别饭,共饮离别酒,洒泪话别。

农历4月19日,西迁的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在满族官员的率领下,离开盛京,离开半个多世纪的家乡,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艰难的西迁征程。

“树有根,水有源,我把西迁的历史画下来,是为了让后辈人记住自己民族的历史,一辈一辈地传下去”。

这位极受敬重的锡伯族何兴谦老人,以“饮水思源”的崇高艺术境界,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创作了40多幅反映锡伯族先辈西迁历史的系列油画。

他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记录自己民族的历史。

这些咯显粗糙的画布,把一个封尘的200多年时代相传的民族迁移史`民族命运史变成了视觉形象,它是一个人对历史的观察和想象,也是对自己民族往事的深情的回忆。

锡伯族官兵扶老携幼,赶着木轮牛车,拉着行装、背着弓箭、跨着刀枪、携带粮食、帐篷、火种及家当,带着故土的五谷籽种和神物喜利妈妈,走出彰武台边门,经通辽进入科尔沁平原,走过锡林郭勒大草原,再进入蒙古国境内,从东到西,横穿蒙古国腹部地区。

走过了一望无垠的蒙古大草原和荒芜人烟的浩瀚戈壁,沙漠。

经库伦(今乌兰巴托)于当年8月24日、25日两批人马抵达乌里雅苏台(原蒙古国扎布哈郎特)。

农历8月的蒙古草原,已是青草无存,寒气凌人的季节。

天寒地偏,又遭遇特大风雪,加上牲畜长途赶路,疲惫瘦弱,开春之时又有瘟疫流行,由盛京起程时所带牛、马死亡甚多,口粮几尽。

在这种情况下,西迁官兵及眷属难以继续西行。

于是在乌里雅苏台扎营休整了一个冬季(7个月),等来年春季草木返青后再赶往伊犁。

1765年(乾隆30年)三月初十,英勇的锡伯族军民,得到乌里雅苏台将军成衮扎布接济,借马500匹,骆驼500峰及粮食后,仍分两路,从乌里雅苏台启程,继续向伊犁进发。

当西迁队伍走到科布多一带,(今蒙古国境内吉尔格郎图)正值阿勒泰山积雪大量融化,多条河水俱涨,水深流急,行进困难。

他们受困多日,水退无期,只好取道绕科齐斯山而行。

在道路险阻,畜力不足,所带口粮所剩无几,所借马、骆驼又死亡甚多,面临如此困难,在未得到伊犁派人接济之前,锡伯族军民并未被困难畏缩。

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沿途采集野菜乌株木耳来充饥。

他们架设浮桥渡过通往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继续前行。

经巴尔鲁克,博尔塔拉,穿越险关隘道的果子沟,于1765年(乾隆三十年)7月20日-22日先后抵达绥定一带,胜利完成了西迁的伟大历程。

据协领阿穆呼朗、噶尔赛呈报,护送至伊犁的锡伯族官兵及其眷属,除入册的家口外,沿途出生的婴儿有350余名,还查出途中跟随来的闲散405名,其中男247名,女158名。

西迁的锡伯族军民从沈阳出发时由官方注册的官兵有1020名,官兵之家眷为3275口,沿途出生的男女幼童350余名,跟来的闲散405名,共计5050人。

除掉逃亡者7人,实际到达伊犁的锡伯族官兵及其家眷应为5043人。

现今人口: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国惟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锡伯自治县,是锡伯族的热土。

2000年,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辖2个镇、1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全县总人口16183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察布查尔镇20990,爱新舍里镇8000,堆齐牛录乡6415,孙扎齐牛录乡8666,绰霍尔乡7170,纳达齐牛录乡5387,扎库齐牛录乡11987,米粮泉回族民族乡4218,坎乡10672,阔洪齐乡7107,海努克乡10953,扎格斯台乡11873,琼博拉乡8055,种羊场虚拟乡5124,良种繁育场虚拟乡1897,察布查尔奶牛场虚拟乡9831,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辖2个镇(察布查尔镇、爱新舍里镇)、11个乡(堆齐牛录乡、孙扎齐牛录乡、纳达齐牛录乡、绰霍尔乡、扎库齐牛录乡、阔洪奇乡、坎乡、海努克乡、加尕斯台乡、琼博乐乡、米粮泉回族乡),4个居委会、55个村委会,另有安班巴格良繁场、察布查尔托博种羊场等2个地方国营农牧场。

(组长)当日总结:

今天,我们来到了察布查尔县文化局,很荣幸,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得以初步了解锡伯族西迁历史概况和现今人口发展,这让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个民族,他今天之所以坐落在这个地方的原因,这其中的因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很有利的资料来源。

另外,对于这个民族,在了解他们的历史之后,我们有了很深的认识,仅此一事,我们更多的是对这个民族的敬佩之情!

辱使命,远赴他乡,其忠心应被我们所铭记。

第三阶段:

增加深度,完全透析!

2010年10月24日,今天,我小组成员再察县集合,前往锡伯族风情园——靖远寺,在那里,我们将肉眼看到许多关于锡伯族发展的状况,包括文字,语言,西迁历史路线,射箭文化,甚至宗教信仰等等。

在经过长达半小时的形行程后,我们来到了坐落于67团左边的靖远寺,在叙述了我们的情况以后,那里的阿姨,允许我们进去参观展览,听关于锡伯族西迁的讲述,并将其路线记下,所述如下:

二、驻地的生存,和自然的搏斗!

锡伯族军民抵达伊犁的第二年,即1766年(乾隆31年)农历正月,西迁的锡伯族军民奉命踏冰过河,驻扎在伊犁河南岸的可耕之区,组成锡伯营。

起初编为6个牛录(满语:

箭之意,是清朝八旗制度下军政合一的基层组织),1767年(乾隆32年)又增编2个牛录,共8个牛录,亦称八旗。

开始了戍边屯垦的生活。

现在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是他们当年的驻地,那里的锡伯人是他们的子孙。

如果说西迁是这个民族注定要承受的经历,那么,人们对即将到来的生活,对生活的这快土地,早就有了新的期盼。

西迁的锡伯族军民在伊犁河南岸地区,经过30多年戍边屯垦的岁月,锡伯族人口已敷衍到7千余人,仅有的耕地已经不能满足口粮的需要,摆在锡伯族官兵面前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开渠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生产,以维持全族的生计。

当时任锡伯营总管的图伯特,也就是西迁那年10岁就随西迁队伍来的图伯特,这时他已是47岁的人了。

图伯特从18岁应试而成为披甲(满语:

伍克辛,是满洲兵的总名称),因在牛录当差勤奋、好学,这样逐渐由领催、防御、佐领、副总管步步上升为锡伯营第九任总管。

几十年的军营生活,磨练了图伯特坚忍不拔的意志,为解决民族生计,他带领锡伯人民修了一条大渠,这一壮举使他成为至今都让锡伯族人民感恩戴德的伟人。

图伯特挖的这条大渠龙口在察布查尔县城东南40多公里的山口,是个无坝龙口,大渠由这里从伊犁河引水。

1802年(嘉庆7年)农历10月,也就是锡伯族西迁到伊犁后的37年,在锡伯营总管图伯特的带领下,察布查尔大渠正式动工开挖。

终于在1808年(嘉庆13年),历时6年,挖成深一丈、底宽一丈二、面宽三丈,自东向西一条长约100公里的大渠开挖成功。

它象一条巨龙在察布查尔平原上,灌溉着两岸干旱少雨的土地,当时称作“察布查尔布哈”。

察布查尔,是锡伯语,即“粮仓”之意;

布哈即“大渠”。

顾名思义,这一名称即标志大渠将发挥的效益,也反映了锡伯族祖先追求粮丰民富、安康辛福的美好心愿。

大渠的建成,使锡伯人的耕地由1万多亩扩大到8万多亩。

沿伊犁河南岸居住的几个牛录先后迁到大渠两岸,八个牛录就沿察布查尔大渠顺势分布,修筑城堡,定居了下来。

正是察布查尔大渠的建成,使万古荒原变成粮仓,出现了村落相望,阡陌相连的景象。

史学家和社会学者们有这样一个共识:

正是这条大渠的修成,最终改变了西迁锡伯人的命运。

1954年3月17日成立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时,就以渠名作为县名的。

直到今天,察布查尔大渠在当地的农、牧业生产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大渠建成的第二年,1809年(嘉庆14年)54岁的图伯特因开挖大渠的特殊功绩,赴北京受到嘉庆皇帝嘉奖。

他也成为锡伯族西迁45年后,第一次获准回东北老家探亲的人。

在锡伯族的史诗《西迁之歌》里,人们把对图伯特的赞美融化在歌声里,代代相传。

(组长)当日笔记:

今天,我们有幸在靖远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许多的锡伯文化,包括西迁文化,文字发展,宗教信仰等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工作人员的呢讲解下,亲身般体验锡伯族西迁的艰辛,在西迁方面,我们事后得出了一下几种不成熟的观点:

锡伯族的西迁,牵扯到许多的问题,包括当时锡伯族的地位较低,受制于满族,乾隆皇帝他自身的想法是:

希望能够将这支适应能力强的民族迁往西北,屯垦戍边,当时,乾隆皇帝下令,在锡伯族西迁后,完成边疆的建设,允许他们回到家乡东北,但是,这个诺言却始终没能兑现,乾隆以后,清廷逐渐衰微,边疆沙俄外患日益严重,并且,当时的锡伯官兵逐渐壮大,成为戍守边疆的主干力量,所以,这种种原因,都能造成他们不能回到东北老家,直至解放以后,新疆逐渐平定,锡伯族人民逐渐适应了这里,发展了另一种锡伯族文化,而流传至今。

第四阶段:

锡伯老人,感悟历史!

2010年10月31日,我小组成员锡伯同学的带领下,进入锡伯老人家庭,了解关于锡伯族文化的精髓,老人对这片锡伯族的热土有着身后的感情,虽然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但是,交谈之中,没没和我们聊起年轻时的事都非常的开心,不断地为我们讲解,却没感觉到有意思的厌倦。

可见,这里的锡伯族人不仅能够很快的适应这里的环境,发展这里的经济,而且,还有着非常乐观的心态,那份同天斗同地斗同人斗的决心,谈吐之间,感受颇深。

经过和锡伯老人一天的接触,我们又得到了许多关于锡伯文化的素材,而且,对于锡伯族西迁历史,我们的资料有更加完善了许多细节,经过和之前在图书馆所查阅的资料相结合,整理,得到以下几点,如下:

西迁:

盛京将军舍图肯于乾隆二十九年四月十九日(1764年5月19日)奏报,西迁的锡伯族军民分为两队,“第一队派去之防御五员、骁骑校五员,兵四百九十九名,官兵之家眷共老少一千六百七十五口,一并交协领阿穆呼朗管带,已于四月十日起程。

第二队派去之防御五员、骁骑校五员,兵五百零一名,官兵之家眷共老少一千六百口,一并交协领噶尔赛管带,已于四月十九日起程。

”(引自《锡伯族档案史料》第295页)即两队官兵1020名,官兵之家眷3275口,共计4295人,这是官方正式注册数。

他们乘坐简陋的交通工具,从盛京出发,通过柳条边彰武台边门,入科尔沁平原,绕过大兴安岭南端和达赉诺尔,进入锡林郭勒盟内及喀尔喀车臣汗部境内(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境),经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行至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哈郎特)过冬。

途中在大漠深处凿井解决饮水困难,故而在今蒙古国版图上留下“锡伯吉尔孟”的地名。

在乌里雅苏台过冬期间,牲畜因长途乘骑驾驭,加之雪原无草,开春时又碰上一场瘟疫,原由盛京起程时所带之牛3036头,先后倒毙2606头,仅剩430头;

所带之马2020匹,剩下近2000匹,而且“大半疲瘦,生癞者众,不得其力”。

(引自《锡伯族档案史料》第304页)经由乌里雅苏台将军报奏,清政府允准从乌里雅苏台借给马500匹,驼500峰,抵达伊犁后如数交还。

(一)凿渠屯田

锡伯族西迁时,乾隆以驻防60年为期,答应60年后锡伯营可以换防回籍。

锡伯营官兵们幻想驻防60年返籍,所以并不关注生产条件的建设。

嘉庆年间,伊犁将军松筠发现满洲营军民靠吃军粮度日,财政越来越吃紧。

所以,他极力提倡开展旗屯和各营屯田。

锡伯官兵为了从长计议,开始凿渠引水,垦荒造田,自耕自食,一方面减轻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负担,另一方面改变了察布查尔贫瘠落后的面貌。

锡伯营的组织机构及其编制是逐步得以完善的。

乾隆三十二年闰七月(1767年9月),伊犁将军阿桂根据锡伯营实际人口奏请允准增设两个牛录,“具为八牛录,以为八旗”。

“每旗兵额设佐领一员,骁骑校一员,领催四名,披甲一百二十一名,共佐领八员,骁骑校八员,领催三十二名,兵九百六十八名,仍设总管一员,副总管一员管辖。

”并奉旨颁发新的总管关防和佐领图记以及八旗纛:

一牛录为镶黄旗,二牛录为正黄旗,三牛录为正白旗,四牛录为正红旗,五牛录为镶白旗,六牛录为镶红旗,七牛录为正蓝旗,八牛录为镶蓝旗。

“乾隆五十七年闰四月(1792年6月),经将军保宁奏请允准,每旗各设委官一员,空金顶八员。

嘉庆十九年十月(1814年11月),经将军松筠奏请允准,将伊犁满营空蓝翎二缺移至锡伯营。

道光八年九月(1828年10月),为了加强伊犁地区防务力量,经钦差大臣那彦成奏请允准,锡伯营增添甲兵三百名,从闲散丁内挑选披甲,并从中拣选前锋四十名,其中选项设委前锋校四员。

同时,将锡伯营分为左右二翼。

至此,锡伯营制最终确立和完善。

锡伯营下设八旗,每旗为一个牛录。

(引自吴元丰、赵志强编著《锡伯营职官年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即为官员一百七十五名,披甲一千二百九十六名,共计一千四百七十一名。

按清制,锡伯营领队大臣由满族官员担任,驻惠远城,到同治年间、道光年间和宣统年间,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色普希贤和富勒古伦先后升任锡伯营领队大臣;

总管、副总管具体管理八旗事务,其办事机构为“总管档房”,设于本营;

八个佐领分驻八个牛录,其办事机构为“旗下档房”,他们与骁骑校、领催等管理牛录的军事、生产及民间诉讼等一切事务。

每牛录除正项官兵名额外,还有随军的闲散人员,满语称“苏拉”或“西丹”,是后备役人员,除生产外,也参加军勤。

锡伯营的八旗体制一直保持到1938年才撤销。

(二)开挖察布查尔大渠

锡伯营军民迁驻伊犁河南岸以后,在准噶尔部遗留的旧渠绰合尔渠两岸安营扎寨,引绰合尔渠的水垦荒造田自耕自食,两年内共耕种1万亩耕地,解决了锡伯营自身的口粮问题。

但安定适宜的环境使人口逐年增多,现有耕地不敷耕种。

到清嘉庆年间,耕地无法再扩展,南岸地势又高,而且锡伯营向无官给口粮米面,在这种情况下,解决耕地和粮食迫在眉睫。

在这攸关锡伯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锡伯营总管图伯特根据锡伯族军民的意愿,力排来自上下级非议,决定在绰合尔渠南面开控一条新渠,并确定从察布查尔山口引伊犁河水,向西引灌,扩大耕地面积。

嘉庆七年十月(1802年11月),在全体锡伯族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大渠正式动工。

各牛录抽调400多个劳动力,编成两个大队日夜奋战。

总管图伯特不顾同僚的种种责难,亲临工地测地背土,指挥监督。

依靠军民的力量,经过6年多时间艰苦奋战,终于在嘉庆十三年(1808)胜利竣工。

该渠东西长200余里,渠深1丈,宽1丈2尺,当时称为“锡伯渠”或“锡伯新渠”(与旧有的“绰合尔渠”相对而言),后来命名为“察布查尔布哈”(锡伯语,意为察布查尔大渠)。

察布查尔大渠一经凿通,滔滔不绝的伊犁河水源源不断地流进察布查尔亘古荒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在锡伯营各牛录周围很快垦出78600多亩耕地,从此,锡伯营军民的生活有了新的转机。

锡伯营军民自己动手凿渠引水,开荒造田,发展生产,率先自耕自食的行动,给伊犁其他营军民做出了典范。

对此,伊犁将军松筠说:

“锡伯营向无官给口粮米面,均系自耕自食,现在生计有资。

”并号召其他旗营仿效锡伯营饲养牲畜屯田自给。

(引自《新疆识略》卷6)经伊犁将军松筠奏闻朝廷,嘉庆十四年(1809年),嘉庆皇帝召见图伯特,特命绘像紫光阁,这是伊犁锡伯族中第一个获此殊荣。

而且,特许图伯特回盛京家乡探亲。

经过听取锡伯老人家一天给我们的讲述,从清代开始西迁,知道屯垦戍边,这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深入人心,我们仿佛穿越从前亲身经历过一样,但是,不仅仅只是听取,笔记的记录人员也是满口的抱怨,也难怪,这些细节事情,和之前的素材相对接,真的是很不容易,可以理解,资料还要认真整理,与此同时,我们在听完之后,也是稍微的有些糊涂,因为这毕竟是断漫长而又艰辛的历史,离家之痛,屯垦之艰,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现当代青年所不具备的精神,的确值得纪念,并且,在这之前的一些疑团也逐渐因此解开,例如,在锡伯族的纪念馆中,为什么会树有图伯特这个人的塑像,原来,他在锡伯族西迁至此发展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领导锡伯族人民开挖大渠,存留至今。

而且,我想我们渐渐可以理解了,锡伯族人民对这篇热土如此执着的心意,因为这里使他们的祖先曾奋斗过的地方,这里的每一草,每一颗花,都是他们汗水与泪水的结晶,自然,子孙后辈也是更加珍惜。

第五阶段:

文化特色,永世传承!

对于文化,我们所感受最多的就是这里的小吃与刺绣,还有歌曲与舞蹈,因为在这里,锡伯族的刺绣与小吃最为盛行,发展的也很好,经过再察县街道的游览,我们看到多家靠做锡伯族刺绣维持生计的人,小吃就更不用说了,这里的锡伯族小吃非常盛行,在察县的街道上,几乎每走50米就会有一个锡伯族小吃店,可见,这里吃的文化也是有很好的发展的。

有关舞蹈,我们特意前往文化局询问,希望可以找到一些歌曲和舞蹈的视频,幸运的是,那里的领导非常支持我们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歌曲视频,得以使我们的任务完成的很顺利。

较为重要的是,锡伯族语言的文化,经过这么漫长的岁月,现在的硬式教育中,越来越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排斥”,因为,现在的课程中只有汉语这一门,而久而久之,少数民族的语言就会被慢慢淡化,甚至失传,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前途,放弃本民族的语言,学习汉语,逐渐他们的语言便会被汉语所代替,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所存在的普遍的问题,一些锡伯族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家长就决定让他们去汉语学校学习,为了有更好的前途,对于本民族的语言文化,却渐渐淡而视之。

久而久之,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就渐渐为汉语所掩盖,换句话说,他们的民族文化已经出现了危机。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必须接受的事实,因为国家的政策。

所以,尽管我们的力量很是弱小,但是,我们还是要发出呼吁,保护锡伯文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中国这个大家庭,少不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繁衍,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真正算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之魂!

终章:

结果与讨论:

经过长达半年的调查与研究,从一开始的一无所知,到肤浅的了解,然后掌握其大概的过程,最终完全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于现状,我小组成员得到许多关于这个民族的结论,由这一个民族,我们想到的是更多的民族,他们的文化是否会随时代的发展繁衍下去,少数民族的人口已经是占少数,然而,却要放下自己民族的文化,学习汉语文化,在我的同学当中,也有许多锡伯族的同学,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我曾问过他们,对于自己民族的西迁历史能否给我讲一下,帮助我完成课题研究,但是,他们的回答,往往让我很是无奈,他们对于那些,几乎一无所知,最好的不过是粗略的记得写路线,这引起了我们的反思。

党的政策固然不错,但是,那也只是照顾到了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条件,后代的素质教养,但是,对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如果在按照这样的硬式教育研习下去,那么少数民族的文化也许会就此融入汉族之中,到最后,我们也许就只知道有这么一个民族,而对于这个民族的来源,发展历史,却只能在书籍中找到,文化,精神,应该为后世所铭记于心,书籍,只是人们用来打开知识之门,但是对于认识,却要自己在细节中寻找领悟,凡此种种,皆是我小组成员在研究中所感悟到的道理,至少我们是这样认为的!

鸣谢:

在进行研究性课题的探究活动期间,我们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当地的好心人的帮助和认可,并且,积极配合我们寻找素材,顺利完成任务,在了解锡伯族西迁及发展史方面,我们得到了当地文化局以及解说员的悉心指导,为此,我们非常感谢!

参考文献

《锡伯族档案史料》

吴元丰、赵志强编著《锡伯营职官年表》

《新疆识略》

《锡伯族历史探究》

《西迁之歌》评述赵志强吴元丰

锡伯族西迁概述吴元丰赵志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