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5862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docx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

金属切削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切削过程有何特征?

用什么参数来表示?

答:

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

答:

第一变形区:

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

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

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

答:

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

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

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

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

答:

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

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

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

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

答:

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

(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

(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

分力作用是什么?

答:

2.8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

2-9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传出的?

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能否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

答:

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消耗功,因此切削热的主要来源就是切屑的变形功和前、后刀面的摩擦功。

不能,因为产生切削热的同时,还通过切屑、刀具、工件将一部分热量散入到空气中,因此无法说明切

削区温度的高低。

2-10切削温度的含义是什么?

他在刀具上是如何分布的?

他的分布和三个变形区有何联系?

答:

切削温度一般是指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区域的平均温度。

三个发热区与三个变形区是相对应的。

2-1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是否是一样?

为什么?

如何指导生产实践?

答:

不一样。

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从他们的指数可以看出,指数越大影响越大。

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温度以提高刀具寿命,在机床允许的条件下选用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比选用打的切削速度更为有利。

2-12增大前角可以使切削温度降低的原因是什么?

是不是前角越大切削温度越低?

答:

因为前角增大,变形和摩擦减小,因而切削热减小,但前脚不能郭达,否则到头部分散热体积减小,不利于切削温度的降低。

2-13刀具的正常磨损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各阶段特点是什么?

刀具的磨损应限制在哪一阶段?

答:

(1)初期磨损阶段新刃磨的道具后刀面存在粗糙不平之处以及显微裂纹、氧化或脱碳层等,而且切削刃较锋利,后刀面与加工表面接触面积较小,应力较大,所以该阶段磨损较快。

(2)正常磨损阶段刀具毛糙表面已经磨平,这个阶段磨损比较缓慢均匀,后刀面磨损量随着切削时间延长而近似地称正比例增加,这一阶段时间较长。

(3)急剧磨损阶段刀具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均学苏升高,磨损速度增加很快,一直刀具损坏而失去切削能力。

2-14刀具磨钝标准是什么意思?

他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

2-15什么叫刀具寿命?

刀具寿命和磨钝标准有什么关系?

磨钝标准确定后,刀具寿命是否就确定了?

为什么?

答:

一把新刀或重新刃磨过的刀具从开始使用直至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削时间叫做刀具寿命。

2-16简述车刀、铣刀、钻头的特点。

答:

2-17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有何影响?

在vtm=c关系中,指数m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不同刀具材料m值为什么不同?

答:

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和对切削温度影响顺序完全一致。

m是刀具寿命线的斜率。

因为不同的材料耐热性不同,因此有不同的m值,耐热性越低,斜率越小,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越大,也就是说,切削速度改变一点,刀具寿命变化很大,反之亦然。

2-18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

从刀具寿命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

从机床动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

为什么?

答:

(1)首先尽可能选大的背吃刀量,其次选尽可能大的进给量,最后选尽可能大的切削速度。

(2)

2-19粗加工时进给量选择受哪些因素限制?

当进给量受到表面粗糙度限制时,有什么办法能增加进给量,而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

答:

粗加工时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同时要保证规定的刀具寿命,因此一般选取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切削速度不能很高。

要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时,则往往逐渐减小贝齿道理那个来逐步提高加工精度,进给量的大小主要依据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来选取。

2-20如果初定切削用量后,发现所需的功率尝过机床功率时,应如何解决?

答:

分两次或多次进给降雨量切完。

2-21提高切削用量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

2-23刀具材料应具备那些性能?

常用的材料有哪些?

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

(1)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热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良好的工艺、良好的热舞理性和耐热冲击性能。

合金工具钢:

与碳素工具钢相比,热处理变形减小,耐热性有所提高。

硬质合金:

耐磨、耐热性好,许用切削速度高,但强度和韧性比高速钢滴,工艺性差。

2-24试比较磨削和单刃刀具切削的异同?

答:

磨削的切削刃很多,所以加工过程平稳、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

2-26高速切削有何优点?

答:

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加工表面质量高、加工能耗低、节省制造资源

2-27分析切削切削时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速度变化的关系?

答:

(1)切削开始时,随切削速度的增加,摩擦因数增加,剪切角减小,切削力增加。

但在高速切削范围内,则随切削速度提高,摩擦因数减小,剪切角增大,剪切力降低。

(2)随切削速度的提高,开始切削温度升高很快,但达到一定速度后,切削温度的升高逐渐缓慢,甚至很少升高。

补充:

为什么横向切削时,进给量不能过大?

【篇二:

《金属切削机床概论(顾维邦主编)》各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习题】

在ca6140型车床上车削下列螺纹:

⑴公制螺纹p=3mm;p=8mm;k=2

1

⑵英制螺纹a=42牙/in⑶公制螺纹l=48mm

⑷模数螺纹m=48mm,k=2

?

33?

(右旋)?

33?

?

?

3325631002558?

?

?

?

?

2533?

-Ⅺ-100?

25-Ⅻ-36-ⅩⅢ-u基-主轴Ⅳ-58-Ⅸ-?

25

ⅩⅣ-36

?

3625

-ⅩⅤ-u倍-ⅩⅦ-m5-ⅩⅧ-(丝杠)-刀架

36

18

?

2528

?

12

平衡式:

l=7u基u倍查表得:

l=3mm时u基=21u倍=45

主轴转速范围为450r/min

?

50?

?

50?

?

?

58804426?

80?

?

20?

?

-Ⅲ-44-Ⅷ-58-Ⅸ-主轴-26-Ⅴ-20-Ⅵ-?

?

33?

(右旋)?

33?

?

?

332563100252536?

x?

?

?

u?

?

?

2533?

-Ⅺ-10025-Ⅻ-36-ⅩⅢ-基-ⅩⅣ-3625-Ⅹ

Ⅴ-u倍-ⅩⅦ-m5-ⅩⅧ-刀架

因为需扩大导程4倍和16倍两种,所以在Ⅵ和Ⅸ轴之间的u扩为:

u扩1?

58265826?

80208020?

50508020?

4444444432

?

26582658

?

4

u扩2?

?

?

?

?

?

16

查表2-3得:

?

1548

?

14

28

l=4mm时u基=28u倍=35

3218

l=1mm时u基=28u倍=45488在导程扩大4倍时,主轴转速为40~125r/min在导程扩大16倍时,主轴转速为10~32r/min

1

?

15

?

1

(2)传动表达式:

(英制)a=42牙/in

?

33?

(右旋)?

33?

?

?

33256310058?

?

?

?

?

?

2533?

-10025-Ⅻ-m3-ⅩⅣ-u基-ⅩⅢ-主轴-58-Ⅸ-?

3625

-ⅩⅤ-u倍-ⅩⅦ-m5-ⅩⅧ-(丝杠)-刀架

36

18

?

35

?

1

查表得:

u基=28u倍=45282

主轴转速为:

450~1400r/min

(3)车制l=48mm,有两种:

扩大4倍和16倍导程的方法传动表达式:

?

50?

?

33?

(右旋)?

50?

?

33?

?

?

?

?

80332558804426?

?

?

?

?

?

?

2533?

-Ⅺ?

20?

?

-Ⅲ-44-Ⅷ-58-Ⅸ-?

主轴-26-Ⅴ-20-Ⅵ-?

63

-10075-Ⅻ-36-ⅩⅢ-u基-ⅩⅣ-36

Ⅷ-刀架

查表2-3得:

36

2828

?

1002525

?

3625

-ⅩⅤ-u倍-ⅩⅦ-m5-Ⅹ

l=3mm时u基=221u倍=35

36

?

?

154835

?

14

l=12mm时=21=3528则在导程扩大4倍时,主轴转速为40~125r/min在导程扩大16倍时,主轴转速为10~32r/min

32

28

u基u倍

?

1

(4)k=2时传动表达式:

u基

=28

u倍

=35

?

3528

?

1

?

50?

?

33?

(右旋)?

50?

?

33?

?

?

?

?

80332558804426?

?

?

?

?

?

?

2533?

-Ⅺ?

20?

?

-Ⅲ-44-Ⅷ-58-Ⅸ-?

主轴-26-Ⅴ-20-Ⅵ-?

64

-10097-Ⅻ-36-ⅩⅢ-u基-3625-Ⅵ-u倍-ⅩⅦ-m5-ⅩⅧ-刀架

2.欲在ca6140型车床上车削l=10mm的公制螺纹,试指出能够加工这一螺纹的传动路线有哪几条?

答:

传动路线有两条:

①:

l=10mm时传动表达式:

?

33?

(右旋)?

33?

?

?

3325631005825?

?

?

?

?

?

2533?

-Ⅺ-10075-Ⅻ-36-Ⅶ-u基-ⅩⅣ-主轴Ⅵ-58-Ⅸ-?

2536

?

362520

?

1002525

?

36

-ⅩⅤ-u倍-ⅩⅦ-m5-ⅩⅧ-刀架

28

=14=3528

②:

l=2.5mm时,需要导程扩大4倍传动表达式:

?

50?

?

33?

(右旋)?

50?

?

33?

?

?

?

?

80332580442658?

?

?

?

?

?

?

2533?

-?

20?

?

-Ⅲ-44-Ⅷ-58-Ⅸ-?

主轴Ⅵ-26-Ⅴ-20-Ⅵ-?

63

u基u倍

?

35

?

1

Ⅺ-10075-Ⅻ-36-ⅩⅢ-u基-ⅩⅣ-36

ⅩⅧ-刀架

20

28

?

1002525

?

3625

-ⅩⅤ-u倍-ⅩⅦ-m5-

u基

=14u倍=35

?

1548

?

14

3.当ca6140型车床的主轴转速为450~1400r/min(除500r/min)时,为什么能获得细进给量?

在进给箱中变速机构调整情况不变的条件下,细进给量与常用进给量的比值是多少?

答:

转速为450~1400r/min(除500r/min)时,其运动路线直接由扩大螺距机构和公制螺纹传动路线控制,故可获得8种细进给量,范围是0.028~0.054mm/r。

0.028

0.058

7

27

进给量与常用进给量的比值是:

0.08~1.22=20~610=0.35~0.044mm/r。

4.分析c620-1型卧式车床的传动系统(见图2-41):

⑴写出车公制螺纹和英制螺纹时的传动路线表达式;⑵是否具有扩大螺距机构,螺距扩大倍数是多少?

⑶纵、横向机动进给运动的开停如何实现?

进给运动的方向如何变换?

答:

(1)公制:

?

38?

(右旋)?

38?

?

?

321005025?

38?

38?

?

?

?

3838?

-Ⅷ-10097-Ⅸ-36-Ⅹ-u基-Ⅻ-主轴Ⅵ-50-Ⅶ-?

2856

?

5628

-ⅩⅢ-u倍-ⅩⅣ-m5-ⅩⅤ-刀架

英制:

?

38?

(右旋)?

38?

?

?

3838321003650?

?

?

?

?

?

3838?

-10097-Ⅸ-m3-Ⅺ-u基-Ⅹ-25-主轴Ⅵ-50-Ⅶ-?

Ⅻ-u倍-ⅩⅣ-m5-ⅩⅤ-刀架

(2)具有扩大螺距机构表达式:

?

50?

?

50?

?

50?

?

50?

?

?

?

?

806450?

?

?

80?

?

20?

?

-Ⅳ-?

?

20?

?

-Ⅲ-50-Ⅶ主轴Ⅵ-32-Ⅴ-?

扩大倍数:

u扩1?

u扩2?

64326432

?

5050

?

5050

?

5050?

?

2

(3)开停可用机械式摩擦离合器来控制,进给方向的变换通过同一离合器和圆柱齿轮来实现。

20

20

50

?

80

?

8050

?

32

5.为什么卧式车床主轴箱的运动输入轴(Ⅰ轴)常采用卸荷式带轮结构?

对照图2-8说明扭距是如何传递到轴Ⅰ的?

试画出轴Ⅰ采用卸荷式带轮结构与采用非卸荷式带轮结构的受力简图。

答:

采用卸荷式带轮是因为皮带轮与花键套间用螺钉联接,与固定在主轴箱上的法兰盘中的两个向心球轴承相支承,故皮带轮可在花键套的带动下使轴Ⅰ转动。

即卸荷式带轮结构的受力:

f1非卸荷式带轮结构的受力:

ff

6.ca6140型车床主传动链中,能否用双向牙嵌式离合器或双向齿轮式离合器代替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实现主轴的开停及换向?

在进给传动链中,能否用单向摩擦离合器或电磁离合器代替齿轮式离合器m3、m4、m5?

为什么?

答:

不能代替双向多片式摩擦离合器,因起到过载保护作用。

不能代替齿轮式离合器,因其可以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7.ca6140型车床进给传动系统中,主轴箱和溜板箱中各有一套换向机构,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能否用主轴箱中的换向机构来变换纵、横向机动进给的方向?

为什么?

c620-1的情况是否与ca6140型车床相同?

为什么?

答:

ca6140车床进给传动系统中,主轴箱的作用是保证主轴正反转和停止。

溜板箱的作用是将光杠或丝杠所传动的扭距转换为直线进给运动并带动刀架进给,控制刀架运动。

纵横向机动进给的方向不能用主轴箱中的换向机构来变换。

c620-1与ca6140车床不同,ca6140进给箱中的基本螺距机构采用的是双联滑移齿轮机构、摆移齿轮机构和三联滑移公用齿轮机构。

这种机构的使用性能、结构刚性和制造工艺性都较好,故采用的很普遍。

而在c620-1中,基本螺距机构采用的是摆移齿轮机构,这种机构工艺性复杂,刚性差。

8.卧式车床进给传动系统中,为何既有光杠又有丝杠来实现刀架的直线运动?

可否单独设置丝杠或光杠?

为什么?

答:

光杠是实现纵横向直线进给,而丝杠则在加工螺纹是实现刀架的进给,不能单独设置丝杠或光杠。

设置光杠可以保证丝杠的传动精度不被磨损。

【篇三:

机械制造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

/p>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1-1,切削加工由哪些运动组成?

它们各有什么作

用?

析:

切削加工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组成。

主运动是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使之转变为切削,从而形成工件新包表面。

进给运动是不断的把切削层投入切削,以逐渐切除整个工件表面的运动。

1-2,何为切削用量?

简述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析:

切削用量是切削时各运动参数的总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切削深度)。

与某一工序的切削用量有密切关系的刀具寿命,一般分为该工序单件成本最低的经济寿命和最大生产率寿命两类。

原则:

一般是提高刀具耐用度的原则,并且保证加工质量。

粗加工时,大的切削深度、进给,低的切削速度;精加工时,高的切削速度,小的切削深度、进给。

1-3,常见的切削类型有几种?

其形成条件及加工的影响是什么?

析:

切削加工就是指

用切削工具(包括刀具、磨具和磨料)把坯料或工件上多余的材料层切去成为切屑,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楼主想要了解的是不是切削加工的分类

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有许多分类方法。

常见的有以下3种。

按工艺特征区分

切削加工的工艺特征决定于切削工具的结构以及切削工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形式。

按工艺特征,切削加工一般可分为:

车削、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刨削、插削、拉削、锯切、磨削、研磨、珩磨、超精加工、抛光、齿轮加工、蜗轮加工、螺纹加工、超精密加工、钳工和刮削等。

按切除率和精度分可分为:

①粗加工:

用大的切削深度,经一次或少数几次走刀从工件上切去大部分或全部加工余量,如粗车、粗刨、粗铣、钻削和锯切等,粗加工加工效率高而加工精度较低,一般用作预先加工,有时也可作最终加工。

②半精加工:

一般作为粗加工与精加工之间的中间工序,但对工件上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的部位,也可以作为最终加工。

③精加工:

用精细切削的方式使加工表面达到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如精车、精刨、精铰、精磨等。

精加工一般是最终加工。

④精整加工:

在精加工后进行,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小的表面粗糙度,并稍微提高精度。

精整加工的加工余量小,如珩磨、研磨、超精磨削和超精加工等。

⑤修饰加工:

目的是为了减小表面粗糙度,以提高防蚀、防尘性能和改善外观,而并不要求提高精度,如抛光、砂光等。

⑥超精密加工:

航天、激光、电子、核能等尖端技术领域中需要某些特别精密的零件,其精度高达it4以上,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0.01微米。

这就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进行超精密加工,如镜面车削、镜面磨削、软磨粒机械化学抛光等。

按表面形成方法区分

切削加工时,工件的已加工表面是依靠切削工具和工件作相对运动来获得的。

按表面形成方法,切削加工可分为3类。

①刀尖轨迹法:

依靠刀尖相对于工件表面的运动轨迹来获得工件所要求的表面几何形状,如车削外圆、刨削平面、磨削外圆、用靠模车削成形面等。

刀尖的运动轨迹取决于机床所提供的切削工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

②成形刀具法:

简称成形法,用与工件的最终表面轮廓相匹配的成形刀具或成形砂轮等加工出成形面。

此时机床的部分成形运动被刀刃的几何形状所代替,如成形车削、成形铣削和成形磨削等。

由于成形刀具的制造比较困难,机床-夹具-工件-刀具所形成的工艺系统所能承受的切削力有限,成形法一般只用于加工短的成形面。

③展成法:

又称滚切法,加工时切削工具与工件作相对展成运动,刀具(或砂轮)和工件的瞬心线相互作纯滚动,两者之间保持确定的速比关系,所获得加工表面就是刀刃在这种运动中的包络面。

齿轮加工中的滚齿、插齿、剃齿、珩齿和磨齿(不包括成形磨齿)等均属展成法加工。

其形成条件及加工的影响是.:

析:

1-5:

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一切削热的产生和传导

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的作用下,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耗功,这是切削热的一个重要来源。

此外,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之间的摩擦也要

耗功,也产生出大量的热量。

因此,切削时共有三个发热区域,即切削

面、切屑与前刀面接触区、后刀面与过渡表面接触区。

所以,切削热的

来源就是切屑变形功和前、后刀面的摩擦功。

二切削温度的测量

尽管剪切热是切削温度上升的根源,但直接影响切削过程的却是切削温

度,切削温度一般指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区域的平均温度。

前刀面的平均

温度可近似地认为是剪切面的平均温度和前刀面与切屑接触面摩擦温度

之和。

三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根据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实验研究知,切削温度主要受切削用量、刀具几

何参数、工件材料、刀具磨损和切削液的影响,以下对这几个主要因素

加以分析。

1.切削用量的影响

分析各因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主要应从这些因素对单位时间内产生的

热量和传出的热量的影响入手。

如果产生的热量大于传出的热量,则这

些因素将使切削温度增高;某些因素使传出的热量增大,则这些因素将

使切削温度降低。

切削速度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随切削速度的提高,

切削温度迅速上升。

而背吃力量ap变化时,散热面积和产生的热量亦作

相应变化,故ap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很小。

2.刀具几何参数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减小,这是因为楔角变小而使散热体积减小的缘故。

主偏角

变化,基本上不影响切削温度。

因为负倒棱宽度及刀尖圆弧半径的增大,会使塑性变形区的塑性变形增大,但另一方面这两者都能使刀具的散热

条件有所改善,传出的热量也有所增加,两者趋于平衡,所以对切削温

度影响很小。

3.刀具磨损的影响

在后刀面的磨损值达到一定数值后,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增大;切削速度

愈高,影响就愈显著。

合金钢的强度大,导热系数小,所以切削合金钢

时刀具磨损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就比切碳素钢时大。

4.切削液的影响

切削液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与切削液的导热性能、比热、流量、浇注方

式以及本身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从导热性能来看,油类切削液不如乳

化液,乳化液不如水基切削液。

四切削温度的分布

1.剪切面上各点温度几乎相同。

2.前刀面和后刀面上的最高温度都不在刀刃上,而是在离刀刃有一定距

离的地方。

3.在剪切区域中,垂直剪切面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很大。

4.在切屑靠近前刀面的一层(简称底层)上温度梯度很大,离前刀面

0.1-0.2mm,温度就可能下降一半。

5.后刀面的接触长度较小,因此温度的升降是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的。

6.工件材料塑性越大,则前刀面上的接触长度愈大,切削温度的分布也就较均匀些;反之,工件材料的脆性愈大,则最高温度所在的点离刀刃

愈近。

7.工件材料的导热系数愈低,则刀具的前、后刀面的温度愈高。

五切削温度对工件、刀具和切削过程的影响

切削温度高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它将限制生产率的提高;切削温度

还会使加工精度降低,使已加工表面产生残余应力以及其它缺陷。

1.切削温度对工件材料强度和切削力的影响

切削时的温度虽然很高,但是切削温度对工件材料硬度及强度的影响并

不很大;剪切区域的应力影响不很明显。

2.对刀具材料的影响

适当地提高切削温度,对提高硬质合金钢钻头的韧性是有利的。

3.对工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4.利用切削温度自动控制切削速度或进给量。

5.利用切削温度与切削力控制刀具磨损。

1-6:

切削热对切削加工有何影响?

如何降低切削温度?

析:

1-7:

1-9:

简述切削的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